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識圖注意事項有哪些

鋼筋識圖注意事項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31 23:06:40

鋼筋識圖

名稱:KL12。 (7)表示7跨。300x600表示截面積:300寬600高。

㈡ 怎麼學看鋼筋圖紙

看懂鋼筋施工圖應該系統的學習,循序漸進,先從最基礎的入手。不管是普通鋼筋圖還是預應力鋼筋圖,都有不同截面、不同剖面的圖紙,你要對應起來看。

㈢ 鋼筋配筋圖怎麼看

看鋼筋配筋圖的實質就是會鋼筋平法表達方式。最新平法圖集已合並為三冊,見下圖:

學習平法的指導書籍有陳達飛的「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釋疑解惑」五冊、趙榮的「G101平法鋼筋識圖與算量」、茅洪斌的「鋼筋翻樣方法及實例」、彭波著的「G101平法鋼筋計算精講」、肖明和主編的「.新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侯傑的「11系新平法規則應用手冊」,還有張向榮的、翟愛良的……。老祖宗是陳青來的平法書籍。這方面資料很充分。現在,還可直接進入網「鋼筋平法多媒體教學系統」可用視頻學習。

鋼筋識圖的要點如下:

鋼筋平法標注

平法標注法---梁(03G101平面標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2Φ25
N4Φ18
(-0.100)
4Φ256Φ25 4/2 6Φ25 4/2 6Φ254/2 4Φ25
□—————————— □———————□———————————□
4Φ252Φ25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原位標注

相對於集中標注而言,是集中標注的具體補充與細化。當這兩種標注發生矛盾時,通常是以原位標注為准。
值得注意的是,當原位標注負彎矩筋時,已經包含了樑上部的貫通縱筋在內,這一點在圖紙上常常發生混淆,設計者最容易糊塗,施工者千萬馬虎不得,有疑問時,直接去問設計師最好,或者寧可多用鋼筋也要確保工程質量免除後患。
錨固搭接 。

注意圖中:
B(bottom)表示梁底部鋼筋或下部通長鋼筋。
T(top)表示梁頂部鋼筋或上部通長鋼筋。

學鋼筋配筋圖理論必須結合實際,對照圖紙進行現場學習也很重要,如要深入理解,還應學些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建築抗震設計規范、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建築材料力學也很有幫助。
當然,最權威的是國家標准: 《建築結構制圖標准》(GBT 50105-2010)與《房屋建築制圖統一標准》,這是看鋼筋圖的依據。

㈣ 鋼筋識圖技巧

這是我之前看的一個文檔 講的挺好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梁的配筋圖畫法
梁平面整體配筋圖是在各結構層梁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
1、平面注寫方式
採用集中注寫與原位注寫相結合的方式標註:

1.集中標注如下圖表達了在 軸線上樑的情況,引出線部分為集中標注。
KL2(2A)300×650:為2號框架梁,有兩跨,一端有懸挑、梁斷面300×650;
φ8-100/200 (2)2φ25:為此梁箍筋是φ8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2φ25表示在樑上部貫通直徑為25mm的鋼筋2根;
(-0.100)表示梁頂相對於樓層標高24.950低0.100m。
2.原位注寫表達梁的特殊數值。將樑上、下部受力筋逐跨注寫在樑上、下位置,如受力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在 軸與①~②軸之間梁下部中間段6φ25 2/4為該跨梁下部配筋,上一排縱筋為2φ25,下一排縱筋為4φ25全部伸入支座。
在①軸處樑上部注寫的2φ25+2φ22 ,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縱筋,2φ25放在角部,2φ22放在中部。當梁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略不注,如②軸樑上端所示。
3.當集中注寫的數值中某一項(或幾項)數值不適用於某跨或某懸挑部分時,則按其不同數值原位注寫在該跨或該懸挑部分處,施工時,按原位標注的數值優先選用。如③軸右側懸挑梁部分,下部標注φ8-100,表示懸挑部分的箍筋通長都為φ8間距100的兩肢箍。
梁支座上部縱筋的長度根據梁的不同編號類型,按標准中的相關規定執行。

2. 截面注寫方式
是將斷面號直接畫在平面梁配筋圖上,斷面詳圖畫在本圖或其它圖上。截面注寫方式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與平面注寫方式結合使用,如在梁密集區,採用截面注寫方式可使圖面清晰。
下圖為平面注寫和截面注寫結合使用的圖例。圖中吊筋直接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樑上,用引線註明總配筋值,如L3中吊筋2φ18。

二、四、柱平法施工圖
柱平法施工圖是在柱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柱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故稱柱平法施工圖。
首先,按一定比例繪制柱的平面布置圖,分別按照不同結構層(標准層),將全部柱、剪力牆繪制在該圖上,並按規定註明各結構層的標高及相應的結構層號。
然後,根據設計計算結果,採用列表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柱的截面及配筋。
這里主要介紹截面注寫方式,即在柱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柱中各選一截面,在其原位上以一定比例放大繪制柱截面配筋圖,注寫柱編號、截面尺寸b×h、角筋或全部縱筋、箍筋的級別、直徑及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間距。同時,在柱截面配筋圖上尚應標注柱截面與軸線關系。

