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箍筋的幾支箍是怎麼看的
在同一個橫截面上,有2個箍筋,就是兩肢,有4個箍筋,就是四肢。
1個箍筋一般是一個鋼筋彎成兩頭帶彎鉤的鋼筋。
箍筋在鋼筋骨架里,起到固定主筋和起到抗剪作用。
像下面這個梁的箍筋就是四肢:
(1)鋼筋骨架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箍筋肢數:
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
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
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
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箍筋的製作要求:
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⑵ 初學土建,希望有朋友能幫看下這個柱子的配筋圖怎麼看
框架柱5號,截面尺寸:400*400,主筋12根二級鋼22的,箍筋根據圖四肢箍直徑8的一級鋼內間距100,全程加密。
1、受力筋容構件中承受拉應力和壓應力的鋼筋。用於梁、板、柱等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中。
2、箍筋構件中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剪應力),並固定縱向鋼筋的位置。用於梁和柱中。
3、架立筋與梁內受力筋、箍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
4、分布筋與板內受力筋一起構成鋼筋的骨架,垂直於受力筋。
5、構造筋因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需要配置的鋼筋。
(2)鋼筋骨架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包括立面圖、截面圖和鋼筋詳圖。立面圖及截面圖相互對照,可看出整個構件的鋼筋排列情況。鋼筋詳圖則表示單根鋼筋的形狀及尺寸。
梁
1、平面注寫方式
平面注寫方式是在梁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2. 截面注寫方式
⑶ 請問鋼筋圖中的A10@200是什麼筋 啊
鋼筋圖中的A10@200是箍筋。
A是HPB300級別的鋼筋,一般的用希臘字母表示,有時顯示有誤,所以用A表示。
箍筋: 一般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
你給出的圖片中是雙肢箍筋,HPB300級別的,鋼筋直徑是10毫米,間距要求是200毫米的箍筋。
單個箍筋示意如下圖
⑷ 綁扎鋼筋骨架是指的是什麼
綁扎鋼筋骨架是指的是把樑柱的主筋和箍筋綁扎在一起,構成一個整體。
鋼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網架,形象的稱為「鋼筋籠」、「鋼筋網」、「鋼筋骨架」等。一個完整的鋼筋網架有利於約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
其中鋼筋網一般指平面的鋼筋組合,如樓板內的縱橫向鋼筋;鋼筋骨架一般指立體的鋼筋組合,如樑柱內的鋼筋。
鋼筋骨架是預先綁紮好的,多見於磚混施工:(構造柱、挑梁等)提前預制綁紮好,施工時直接整體吊裝的都屬於鋼筋骨架。
(4)鋼筋骨架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⑸ 鋼筋梁骨架是什麼
問題一:鋼筋骨架是指什麼 鋼筋骨架
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網架,形象的稱為「鋼筋籠」、「鋼筋網」、「鋼筋骨架」等。一個完整的鋼筋網架有利於約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 其中鋼筋網一般指平面的鋼筋組合,如樓板內的縱橫向鋼筋;鋼筋骨架一般指立體的鋼筋組合,如樑柱內的鋼筋。 鋼襲耐筋骨架是預先盯旦幫紮好的,多見於磚混施工:(構造柱、挑梁等)凱禪擾提前預制幫紮好,施工時直接整體吊裝的都屬於鋼筋骨架。
