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設置馬墩參考什麼規范

鋼筋設置馬墩參考什麼規范

發布時間:2023-05-29 00:05:15

㈠ 哪本規范對鋼筋馬凳有具體要求

鋼筋綁扎規范 2010-09-21 18:09:28

非常詳細的建築工程鋼筋綁扎隱蔽驗收內容 2009-7-31

下面是一份非常詳細的建築工程鋼筋綁扎隱蔽驗收內容,對實際工作有非常強的指導作用:
1暗柱內容: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
2.6.3 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3.2網眼尺寸偏差不得超過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牆邊尺寸50mm。
3.4綁絲要求:
3.4.1上筋綁絲朝下,下筋綁絲朝上,與鋼筋垂直。
3.4.2綁絲甩頭長短基本一致,長度不超過50mm。
3.4.3相鄰綁絲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鋼筋:
3.5.1不準用電弧點焊。
3.5.2有出電線管時應採用「z」字形鋼筋綁扎牢固。
3.6雙層網片間的鋼筋馬凳設置。
3.6.1設置間距不大於1米,且高度滿足保護層要求,製作符合要求。
3.6.2馬凳高度=板厚-保護層×2-兩排鋼筋直徑。
3.7保護層頂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過3mm。
3.8板筋墊塊:
3.8.1採用塑料墊塊,厚度和強度符合保護層要求。
3.8.2墊塊間距不大於600mm,梅花形設置。
3.9板面預留洞,周圍鋼筋預留洞直徑大於200mm,小於300mm時,板筋應彎曲繞管通過。
3.10鋼筋端頭錨固要求:錨固至外側豎筋邊。
鋼筋綁扎操作規程
1 牆體鋼筋為雙排雙向鋼筋,水平筋在外,豎向筋在內且綁扎搭接;雙排筋之間,梅花布置拉筋。
2 梁板鋼筋的鋪放順序為板中上筋,次梁的上筋,最下為主梁的上筋;主梁的下筋在次梁之下。雙向樓反下部鋼筋為短向鋼筋在下,長向鋼筋在上。在板支座處,上部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3 鋼筋採用綁扎搭接時,接頭錯開距離應滿足圖紙要求。採用焊接或直螺紋接頭時,接頭錯開距離不小於35d且不小於500mm。綁扎接頭區段內,接頭數量受拉筋不大於25%,受壓筋不大於50%。焊接或直螺紋接頭區段內,接頭數量不大於50%。
4 鋼筋搭接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根據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級別及規格確定。
5 直螺紋鋼筋連接時,鋼筋絲頭表面不得有嚴重的銹蝕或破損。接頭處必須擰緊,使兩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或鎖母鎖緊。接頭連接後,套筒兩端外露完整絲扣不得超過2扣。
6 鋼筋採用焊接時,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證者一律不準操作。採用電弧焊時,焊縫高度要求10mm,氣泡、浮渣要清理干凈。搭接焊鋼筋必須提前預彎,兩根鋼筋與焊縫中心應在同一條直線上,彎折角度不得大於4°。
7 牆體鋼筋綁扎時,放好牆體邊線,牆體每側先綁扎2~4根立筋,並畫好分檔標志(立筋間距不宜超過3m)。按豎向分檔標志上中下三道水平筋固定立筋間距。柱邊至第一根牆體立筋距離為50mm,之後現綁扎水平筋,第一根水平筋距樓面50mm。牆體雙層筋綁扎時先綁一側鋼筋,再綁另一側鋼筋,同時綁扎牆體拉結筋,且梅花形布置。
8 為確保暗柱、牆體鋼筋的間距、保護層、鋼筋垂直度及軸線位置准確,牆體鋼筋綁扎必須採用定距框及梯形鋼筋,梯形鋼筋與所固定的每根鋼筋必須綁扎牢固。梯形筋的間距位置應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9 板牆預留洞口時,當洞口尺寸小於300mm時,鋼筋不允許截斷,將鋼筋在洞邊繞過;當洞口尺寸大於300mm而小於800mm時,應在洞口每側設置截面積不小於寬度內被截斷受力鋼筋的一半,圖紙另有要求時按圖紙進行施工。更大的洞口具體按施工圖進行施工。
10 牆體鋼筋綁扎絲採用八字扣。柱、梁筋綁扎採用兜扣。樓板鋼筋綁扎採用滿扣綁扎。牆體綁扎絲頭都應朝向牆內。
11 柱筋綁扎時先在柱四角用粉筆劃出箍筋間距,由下而上逐一綁扎箍筋,第一道箍筋距樓面50mm,箍筋四角與柱筋要緊貼綁牢。
12 梁筋綁扎時,在梁主筋上畫好箍筋間距,套上全部箍筋,在已畫好的位置處與上層主筋綁扎牢固。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彎鉤的疊合處應交錯綁扎,梁筋的錨固長度應滿足要求。
13 板筋綁扎前按設計要求在頂板上畫好鋼筋分檔標志,用墨斗彈出鋼筋位置線。對照鋼筋料表備好所綁部位的鋼筋料;在高低處先綁扎低跨板筋,後綁扎高跨板筋。上下層鋼筋之間應設置馬登,保證上下層的鋼筋間距。
14 頂板、牆體及梁底採用塑料墊塊。頂板鋼筋綁扎完畢放置墊塊,梅花形錯開,間距1000mm,墊塊應成一直線。
15 樓梯鋼筋綁扎前在支好的樓梯模板上畫出鋼筋的位置分檔線,備好鋼筋料。綁扎順序為由上而下先梯段後平台,先綁扎樓梯梁鋼筋後綁扎梯段和及平台鋼筋,先主筋後分布筋。樓梯下鐵綁紮好後墊好墊塊再綁扎樓梯負筋,防止上下人員踩踏,確保鋼筋質量。
16 綁扎外牆外側鋼筋時,外架必須到位,防護齊全並安全可靠。
17 吊運鋼筋時信號工應在保證堆放處無人員時方可指揮下料。
18 實行限額領料,綁扎安裝班組領料必須由責任工程師簽名,由班長領料。
19 安裝班多餘的剩料必須退還製作班,並履行簽字手續。

