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截面最小尺寸是多少
不同的鋼筋混凝土圖構件規范所規定的最小截面不同,具體為板、梁、柱,根據國家規范《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每一種構件的最小尺寸如下:
1、板
單向板:屋面板單向板的最小厚度為60mm,民用建築單向板打的最小厚度為60mm,工業建築單向板的最小厚度為70mm,行車道下的樓板單向板最小厚度為80mm。
雙向板:最小厚度為80mm。
密肋樓蓋面板:最小厚度為50mm。
懸挑板根部板厚:當懸挑長度不大於500mm時,最小厚度為60mm;當懸挑長度不大於1200mm時,最小厚度為100mm。
無梁樓板:最小厚度為150mm。
現澆空心樓蓋:最小厚度為200mm。
(1)鋼筋混凝土板的截面慣矩是多少擴展閱讀
當結構為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時,剪力牆的最小厚度滿足如下規定:
一、二級抗震,牆的最小厚度160mm,且不宜小於層高或者無肢長度的1/20;三、四級抗震,牆的最小厚度140mm,且不宜小於層高或者無肢長度的1/25。無翼牆或端柱時,一、二級不宜小於層高或無肢長度的1/16,三、四級不宜小於層高或無肢長度的1/20。
底部加強部位的牆,一、二級抗震,牆的最小厚度200mm,且不宜小於層高或者無肢長度的1/16;三、四級抗震,牆的最小厚度160mm,且不宜小於層高或者無肢長度的1/20。無翼牆或端柱時,一、二級不宜小於層高或無肢長度的1/12,三、四級不宜小於層高或無肢長度的1/16。
B. 鋼筋混凝土梁的換算截面慣性矩如何計算煩請給的詳細點。要考慮鋼筋的轉換。
最近做畢業設計做過這個,公式和圖示以照片的形式給你,不懂可以追問專。
先求出鋼筋屬的換算面積Ai,Ec是混凝土彈性模量,Es是鋼筋彈性模量,As是鋼筋面積;
再把換算面積畫到混凝土梁的對應位置上,作面域,直接用CAD「查詢面域質量特性」查出慣性矩
C. 各種截面的慣性矩怎麼計算
各種截面的慣性矩的計算公式如下:
截面慣性矩
截面慣性矩(I=截面面積X截面軸向長度的二次方)
截面慣性矩:the area moment of inertia
characterized an object's ability to resist bending and is required to calculate displacement.
截面各微元面積與各微元至截面某一指定軸線距離二次方乘積的積分Ix= y^2dF.
截面極慣性矩
截面極慣性矩(Ip=面積X垂直軸二次)。
扭轉慣性矩Ip: the torsional moment of inertia
極慣性矩:the polar moment of inertia
截面各微元面積與各微元至某一指定截面距離二次方乘積的積分Iρ= ρ^2dF。
a quantity to predict an object's ability to resist torsion, to calculate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an object subjected to a torque.
靜矩(面積X面內軸一次)
把微元面積與各微元至截面上指定軸線距離乘積的積分稱為截面的對指定軸的靜矩Sx=∫ydA。
靜矩就是面積矩,是構件的一個重要的截面特性,是截面或截面上某一部分的面積乘以此面積的形心到整個截面的型心軸之間的距離得來的,是用來計算應力的。
注意:
慣性矩是乘以距離的二次方,靜矩是乘以距離的一次方,慣性矩和面積矩(靜矩)是有區別的。
(3)鋼筋混凝土板的截面慣矩是多少擴展閱讀:
1、截面慣性矩指截面各微元面積與各微元至截面上某一指定軸線距離二次方乘積的積分。截面慣性矩是衡量截面抗彎能力的一個幾何參數。任意截面圖形內取微面積dA與其搭配z軸的距離y的平方的乘積y²dA定義為微面積對z軸的慣性矩,在整個圖形范圍內的積分則稱為此截面對z軸的慣性矩Iz。
2、截面系數是用於描述零件截面形狀對零件受力,受彎矩,受扭矩等影響的物理量。其是機械零件和構件的一種截面幾何參量,舊稱截面模量。它用以計算零件、構件的抗彎強度和抗扭強度,或者用以計算在給定的彎矩或扭矩條件下截面上的最大應力,在力學計算中有著很大的作用。一般截面系數的符號為W,單位為毫米的三次方,截面的抗彎和抗扭強度與相應的截面系數成正比。
D.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承載力怎麼計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樓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載是不同的。譬如3.5KN,5KN等。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計算
恆荷載標准值
20mm厚水泥沙漿面層:0.02 ×20=0.4 KN/㎡
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漿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計 2.655 KN/㎡
活荷載標准值: 10.0 KN/㎡
因為是工業建築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准值大於 ,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取 ,