㈤ 如何識讀筏板基礎鋼筋圖

筏板基礎鋼筋圖是簡單的配筋圖,由縱向鋼筋、橫向鋼筋、底筋、上部版筋、附加筋、馬鐙筋、放射權筋、加強筋組成。識圖中應結合圖集、規范,應掌握鋼筋錨固、搭接長度、搭接位置、鋼筋保護層厚度、馬鐙筋形狀鋼筋直徑等信息。

筏板鋼筋與樓板鋼筋的排布正好相反,應該是長向鋼筋在下,短向鋼筋在上,樓板則是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用戶視情況應該看方向是長向還是短向而定。

(5)鋼筋識圖注意事項有哪些擴展閱讀:

筏板基礎鋼筋驗收注意事項:

1、按點、線位置,先擺放19軸線方向的筏板筋和附加鋼筋,陽角放射筋在鋼筋下按放40mm厚的保護層墊層,每平米不少於一個,然後再擺放A軸線方向的筏板筋,最後綁扎宜採用正、反扣交錯綁扎。

2、筏板底部鋼筋外伸部位應按設計、規范要求施工。

3、筏板底部鋼筋接頭位置、連接方式,為閃光對焊和電弧焊,嚴格按設計、規范要求施工。

4、為便於施工,確保質量,在基礎梁鋼筋綁扎完畢後,應先綁扎暗柱,牆體插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

㈥ 建築結構圖里的鋼筋,梁板圖怎樣識圖

1.將一套圖紙備齊:
圖紙包括:總平面圖、室外管網立面圖(或剖面圖)、場地地形圖(一般缺這三張圖);建施、結施、水旋、通施、電施。要注意其中有幾張圖紙是須特別留意的:建築節能設計說明、消防設計說明、基礎設計說明。
圖紙附件:審圖意見、圖紙修改、變更單、圖紙會審記錄、招標答疑,施工隊關於圖紙的聯系單,甚至計算書。如果設計過程中發生有設計變更最好要有舊圖。(這些有利於發現圖紙的缺陷,了解變更內容。對現場監督是非常有用了。關於計算書,一般是不發給工程師的,但我最近一次的經驗是工程師要有一份)。 合同、工程量清單及其他合同附件。
2.閱讀設計總說明,備好相應的標准、規范、規程和標准圖集。
3.看建築設計總平面圖,了解項目總體規劃。
4.將各種圖紙變更、修改和審圖、圖紙會審、工程隊的圖紙疑問標注在圖紙上。
5.看一層建築平面圖,對照結構施工圖(包括梁板、牆柱)和專業施工圖,將相鄰軸線的距離計算出來標在結施的梁板圖中,並將建築附件、專業管線的立管位置和重要專業配置在梁板圖中用紅筆標出。
6.看基礎結構施工圖中的樁基部分和基礎部分。和地下室部分。
7.看建施平面圖,對照門窗表將門窗尺寸寫在平面圖中,並找出建施中,哪些是要在結構主體施工時需留意的地方,如:隔牆、剪力牆開門窗洞口、飄板、裝飾線條等,並在梁板圖中標出。

㈦ 鋼筋識圖入門

鋼筋識圖入門:
一、箍筋表示圓法: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齊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現箍筋為φ10 ,加稀區間距100,是減密區間距200,齊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里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單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是加稀區間距150,單肢箍。

一、 梁下主筋戰樑上從筋同時表現方式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式:(本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里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安排,用於單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要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羅萊家紡優惠券,兩根在中部,平均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辦法:
⑴ G2φ12 表現梁兩正的結構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制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辦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要一排主筋,4Φ25 全體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體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本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續面寬300,高700。
Y500×250 里示梁下減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坐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N是蒙扭筋的意義,G是結構筋的意念!
鋼筋算量基礎圓法
鋼筋算量基礎辦法
第一章梁
第一節框架梁
一、尾跨鋼筋的計算
1、上部貫通筋
下部貫通筋(下通長筋1)長度=通跨凈跨長+尾頭端收座錨固值
2、端支座負筋
端支座負筋長度:第一排為Ln/3+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4+端支座錨固值
3、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右左支座錨固值
注意:下部鋼筋不管分排與可,計算的成果皆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在本注梁的下部縱筋時否以不贏入分排疑作。
以上三類鋼筋中均觸及到支座錨固答題,那麼,在軟體中是如何完成03G101-1中閉於支座錨固的斷定呢?
如今我們來分解一下以上三類鋼筋的支座錨固判定問題:
支座寬≥Lae且≥0.5Hc+5d,為直錨,與Max{Lae,0.5Hc+5d }。
鋼筋的端支座錨固值=支座寬≤Lae或者≤0.5Hc+5d,為彎錨,與Max{Lae,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
鋼筋的兩頭收座錨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構造鋼筋:構造鋼筋長度=凈跨長+2×15d
抗扭鋼筋:演算法同貫通鋼筋
5、推筋
拉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11.9d(抗震彎鉤值)+2d
拉筋根數:如果我們出有在平法輸入中給訂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箍筋根數/2)×(構造筋根數/2);如果給訂了拉筋的布筋間距,那麼拉筋的根數=布筋長度/布筋間距。
6、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由於構件扣加掩護層時,皆是扣至擒筋的外皮,這么,我們能夠發明,推筋戰箍筋在每個維護層處均被少扣掉了曲徑值;並且人們正在預算外計算鋼筋長度時,皆非依照外皮計算的,所以硬體主動會將少扣掉的長度在彌補歸來,由彼,拉筋計算時增添了2d,箍筋盤算時增長了8d。(如上圖所示)

