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防震縫,防震縫的設置原則
防震縫是指地震區設計房屋時,為防止地震使房屋破壞,應用防震縫將房屋分成若干形體簡單、結構剛度均勻的獨立部分。
為減輕或防止相鄰結構單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而預先設置的間隙。在地震設防地區的建築必須充分考慮地震對建築造成的影響。為此我國制定了相應的建築抗震設計規范。
防震縫的設置原則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1.4條規定:高層鋼筋混凝土房屋宜避免採用本規范第3.4節規定的不規則建築結構方案,不設防震縫;當需要設置防震縫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防震縫最小寬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1)框架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當高度不超過15m時不應小於100mm;超過15m時,6度、7度、8度、9度相應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寬20mm。
2)框架-剪力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於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70%,剪力牆結構房屋的防震縫寬度不應小於本款1)項規定數值的50%;且均不宜小於100mm。
3)防震縫兩側結構類型不同時,宜按需要較寬防震縫的結構類型和較低房屋高度確定縫寬。
砌體建築,應優先採用橫牆承重或是縱橫牆混合承重的結構體系。在設防烈度為八度和九度地區,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建築宜設防震縫:
1.建築立面高差在6m以上。
2.建築有錯層且錯層樓板高差較大。
3.建築各相鄰部分結構剛度、質量截然不同。
此時防震縫寬度可採用50-100mm。縫兩側均需設置牆體,以加強防震縫兩側房屋剛度。防震縫要沿著建築全高設置,縫兩側應布置雙牆或者雙柱,或一牆一柱,使各部分結構都有較好的剛度。防震縫應與伸縮縫、沉降縫統一布置,並滿足防震縫的要求。一般情況下,設防震縫時,基礎可以不分開。
(1)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的防震縫設計有哪些要求擴展閱讀:
伸縮縫
建築伸縮縫即伸縮縫,是指為防止建築物構件由於氣候溫度變化(熱脹、冷縮),使結構產生裂縫或破壞而沿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施工縫方向的適當部位設置的一條構造縫。
伸縮縫是將基礎以上的建築構件如牆體、樓板、屋頂(木屋頂除外)等分成兩個獨立部分,使建築物或構築物沿長方向可做水平伸縮。
沉降縫
沉降縫是指,為防止建築物各部分由於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房屋破壞所設置的垂直縫。當房屋相鄰部分的高度、荷載和結構形式差別很大而地基又較弱時,房屋有可能產生不均勻沉降,致使某些薄弱部位開裂。
為此,應在適當位置如復雜的平面或體形轉折處、高度變化處、荷載、地基的壓縮性和地基處理的方法明顯不同處設置沉降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