恆荷載設計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載設計值:q=10×1.3=13.0KN/㎡
荷載設計總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計算簡圖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寬為b=200mm,現澆板在牆上的支承長度為a= ,則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按以下二項較小值確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間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3)彎矩設計值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於10%,可按等跨連續板計算
由資料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下表
板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 1/11 -1/11 1/16 -1/14
計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配筋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鋼筋,fy=210 N/ mm2。 對軸線②~⑤間的板帶,考慮起拱作用,其跨內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可折減20%,為了方便,近似對鋼筋面積折減20%。板配筋計算過程見表。
板的配筋計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彎矩設計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軸線
①~② ⑤~⑥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軸線②~⑤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驗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圖繪制
板中除配置計算鋼筋外,還應配置構造鋼筋如分布鋼筋和嵌入牆內的板的附加鋼筋。
E. 16號工字鋼的截面慣性矩、截面抵抗矩是多少
16a工字鋼:截面慣性矩:866.2cm^4;轉動慣量:108.3cm^3;
16b工字鋼:截面慣性矩:934.5cm^4;轉動慣量:116.8cm^3.
工字鋼也稱為鋼梁(英文名稱 Universal Beam),是截面為工字形狀的長條鋼材。工字鋼分普通工字鋼和輕型工字鋼,H型鋼三種。是截面形狀為槽形的型鋼。
基本區別
工字鋼主要分為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和H型鋼三種。
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翼緣是變截面靠腹板部厚,外部薄; H型鋼:HW HM HN HEA HEB HEM 等工字鋼的翼緣是等截面
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已經形成國家標准,普通10#工字鋼相當於國際上的I100(也比如10#槽鋼相當於槽鋼U100)(因為各國執行的標准不同,造成它們的規格有細微的差別)
H型工字鋼亦叫寬翼緣工字鋼,HW HM HN 源於歐洲標准,HEB是德國標準的工字鋼,其中HW、HN工字鋼已廣泛在我國使用和生產。HEA HEB HEM 在許多德國設計圖上會看到,在國內市場上還很難購買到。在國內鋼結構工程中,如果量少則可以使用等規格的鋼板進行焊接拼接而成。而量大的話,通常考慮使用力學性能與之相當的HW 、HN型鋼代替。
HW 工字鋼主要用於鋼筋砼框架結構柱中鋼芯柱,也稱勁性鋼柱;在鋼結構中主要用於柱
HM 型鋼高度和翼緣寬度比例大致為1.33~~1.75 主要在鋼結構中用做鋼框架柱在承受動力荷載的框架結構中用做框架梁;例如:設備平台
HN 型鋼高度和翼緣寬度比例大於等於2; 主要用於梁
普通工字鋼的用途相當於HN型鋼;
◆工字型鋼不論是普通型還是輕型的,由於截面尺寸均相對較高、較窄,故對截面兩個主軸的慣性矩相差較大,故僅能直接用於在其腹板平面內受彎的構件或將其組成格構式受力構件。對軸心受壓構件或在垂直於腹板平面還有彎曲的構件均不宜採用,這就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著很大的局限。
◆H型鋼屬於高效經濟裁面型材(其它還有冷彎薄壁型鋼、壓型鋼板等),由於截面形狀合理,它們能使鋼材更高地發揮效能,提高承載能力。不同於普通工字型的是h型鋼的翼緣進行了加寬,且內、外表面通常是平行的,這樣可便於用高強度螺栓和其他構件連接。其尺寸構成系列合理,型號齊全,便於設計選用。
適用范圍
普通工字鋼,輕型工字鋼,由於截面尺寸均相對較高、較窄,故對截面兩個主袖的慣性矩相差較大,這就使其在應用范圍上有著很大的局限。工字鋼的使用應依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選用。