7、吊筋
吊筋長度=2*錨固+2*斜段少度+主梁闊度+2*50,其外框梁下度>800mm 夾角=60°
≤800mm 夾角=45°
二、中間跨鋼筋的計算
1、中間支座負筋
中間支座負筋:第一排為Ln/3+中間支座值+Ln/3;
第二排為Ln/4+中間支座值+Ln/4
注意:該兩頭跨兩真個收座背筋延長長度之戰≥當跨的潔跨長時,其鋼筋少度:
第一排為該跨凈跨長+(Ln/3+後中間支座值)+(Ln/3+先中間支座值);
第二排為該跨凈跨長+(Ln/4+後中間支座值)+(Ln/4+先中間支座值)。
其他鋼筋計算同首跨鋼筋計算。
三、頭跨鋼筋計算
相似尾跨鋼筋盤算

四、懸臂跨鋼筋計算
1、從筋
軟體合作03G101-1,在軟體中重要有六類情勢的懸臂鋼筋,如下圖所示

這外,我們以2#、5#及6#鋼筋為例進行剖析:
2#鋼筋―懸臂上通筋=(通跨)凈跨長+梁高+次梁寬度+鋼筋距次梁內側50mm止彎-4個保護層+鋼筋的斜段長+上層鋼筋錨固入梁內+支座錨固值
5#鋼筋―上部下排鋼筋=Ln/4+支座寬+0.75L
6#鋼筋―上部鋼筋=Ln--掩護層+15d
2、箍筋
(1)、如因懸臂跨的截面為變截面,這時我們要同時輸入其端部截面尺寸與根部梁高,那主要會影響懸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長度計算,上部鋼筋具有斜長的時分,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鋼筋的長度;如果出有產生變截面的情況,我們只需在「截面」輸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懸臂梁的箍筋根數計算時當不加往主梁的寬度;依據建訂版03G101-1的66頁。

第兩節其他梁
一、是框架梁
在03G101-1中,關於非框架梁的配筋簡略的說明,與框架梁鋼筋處理的不同之處在於:
1、 一般梁箍筋設置時不再區分加密區與非加密區的問題;
2、 下部縱筋錨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縱筋錨入支座,不再考慮0.5Hc+5d的判定值。
已絕說明請參考03G101-1闡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負筋的延長長度為Ln/3;
2、下部縱筋端支座錨固值處理同框架梁;
3、上部縱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梁高-保護層+Lae,第二排主筋錨固長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程度直錨,再縱背彎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疇為≥0.2Ln1≥1.5hb;
7、 正面結構鋼筋取抗扭鋼筋處理與框架梁分歧。
第二章剪力牆
在鋼筋農程質計算中剪力牆非最易計算的構件,詳細體如今:
1、剪力牆包含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需要零斟酌它們的閉解;
2、剪力牆在立體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接角等各種委婉角情勢;
3、剪力牆在坐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能夠有雙排、雙排、少排,且否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開;
6、連梁要區合頂層取兩頭層,根據洞心的地位沒有同借無不同的計算方式。
須要計算的農程量

第一節剪力牆牆身
一、剪力牆牆身水平鋼筋

1、牆端為暗柱時
A、外側鋼筋連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牆長-保護層+彎折
B、外側鋼筋沒有持續通功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彎折
暗拄與牆身相仄

火仄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明梁、連梁牆身程度筋照設)
2、牆端為端柱時
A、外側鋼筋持續通過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
外側鋼筋=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B、外側鋼筋不持續通功 外側鋼筋長度=牆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長度=牆凈長+錨固長度(彎錨、直錨)
程度鋼筋根數=層高/間距+1(明梁、連梁牆身火仄筋照設)
注意:如果剪力牆具有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鋼筋時,其中間水平鋼筋在拐角處的錨固辦法同該牆的內側水平筋的錨固構造。
3、剪力牆牆身無洞口時
端拄凸起牆

當剪力牆牆身有洞口時,牆身火平筋在洞口左右兩邊截續,分辨向下彎折15d。

二、剪力牆牆身豎向鋼筋
1、首層牆身縱筋長度=基本拔筋+首層層高+屈進下層的拆交長度
2、中間層牆身縱筋長度=原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底層牆身擒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牆身橫向鋼筋根數=牆凈長/間距+1(牆身橫背鋼筋自暗柱、端柱邊50mm開端安排)

中間層 有變截面 中間層 變截面

頂層 內牆 頂層 外牆
4、剪力牆牆身無洞心時,牆身橫向筋在洞口高低兩邊截續,分辨縱向彎折15d。

三、牆身拉筋
1、長度=牆e726fd9e71a07329983b00**106188-保護層+彎鉤(彎鉤長度=11.9+2*D)
2、根數=牆凈面積/推筋的安排里積
註:牆凈面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便牆面積-門洞分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里積;
拉筋的麵筋面積是指其縱向間距×豎向間距。
例:(8000*3840)/(600*600)

