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樑上部鋼筋跨中1/3是指請舉例說明
框架梁凈跨的1/3 。凈跨是指從柱邊到柱邊之間的梁的長度。比如梁凈跨6m,上部鋼筋則應取2m。此凈跨是指此支座兩邊較大跨的凈跨。
2. 屋面框架梁錨固為什麼取1.7lae為什麼不用到柱邊再彎折15D兩者在受力上有什麼區別
屋面框架梁如果採用梁錨柱的方式,只有邊柱和角柱樑上部鋼筋錨固長度取1.7lae,而中柱樑上部鋼筋錨固長度則仍取lae。15D是中間樓層樑上部鋼筋錨固長度的規定。那麼,為什麼屋面框架梁不採用15D作為錨固長度呢?我的理解是,中間樓層時,梁和柱之間的連接是剛性的,上下左右的彎矩調幅會使梁端彎矩減小。然而,屋面框架梁沒有上方的柱子來分擔彎矩,因此同樣的荷載下,屋面框架梁的梁端彎矩更大,因此其錨固長度自然需要更長。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解釋僅是我的個人理解,可能並不全面或准確。如果你有更詳細或更科學的答案,我非常願意傾聽。希望你能找到一個更滿意的解釋,並願意與大家分享你的見解。
對於屋面框架梁錨固長度的設定,我們不能簡單地套用中間樓層的錨固長度。這是因為屋面框架梁的受力情況與中間樓層有所不同。中間樓層時,梁和柱之間的連接較為剛性,這種剛性連接會使得梁端彎矩有所減小,因此錨固長度可以相對較短。而屋面框架梁沒有上方的柱子來分擔彎矩,這就意味著在同樣的荷載下,屋面框架梁的梁端彎矩會更大,因此錨固長度需要更長。
另外,我們還需要考慮梁的錨固長度與結構安全的關系。錨固長度過短,可能導致梁與柱之間的連接不夠牢固,從而影響結構的整體穩定性。而錨固長度過長,則會增加施工難度和成本。因此,我們在設定錨固長度時,需要綜合考慮受力情況和施工可行性,以確保結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
綜上所述,屋面框架梁採用1.7lae的錨固長度是基於其獨特的受力特點和施工要求。希望我的解釋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一問題。如果你有其他見解或疑問,也歡迎與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