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鋼筋原始標距的問題
國際上通常採用抄5d作原始標距,因為這樣省材,但原始標距不應小於15mm,這時可採用10d作原始標距。
如果原始標距的計算值與其標記值之差小於10% 原始標距,可將原始標距的計算值按
GB /T 8170修約至最接近5 mm 的倍數。
例如6.5的鋼筋,就取35mm作原始標距。
具體規定可參見GB/T228.1-2010。
拓展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⑵ 鋼筋的斷後標距怎麼算
比如標距取10d時,就用打點機在鋼筋上打11個點(10個間隔),第一個點和最後一個點的距離稱內為原始標距,同樣拉容斷後這兩個點的距離稱為斷後標距,如果鋼筋沒有在這個范圍內斷裂,原則上應該作廢,不過測出的屈服點和抗拉強度還是可以利用的,只不過不能測量伸長率了。
HPB235的原始標距同上面講的,自己去理解吧,操作方法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