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排筋的位置
第二排鋼筋之間的間隔:沒有最大間距限制一、二排之間間隔:當鋼筋直徑>25時,等於鋼筋直徑(-這就是最大間距) 當鋼筋直徑≤25時,不小於25mm。
09G101-2中有描述。
② 框架梁平法圖集中,支座負筋的第一排和第二排怎麼區分呢
1.框架梁綜合標注時,前面的為上部鋼筋,後面的為下部鋼筋;
2.左、右支座負筋在梁的原位標注;
3.一排,二排為分割線標注;
4.中間支座負筋在原位標注;
5.架立筋在綜合上部鋼筋標注後面用括弧標注.
③ 梁中的鋼筋怎麼分排啊 哪個是第一排那個是第二排啊 請教一下啦
KL11(1) 900*1500 指框架梁11,一跨,尺寸是900*1500
A12@200(6) 指一級12間距200,6肢箍
6C25 4/2;16C25 指上排16根三級25筋,第一排14根,第二排2根,下排是16根三級25的鋼筋
④ 新手鋼筋工架梁的時候怎麼能快速的分辨出哪個是上鐵下鐵二排三排 頭排梁頭配筋底鐵
如果想要快速分出梁鋼筋的擺設位置,首先要明白鋼筋的型號,弄清楚每個鋼筋半成版品的型號是什麼權,這是新手鋼筋工所必備的認識。
梁鋼筋上部筋包括通長筋和負彎矩筋(就是俗話說的上鐵),梁底部筋主要是通長筋和梁端錨固段筋(也就是俗話說的下鐵或底鐵)。樑上部通長筋和下部通長筋是無法通過外形分別的,只能對圖紙中梁鋼筋型號熟悉才能分別出屬於哪部分的鋼筋。而樑上部負彎矩筋為只有一端彎折的鋼筋,長度大概有本跨梁的三分之一長,這是頭排鐵,而二排鐵形狀與頭排鐵一樣,不過長度比頭排鐵短一些,同樣,三排鐵比二排鐵短一些。對比一下長度就可以分別出頭排鐵、二排鐵、三排鐵。而底鐵中的梁端錨固段鋼筋也是只有一端彎折的鋼筋形狀,這種鋼筋是在長度無法足夠的情況下,進行焊接段的鋼筋,長度與上部負彎矩筋也不多,所以不能通過形狀來判斷,只能知道具體型號才能分辨出。
⑤ 基礎梁鋼筋有二排怎麼看出是上面或下面有圖嗎
注意看一下圖紙,先分清鋼筋的上下層,一般有B的是梁的下部鋼筋,有T的是上部鋼筋。然後由於地梁受力較大,鋼筋根數較多,一般都有幾層鋼筋的配置,再看下圖表示,分清是頂部(或者是底部)鋼筋的第幾層。
以柱作為主要的承重構件,基礎梁(在建築圖紙中符號為JL)作為基礎的一部分,主要起到柱子間連系的作用,使基礎形成較穩定的結構,也部分抗彎和抗剪的作用,當獨立柱之間不均勻沉降時會起到抗剪的作用。
一般基礎梁的截面較大,截面高度一般建議取1/4~1/6跨距,這樣基礎梁的剛度很大,可以起到基礎梁的效果,其配筋由計算確定。
(5)鋼筋二排怎麼怎麼看擴展閱讀:
在一些小型工程設計或初步設計中,有時直接採用地基反力直線分布假設,使反力的求解成為靜定問題,計算大為簡化。
一般情況下,獨立基礎兩個方向都會設基礎梁,既可以提高基礎整體性,也可以用來承擔底層的牆體。
取拉梁所拉結的柱子中軸力較大者的1/10,作為拉梁軸心受拉的拉力或軸心受壓的壓力,進行承載力計算。按此法計算時,柱基礎按偏心受壓考慮。(基礎土質較好,用此法較節約)
以拉梁平衡柱底彎矩,柱基礎按中心受壓考慮。拉梁正彎矩鋼筋全部拉通,負彎矩筋有1/2拉通。此時梁的截面高度宜取下面的取值較高者。
一般工程無特殊要求時,基礎梁頂標高取-0.050(與基礎短柱頂平)。基礎梁地構造在圖紙中註明:先素土夯實,再鋪爐渣300厚,梁底留100高空隙。
基礎梁平面定位尺寸必須明確,基礎梁支座若沒有完全落在基礎短柱上,即基礎梁端部懸空或局部懸空時,應註明梁下以同標號同澆素砼填充,基礎短柱嚴禁出現外凸現象。
⑥ 什麼是雙排鋼筋
什麼是雙排鋼筋
樑上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上一排縱筋、下一排縱筋,如截圖圈住的上部縱筋多於一排縱筋,稱為雙排(二排)鋼筋(右邊甚至是三排鋼筋)。
結構圖梁鋼筋表示方法,特別是有二排鋼筋的時候的表示方法
如果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相同,比如4Φ25,2/2,例如二排與第一排鋼筋規格不相同,比如2Φ25/2Φ20,即為第一排2根25第二排2根20。當然,如果是通過幾跨的同一道梁,無法用集中標注表示完整,在原位進行標注。
什麼是雙排鋼筋什麼是雙層鋼筋
雙排鋼筋一般是對梁而言。一般為梁腹內鋼筋因梁寬不能滿足一排而而採取兩排擺放鋼筋所採取的措施。
雙層鋼筋一般是對板而言,通俗的說法是「雙向鋼筋」,一般分為單層雙向和雙層雙向,而雙層鋼筋指的就是「雙層雙向」。
其中:雙層,就是由於板有一定厚度,就用板頂一層鋼筋,板底一層鋼筋,這就是雙層。
請問 單筋 雙筋 單排鋼筋 雙排鋼筋 怎麼理解單筋雙筋是不是單根雙根的意思請高人指點吧雙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和上皮都設置了鋼筋,單排鋼筋是在板的下皮有筋,上皮沒有(正彎)級差是差別一個等級的意思,現澆板的厚度以10mm作為級差,意思就是100mm厚度的板上一級就是110mm厚,不設計101-109的厚度,類推.預制板同理,以5mm為一個增減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