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材料進場驗收內容有哪些
4.1.3.1 鋼材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凡結構設計施工圖所配各種受力鋼筋應有鋼筋出廠合格證及力學性能現場抽樣檢驗報告單,出廠合格證備注欄中應由施工單位註明單位工程名稱、使用部位和進場數量。
(2)鋼筋在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現象,應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它專項檢驗,並做出鑒定處理結論。
(3)使用進口鋼筋應有商檢證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進場後應嚴格遵守先檢驗後使用的原則進行力學性能及化學成分檢驗,其各項指標符合國產相應級別鋼筋的技術標准及有關規定後,方可根據其應用范圍用於工程。當進口鋼筋的國別及強度級別不明時,可根據檢驗結果確定鋼筋級別,但不應用在主要承重結構的重要部位。
(4)冷拉鋼筋、冷拔鋼筋、冷軋扭鋼筋、冷軋帶肋鋼筋除應有母材的出廠合格證及力學性能檢驗報告外,還應有冷拉、冷拔、冷軋後的鋼筋出廠合格證及力學性能現場抽樣檢驗報告。
(5)預應力砼工程所用的熱處理鋼筋、鋼絞線、碳素鋼絲、冷拔鋼絲等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及力學性能現場抽樣檢驗報告,其技術性能和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及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6)無粘結預應力筋(系指帶有專用防腐油脂塗料層和外包層的無粘結預應力筋)現場抽樣檢驗的力學性能技術指標應符合《鋼絞線、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JG3006的要求。防腐潤滑脂應提供合格證,其有關指標必須符合《無粘結預應力筋專用防腐潤滑脂》JG3007標準的規定。
(7)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後應按批抽樣檢驗並提供檢驗報告,其指標應符合標准後方可用於工程。無合格證時,應按國家標准進行質量檢驗。 預應力筋用錨具系統的質量檢驗和合格驗收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程》JGJ85和《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的規定。
(8)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應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後應按批抽樣檢驗,並提供檢驗報告,其指標應符合國家現行行業標准《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JG/T 3013後方可用於工程。
(9)鋼材檢驗報告應根據有關規定按質控(建)表4.1.3.1-1~12格式內容填寫,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
(10) 鋼材進場後的抽樣檢驗的批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筋砼用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余熱處理鋼筋、低碳鋼熱軋圓盤條以同一牌號、同一規格不大於60t為一批。
2)鋼結構工程用碳素結構鋼、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以同一牌號、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尺寸、同一交貨狀態的鋼材不大於60t為一批。
3)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及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以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不大於60t為一批。
4)鋼絞線、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以同一鋼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生產的鋼絞線、鋼絲束不大於30t為一批。
5)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以同一類產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種工藝一次投料生產不超過1000套組為一驗收批。外觀檢查抽取10%,且不少於10套。對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硬度檢驗抽取5%,且不少於5套。靜載錨固能力檢驗抽取3套試件的錨具、夾具或連接器。
6)冷軋帶肋鋼筋以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外形、同一生產工藝和交貨狀態的鋼筋為一驗收批,每批不大於60t。取樣數量:彎曲試驗每批2個,拉伸試驗每盤1個。
7)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每批抽檢9件圓管試樣(12件扁管試樣)。
8)其它建築用鋼材按現行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規定進行組批。
(11)鋼材力學性能檢驗時,如某一項檢驗結果不符合標准要求,則應根據不同種類鋼材的抽樣方法從同批鋼材中再取雙倍數量的試件重做該項目的檢驗,如仍不合格,則該批鋼材即為不合格,不得用於工程,不合格品的鋼材必須有處理情況說明,並應歸檔備查。
(1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的框架結構,縱向受力鋼筋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鋼筋的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Ⅱ 核查辦法
