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保護層厚度現場檢測原始數據檢測點數是指什麼
檢測原始數據——是指現場第一手記錄數據。
檢測點數——測了幾個點,點數專就填幾。
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屬工質量驗收規范》第10.1.3條,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應符合本規范附錄E的規定。
附錄E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E.0.1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構件的選取應均勻分布,並應符合下列要求:對懸挑構件之外的梁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構件進行檢驗。對懸挑梁,應抽取構件數量的5%且不少於10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懸挑梁構件數量少於10個時,應全數抽取。對懸挑板,應抽取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20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懸挑板數量少於20個時,應全數檢查。
E.0.2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略)
② 結構實體檢測梁板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應抽取的數量及實測點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檢測負筋和底筋,一般每層檢測二~三處,但是你自己為了確保內能夠合格,要多檢測容5~6處滿足要求的部位,在開間較大的房間,每處檢測十個點。具體檢測方法參考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驗收規范附錄E中的相關說明和方法。
③ 鋼筋保護層檢查記錄這個表怎樣填寫
我給你上傳一個圖片看看,它這個表格裡面合格率不是100%,本人建議填寫全部合格的測試結果,最後填寫100%合格。
④ 求問實體厚度驗收記錄鋼筋保護層合格點率是怎麼算的
國家規范是這樣規定的: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E.0.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
2 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佔比例均不宜小於50%。
E.0.2 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於6根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根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
E.0.3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採用非破損方法並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採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的規定。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於1mm。
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
E.0.5 對梁類、板類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分別進行驗收。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於80%,可再抽取相同數量的構件進行檢驗;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3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E.0.4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實體厚度驗收記錄鋼筋保護層合格點率=合格點總數 / 檢測點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