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座具有鋼筋混凝土主梁的斜拉橋,是1925年在西班牙修建跨越但波爾河的水道橋,主跨為60.35m。
塞哥維亞古羅馬水道橋( Roman aquect of Segovia)位於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建於公元一世紀末至二世紀初,全長728米,有雙層拱,共有167座拱門,材料是取自瓜達拉馬山脈的花崗岩,砌築沒有使用灰漿,手法令人贊嘆。
(1)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塞哥維亞水道橋
該橋距地面高度為7至29米,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水道橋下有167道拱門,其中36道在1072年被托雷多的阿拉伯王破壞,至15 世紀改建為尖方形的拱門。
1974年6月25日西班牙郵政發行《古羅馬和西班牙之間的相互關系》郵票一套8枚,其一為塞哥維亞水道橋。2000年10月6日聯合國發行《西班牙世界遺產》郵票一套6枚,其一為塞哥維亞古羅馬水道橋。
二、橋梁近代史
1969年勝利建成了舉世矚目的南京長江大橋,這是我國自行設計、製造、施工,並使用國產高強鋼材的現代大型橋梁,正橋除北岸第一孔為128m簡支鋼桁粱外,其餘為9孔3聯,每聯為3xl60m的連續鋼桁粱。
上層是公路橋面,下層為雙線鐵路,包括引橋在內,鐵路部分全長6772m,公路部分為4589m,橋址處水深流急,河床地,質極為復雜橋墩基礎的施工非常困難。
南京長江大橋的建成顯示出我國的建橋事業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也是我國橋梁史又一個重要標志。
⑵ 世界上和中國最早鋼筋混凝土建築分別是什麼
馬丁堂,位於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是現存的國內最早使用鋼筋混凝土技術的建築。該建築於1905年動工,1906年竣工。它以硬質紅磚為主要材料,地面部分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馬丁堂得名於美國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馬丁,他向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慷慨捐款,以此紀念。1912年5月3日,孫中山先生訪問嶺南學堂並在馬丁堂前與師生合影,發表了主題為《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
關於世界上最早的鋼筋混凝土建築,目前的資料尚未明確指出具體建築。
⑶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鋼結構建築
下面列舉10個國內鋼有名的結構建築 :
1、中銀大廈:
框架-剪力牆、鋼結構屋蓋,工程造價7.8億元,建築面積61680 ㎡。首都博物館新館上部大跨度鋼結構受力復雜。利用風洞模擬大氣邊界層氣流,對屋蓋上、下表面和建築外牆在各種風向角下的風壓分布情況、風環境等進行了測試。在屋蓋挑檐的端部設置百葉,有效地減小了長懸臂結構的風荷載效應。針對傳統柱間預應力支撐體系存在的張拉過程復雜、柱頂偏移不易控制、在柱間桁架下弦桿引起附加軸力等問題,提出在中柱兩側布置人字形拉桿的支撐形式,大大簡化了預應力張拉過程,有效避免了柱頂的偏移,減小了柱間桁架下弦的附加軸力。
⑷ 在生活中有哪些建築是混凝土建築的,有哪些是鋼材建造的,哪些是用鋼筋和混凝土
四通八達的公路是混凝土構築;火車運行的鐵軌、廣場大面積雨棚、鐵索橋等是鋼材構築;我們處的樓房、大廈等等都是鋼筋混凝土構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