(1)按照單位工程結構設計、變更設計文件和單位工程材料用料匯總表(質控(建)表4.1.3.10),核查鋼材出廠合格證(商檢證)與進場檢驗報告是否一致,有否按批取樣,取樣所代表的批量之和是否與實際用量相符。
(2)核查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是否按批取樣檢驗,檢驗結果是否符合標准、規范和規程要求。
(3)核查合格證、檢驗報告中各項技術數據、信息量是否符合標准規定,檢驗方法及計算結論是否正確,檢驗項目是否齊全,是否符合先檢驗後使用,先鑒定後隱蔽的原則。
(4)核查鋼筋代換使用是否有設計簽證。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承重構件的受力鋼筋(含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無出廠合格證或進場檢驗報告。
(2)應見證的鋼材檢驗未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當鋼材的品種、規格與設計文件不一致時,無鋼材代換設計簽證書。
(4)鋼材力學性能檢驗項目不齊全、力學性能指標不合格,且未按規定進行復驗。
(5)進口鋼材技術指標經檢驗不符合國產相應級別的鋼材技術標准,又未作技術鑒定。
4.1.3.2 水泥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凡建設工程用的水泥均應按廠別、品種提供水泥出廠合格證,合格證備注欄中由施工單位填明單位工程名稱及使用部位、進場數量,散裝水泥還應提供出廠卡片。
(2)水泥進場使用前必須進行強度、凝結時間和安定性檢驗。
(3)凡屬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進行水泥物理力學性能檢驗,並提供水泥檢驗報告單:
1)水泥出廠時間超過3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1個月);
2)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
3)水泥因運輸或存放條件不良,有受潮結塊等異常現象;
4)使用進口水泥;
5)設計中有特殊要求的水泥。
(4)水泥檢驗應按批進行,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強度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水泥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水泥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水泥抽樣不少於一次,散裝水泥取樣必須在散裝車上,以一輛次為一取樣點,每點取樣不少於1kg,累積留樣不得少於12kg,袋裝水泥可以20個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總量至少12kg。
(5)水泥檢驗報告按質控(建)表4.1.3.2填寫,並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之前提供,檢驗結論要明確。
(6)當水泥質量合格證或檢驗報告中的初凝時間或安定性指標不符合有關標准時均為廢品,不得用於工程。終凝時間、細度不符合標准規定或強度低於商品強度等級規定的指標時為不合格品,不合格品經鑒定可由企業技術負責人簽章處理。
(7)鋼筋砼結構、預應力砼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8)進口水泥除須按國產水泥檢驗標准做檢驗外尚應對水泥有害成分含量(氧化鎂、三氧化硫)做檢驗符合規范標准要求後方可使用。
(9)特種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低熱水泥、膨脹水泥)也應提供合格證或按(2)條的要求提供檢驗報告,其性能指標應符合相應標準的規定。
(10)水泥檢驗報告上註明的水泥品種、出廠日期、強度等級、出廠編號等應與水泥合格證相一致。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水泥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的項目(如水泥品種、各項技術性能、編號、出廠日期等)是否填寫齊全,檢驗項目是否完整,數據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2)對照單位工程材料用料匯總表(質控(建)4.1.3.10),核對水泥出廠合格證與進場檢驗報告、砼配合比試配報告的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廠別、編號是否一致;核對出廠日期和實際使用的日期是否超期而未做抽樣檢驗;各批量水泥之和是否與單位工程的需用量基本一致。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水泥出廠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
(2)應見證的水泥檢驗未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使用本節Ⅰ(3)條所列情況的各種水泥,未提供水泥檢驗報告。
(4)主要的檢驗項目(凝結時間、安定性、強度等)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要求。
(5)實際使用的水泥與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上的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廠家不相一致。
4.1.3.3 磚、砌塊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砌體工程所用砌牆磚應有出廠合格證,其外觀檢驗、強度檢驗數據及結論均應滿足設計要求,同時還要符合《燒結普通磚》GB/T5101、《燒結多孔磚》GB13544、《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13545和《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塊》GB8239標準的要求。