第二節剪力牆牆柱
一、縱筋
1、首層牆柱縱筋長度=基礎拔筋+首層層高+屈入下層的拆交長度
2、中間層牆柱縱筋長度=原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長度
3、頂層牆柱縱筋長度=層凈高+頂層錨固長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分邊、中、角柱,要區格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由於端柱可以望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根據設計圖紙自在組算計算。
第三節剪力牆牆梁
一、連梁

1、受力主筋
頂層連梁主筋長度=洞口寬度+左右兩邊錨固值Lae
中間層連梁縱筋長度=洞心寬度+右左兩邊錨固值Lae
2、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規模內均布放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寬-50*2)/間距+1(頂層)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疇內布放箍筋,洞口兩邊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寬-50*2)/間距+1(中間層)
二、暗梁
1、從筋少度=明梁潔長+錨固
2、箍筋

第三章柱
KZ鋼筋的構制銜接

第一章基礎層
一、柱主筋
基礎拔筋=基本頂板薄度-維護層+屈進下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兩、基本外箍筋
基礎內箍筋的做用僅止一個牢固做用,也能夠道是避免鋼筋在澆注時遭到撓靜。普通是按2根入止計算(軟體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間層
一、柱縱筋
1、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以後層伸出天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空中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03G101-1中,閉於柱箍筋的減稀區的劃定如下
1)首層柱箍筋的加密區有三個,分離為: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面范圍內加密;如因該柱採取綁扎搭接,那麼搭接范圍內同時須要加密。
2)首層以上柱箍筋分辨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區長度均與Max{500,柱長邊尺寸,Hn/6};梁節面范疇內加密;假如當柱採取綁扎搭接,那麼拆接規模內同時須要加密。
第三節頂層
頂層KZ果其所處地位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而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各不雷同。(參望03G101-1第37、38頁)
一、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這么角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斟酌的呢?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1.5Lae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
柱頂部第兩層:?梁高-保護層+柱闊-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二、邊柱
邊柱底層擒筋長度=層潔下Hn+頂層鋼筋錨固值,這么邊柱底層鋼筋錨固值非如何斟酌的呢?
邊柱頂層縱筋的錨固合為內側鋼筋錨固和外側鋼筋錨固:
a、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b、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1.5Lae
注意:在GGJ V8.1中,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外正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掩護層+柱闊-維護層}
三、中柱

中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那麼中柱頂層鋼筋錨固值是如何考慮的呢?
中柱頂層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直錨(?Lae):梁高-保護層
注意:在GGJ V8.1中,處理同上。
第四章 板
在實踐農程中,我們曉得板分為預造板和隱澆板,那外重要剖析隱澆板的布筋情況。
板筋重要有:受力筋 (雙向或者雙向,雙層或者雙層)、支座負筋、散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擱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持高低層)。
一、受力筋
軟體中,鑫緣蠶絲被,蒙力筋的長度是根據軸網計算的。
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因是Ⅰ級筋)。
根數=(軸線長度-扣加值)/布筋間距+1
二、負筋及分布筋
背筋長度=負筋長度+右彎合+左彎合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散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規模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散布筋根數=負筋輸出界里中背筋的長度/合布筋間距+1
三、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擱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持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持高低層)
依據實踐情形曲交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便否,正在硬體中能夠應用間接輸出法贏進計算。
第五章 罕見答題
為什麼鋼筋計算中,135o彎鉤人們正在硬體中計算為11.9d?

我們軟體中箍筋計算時取的11.9D實踐上是彎鉤加上量度差值的成果,我們曉得彎鉤平直段長度是10D,那麼量度差值應當是1.9D,上面我們推導一下1.9D這個量度差值的來歷:
依照外皮計算的解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央線計算那麼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這外D取的是規范劃定的最大半徑2.5d,彼時用前面的式女減後面的式女的成果是:1.87d≈1.9d。
梁外呈現兩類吊筋時如何處置?
在吊筋疑作贏入框頂用「/」將兩類不同的吊筋銜接止來擱到「吊筋輸出框中」如2B22/2B25。然後面的主梁寬度依照取吊筋逐一對於當的輸入出來如250/300(2B22對於當250梁寬;2B25對於應300梁寬)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軟體是如何處理的?
當梁的中間支座兩側的鋼筋不同時,我們在軟體間接輸入以後跨右支座負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的鋼筋。軟體計算的本則是支座兩側的鋼筋雷同,則通功;不同則進行錨固;斷定準繩是輸入格局相同則通過,不同則錨固。如右支座負筋為5B22,下一跨左支座負筋為5B22+2B20,則5根22的鋼筋通過支座,2根20錨固在支座。
梁變截面在軟體中是如何處理的?
在軟體中,梁的變截面情形分為兩種:
1、該高好>1/6的梁高時,不管兩正的格局能否雷同,兩側的鋼筋全體按錨固入止計算。彎合長度為15d+高好。
2、該高好<1/6的梁高時,按支座兩側的鋼筋沒有同的斷定前提入止處置。
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弱度等級產生變更,人們如何處置柱縱筋?
假如框架柱的混凝土弱度等級產生變更,柱縱筋的處理分兩種情形:
1、若柱縱筋採用電渣壓力焊,則按柱頂層的混凝土弱度等級設置;
2、若柱縱筋採取綁扎搭接,例如1~2層為C45,3~10層為C35,則柱要離開來修坐兩個構件:一個為C45,為3層,水星家紡官網,但3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目標是不爭2層做為頂層計算錨固;另一個構件樹立1~10層,1~2層只輸入構件截面尺寸及層高,鋼筋疑作自3層開端輸入,那樣便可以系決答題了。