詳見ke./view/3030382?fr=ala0_1
問題二:什麼是鋼筋骨架? 鋼筋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網架,形象的稱為「鋼筋籠」、「鋼筋網」、「鋼筋骨架」等。一個完整的鋼筋網架有利於約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構件的整體性。
鋼筋網一般指平面的鋼筋組合,如樓板內的縱橫向鋼筋;鋼筋骨架一般指立體的鋼筋組合,如樑柱內的鋼筋。
問題三:鋼筋混凝土梁的鋼筋骨架包括哪些鋼筋? 20分 鋼筋骨架:縱向鋼筋(受力筋、架立筋),箍筋
關於斜截面承載力計算自己看一下混凝土教材、《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第6.3節。
問題四:綁扎鋼筋骨架是指的是什麼? 如果圈樑不外露,可不考慮保護層厚度,直接按370*300綁扎。如果頂梁外露,與空氣表面接觸,就應當考慮保護層厚度。這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據樓主所述,該圈樑除了起抗拉的作用外,還起要承受上部三七磚牆的壓力。對於該圈樑,下部的受拉鋼筋離受壓區(上部鋼筋)越遠,其單位面積的鋼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彎矩也越大,這樣鋼筋發揮效率也就越高。也就是說,如果上下部受力鋼筋的位置可以佔用保護層的位置,那麼圈樑所能承受的力比原來的更大,鋼筋效率發揮得更高。
其實此問題很簡單,不用想像的那麼復雜,任何結構中的鋼筋砼中的鋼筋都需要保護層厚度的,其作用這里不必細說,其設計尺寸是370*300,此尺寸是指的鋼筋砼梁的尺寸,其鋼筋骨架當然不能是這些了,即然是基礎部隊砼梁,一般的砼保護層厚度我們這里會是45mm,在沒有墊層的情況下會是70mm,但我相信一般的設計中都會設計墊層的。
我估計你所說的結構應該是如下圖的情況:
但是,為什麼還需要混凝土保護層呢?因為大部分鋼筋混凝土構件都暴露在空氣中,一旦取消保護層,鋼筋就直接與空氣接觸,會使鋼筋銹蝕、斷面減小、抗拉強度降低,鋼筋與混凝土之間失去粘結力。鋼筋在地基等潮濕的環境中尤其容易腐蝕。我們設置混凝土保護層的目的,在於保護鋼筋免遭空氣中氧氣和水分的腐蝕,保證鋼筋的性能。
如果圈樑完全為混凝土條形基礎所包裹,條形基礎本身就能對圈樑的鋼筋起保護作用,因此不再需要保護層。如果圈樑有一面與外界的空氣接觸,就應當按照規范要求設置保護層。
問題五:梁的鋼筋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梁內的鋼筋有以下幾種類型的鋼筋:
1、縱向的受力鋼筋:當是簡支梁時,縱向的受力鋼筋在梁的下部,作用是承受因梁的正彎矩而引起的梁下部受拉。懸挑梁則該鋼筋應配置在梁的上部。
2、縱向架立鋼筋:梁的形體一般為矩形,當然其他異形梁也很多。但無論哪種截面幾何圖形,總需要用鋼筋骨架來控制住截面形狀,因此架立鋼筋的作用就是:起形成梁截面幾何形狀的作用。
3、縱向彎起鋼筋:在縱向鋼筋中往往還有彎起鋼筋,但不是所有的梁都有,只有在梁內剪力較大時才需要配置彎起鋼筋。梁內的彎起鋼筋也稱為腹筋,其作用是承受和抵抗梁內剪應力。
4、箍筋:梁內的鋼筋除了縱向鋼筋外,還需要箍筋。箍筋有開口箍筋和閉口箍筋兩種,以閉口箍筋為主,尤其有一定抗震要求的,開口箍筋是禁止使用的。箍筋的作用是:1、架立縱向鋼筋,使縱向鋼筋在箍筋的架立下形成鋼筋骨架;2、箍筋也是腹筋,來承受梁內剪應力。
當然有些幾何尺寸較大的梁內還會配置一定數量的腰筋、拉筋等等,這些都是梁內的構造鋼筋。
具體要多與工程接觸,多到工程上去看看,就很快能夠弄清楚的了。僅憑我在網上這樣給你做出的回答,弄不好還是雲里霧里的搞不清楚。