(2)進場的砌牆磚應按規定取樣檢驗,並提供強度檢驗報告。
(3)磚檢驗報告應按質控(建)表4.1.3.3填寫。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標准《砌牆磚試驗方法》GB2542規定,加氣砼砌塊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標准《加氣混凝土性能試驗方法總則》GB/T11969規定。
(4)砌牆磚應以同廠家、同規格3.5萬~15萬為一批,不足3.5萬的按一批計算,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塊1萬塊為一批,每批按標准規定抽取一定數量做有關項目的檢驗。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磚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的檢驗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磚的強度等級是否滿足設計要求,檢驗項目是否齊全,檢驗結論是否正確。
(2)核查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總數是否和實際用量基本一致。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
(2)應見證的磚檢驗未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檢驗項目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標准要求。
4.1.3.4 砂、石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砼用砂、石及砂漿用砂應有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同時砼用砂、石還要符合《普通砼用砂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2、《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3標準的要求。
(2)設計有特殊要求的必須按要求取樣檢驗,並提供檢驗報告。
(3)砂、石檢驗報告應根據有關規定按質控(建)表4.1.3.4-1~2填寫,對一些主要的檢驗指標不得缺檢,檢驗方法應符合《普通砼用砂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2和《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3標準的規定。
(4)砂、石應按同產地同規格分批檢驗,用大型工具(如火車、貨船、汽車)運輸的,以400m3或600t為一批,用小型工具運輸的,以200 m3或300t為一批,不足上述數量以一批論。
(5)每批砂應進行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檢驗,如為海砂還應檢驗其氯離子含量,對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應根據工程要求,增加檢測項目,如對其它指標合格性有懷疑時,應予以檢驗。使用新產源的砂時,應由供貨單位按《普通砼用砂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2的質量要求進行全面檢驗。
(6)每批石子應進行顆粒級配、含泥量、泥塊含量及針、片狀含量檢驗,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石子應有壓碎指標檢驗。對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應根據工程要求增加檢測項目,對其它指標合格性有懷疑時,應予以檢驗。用新產源的石子時,應由供貨單位按《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JGJ53的質量要求進行全面檢驗。
Ⅱ 核查方法
(1)核查砂、石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的檢驗結果是否符合要求,檢驗項目是否齊全,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核查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總數是否和實際用量基本一致。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
(2)檢驗項目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標准要求。
4.1.3.5 外加劑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砼用外加劑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GB8076、《混凝土泵送劑》JC473、《砂漿、混凝土防水劑》JC474、《混凝土膨脹劑》JC4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119標準的要求和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用於防水工程中的外加劑還應同時符合《建築防水材料應用技術規程》DBJ13—39標准中對外加劑的要求。
(2)凡屬工程使用的外加劑,必須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進行取樣檢驗,並提供檢驗報告單。
(3)外加劑檢驗報告應根據有關規定按質控(建)表4.1.3.5填寫,對一些主要的檢驗指標不得缺檢,檢驗方法應符合產品國家及行業標準的規定。
(4)混凝土配製應根據混凝土性能要求、施工工藝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通過試驗確定使用外加劑的品種與摻量。
