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混凝土是哪國人發明的
鋼筋混凝土通常認為法國園丁約瑟夫·莫尼爾於1849年發明鋼筋混凝土並於1867年取得包括鋼筋混凝土花盆以及緊隨其後應用於公路護欄的鋼筋混凝土樑柱的專利。1872年,世界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在美國紐約落成,鋼筋混凝土結構在1900年之後在工程界方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
1928年,一種新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出現,並於二次世界大戰後亦被廣泛地應用於工程實踐。鋼筋混凝土的發明以及19世紀中葉鋼材在建築業中的應用使高層建築與大跨度橋梁的建造成為可能。
(1)鋼筋怎麼發明擴展閱讀
工作原理: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首先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其次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
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❷ 鋼筋混凝土是怎麼發明的
在現代建築中,鋼筋混凝土已經被廣泛使用,但是,這混凝土的發明並不是搞建版築的專家,更不是專門權研究建築材料的專業人士,而是一個法國園藝師的偶然發明。 莫尼哀是法國19世紀的一位園藝師。然而,他最突出的貢獻並不在園藝學方面,而是在建築業方面。因為他發明了鋼筋混凝土,引起了建築業革命性的變化。 水泥出現在19世紀20年代,它是由石灰石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後燒制而成的。在莫尼哀生活的時代,水泥在建築業方面已廣泛應用了。整日擺弄花草的莫尼哀,覺得陶制的大花盆不耐用,便改用木板製作,但仍不理想。他看到人們用水泥修建房子,意識到具有強粘合力的水泥可能適合於製作大花盆。於是,他用水泥摻進砂子製作,結果並非他想像的那樣,花盆經受不起沖擊或牽拉,很容易破裂。 於是,莫尼哀依照植物根系結構,用鐵絲編織成一個簡單的網狀骨架,裝在木板做成的模具里,再用水泥和砂子混合後澆鑄。乾燥後撤掉木模,最後製成了一個很結實的大水泥花盆。1867年,莫尼哀將這項技術申請了專利,並將其命名為「鋼筋混凝土」。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莫尼哀的意外發明,為後世的建築業開辟了一條廣闊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