『壹』 基礎鋼筋怎麼擺放
基礎鋼筋怎麼擺放
對於筏板鋼筋布置,對下層鋼筋,若是雙向板,一般哪根鋼筋在下,哪根在下,不特別受限制。對於單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
對於上層鋼筋,跟下層相反。
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補充:筏型基礎,又叫笩板型基礎、滿堂基礎。是把柱下獨立基礎或者條形基礎全部用聯系梁聯系起來,下面再整體澆注底板。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
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
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農村建房地基和圈樑鋼筋怎麼布置
以下幾點1、地基是基礎下面的持力層,是岩土,無所謂布置,哪裡有基礎,那裡就是地基。2、牆下條形基礎應計算房屋的重力荷載,按地基土質、狀態,所能提供的承載能力經計算確定,做基礎工程是房屋最重要的事,慎之又慎,不可隨便估計。
3、砌體結構的圈樑,是不參與結構受力計算的構造構件,沿承重牆布置成封閉圈,大圈裡隔成小圈。
4、圈樑只須構造配筋, 縱筋4 12,箍筋 6 200。
獨立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獨立基礎鋼筋如何布置:(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於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
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
條基如何擺放鋼筋
根據《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有梁條基中一般短方向的為主受力筋,短向鋼筋(與梁垂直的)放最底下,長向鋼筋放上;無梁條基中有的長方向的為主受力筋,也有的短向鋼筋為主受力筋,這個是設計根據基礎長度、受力情況來定,施工中按粗的鋼筋放下,細的放上的原則就行。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
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1)建房五層地基鋼筋怎麼配擴展閱讀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貳』 五層混合結構120方條型基礎需要多少噸鋼筋
用鋼量60kg每平米左右。
一般18層以內的高層,用鋼量60kg每平米左右。而且如果不是住宅,是大跨度的公共建築,用鋼量可以達到80kg。筋製作成20公分間隙的網狀。另外山牆處製成地基梁。地基梁,包括普通交叉地基梁、有樁無樁筏板上的肋梁、牆下筏板上的牆折算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