(5)進場的外加劑應同時附有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還必須提供有效的抽樣型式檢驗報告。對首次使用的外加劑或使用間斷三個月以上時,廠方必須提供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或經型式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存放期超過三個月的外加劑,使用前應重新檢驗,並相應調整配合比。
(6)混凝土外加劑、泵送劑應以同廠家、同品種一次供應10t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進行檢驗,每一批取樣量不少於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劑量,同批號的產品必須混合均勻。
(7)砂漿、砼防水劑以同廠家、同品種一次供應50t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進行檢驗,每一批號取樣量不少於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劑,同一批號的產品必須混合均勻。
(8)砼膨脹劑以同廠家、同品種一次供應50t為一批,不足50t按一批進行檢驗。袋裝和散裝膨脹劑應分別進行編號、取樣。每一編號為一取樣單位,取樣方法按《水泥取樣方法》GB/T12573進行。取樣應具有代表性,可連續取,也可從20個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總量不小於10kg。
(9)預應力砼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劑。鋼筋砼結構中,若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劑時,砼中氯化物的總含量應符合《砼質量控制標准》GB50164的規定。
(10)設計有特殊要求的外加劑應有專項性能檢驗報告。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外加劑出廠合格證和檢驗報告是否符合要求,外加劑的品種性能指標是否與應用要求一致。
(2)對照單位工程材料用料匯總表核查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總數是否和實際用量一致。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或出廠檢驗報告及進場復驗報告。
(2)外加劑檢驗未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使用的各種外加劑,未提供有效的型式檢驗報告。
(4)檢驗項目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標准要求。
(5)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所代表的總數量與單位工程實際用量不符。
4.1.3.6 摻合料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砼及砂漿用粉煤灰應符合《粉煤灰在砼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標準的要求。高爐礦渣粉應符合《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標準的要求。
(2)粉煤灰檢驗方法應符合《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標準的規定,對一些主要的檢驗指標不得缺檢,檢驗報告見質控(建)表4.1.3.6-1,高爐礦渣粉檢驗方法應符合《用於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標準的規定,高爐礦渣粉檢驗報告見質控(建)表4.1.3.6-2。
(3)相同等級連續供應的粉煤灰以200t為一批,不足200t者按一批計,粉煤灰的數量按干灰(含水率≤1%)的重量計,必要時需方可對粉煤灰的品質進行隨機抽樣檢驗。
(4)每批粉煤灰必須按《粉煤灰在砼和砂漿中應用技術規程》JGJ28要求,檢驗細度和燒失量,有條件時,可加測需水量比。
(5)設計有特殊要求的粉煤灰,應有專項性能檢驗報告。
(6)礦渣粉按同級別進行編號和取樣,每一編號為一個取樣單位。以200t為一編號,不足200t按一編號計。取樣應有代表性,可連續取樣,也可以在20個以上部位取等量樣品總量至少20kg。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粉煤灰、高爐礦渣粉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的檢驗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粉煤灰和高爐礦渣粉等級是否和應用要求一致,檢驗項目是否齊全,檢驗結果是否正確。
(2)核查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是否按批提供,批量總數是否和實際用量基本一致。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和進場檢驗報告。
(2)應見證的摻和料檢驗未按規定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檢驗項目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標准要求。
(4)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所代表的總數量與單位工程實際用量相比,嚴重不足。
4.1.3.7 防水材料合格證及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建築工程用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防水塗料、卷材膠粘劑、塗料胎體增強材料,密封材料及剛性防水材料等必須有出廠合格證和進場復驗報告。
(2)防水材料檢驗報告應按質控(建)表4.1.3.7-1~3填寫,檢驗方法應符合國家有關標准。
(3)各類防水材料進場復驗項目必須符合下表的規定。
建築防水工程材料進場復驗項目
序號 材料名稱 現場抽樣數量 外觀質量檢驗 物理性能檢驗
1 瀝青防水