每米下方形柱螺旋鋼筋長度盤算母式:L=N(P*P+(D-2b+do)^2*π^2)^0.5+兩個彎鉤長度
式中:
N=螺旋圈數,N=L/P(L為構件長便方形柱長)
P=螺距
D=構件直徑
do=螺旋鋼筋的曲徑
b=保護層薄度.
另外:
鋼筋實際量質=鋼筋計算長度*當鋼筋每米量質
鋼筋分耗質量=鋼筋實際量量*[1+鋼筋(鐵件)益耗率]
鋼筋理論質量計算捷徑:
鋼筋實際質量=鋼筋直徑的平圓(以毫米為單位)*0.00617 出有標注N 的便是構制鋼筋G,G是15D,N是LaE N2B12指梁的兩個正面同配2根12的蒙扭縱背筋(腰筋),每側各配一根.

擴展: http://wenku..com/view/f30b8580d4d8d15abe234e0c.html

㈧ 鋼筋工的圖紙怎麼看

鋼筋工識圖
鋼筋工要完成鋼筋加工和安裝任務,必須學會看懂圖紙。這是首要的任務。
土建工程施工圖,一般可分為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兩大類。結構施工圖包括結構平面圖和構件詳圖兩部分。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圖部分對鋼筋工來說,是必須學會看懂的,否則就無法進行鋼筋加工和安裝。
一、看圖步驟和方法
一個單位工程的施工圖紙,少至幾張幾十張,多則上百張。這么多的圖紙要有步驟地看,有重點地看,相互聯系起來看,才能把它看懂,才能在施工中不出差錯。
在一套圖紙中,一般在首頁有總說明,每張圖紙中一般又有附註或局部說明。在總說明中一般包括:設計依據、設計原則、技術經濟指標,結構特徵、構件選型、採用材料施工要求、注意事項等內容。圖中附註是對圖中某些表達不清楚的地方或特定部位的要求加以補充和說明,它是圖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看圖前,首先應看首頁總說明。看了總說明,就會對整個工程有一個初步的較為完整的概念。在看圖過程中,應注意每張圖中的附註。這對看懂施工圖是會有好處的。
施工圖反映了建築物的外貌和內部結構型式、具體做法。它是施工的依據。在看圖時,不能把建築施工圖和結構施工圖割裂開,要聯系起來看,參照著看。也就是說,在看建築施工圖時,要聯想到結構型式;在看結構施工圖時,要知道構件布置在建築圖中什麼位置。同時看圖要有側重,對鋼筋工來說,就必須把結構平面布置圖和構件詳圖看懂,才能正確地進行鋼筋加工和安裝。
二、怎樣看結構平面圖
結構平面布置圖主要是表示建築物結構的平面布置情況。一般民用建築的結構平面圖包括基礎圖、樓層和屋面結構布置圖等。基礎平面圖中反映了基礎的放線寬度、牆柱軸線位置、地梁和上下水留洞位置。考慮圖面的布置,也可以將基礎詳圖畫在一張圖紙上。樓層及屋面結構平面圖主要表示梁、板、過梁、圈樑、樓梯、陽台、雨篷、天溝等的編號數量、安裝位置以及各種構件詳圖的圖號或採用標准圖的圖集號。
識圖必須具備基本的識圖知識。如圖幅、圖標、比例、標高、軸線等是什麼意思?圖中各種代號表示什麼?分別介紹如下:
1.圖幅。就是圖紙的大小。有A0號,A1號、A2號,A3號、A4號之分。A0號圖紙尺寸為,長1189毫米,寬841毫米。A1號圖紙只有A0號圖紙的一半,其餘類推。A0號圖紙用作畫總圖。建築及結構施工圖以A1號、A2號圖用得較多,A3號和A4號圖紙很少採用。
2.圖標。在圖紙的右下角。圖標欄內有設計單位、工程
名稱、圖紙內容、設計人員簽名,圖號比例、日期等內容。
3.比例。施工圖一般都是按縮小比例畫的,也就是說,
將建築物按實際尺寸,短小一定的倍數畫到圖紙上,這縮小的倍數就叫做比例。如1:100,說明圖紙上的大小比建築物的實際大小縮小了100倍。建築圖中的平、立,剖面圖一般用1:100的比例,大樣圖(詳圖)一般用1:20或1:30的比例。盡管圖是按比例畫的,但不要在圖上用比例尺直接量尺寸,應以圖上標注的尺寸為准,以免發生誤差。
4.軸線。建築物牆體、柱子的平面定位線。一般用點畫線表示,在其一端用一個圓圈內加一個數或一個大寫拼音字母代表。從左至右用阿拉伯數字依次注寫,表示開間、柱距。從下至上用大寫拼音字母注寫,表示建築物的進深和跨度。構件中心線一般用點劃粗實線表示,基本上與軸線重合,但軸線也不一定是構件的中心線。看圖時,要仔細看清構件的位置,不要與軸線混為一談,以免在鋼筋配料和安裝時發生錯誤。
5.標高。表示建築物各部位在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置。一般以底層室內地面為零點標高,叫做正負零,符號為±0.000。高於正負零為「+」。低於正負零為「-」。標高符號三角形的尖端所指的就是標高的位置。標高的單位為米,一般在數字後面不寫。
6、節點大樣索引標志。通常用一圓圈表示,圓內畫一條水平直徑線,圓圈內橫線上的數字表示節點大樣的編號,下面的數字表示節點大樣所在圖紙號或圖集中頁碼。如在本張圖上,則用一橫線表示,如採用標准圖集,則在圓圈外引出線上面標注圖集編號。