尺寸設計
H型鋼屬於高效經濟裁面型鋼材(其它還有冷彎薄壁型鋼、壓型鋼板等),由於截面形狀合理,它們能使鋼材更高地發揮效能,提高承裁能力。不同於普通工字鋼的是H型鋼的翼緣進行了加寬,而且內、外表面通常是平行的,這樣可便於用高強度螺栓和其他構件連接。其尺寸構成合理,型號齊全,便於設計選用。
在結構設計中選用工字鋼應依據其力學性能,化學性能,可焊性能,結構尺寸等選擇合理的工字鋼進行使用。
F. 如何確定鋼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慣性矩
考慮到樓板對梁的約束作用,梁實際剛度會比矩形截面梁大。一般可取中梁剛度放大兩倍,邊梁剛度放大1.5倍。具體的可以根據混凝土規范GB50010-2011好像是第五章節(具體記不清)計算。
G. 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的承載力怎麼計算
按不同用途的房屋,樓板每平方米承受的荷載是不同的。譬如.5KN,5KN等。
板的設計——按考慮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
(1)荷載計算
恆荷載標准值
20mm厚水泥沙漿面層:0.02 ×20=0.4 KN/㎡
80mm厚鋼筋混凝土板:0.08×25=2.0 KN/㎡
15mm厚混合沙漿天棚抹灰:0.015×17=0.255 KN/㎡
小計 2.655 KN/㎡
活荷載標准值: 10.0 KN/㎡
因為是工業建築樓蓋且樓面活荷載標准值大於 ,所以活荷載分項系數取 ,
恆荷載設計值:g=2.655×1.2=3.168 KN/㎡
活荷載設計值:q=10×1.3=13.0KN/㎡
荷載設計總值:g+q=16.186KN/㎡, 近似取16.2KN/㎡
(2)計算簡圖
取1m板寬作為計算單元,板的實際結構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次梁截面寬為b=200mm,現澆板在牆上的支承長度為a= ,則按塑性內力重分布設計,板的計算跨度為:
邊跨按以下二項較小值確定:
l01=ln+h/2=(2000-120-200/2)+80/2=1820mm
l011=ln+a/2=(2000-120-200/2)+120/2=1840mm
故邊跨板的計算跨度取lo1=1820mm
中間跨: l02=ln=2000-200=1800mm
板的計算簡圖如圖所示。
(3)彎矩設計值
因邊跨與中跨的計算跨度相差(1820-1800)/1800=1.1%小於10%,可按等跨連續板計算
由資料可查得:板的彎矩系數αM,,板的彎矩設計值計算過程見下表
板的彎矩設計值的計算
截面位置 1
邊跨跨中 B
離端第二支座 2
中間跨跨中 C
中間支座
彎矩系數 1/11 -1/11 1/16 -1/14
計算跨度l0(m) l01=1.82 l01=1.82 l02=1.80 l02=1.80
(kN.m) 16.2×1.82×1.82/11=4.88 -16.2×1.82×1.82/11=-4.88 16.2×1.80×1.80/16=3.28 -16.2×1.80×1.80/14=-3.75
(4)配筋計算——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板厚80mm,ho=80-20=60mm,b=1000mm,C25混凝土 a1=1.0,fc=11.9N/ mm2,HPB235鋼筋,fy=210 N/ mm2。 對軸線②~⑤間的板帶,考慮起拱作用,其跨內2截面和支座C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可折減20%,為了方便,近似對鋼筋面積折減20%。板配筋計算過程見表。
板的配筋計算
截面位置 1 B 2 C
彎矩設計值( ) 4.88 -4.88 3.28 -3.75
αs=M/α1fcbh02 0.114 -0.114 0.077 -0.088
0.121 0.1<-0.121<0.35 0.08 0.1<-0.092<0.35
軸線
①~② ⑤~⑥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272 313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60
As=413 As=413 As=279 As=314
軸線②~⑤ 計算配筋(mm2)
AS=ξbh0α1fc/fy 411 411 0.8×272=218 0.8×313=250
實際配筋(mm2) 10@190 10@190 8@180 8@180
As=413 As=413 As=279 As=279
配筋率驗算pmin= 0.45ft/fy=0.45×1.27/210=0.27%
P=As/bh =0.52% P=As/bh =0.52% P=As/bh =0.47% P=As/bh =0.47%
(5)板的配筋圖繪制
板中除配置計算鋼筋外,還應配置構造鋼筋如分布鋼筋和嵌入牆內的板的附加鋼筋。
H. 如何確定鋼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慣性矩為何邊框架和中框架不同
截面慣性矩:
b*h^3/12 其中:b—寬;h—高
沒有中框架梁的說法。
可能是說中跨,就是不是最邊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