卷 材 大於1000卷抽5卷,每500~1000卷抽4卷,100~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 ,進行規格尺寸和外觀質量檢驗。在外觀質量檢驗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作物理性能檢驗 孔洞、硌傷、露胎、塗蓋不勻,折紋、皺折,裂經緯度,裂口、缺邊,每卷卷材的接頭 縱向拉力,耐熱度,柔度,不透水性
2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
卷 材 同1 孔洞、缺邊、裂口,邊緣不整齊,胎體露白、未浸透,撒布材料粒度、顏色,每卷卷材的接頭 拉力,最大拉力時延伸率,耐熱度,低溫柔度,不透水性
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同1 摺痕,雜質,膠塊,凹痕,每卷卷材的接頭 斷裂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低溫彎折,不透水性
4 石油瀝青 同一批至少抽一次 — 針入度,延度,軟化點
5 瀝青瑪蹄脂 每工作班至少抽一次 — 耐熱度,柔韌性,粘結力
6 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 塗 料 每10t為一批,不足10t按一批抽樣 包裝完好無損,且標明塗料名稱、生產日期、生產廠名、產品有效期;無沉澱、凝膠、分層 固體含量,耐熱度,柔性,不透水性,延伸率
7 合成高分子防水塗料 同6 包裝完好無損,且標明塗料名稱、生產日期、生產廠名、產品有效期 固體含量,拉伸強度,斷裂,延伸率,柔性,不透水性
8 胎體增強
材 料 每3000m2為一批,不足3000 m2按一批抽樣 均勻,無團狀,平整,無折皺 拉力,延伸率
9 改性石油瀝青密封材料 每2t為一批,不足2t按一批抽樣 黑色均勻膏狀,無結塊和未浸透的填料 耐熱度,低溫柔性,拉伸粘結性,施工度
10 合成高分子密封材料 每1t為一批,不足1t按一批抽樣 均勻膏狀物,無結皮、凝膠或不易分散的固體團狀 拉伸粘結性,柔性
11 平 瓦 同一批至少抽一次 邊緣整齊,表面光滑,不得有分層、裂紋、露砂 —
12 油氈瓦 同一批至少抽一次 邊緣整齊,切槽清晰,厚薄均勻,表面無孔洞、硌傷、裂紋、折皺及起泡 耐熱度,柔度
13 金屬板材 同一批至少抽一次 邊緣整齊,表面光滑,色澤均勻,外形規則,不得有扭翹、脫膜、銹蝕 —
14 高分子防水材料止水帶 每月同標記的止水帶產量為一批抽樣 尺寸公差;開裂,缺膠,海綿狀,中心孔偏心;凹痕,氣泡,雜質,明疤 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撕裂強度
15 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 膨脹橡膠 每月同標記的膨脹橡膠產量為一批樣 尺寸公差;開裂,缺膠,海綿狀;凹痕,氣泡,雜質,明疤 拉伸強度,扯斷伸長率,體積膨脹率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防水材料檢驗報告的檢驗項目是否齊全,結論是否正確。
(2)核查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中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如單項檢驗項目不合格,是否有復檢及處理辦法等。
(3)核查是否按批取樣,取樣批量之和是否與實際用量相符。
(4)核查所選用的防水材料是否符合《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和《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要求的防水等級和設防要求。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主要防水材料無出廠合格證或進場復驗報告。
(2)防水材料檢驗未按規定實行見證取樣送檢;見證取樣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使用的防水材料與規范、設計要求不符。
(4)防水材料的主要檢驗項目缺項或品種等級,技術性能不符合標准、規范的要求,又無鑒定處理結論。
(5)各種拌合物(如瑪蹄脂、聚氯乙烯膠泥、細石砼等)無配合比或現場抽樣檢驗報告。
4.1.3.8 隔熱保溫材料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隔熱保溫材料的品種、規格和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隔熱保溫材料應符合國家有關建築裝飾裝修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規定。
(3)所有材料進場時應對品種、規格、外觀和尺寸進行驗收。材料包裝應完好,應有產品合格證書、中文說明書及相關性能的檢測報告;進口產品應按規定進行商品檢驗。
(4)進場後需要進行檢驗項目必須包括:抗壓強度、吸水率、導熱系數、密度。同廠家生產的同品種、同批次的進場材料應至少抽取一組樣品送檢測機構進行檢驗,檢測報告見質控(建)表4.1.3.8。
(5)每批產品中應隨機抽取8塊製品作為檢驗樣本,進行尺寸偏差與外觀質量檢驗,檢驗合格的樣品用於其它項目檢驗。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隔熱保溫材料檢驗報告的檢驗項目是否齊全,結論是否正確。
(2)核查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中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如單項檢驗項目不合格,是否有復檢及處理辦法等。
(3)核查是否按批取樣,取樣批量之和是否與實際用量相符。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或進場檢驗報告。
(2)使用的隔熱保溫材料與規范、設計要求不符。
(3)主要抽樣檢驗項目抗壓強度、吸水率、導熱系數、密度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要求。
(4)出廠合格證或檢驗報告所代表的批量之和明顯小於實際用量。
4.1.3.9 建築外牆塗料及外牆膩子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驗報告
Ⅰ 基本要求和內容