㈡ 鋼筋馬凳怎麼設置、馬凳筋尺寸

馬凳,它的形狀像凳子故俗稱馬凳,也稱撐筋,它的設計需要遵循的標准和規范還是比較多的,具體的大家可以參考下文給出的尺寸、設置方法入手。比如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徵方面的差異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規格,並且還決定了產品適合使用的領域、應該對應的人群等等。我們需要綜合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夠選擇最合適的產品。

一、鋼筋馬凳怎麼設置

一般基礎厚在1米左右,馬凳筋應≥Φ18,間隔1.2米交錯布置,基礎厚在1.2-1.5米左右,馬凳筋應≥Φ22,間隔1.2米交錯布置,

基礎厚在0.5米左右,馬凳筋應≥Φ14,間隔1.0米交錯布置,平台板厚在0.12-0.15米左右,馬凳筋應≥Φ10,間隔0.8米交錯布置,平台板厚在0.2米左右,馬凳筋應≥Φ12,間隔0.8米交錯布置,

馬凳做法一橫筋約1.2-1.5米,再焊上相應的三角支架,馬凳的高度為扣去砼保護層,扣去相應的鋼筋單根下料長要以你的鋼筋形式來算馬凳筋的長度如何計算?

馬凳高度=板厚-2*保護層-∑(上部板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

上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mm(也可以是80mm,馬凳上放一根上部鋼筋),下左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mm,下右平直段為100,這樣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鋼筋,下部三點平穩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防止馬凳筋返銹。