㈨ 鋼筋圖紙的識圖技巧有哪些

鋼筋識圖要學習平法11G101-(1、2、3)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你可從陳達飛編著的「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釋疑解惑」這書開始學起。
鋼筋平法標注
平法標注法---梁(03G101 平面標注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五、 標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鋼筋的錨固長度
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
錨固長度在101-1.3.4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當柱牆插筋的豎直錨固長度小於規定值時,需按照101-3圖集32頁右下角的表或45頁右上角的表加彎直角鉤。
框架樑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樑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
加15d直角鉤。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是以錨固長度為先決條件,再根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的面積百分率給出3個修正系數來計算。
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於300mm。
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是兩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各類構件各有具體要求。
保護層問題
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 前提條件是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保護層厚度在圖紙的結構說明頁中均有詳細規定。
一般情況下,無墊層基礎是70mm;有墊層基礎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圖紙中均有具體規定。
通常,鋼筋工在綁扎大梁時,在梁下部縱筋之下,必須要墊好保護層,合理的保護層材料是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用大塊石子墊也是常有的事,上級允許時,可用25mm的鋼筋頭垂直墊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鋼筋頭斜著墊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樑的保護層,一般應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因為木工在支模時在圈樑鋼筋上行走,事先墊了保護層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護層是最不容易保證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規程,鋼筋工應當事先把板的鋼筋保護層用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墊好,但是,各個工地不一定都是規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個工種的人員都在已經綁紮好的鋼筋上踩踏,這時,鋼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給墊保護層,因為保護層墊起之後,更容易使綁紮好的鋼筋網被踩得亂七八糟,不好修正,這時應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才對。
架立筋
以前的架立筋與現在的架立筋,其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縱筋,現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間連接負彎矩筋的連接筋,在復合箍筋的內上角處,其非抗震搭接長度為150mm。
主筋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縱筋,板的下部縱筋,柱的立筋,樓梯板的下部縱筋,主筋的名稱已經過時,內容已經變得含糊不清,今已減少了這樣的稱呼。
彎起筋
自從推廣《平法》以來,彎起筋已經很少採用,但在個別的設計中依然可見,其要點是彎起角度,斜長的計算和減延伸率。
腰筋
腰筋包括兩種,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點是作用不一樣,構造腰筋用G打頭,抗扭腰筋用N打頭,構造腰筋的錨固長度為15d,抗扭腰筋的錨固長度與下部縱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計算,是以該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縱筋之間均分間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縱筋之間來分或按梁高來分。
負彎矩筋
一般框架梁端部負彎矩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加15d直角鉤。
負彎矩筋位於第一排的取1/3凈跨度ln,位於第二排的取1/4凈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兩個跨度值之大的應用,這是理解負彎矩筋的關鍵點。
梁下部縱筋
框架梁下部縱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鋼筋作用的重點,其錨固長度是0.4laE加15d直角鉤,
非框架梁的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是12d,滿足12d可不做彎鉤。
箍筋
箍筋計算應以內皮尺寸為准,這樣不易出錯。
箍筋的彎鉤角度和彎鉤長度分抗震與非抗震,框架與非框架。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樑柱箍筋,可以執行以前的現定,鉤長按直徑6;8;10分別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彎鉤。這一說法有待探討。
框架和抗震用的樑柱箍筋必須執行《平法》,必須做成135度的彎鉤。
框架和抗震用的樑柱箍筋,其鉤長為10d與75mm中之大值。
即如箍筋直徑為6mm,鉤長為75mm,直徑為8mm鉤長為80mm,直徑為10mm,鉤長為100mm,依此類推。
箍筋按內皮尺寸下料時應加延伸率,加3d較准。
復合箍筋
復合箍筋分重疊復合與大小復合,現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疊復合,但是,重疊復合也有其應用的場合與好處。
按內皮尺寸,首先減去下角主筋的兩個半徑,再除以主筋之間的空數
之後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數,最後再加上主筋的兩個半徑。注意空數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聲是空格的空,不是1聲空間的空,是段的意思。
箍筋加密
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樑柱中,凡在受拉縱筋綁扎搭接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
在框架柱中,在底層的基礎頂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凈高度的下1/3內須加密,在除底層下部外,底層上部和以上各層的柱凈高度的1/6內及不小於500mm的范圍內的箍筋要加密。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在梁中,箍筋加密區位於受剪力最大處,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處起往梁中間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強度等級一級和二至四級來決定箍筋加密區的范圍,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兩個數值,最小不得小於500mm。
在主次梁交叉處的主樑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單側加密區的計算從距次梁邊的50mm處算起,一個次梁寬度加上一個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為箍筋直徑的8d,且不大於100mm。
吊筋
吊筋的全高度應設置到主梁的最下層縱筋處或者二排縱筋處。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長度為其直徑的20d。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長度為次梁寬加兩個50mm。
吊筋的斜長按梁高,當梁高小於800時為45度角,當梁高等於或大於800時為60度角。
45度角時,用其直角邊乘以根號2,即乘以1.414系數,當為60度角時,用其直角長邊乘以1.155系數。
吊筋下料時需減延伸率。