(1)外牆塗料和外牆膩子的品種、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及國家現行標準的規定。
(2)所有材料進場時應對品種、外觀等進行驗收,材料包裝應完好,應有產品合格證書、中文說明書及相關性能的檢測報告。
(3)建築外牆塗料進場後需要進行檢測項目主要包括:耐水性、耐鹼性、耐洗刷性、耐沾污性。同廠家生產的同品種、同批次的進場材料應至少抽取一組樣品進行檢驗,檢測報告見質控(建)表4.1.3.9-1。
(4)外牆膩子進場後需要進行檢測項目主要包括:打磨性、粘結強度、耐水性及耐鹼性。同廠家生產的同品種、同批次的進場材料應至少抽取一組樣品進行檢驗,檢測報告見質控(建)表4.1.3.9-2。
(5)從每批產品中按《塗料類產品取樣方法》GB3160的規定抽取2kg作為檢驗樣本,進行檢驗項目的檢測。
Ⅱ 核查辦法
(1)核查外牆塗料和外牆膩子檢驗報告的檢驗項目是否齊全,結論是否正確。
(2)核查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中的各項物理性能指標是否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如單項檢驗項目不合格,是否有復檢及處理辦法等。
(3)核查是否按批取樣,取樣批量之和是否與實際用量相符。
Ⅲ 核定原則
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本項目核定為「不符合要求」。
(1)無出廠合格證或進場檢驗報告。
(2)送檢的材料種類、數量與規定不符。
(3)使用的材料與規范、設計要求不符。
(4)主要檢驗項目缺項或檢驗結果不符合要求。
2. 什麼是柱的軸壓比軸壓比與抗震性能的關系如何
軸壓比的定義為柱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與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截面面積的乘積的比值。公式是N/(fc*A)。N為柱的軸壓力,fc為砼抗壓強度設計值,A為柱的截面面積。軸壓比越高,越不安全,抗震能力越差。同時也越省材料,節省耗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50011-2010) 中6.3.6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50010-2010)中11.4.16都對柱軸壓比規定了限制,限制軸壓比主要是為了控制結構的延性。軸壓比越高,柱的延性就越差,在地震作用下柱的毀壞呈脆性。
(2)抗震鋼筋送檢的代表批量是多少擴展閱讀:
軸壓比選用
1、軸壓比μ指考慮地震作用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軸向壓力設計值N與柱全截面面積A和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c乘積之比值;對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的結構,取無地震作用組合的軸力設計值。
2、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5~C70時,軸壓比限值宜按表中數值減小0.05;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75~C80時,軸壓比限值宜按表中數值減小0.10。
3、剪跨比λ不大於2的柱,其軸壓比限值應按表中數值減小0.05;對剪跨比λ小於1.5的柱,軸壓比限值應專門研究並採取特殊構造措施。
4、沿柱全高採用井字復合箍,且箍筋間距不大於100mm、肢距不大於200mm、直徑不小於12mm。
或沿柱全高採用復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於100mm、肢距不大於200mm、直徑不小於12mm,或沿柱全高採用連續復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於80mm、肢距不大於200mm、直徑不小於10mm時,軸壓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數值增加0.10。
上述三種箍筋的配筋特徵值均應按增大的軸壓比由規范中《柱箍筋加密區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徵值表》確定。
5、柱經採用上述加強措施後,其最終的軸壓比限值不應大於1.05。
3. 什麼情況下用HRB400E級鋼筋
抗震設防沒有具體要求時使用
依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2011年版)回局部修訂的5.2.2 條文及條答文說明和《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 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07,7.3.3款: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採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
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4. 鋼筋怎麼檢驗
鋼筋怎麼檢驗
1.鋼筋 1.1.鋼筋進場必須按批量檢查驗收,鋼筋進場必須持有出廠證明,應有鋼種、牌號、數量、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廠家、出廠日期等。 按批進行檢查驗收。
每批由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
對小於30T的冶煉爐和連續坯軋的鋼筋,允許由同牌號、同冶煉方法、同澆注方法、不同爐號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多於6個爐號,每爐號含碳量之差不得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大於0.15%;檢查包括外觀檢查和試驗等。 1.2.鋼筋試驗 鋼筋進場使用前,必須按規定代表數量和取樣方法取樣,進行力學性能復驗。 1.2.1.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低碳鋼熱軋盤圓條、預熱處理鋼筋批量取樣:每批≤60T,每批取一組試樣。 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預熱處理鋼筋,取樣時在該批中任選兩根鋼筋,在每根上截取兩段,一個拉件、一個彎件,即二個拉件、二個彎件為一組,用鐵絲捆好,並附上寫明該鋼筋規格的標牌。
