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預算中,鋼筋損耗率應該是多少
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進原材料的總量-料單總量)/料單總量*100%
當進原材料總量是100噸(剩餘為0),料單總量98噸時,則:鋼筋損耗率的計算方法 =(100-98)/98×100%=2.04%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損耗率,一個子件在製造某個父件的過程中,變成不良品的幾率。同一子件用來生產不同父件時可能有不同的損耗率,因此定義在材料表BOM中。指生產企業在生產產品的過程中,根據正常的殘次和損耗情況在核定單位產品的消耗和總耗料量後所確定的損耗的一定比率。
PS:
各種鋼筋鐵件損耗率為:現澆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3%,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樁基鋼筋籠2%;砌體內加筋3%;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筋Φ10以內4.5%,Φ10以上2.5%,Ⅱ、Ⅲ級鋼3%;預應力鋼絲9%;預應力鋼絲束(鋼絞線)6%;後張預應力鋼筋13%;其他預應力鋼筋6%;鐵件1%。
B. 鋼結構工程量怎麼算
鋼結構工程量的計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確定結構類型:
統計材料長度:
查找理論重量:
計算總重量:
匯總工程量:
注意:在實際計算過程中,還需要考慮鋼材的損耗率、加工費用等其他因素,以確保工程量的准確性和完整性。同時,對於復雜的鋼結構工程,建議咨詢專業的鋼結構工程師或設計師進行精確計算和評估。
C. 鋼結構預算工程量計算規則是什麼
鋼結構材料的損耗率,目前各省的建築定額一般均為6%,而以前的定額則有8%的,同時還另外加規定餘量。全統安裝定額則視鋼結構構件的不同損耗有所差別。雖說目前一般企業鋼構製作的損耗率均控制在4%左右,但定額所規定的6%應是綜合考慮的系數,比方說鋼板長度6m而實際下料5.5m,從道理上講餘下的0.5米可以挪作他用,但有時因板厚等因素的制約,可能要等下幾批次生產時才使用的上,而這個等待的過程對余料來講就是一個資金佔用,因此必需考慮其佔用的費用,以及在加工場所空間的佔用、工人搬運該材料的無效勞動等,由於這種佔用其價格難以確定,因而只能統籌在損耗率中消化。這也就是定額消耗系數略大於實際消耗的原因。
現在來說,沒有統一的鋼結構計算規則.《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規定的金屬結構工程量可以代表鋼結構工程結算規則,但是其中也有不合理成分.並且還有很多在實際中存在的鋼結構項目沒有包括進去.所以在計算時盡量要使我們計算的工程量接近實際情況,而又要簡化計算方法,不要把很簡單的東西變成很煩瑣的東西來算!
我建議初次學造價的人,多算點,算詳細點.以後熟練了,就只要算關鍵的構件,其餘的附加構件可以估算!
這個現在還沒有固定的計算模式,要靠自己去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