又叫小拉鉤,其鉤長與彎鉤角度同箍筋的彎鉤。
拉筋必須鉤住箍筋並緊靠梁或柱的縱筋。
柱內復合箍筋可全部採用拉筋。
梁中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間距的2倍,一般為400mm。
梁中拉筋多於兩排時,其位置應上下相互錯開。
拉筋的計算不同於箍筋,應按內皮尺寸計算,按箍筋內皮尺寸再加上兩個箍筋直徑才對。
板主筋
板主筋的錨固長度為直徑的5d,且不小於板厚。
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邊上下縱筋連線1/2板主筋間距。
板主筋間距過密時,可以跳綁,即綁扎梅花扣。但板邊的兩排必須綁扎全扣。
板扣筋
板扣筋的直角鉤只減上邊保護層,通常減20mm,下邊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板扣筋在重疊時,有一個綁扎次序問題是必須注意的,同綁扎梁鋼筋一樣,先綁扎主梁方向的後綁扎次梁方向的,這樣才不至於使扣筋加高一層,造成上邊的保護層減小或者沒有了。
搭接位置
主要是指綁扎搭接,關於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16或22或25或28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
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鋼筋的接頭,是這根鋼筋的薄弱點,往壞處想,便是危險點或者是事故點,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這個不良點放在不吃勁的地方。鋼筋的接點,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處,二不能放在受剪處,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處。
正彎矩梁的凈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凈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區段內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凈跨度下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間*近支座這兩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這里被確定為連接區,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確定為連接區。負彎矩梁即反梁的受力道理與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過來思索,在腦子里過電影,便一目瞭然,如101-3《筏型基礎》裡面的基礎梁則是。
在連接區,如果只有兩根縱筋,我想可以把搭接頭設在同一區段內,把錨固長度乘以1.6系數,即按100%接頭面積百分率來取,如果超過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數取1.4或1.2。
至於柱子鋼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區分是什麼柱,對於框架柱,要執行101-1圖集,只要是「非連接區」,便可搭接。非連接區便是箍筋的加密區,在底層,不一定是一層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凈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層柱凈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層柱凈高度*近上下兩頭的六分之一不小於500mm范圍,都是箍筋加密區也是非連接區。
箍筋加密區等於非連接區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處,鋼筋連接點是薄弱處,所以這兩處不可共存,文字理論之要領其實也很簡單。
至於構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適用於101圖集。
剪力牆鋼筋的搭接與眾不同,豎向鋼筋的搭接分兩種類型,一二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大於28時的搭接頭需要錯開,中間隔500mm;三四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小於28時的搭接頭可在同一區段內,搭接長度均為錨固長度的1.2倍。
原位標注
相對於集中標注而言,是集中標注的具體補充與細化。當這兩種標注發生矛盾時,通常是以原位標注為准,但是從安全起見,還是鋼筋多多益善。
值得注意的是,當原位標注負彎矩筋時,已經包含了樑上部的貫通縱筋在內,這一點在圖紙上常常發生混淆,設計者最容易糊塗,施工者千萬馬虎不得,有疑問時,直接去問設計師最好,或者寧可多用鋼筋也要確保工程質量免除後患。
錨固搭接
見101-1第35頁右上角圖,此構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證支座內受力縱筋的凈距不小於25mm,從而保證縱筋在支座內有一定的握裹力,這一點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內搭接是錯誤的,應該加以改正。
至於那個1:12斜度,是否可以考慮不打彎,直接插入,因為那個彎度太小,不易彎准,當角度彎不準時反倒影響了質量,如果不打彎,幹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如果支座兩邊縱筋直徑相同,最好是直接通過,不在支座內設接頭,想設接頭時,最好是把接頭設在凈跨度中的三分之一與四分之一之間的區段處隔一搭一。
彎折弧度
實踐證明,鋼筋設計彎鉤,往往事與願違,本來是想增加錨固堅固的程度,其結果是在陡彎處,鋼筋內部結構已被破壞,陡彎處的內部出現了看不見的裂紋,成為了新的薄弱點,當鋼筋受到極限應力時,最容易在彎點斷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強調採用彎折半徑4d;6d;8d,而不是彎折直徑,確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輕視。
在縱向受力鋼筋端頭的彎鉤成型時,在鋼筋彎曲機上切不可加擋板,而且中心卡樁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樁用直徑35mm以上的,寧可讓其彎度大些。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為新的問題了,普通箍筋倒是沒的說,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彎的不陡,會縮小縱向鋼筋在構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彎的過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壞作用,解決的辦法,只有犧牲保護層,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於探討。
鋼筋常用的分類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 10mm,長度為 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鋼絲(直徑 3~5mm)、細鋼筋(直徑 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 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 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混凝土保護層
混凝土保護層是為了防止鋼筋生綉,保證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足夠的粘結力,因此在鋼筋混凝土中鋼筋必須有足夠的厚度的混凝土保護層。
(一)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
是指從受力鋼筋的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如無設計要求,要符合表 2-1的規定,且不小於受力鋼筋的公稱直徑。」
表 2-1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
備註:
1)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 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 70mm。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不應小於表中相應數值減 10mm,且不應小於 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不應小於 15mm。
2)處於一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 C20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數值減少 5mm;處於二類環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表面採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一類環境數值取用。預制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 10mm;預制肋形板主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按梁的數值取用。
3)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 40mm,時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處於二、三類環境中的懸臂板,其上表面應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4)軟體默認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梁為 25mm,柱為 30mm,板和牆為 15mm,基礎底板為 35mm,構造柱和圈過梁為 25mm。
(二)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一、表示室內正常環境;
二、a表示室內潮濕環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b表示嚴寒和寒冷地區的露天環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境;
三、表示使用除冰鹽的環境,嚴寒和寒冷地區冬季水位變動的環境,濱海室外環境;
四、海水環境;
五、受人為或自然的侵蝕性質物影響的環境。
註:嚴寒或寒冷地區的劃分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民工建築熱工設計規程》JGJ 24的規定。
(三)特殊條件下的混凝土保護層
1.一類環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
100年的結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 40%;當採取有效的表面防護措施時,混凝土保護層可適當減少。
2.三類環境中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宜採用環氧樹脂塗層帶肋鋼筋。
3.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4.處於四、五類環境中的建築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5)L φ8@100/200 L表示螺旋箍筋
一、 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⑵ 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⑶ 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⑷ 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二、 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樑上支座處)
⑴ 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⑶ 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⑷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三、 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四、 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標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⑵ 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
B(bottom)表示梁底部鋼筋或下部通長鋼筋。
T(top)表示梁頂部鋼筋或上部通長鋼筋。