試件不允許進行車削加工。 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取樣時任選兩盤,去掉端頭500mm,截取一個拉件,兩個彎件(兩個彎件分別在二盤上取)為一組,用鐵絲捆好並附上寫明該鋼筋規格的標牌送試驗室試驗。 1.2.2.取樣長度 ≥φ20mm: 1拉=10d+200. 1彎=5d十200 <φ20mm: 1拉=10d+250. 1彎=5d十200 以上取樣試驗結果,如有一項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重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品。
1.2.3.試驗結論 每個試驗最後要有結論,結論中寫明依據什麼規范標准,符合哪條標准或不符合哪條標准。例如: 熱軋帶肋鋼筋,依據GBl499-1998標准,符合HRB335要求。 熱軋光圓鋼筋,依據GBl30l 3-91標准,符合I級鋼要求。
低碳鋼熱軋盤圓條,依據GB/T701-1997,符合Q235要求。 預熱處理鋼筋,依據GB13014-91標准,符合III級鋼要求。 1.3.冷軋帶肋鋼筋檢驗 冷軋帶肋鋼筋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驗收,每批由同鋼號、同規格和同級別的鋼筋組成,重量不大於50T。
鋼筋的力學性能應逐盤逐捆進行檢驗,從每盤、每捆取兩個試樣,分別進行拉伸和冷彎試驗。 1.4.冷拉鋼筋檢驗 冷拉鋼筋應分批驗收,每批由不大於20T的同級別、同直徑的冷拉鋼筋組成。做力學性能試驗時,從每批中抽取兩根鋼筋,每根取一拉一彎兩個試樣,四個試樣為一組分別進行拉伸和冷彎試驗, 1.5.冷拔鋼絲檢驗 冷拔低碳鋼絲應逐盤檢驗。相同材料盤條冷拔成同直徑的鋼絲,以5T為一批。
做力學性能試驗時,甲級鋼絲從每盤中任一端先去掉500mm,然後取一拉一彎兩個試樣,分別做拉力和l 80"ο反復彎曲試驗,按其抗拉強度確定該盤鋼絲的組別。 乙級鋼絲分批比取樣,同一直徑的鋼絲5T為一批,任選3盤,每盤截取2個試樣,分別做拉力和反復彎曲試驗;如有一個不合格,應在未取過試樣的盤中另取雙倍數量試樣,再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驗不合格,則應對該批鋼絲逐盤取樣試驗,合格者方可使用。 試驗結論依據GB50204—92規范評定。
鋼筋進場驗收規范及標准
鋼筋驗收規范及標准:1、牆柱底部鋼筋的水泥必須清理干凈。2、牆柱上的第一根鋼筋與兩端的距離應在50毫米以下。
3、剪力牆上的第一根水平鋼筋,與地面的距離應在50毫米以下。
4、牆柱豎鋼筋的搭接處,必須要有三根水平筋,且在綁扎范圍內,只要要有三個扣。鋼筋的製作要求: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鋼筋工程的驗收程序是什麼
鋼筋工程的驗收程序不外乎以下幾種1、資料的檢查,包括以下幾種:查看鋼筋合格證以及鋼筋檢驗報告以及鋼筋電渣壓力焊接頭檢驗報告;查看鋼筋、模板的檢驗批驗收記錄、樓層放線記錄;2、現場查看鋼筋的材料是否與檢驗報告上相符;3、查看梁板的鋼筋安裝是否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檢查內容包括:支座處的扁擔鋼筋是否漏筋、錨固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該設置吊筋處的鋼筋是否漏鋼筋、梁內的構造鋼筋是否漏鋼筋、板鋼筋的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馬蹬和保護層是否到位、柱內箍鋼筋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柱與梁交接處是否放了三個抗震箍、箍鋼筋的彎鉤是否滿足設計要求;4、檢查模板和支撐體系的剛度、強度和穩定性;5、檢查柱樑的軸線是否位移;6、檢查水電預埋是否到位;7、檢查構造柱以及框架柱牆、樓梯的預埋鋼筋是否到位;8、對照建築圖檢查各種空洞的預留是否到位。希望這個回答能幫到你,我是建築家園論壇的版主,邀請你加入我們的論壇,也分享你的建築施工經驗。
鋼筋如何驗收
鋼筋安裝後,施工方就會通知甲方和監理到現場進行驗收,有時還要通知質量監督員來對驗收進行監督.驗收鋼筋工程的質量,是每一個甲方土建工程師或監理工程師最基本的功底.驗收鋼筋要:1.熟悉施工圖紙,對照施工圖紙核對鋼筋規格與大小.2.查驗鋼筋間距,起點,列距、排距。
鋼筋驗收主要注意些什麼
鋼筋驗收要依據以下要點: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
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 2.6.3 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請問鋼筋驗收有什麼步驟
這個其實說驗收鋼筋工程,一般是先了解鋼筋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標示等。然後還有復檢報告。
然後才是如樓上說的由施工方會同監理、甲方、質檢部門等相關人員進行現場的驗收工作。
現場驗收應包括: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具體的項目包括: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情況、箍筋的末端是否有彎鉤、鋼筋加工的情況、鋼筋的接頭位置、同一構件內的鋼筋的接頭位置是否錯開、箍筋的加密區。箍筋加密區的數量、綁扎的鋼筋網,它的長寬、網眼尺寸、綁扎的鋼筋骨架,它們的間距、排距、保護層的厚度、中心線的位置、預埋件的中心線位置、水平高差。 關鍵是在做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質量,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條件。
不管是監理、甲方、施工方一定要保證質量。 有空結合自己的經驗多看看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