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保護層從哪裡算起
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計算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如果從墊層的角度來看,鋼筋保護層的厚度通常是從墊層的頂面開始算起。在澆築混凝土時,有一部分混凝土會作為墊層,而鋼筋保護層就是距離這層墊層的程度,也就是它的厚度。
其次,如果圖紙上以「凈」字表示,那麼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是從箍筋外邊緣至模板的距離算起。而如果圖紙上籠統地寫出一個數值,如5厘米,這通常表示的是主筋中心至模板的距離。為了得到保護層的實際厚度,需要從這個數值中減去半個主筋的尺寸,再減去一個箍筋的直徑。
此外,鋼筋保護層的設置是為了避免鋼筋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防止其被氧化和腐蝕。保護層的厚度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混凝土的強度級別、氯離子含量、外界環境等。如果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或者混凝土強度要達到C25級以上,那麼保護層的厚度也會相應增加。
總的來說,鋼筋保護層的厚度計算是一個綜合考慮多種因素的過程,需要從墊層的頂面或箍筋外邊緣開始算起,並考慮到混凝土的強度、環境因素以及鋼筋的尺寸等多個方面。
B. 樑柱鋼筋保護層從哪裡算起
從箍筋算起,即從最外側鋼筋算起。
11G101-1圖集與03G101-1圖集中對於兩種有不同的說法,老圖集(03G101-1)保護層為受力鋼筋的保護層,新圖集(11G101-1)保護層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且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圖集中的保護層數值應加5。
從混凝土碳化、脫飩和鋼筋銹蝕的耐久性角度考慮,不再以縱向受力鋼筋的外緣,而以最外層鋼筋(包括箍筋、構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緣計算混凝土保護層厚度。
(2)柱子鋼筋保護層厚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老圖集與新圖集其他關於保護層及鋼筋的不同
1、老圖集保護層受混凝土強度影響,新圖集不受混凝土強度影響。
2、老圖集中沒有下柱鋼筋直徑比上柱鋼筋大節點構造,新圖集增加下柱鋼筋直徑比上柱鋼筋大節點構造。
3、牆身頂部縱筋構造,老圖集為板底增加Lae,新圖集為彎折12d。
參考資料
網路 混凝土保護層
網路 11G101-1
C. 鋼筋保護層厚度應從什麼地方算起!
梁、柱中的箍筋、構造筋的保護層不應小於15mm。板、牆、殼中分布鋼筋保護層可按基本保護層數值減少10mm,但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小於10mm。
縱向受力的普通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保護層。
(3)柱子鋼筋保護層厚度怎麼算擴展閱讀:
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鋼筋裸露在大氣或者其他介質中,容易受蝕生銹,使得鋼筋的有效截面減少,影響結構受力,因此需要根據耐久性要求規定不同使用環境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以保證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鋼筋不發生降低結構可靠度的銹蝕。
對有防火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及預應力構件,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構件在火災中按建築物的耐火等級確定的耐火限的這段時間里,構件不會失去支持能力。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