二、馬凳筋尺寸

馬凳筋尺寸當基礎厚度較大(大於800MM)一般不宜用馬凳,而是用支架更穩定和牢固。鋼筋馬凳一般圖紙上不注,由技術員在施工組織設計中詳細標明其規格、長度和間距,通常馬凳的規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如板筋直徑12可用直徑為10的鋼筋做馬凳,當然也可與板筋相同。縱向和橫向的間距一般為1米。不過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對待,如果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8,鋼筋剛度較低,需要縮小馬凳之間的距離。總之馬凳設置的原則是固定牢上層鋼筋網,能承受各種施工荷載,確保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在規范規定的范圍內。板中放置馬凳時應避開梁等板支座構件。基礎底板大於800MM時應採用角鐵做支架,支架立柱間距一般為1500MM,在立柱只需設置一個方向的通長角鐵,這個方向應該是與上部鋼筋最下一皮鋼筋垂直,間距一般為2000米。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來計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馬凳鋼筋的直徑不應該說比被支持的鋼筋小一個型號,因為如果被支持的負彎矩鋼筋是8mm的,要採用6.5mm的鋼筋作為馬凳筋就太細了,它不能保證負彎矩鋼筋不會被施工工人偶爾踩壞。

施工過程中,馬凳筋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當我們需要固定上層板鋼筋時,馬凳筋的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大家可以參考廠家的說明、專業人士的建議入手購置,但是在設置的過程中需要把控的尺寸還是需要我們自己確定的,因為它涉及到實際情況以及產品本身的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徵,所以不同的時候採納的方案也不一樣。大家不妨從上文入手學習。

㈢ 鋼筋馬鐙有規范和圖集要求嗎

沒有規范和圖集要求。馬鐙用於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當基礎厚度較大時(大於800mm)不宜用馬凳,而是用支架更穩定和牢固。馬凳鋼筋一般圖紙上不注,只有個別設計者設計馬凳,大都由項目工程師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具體標明其規格、長度和間距。

通常馬凳的規格比板受力筋小一個級別,如板筋直徑ф12可用直徑為ф10的鋼筋做馬凳,當然也可與板筋相同。縱向和橫向的間距一般為1米。不過具體題目還得具體對待,假如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8,鋼筋剛度較低,需要縮小馬凳之間的間隔,如間距為@800*800,假如是雙層雙向的板筋為ф6馬凳間距則為@500*500。

有的板鋼筋規格較大,如採用直徑ф14,那麼馬凳間距可適當放大。總之馬凳設置的原則是固定牢上層鋼筋網,能承受各種施工活動荷載,確保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在規范規定的范圍內。

模板安裝的一般要求 豎向結構鋼筋等隱蔽工程驗收完畢、施工縫處理完畢後准備模板安裝。安裝柱模前,要清除雜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預埋件,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砂漿。

為防止牆體模板根部出現漏、爛根現象,牆模安裝前,在底板上根據放線尺寸貼海綿條,做到平整、准確、粘結牢固並注意穿牆螺栓的安裝質量。

(3)鋼筋設置馬墩參考什麼規范擴展閱讀

有些地方定額對馬凳筋的計算有明確規定,那麼按定額規則計算,但這個計算結果只能用於預算和結算不能用於施工下料,由於它僅僅是個重量,而不是從它本身的功能和受力特徵來計算。

如浙江定額規定:設計無規定時,馬凳的材料應比底板鋼筋降低一個規格,長度按底板厚2倍加0.2米計算,每平方米1個,計算鋼筋總量。山西省的定額規定按照1根每平方米計算,直徑按照Φ12計算,很顯然它不適用於施工。

㈣ 馬凳筋設置規范

馬凳筋鋼筋的大小都是使用比板小一號鋼筋的規格,馬凳筋的長度計算方法:馬凳高度=板厚-2×保護層-2上下鋼筋的大小之和。

馬凳筋設計要求:板厚≤140mm,板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10,馬凳筋大小可以用8厘;板厚140mm-200mm,板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s12時,馬凳筋鋼筋需要用中10板厚200mm-B00mm,板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s14時。

馬凳鋼筋可採用中12板厚300mm-500mm,板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s16時,馬凳鋼筋可採用中14板厚500mm-700mm,板的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s18時,馬凳鋼筋可採用中16板厚度大於80厘米,最好採用鋼筋支架或角鋼支架。

上水平直段間距為板筋間距+50mm,(也可以是+80mm),下左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mm,下右平直段為100,這樣馬凳的下面才可以放在底板上的2跟鋼筋上,馬凳筋的下部水平長度一定是比板的間距大的。下部平穩的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綁扎牢固,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防止馬凳筋接觸木板露筋。

