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程材料報審與報驗有什麼區別
1、內容不同:
報審的資料是進場原材料的合格證,檢驗報告,廠家的資質等,以及進場後的復式報告。
報驗的內容是當建築物開始施工時各個部位的隱蔽工程和各個部位的施工,都需要報驗。
2、所用表不同:
報驗單是每次檢驗批報的時候,附在前面,鋼筋加工安裝,混凝土,現澆結構等等。
報審表為施工組織設計報審、材料報審、施工定位放線報審等。
(1)鋼筋進場報驗單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報驗注意事項
(一)法定檢驗進口商品登記
1、填寫《種類表》內進口商品登記申請表,按下列要求逐項填寫;NO.:商檢受理報驗編號,由受理報驗人員填寫。 申請登記單位:填寫申請登記單位全稱並蓋章。 登記日期:填寫申請登記當天日期。 商品編號:填寫H.S編碼8上數字。
數(重)量:按實際到貨數(重)量填寫,並加附計量單位。 進口日期:按「進口貨物到貨通知單」所列進口日期填寫。
合同號:買賣雙方簽訂的外貿合同的號碼。 合同金額:合同中所列商品總價值,並加附貨物名稱。 貿易國別(或地區):進口商品的出口國家(或地區)貿易方式:指「一般貿易」、「三來一補」、「邊境貿易「或「其他」填寫其中方式之一。 收用貨單位:填寫收用貨單位全稱。
2、應提供的單據:一般應提供進口貨物到貨通知單、進口貨物報關單、合同、發票、提單/運單等。
3、商檢機構經審核、登記後,在報關單上加蓋「已接受登記」印章。海關憑蓋有商檢機構「已接受登記」印章的報關單驗放貨物。經驗放的貨物收用貨部門應按有關規定及時向商檢機構辦理進口商品報驗。
(二)進口商品的報驗
1.填寫進口商品檢驗申請單按下列要求填寫申請單上的相應欄目,未作說明的按實際情況填寫或打對號。
報驗號:商檢機構受理報驗的編號,由受理報驗人員填寫。
報驗單位蓋章:填寫報驗單位全稱,並加蓋公章或報驗專用章。
報驗日期:填寫報驗當天的日期。
發貨人:合同中的賣方。
受貨人:合同中的買方。
品名規格:按合同、發票所列品名規格填寫,如品名太多時,只填寫主要品名即可。
合同號: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編號。
發票號:所附國外發票編號。
H.S編碼:填寫《商品分類及編碼協調制度》中所列該商品的8位編碼。
報驗數量:填寫申請檢驗的數量,並註明計量單位名稱。
報驗重量:填寫申請檢驗的重量,並註明凈重/毛重及商品計重單位名稱。
商品總價值:按合同或國外發票列明的貨值填寫,並註明貨幣名稱。
運輸:填寫運輸工具及運輸方式(海運、空運、陸運等)。如該批貨物是海運、經轉運港運載的,應將船名、裝運港、轉運港、卸貨港及目的港均填寫清楚。
進口日期:填寫進口貨物到貨通知單所列進口日期。
卸貨日期:指完成卸貨的日期。
到廠日期:貨物運至使用單位的日期。
B. 鋼筋進場報驗哪些資料
鋼筋進場報驗需要提供的資料有: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質量證明書和鋼筋復驗報告。具體說明如下:
首先,產品合格證是鋼筋進入施工現場後需要報驗的基本資料之一。它是製造商對鋼筋質量的一種保證,證明該批鋼筋符合相關標准和規定的質量要求。
其次,出廠檢驗報告反映了鋼筋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情況。這份報告通常包含了鋼筋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能以及生產工藝等方面的檢測數據,有助於評估鋼筋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接下來是質量證明書,這是對鋼筋全面質量檢測的總結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會詳細列出鋼筋的原材料、加工過程、驗收標准等關鍵信息,能夠證明鋼筋滿足施工要求和標准。
最後,鋼筋復驗報告是在鋼筋進場後進行的現場抽樣檢測結果的匯總。為了確保鋼筋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沒有出現質量問題,需要進行復驗。這份報告是對鋼筋最終質量的評估,也是確保工程安全的重要一環。
以上資料的提供,不僅有助於施工單位對鋼筋質量的把控,也是保障整個建築工程質量的重要手段。在鋼筋進場報驗時,這些資料都是必不可少的,應該妥善保存並備查。如需了解更多關於鋼筋進場報驗的信息,可咨詢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或查閱相關規范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