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建築工程各工種每天完成工程量瓦工、鋼筋工、木工、抹灰工、地面鋪裝、地面墊層、填充層、防水隔離層
鋼筋工:一般框架結構8~16的搭配一天(機械加工成品)2噸左右,不包括安裝綁紮成品運輸,如果在內的話一天10個小時工作時間0.4噸左右,(比較厲害的工人)
抹灰工:室內、外平均一天1人10小時抹25、35平米,必須搭配2個普工運輸砂漿搭架子,如果算成一個人的工作量就10平米左右。
木工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量,如果框架結構支模按接觸面計算平米計算的話,10個小時一個工人平均8平米,含材料搬運,撤除。
地面鋪裝、地面墊層、按立方米計算的話,(考慮厚度10厘米),一個工人10小時平均1立方米,含攪拌,就近運輸,高層的話不含運輸的工。
填充層、防水隔離層,這個看情況,一般就3個平米,10小時。
定額上的那個是按一個月24天*8小時計算/30天為一個工日的人工單價,一般一個工日工作時間6.5小時,定額工資一個工日一般按城市45~65之間,不含企業利潤、職工福利、五險、稅收等等。
以上數據為農民工工頭時間完成量,具體的看你在那個城市,農民工工人的質量、素質、技術確定
Ⅱ 一個工人每天大概可以打多少平方混凝土鋼筋工多少平方鋼筋
1、木工:10幾個平米(板快。梁慢具體看與鋼筋如何穿插),鋼筋如果是梁1000kg,板700-500kg。
2、標准紅磚2000-2500塊(根據牆的高度而定)
3、鋼筋:木工=1:1.3-1:1 4、抹灰:30平方(牆)
Ⅲ 一個鋼筋工人一般一天能綁幾噸或平方米梁板鋼筋
鋼筋工人一天綁的鋼筋量取決於具體的定額標准。以廣東06定額為例,對於直徑10以內的螺紋鋼制安(A4-307),平均需要8.72個工日完成一噸鋼筋的綁扎;對於直徑10以內的箍筋制安(A4-310),則需要13.49個工日綁扎一噸箍筋。
具體到平方米梁板鋼筋綁扎,工人的效率也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鋼筋的尺寸、形狀、數量以及施工現場的條件等。通常情況下,如果按照每平方米需要綁扎0.5噸鋼筋的假設,結合上述定額標准,可以估算出一個鋼筋工一天可能綁扎的鋼筋量。但請注意,這只是一個大致的估算,並不能完全反映實際情況。
對於鋼筋工而言,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在於熟練掌握綁扎技巧、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以及有效利用工具。同時,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具的維護與保養也對提高工作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工作中,鋼筋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工作方法,以提高綁扎鋼筋的效率。
在實際操作中,鋼筋工的產量還會受到團隊合作、施工進度安排、資源調配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估算鋼筋工一天能綁的鋼筋量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不能僅依賴於定額標准進行簡單的計算。
Ⅳ 你好 請問一個鋼筋工人綁扎地梁鋼筋一天能綁多少
地梁的具體綁扎量取決於鋼筋的設計情況。如果是一般的框架梁,大約兩個人一天可以綁扎三跨左右的鋼筋。當然,這個數量會受到工程量和實際操作面的影響。
具體來說,綁扎鋼筋的工作效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鋼筋的直徑大小、鋼筋的形狀和配筋方式都會對綁扎速度產生影響。同時,施工環境、工具的使用情況以及工人的技術水平也都是關鍵因素。
通常情況下,鋼筋綁扎是一項精細的工作,需要工人具備一定的技能和經驗。在實際操作中,工人們會根據鋼筋的規格和設計圖紙進行綁扎,確保鋼筋的位置和數量准確無誤。
在綁扎鋼筋的過程中,合理的分工和團隊協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兩個人合作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如果工程量較大或者操作面受限,那麼綁扎的速度和質量可能會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鋼筋工人綁扎地梁鋼筋一天能綁扎的數量會因具體情況而異。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工作質量和進度。
Ⅳ 計件鋼筋工和木工一般一天能幹多少活
鋼筋工在計件的情況下,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因施工項目和具體條件而異。例如,在一些小型項目中,鋼筋工可能一天能加工和綁扎約5噸鋼筋。而在大型建築項目中,他們可能一天能加工和綁扎10噸左右。這取決於鋼筋的類型、形狀以及鋼筋工的技術水平和經驗。
至於木工,他們一天能支多少平方的模板也取決於多種因素。在一些簡單的項目中,一個熟練的木工可能一天能支模100平方米左右。而在復雜或大型的項目中,這個數字可能會增加到200平方米或更多。木工的工作效率還受到模板的類型、安裝方式和工具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鋼筋工和木工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量會受到天氣、施工現場條件、材料供應等因素的影響。在惡劣天氣條件下,工作量可能會減少。此外,如果施工現場條件不佳,例如地面不平整或材料堆放混亂,這也會影響工作效率。
鋼筋工和木工的技能水平和經驗也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一個經驗豐富的鋼筋工可能比新手更快地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同樣,熟練的木工能夠更高效地支模,減少浪費,提高工作質量。
總的來說,鋼筋工和木工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因項目具體情況而異。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數字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為了確保項目按時完成,施工方通常會根據歷史數據和實際情況來安排工人數量和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