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般情況鋼筋下料能與按圖紙計算能差多少(百分之幾)
5%左右比較正常,高於5%就是偷工減料得比較厲害。
正常預算算的外版包尺寸,而且沒扣彎曲調整權值。下料按中心線扣彎曲調整值後,大概在個2%左右差距。然後正常預算定額的損耗給了1.5%,下料控制好完全可以在1%以內,可以節約0.5%。還有實際施工箍筋、板筋這些按間距的,都是會稍微放大的,還有節點的地方有些箍筋根本是做不了的,這些可以弄個2-3%。
誤差太大,要麼就是預算算多了,要麼就是真的膽子大。
❷ 關於鋼筋用量的計算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純粹的圖紙算量還要加上8%~10%才能足夠保證實際使用專量,原因如下:屬
1.構造、措施鋼筋(馬鐙、梯子筋等)是圖紙上沒有標示的,一般佔2%~3%,你都算了么?
2.洞口防護用鋼筋,模板支撐用的地錨,佔到1.5%左右,你考慮了么?
3.鋼筋是定尺的,如9m長的規格,加工為8.6m,那麼剩下的4%就是加工損耗了,加工損耗在2.5%左右,你算了么?
4.鋼筋的公差(出廠的時候就有,國家規定允許正負2%以內),雖然正負都有,但除非大的鋼廠,其它都是負差,這個你考慮了么?
5.現場浪費很嚴重的,工人是不喜歡利用廢短鋼筋的,如果現場管理不好,被偷盜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哦。
6.至於搭接,你應該是算量的時候就算上的,而不是最後加一個比率的。
尤其是你的工程是甲方供應鋼筋,你一定不能少提,否則最終甲方會以你們管理不善造成大量鋼筋浪費來索賠你們,你們就麻煩了。建議你加到10%以上報出去(肯定甲方還要和你們對這個量,所以要在期望值上再加點),以後節約了就是你們自己的,或者甲乙雙方不都很高興嘛。
❸ 預算員鋼筋量問題!
沒有你這么問的來,現實中預自算的鋼筋量比比實際大. 考慮到保護層,到邊不到邊.是否減1.
而且現實中鋼筋的直徑都是要佔據體積的,在圖紙上鋼筋就是沒有寬度的線。施工實際可不是這樣,4個冷拔絲都是要給他空間的。
而且我再給你拋個噱頭,如果結算的鋼筋量比實際使用的鋼筋量,沒有多出5%的化,這個預算員也不要干啦。我們以前最好的狀態使他們的差距達到了達到23%,好懷念啊(確乎基本都是按規范施工的哦),還有一次我碰到一個巨牛的,結算的鋼筋量比實際使用的多出35%。
❹ 建築工地鋼筋用量誤差范圍
如果是提材料計來劃,考慮實源際用量的話,只能多不能少,鋼筋加工是有損耗的,切出的短頭有些是沒用的,比如套絲之前要切掉端頭保證端部平整,這時切掉的端頭就沒法用了,有的鋼筋下料剩的短頭也用不上,再或者有一些下錯料的,也會造成浪費,所以,進料一定要有餘量,不能到最後就差3根鋼筋,也沒法去單獨拉一趟,也沒人賣啊。
如果是預結算,你是施工單位的,那就多算點,反正最後甲方結算時也會往下扣,如果你是甲方的,那就正好相反了,少算點,扣施工單位,即使沒扣下來,也不虧。
總之,現場用量只能大不能小。誤差一般控制在1-3%左右,具體要看實際用量,1噸的3%跟100噸的3%那差別就大了。實際控制中,最多別超過0.5噸,基本就算正常。
❺ 土建預算中,鋼筋預算,我算出的量和別人的相比差了14t,總量大概在300t左右,是不是差距很大呢
的確差距很大,一般要求都是在百分之三以內都算是正常情況下的誤差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