㈤ 鋼筋馬凳規格以及設置要求的介紹

鋼筋馬凳是一種建築行業的專業的術語,鋼筋馬凳的外形是很凳子很相像的,是由鋼筋製作而成的,有很好的支撐作用,察高對於建築的塑造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鋼筋馬凳的設置是非常的有技巧性的,也是很需要消耗腦力的,力求既實際又經濟。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鋼筋馬凳的規格是什麼樣的,還有就是鋼筋馬凳的設置有什麼樣的要求。

鋼筋馬凳的規格

馬凳高度=板厚-2*保護層-(上部鋼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上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mm下左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mm下右平直段為100mm。

鋼筋馬凳設置的規范要求

馬凳筋的信息一般是根據施工組織設計來計算的如無明確說明,可以參考一下馬凳筋的規格設置原則:當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時馬凳筋直徑可採用ф8;當140mm<h≤200mm,板嘩昌受力筋<=12時,馬凳筋直徑可採用Ф10;當200mm<h≤3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2;當300mm<h≤5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4;當500mm<h≤7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6;厚度大於800mm最好採用鋼筋支架或角鋼支架。

p=""mm,下右平直段為100,這樣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鋼筋,下部三點平穩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防止馬凳筋返銹。

鋼筋馬凳的注意事項

建築工程一般都對馬凳筋有專門的施工組織設計,如果施工組織設計中沒有對馬凳作出明確和詳細的說明那麼就按常規計算,但有二個前提,就是馬凳要有一定的剛度,能承受施工人員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鋼筋扭曲和下陷。二是為了避免以後結算爭議和扯皮,對馬凳辦理必要的手續和簽證,由施工單位根據實際製作情況以工程聯系單的方式提出,報監理及建設單位確認,根據確認的尺寸計算。

根據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P52頁第19條:現澆構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撐鋼筋、雙層鋼筋用「鐵馬」,伸出構件的錨固鋼筋、預制構件的吊鉤等就並入鋼筋工程量內。為什麼看上去是措施用的鋼筋算在實體項目中呢,很簡單,因為它是隱蔽在砼內形成工程實體的。所以馬凳雖然是措施性鋼筋但應歸入實體項目而不能歸入措施項目。招標單位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時應計算馬凳合並在鋼筋工程量並在項亂沒扒目特徵、工作內容中描述清楚。投標人在復核工程量清單時需要計算馬凳工程量,考慮在綜合單價內,勿放在措施費中。

上海地區馬凳鋼筋按實計算歸入鋼筋總量中參與鋼筋調整,一些施工單位把馬凳套成預埋鐵件是錯誤的。

馬凳排列可按矩形陳列也可梅花放置,一般是矩形陳列。馬凳方向要一致。

有一些不正規施工單位為了省鋼筋不是用馬凳固定板鋼筋而量用其它硬物如石子、墊塊、木塊、塑料等充當馬凳功能,這是沒有專業性的野蠻施工。

鋼筋圖形軟體中一般都有馬凳筋的輸入,非常方便快速地統計出馬凳的重量。

鋼筋馬凳在市場上的常見規格有哪些,以及鋼筋馬凳的設置有什麼樣的要求,還有就是鋼筋馬凳在施工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什麼,這些小編都已經在上文中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了。鋼筋馬凳一般是不會在施工現場製作的,還是會由廠家來製作的,然後由施工方來采購,這樣是會大大的提高施工的效率的。希望上文有關於鋼筋馬凳的內容對於大家有所幫助。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_m_jiare&wb】,就能免費領取哦~

㈥ 在筏板基礎中鋼筋馬蹬有何規范要求

馬鐙筋的規格

當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時,馬鐙筋直徑可採用ф8;當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時,馬鐙筋直徑可採用ф10;當200mm<h≤300mm時,馬鐙直徑可採用ф12;當300mm<h≤500mm時,馬鐙直徑可採用ф14;當500mm<h≤700mm時,馬鐙直徑可採用ф16;厚度大於800mm最好採用鋼筋支架或角鋼支架。