㈩ 鋼筋平法識圖的要點有什麼

1、 關鍵數據法
一些東西還是需要去記憶的,如果一些關鍵的數據你不能掌握 ,那麼使用的時候就會比別人落後許多,也顯得你沒有水平,其實平法圖集中關鍵的數據也就那麼幾個,Lae、0.5Lae、1.5Lae、0.4Lae、12d。15d等,還有幾個簡單的組合,只要掌握了這幾個數據,通過圖集的試圖訓練,熟悉,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 構件比較法
學習圖集本身就是一件比較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單純的記憶數據會比較乏味並且效率比較低,容易起不到任何作用。不過我們可以對各種構件進行對比,如:梁和柱有沒有關系?大家肯定會說有,但是究竟是什麼關系,很多人會說柱是梁的支座,其實不僅僅這些,柱躺下了就是梁,梁立起來就是柱,他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看圖集的時候,把這些相同不同的地方相互比較一下,就會加深記憶,一些東西在不知不覺中就記憶下來了,如果截面,柱和梁又有什麼區別!這些都可以加深對圖集以及數據的了解。
3、胡思亂想法
在學習的時候,最大的障礙不是用不著也不是記不住而是對他不了解。作為一個高職生,如果你學過結構力學或者在工地上搞過施工,平法的學習相對就容易了,結構力學是理論而工地是實踐,但是我們都沒有這些,所以我們需要一些方法幫助我們記憶,加深理解。我們按照自己的理解記憶,不管對錯,只要理解,記憶就沒有問題了,以後我們可以通過網上的講座,視屏以及學習班來不斷更正自己的想法,不斷提煉自己的想法,這樣慢慢的你對這個行業的東西就會越來越熟悉,就會成為行業精英。當然所謂的胡思亂想也是要有一定的根據而不是真正的胡思亂想。

閱讀全文

與鋼筋識圖注意事項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丘市哪裡有陽台鋅合金護欄 瀏覽:271
不銹鋼如何擦亮保養 瀏覽:645
鋼板的開票規格是什麼 瀏覽:36
附近哪裡有收不銹鋼拋光灰 瀏覽:184
銅芯火花塞和鎳合金哪個好 瀏覽:586
正規建築鋼材價格多少 瀏覽:93
擠壓模具的螺紋怎麼取 瀏覽:444
八百炸鋼板陣什麼時間 瀏覽:348
小型圓管方管耶折圓機 瀏覽:296
焊接刀頭太硬怎麼辦 瀏覽:468
鋼鐵俠後面為什麼不笑 瀏覽:845
不銹鋼上有水銹怎麼處理 瀏覽:558
鋼管尺寸怎麼算 瀏覽:650
什麼也無縫換乘模式 瀏覽:589
水電站基坑布鋼筋如何布直 瀏覽:822
構造柱鋼筋配筋圖怎麼看 瀏覽:769
6分無縫鋼管直徑是多少mm 瀏覽:477
鋁與不銹鋼的熱導率是多少 瀏覽:675
白銹鋼不銹鋼鍋怎麼清洗干凈 瀏覽:582
怎麼用毛巾擰鋼筋 瀏覽: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