問題六:G代表的 鋼筋骨架 的意思嗎? 我們常說的腰筋也是用它表示嗎? 在這個梁的標注中是什麼意思? 腰筋有兩種,G和N,N表示梁兩側抗扭鋼筋,一般是指框架梁兩側荷載不同,對框架梁產生一定扭矩時,在梁側面設置的鋼筋,G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當梁腹板高度大於等於450mm時,必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在這個梁中表示,梁的兩個側面共績置4跟三級鋼12個縱向構造鋼筋,每側各配置2根三級12的。如果有什麼不清楚可以追問
問題七:鋼筋混凝土梁內的鋼筋是由什麼組成 砼梁裡面一般有:受力筋、箍筋、側面水平筋、架立筋、連接筋等組成。受力筋一般在下部,架立筋一般在樑上部,箍筋按一定間距分部於整個梁身,連接筋起連接作用。
問題八:鋼筋混凝土梁中主要有那些鋼筋,各自的作用是什麼 梁內鋼筋的配置通常有下列幾種:
1、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外力作用下樑內產生的拉力。因此,縱向受力鋼筋應配置在梁的受拉區。
2、彎起鋼筋
彎起鋼筋通常是由縱向鋼筋彎起形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除在梁跨中承受正彎矩產生的拉力外,在梁靠近支座的彎起段還用來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產生的主拉應力。
3、架立鋼筋
架立鋼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保證其正確位置,並形成一定剛度的鋼筋骨架。同時,架立鋼筋還能承受因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應力,防止裂縫產生。架立鋼筋一般平行縱向受力鋼筋,放置在梁的受壓區箍筋內的兩側。
4、箍筋
箍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剪力。此外,箍筋與其他鋼筋通過綁扎或焊接形成一個整體性良好的空間骨架。箍筋一般垂直於縱向受力鋼筋。
5、梁側構造筋
梁側縱向構造鋼筋又稱腰筋,設置在梁的兩個側面,其作用是承受梁側面溫度變化及混凝土收縮所引起的應力,並抑制混凝土裂縫的開展。
問題九:梁內的鋼筋分別在什麼情況下採用綁扎鋼筋骨架和焊接鋼筋骨架? 梁內的鋼筋需要連接的無非有下部縱筋,上部縱筋,彎起鋼筋,腰筋(構造或受扭筋),除了腰筋構造筋是固定值,綁扎和錨固都是15D(D鋼筋直徑),其餘的都可採用綁扎搭接或者焊接接頭,只要接頭長度取值符合規范要求(11G101-1)都可以,採用哪種接頭方式,要視何種方式有利於施工。也就是說,綁扎搭接,焊接(單雙面焊接),機械連接(錐絲,冷擠壓套筒等)這幾種方式都可以。不分什麼情況。當然在此基礎上需要考慮的是成本的問題。綁扎搭接,在抗震等級要求高的情況下取值一般較大,搭接太長---浪費。焊接接頭施工速度慢成本也高,錐絲是首選,速度快,價格低。
問題十:鋼筋籠骨架筋是什麼意思 圓形的是箍筋 水平的(下籠子的時候就是垂直的)就是骨架筋
⑹ 10米跨度主梁鋼筋配筋圖
具體如圖:
可參照,寬300*高850 上部支座處縱筋三排從上至下依次:2根直徑18/4根直徑25/4根直徑25,腰筋6根直徑14,底部鋼筋三排從上至下依次:4根直徑22 4根直徑25 4根直徑25。箍筋採用二級鋼直徑14間距150,製作加密區為跨度的1/4。
主梁需考慮抗震,次梁不需考慮抗震。反映在梁的剛度、延性、強度上的要求不同。 主梁承擔次梁,一般情況下,主梁高度大於或等於次梁高度,主梁支於柱或牆上,次梁支於主樑上。有時候分不出主次梁,如井式梁。
(6)鋼筋骨架圖怎麼畫擴展閱讀:
設立架立鋼筋的目的是讓它和箍筋及縱向受力鋼筋組成鋼筋骨架,就像簡支梁的上部縱筋,計算是不需要的,但如果不設架立筋,就無法綁紮成鋼筋骨架,所以架立筋是構造鋼筋。受壓鋼筋也可兼做架立筋。
腰筋是為了控制梁側面的收縮裂縫而設置的鋼筋,一般是在梁的截面高度比較大時,梁側面容易出現收縮裂縫,所以設置腰筋,它也是不需要計算的,所以也是構造鋼筋。
在次梁與主梁相交處,次梁頂部在負彎矩作用下發生裂縫,集中荷載只能通過次梁的受壓區傳至主梁的腹部。這種效應約在集中荷載作用點兩側各0.5~0.6倍梁高范圍內,可引起主拉破壞斜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