(6)鋼筋設置馬墩參考什麼規范擴展閱讀

用途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應用范圍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基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馬凳筋

㈦ 鋼筋馬櫈的布置要求

鋼筋馬櫈的布置要求如下:
第一:馬凳筋的根數計算方法:
可按面積計算根數,馬凳筋個數=板面積/馬凳筋橫向間距*縱向間距,如果板筋設計成底筋加支座負筋的形式,且沒有溫度筋時那麼馬凳個數必須扣除中空部分。梁可以起到馬凳筋作用,所以馬凳個數須扣梁。電梯井、樓梯間和板洞部位無需馬凳不應計算,樓梯馬凳另行計算。
第二:馬凳筋的長度計算方法:
馬凳高度=板厚-2*保護層-Σ(上部板筋與板最下排鋼筋直徑之和)。
上平直段為板筋間距+50 mm(也可以是80mm,馬凳上放一根上部鋼筋),下平直段為100,這樣馬凳的上部能放置二根鋼筋,下部三點平穩地支承在板的下部鋼筋上。馬凳筋不能接觸模板,防止馬凳筋返銹。
第三:馬凳筋的規格:
當板厚≤140mm,板受力筋和分布筋≤10,時馬凳筋直徑可採用ф8;當140mm<h≤200MM,板受力筋<=12時,馬凳筋直徑可採用ф10;當200mm<h≤3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2;當300mm<h≤5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4;當500mm<h≤700mm時,馬凳直徑可採用ф16;厚度大於800mm最好採用鋼筋支架或角鋼支架。
第四:筏板基礎中措施鋼筋
大型筏板基礎中措施鋼筋不一定採用馬凳鋼筋而往往採用鋼支架形式,支架必須經過計算才能確定它的規格和間距,才能確保支架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在確定支架的荷載時除計算上部鋼筋荷載外考慮施工荷載。支架立柱間距一般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設置一個方向的通長角鐵,這個方向應該是與上部鋼筋最下一皮鋼筋垂直,間距一般為2000米。除此之外還要用斜撐焊接。支架的設計應該要有計算式,經過審批才能施工,不能只憑經驗,支架規格、間距過小造成浪費,支架規格、間距過大可能造成基礎鋼筋整體塌陷嚴重後果。所以支架設計不能掉以輕心。
三、馬凳其它注意事項
建築工程一般都對馬凳筋有專門的施工組織設計,如果施工組織設計中沒有對馬凳作出明確和詳細的說明那麼就按常規計算,但有二個前提,就是馬凳要有一定的剛度,能承受施工人員的踩踏,避免板上部鋼筋扭曲和下陷。二是為了避免以後結算爭議和扯皮,對馬凳辦理必要的手續和簽證,由施工單位根據實際製作情況以工程聯系單的方式提出,報監理及建設單位確認,根據確認的尺寸計算。

閱讀全文

與鋼筋設置馬墩參考什麼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模具石墨放電加工多少錢 瀏覽:591
什麼是焊錫焊接 瀏覽:501
鋼筋拉伸斷前標注如何測量 瀏覽:311
鋼鐵企本質化總結怎麼寫 瀏覽:114
304不銹鋼檯面有多少厚度 瀏覽:459
武漢模具師傅工資一般多少 瀏覽:69
第一頸椎用什麼鋼板 瀏覽:754
矩形承台筏板鋼筋如何布置 瀏覽:535
買的蛋糕模具太小了怎麼辦 瀏覽:827
鋼筋算量編輯鋼筋如何鎖定 瀏覽:112
塑鋼和鋁合金牆哪個好 瀏覽:856
路橋鋼材市場哪裡招人 瀏覽:429
焊接為什麼會使鋼材脆性加大 瀏覽:938
全國有多少無縫鋼軌焊接廠家 瀏覽:549
逆回購怎麼買能無縫連接 瀏覽:146
手臂里的鋼筋要多少錢 瀏覽:126
公司裝修買的鋼板計入什麼賬戶 瀏覽:317
五金模具彈簧長度怎麼計算 瀏覽:438
圓形鋼管凳子怎麼焊接 瀏覽:196
斯維爾算量如何識別鋼筋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