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在廣聯達鋼筋算量裡布置鋼筋如圖。
浙江的話,最正確的做法是用線構件繪制,然後手動輸入鋼筋。因為這兩個突出的要算線條抹灰和模板增加費的,當然混凝土量歸梁的。如果預算的話,就混凝土外圈周長就行。如果結算的話,就這樣的節點,還是8的,也直接周長就是了。要算的話,周長扣掉8倍的保護層就行。你要是蛋疼的沒事干,那一條邊300唄
2. 廣聯達鋼筋凸窗怎麼畫
問題一: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凸窗怎麼畫 凸窗就是飄窗。1、在圖形算量中你可以用帶型窗來畫,先用牆或者欄板繪制出凸窗,然後把帶型窗的標高調整好,就可以沿著牆或者欄板繪制一圈,這樣窗戶就繪制好了,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相應的洞口的面積等工程量。或者使用飄窗的參數定義構件。2、在鋼筋算量中可以使用單構件則橡如進行輸入。
問題二:在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如何定義和繪制飄窗,求詳細步驟 飄窗在ggj中只能使用單構件進行輸入繪制的。如果用板來代替的話再進行建築面積計算時會出現錯誤。
問題三:用廣聯達怎樣畫凸窗 首先繪制飄窗的頂板、底板、牆洞、窗。其中頂板和底板採用互澆板繪制,窗採用帶形窗繪制,並合並為一個整體。
拉框選擇剛才繪制的現澆板、牆洞以及帶形窗。之後選擇一個插入點。
插入點選擇後,會彈出組合構件建立窗口
1. 窗口中可以通過右側查看到,被選進來的組合構件,並可以三維顯示最終效果。
2. 左側顯示各圖元名字,當點中某圖元名字時,右側示意圖中該圖元會以選中狀態顯示。如果發現有多餘的圖元被選進來,可以選中後,點擊「移出」按鈕,將其移出。同時,操作錯誤,還可以點擊撤銷,撤銷上一步操作。
3. 飄窗所需圖元准確無誤後,在窗口下方輸入飄窗的名字,點擊確定,這樣飄窗組合構件就建立好了。如下圖所示。
建立好的飄窗即為一個整體,可以整體進行繪制和編輯(復制、鏡像、移動等)操作
問題四:廣聯達這個凸窗在哪裡定義繪制阿???求指教 一般情況下,凸窗下接欄板,上接梁,因為不用扣磚牆,可以只在裡面那道牆上畫一個1500*1500的窗就行,如果你凸窗上下磚牆大於1500高,你就用帶型窗畫就可以,就像畫牆一樣,可以拐彎的。(如果在里邊畫的窗,最後要手算個數)
問題五:廣聯達鋼筋抽樣凸窗怎麼做,能多具體就多具體,謝謝 門窗洞里邊有個帶形窗 。 試試看。
問題六:廣聯達這個凸窗怎麼定義繪制呢?求指教,請問在哪裡定義?輸入信息時注意什麼? 先打開牆剖面圖(節點大樣),先看懂圖;你說的是凸窗,在飄窗里定義
問題七:廣聯達凸窗板怎麼畫 凸窗就是飄窗。1、在圖形算量中你可以用帶型窗來畫,先用牆或者欄板繪制出凸窗,然後把帶型窗的標高調整好,就可以沿著牆或者欄板繪制一圈,這樣窗戶就繪制好了,計算一下,就可以得出相應的洞口的面積等工程量。或者使用飄窗的參數定義構件。2、在鋼筋算量中可以使用單構件進行輸入。
問題八:這種圖在廣如含聯達上應該如何繪制 這就是原有KL上多了一個線子,可以用圈樑代替去畫
問題九:建築節能設計凸窗如何建模 提這問題說明你孫啟可能對天正建築5.撫以上版本不太熟悉。我所用過的建築節能軟體都有類似的建立門窗命令可在牆上直接開凸窗,把凸窗各項參數設定好就可以了,簡單的很。
問題十:斯維爾軟體飄窗的窗怎麼畫進去或組合進飄窗的構件里去?? 你應該用的廣聯達吧,斯維爾直接右飄窗構件,不需要組合
3. 建築工程板柱節點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程板構造鋼筋布置要求如下:
一、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專牆內的現澆屬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於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
2、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對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板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7,在兩邊嵌固於牆內的板角部分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4(雙向配置);對周邊與混凝土梁或牆整體澆築的板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1/5(單向板)、1/4(雙向板)。
二、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板計算跨度l0的1/4。
三、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放射性構造鋼筋。鋼筋間距(按L/2處計算)不宜大於200mm;鋼筋埋入長度不應小於挑檐寬度,即a≥l。構造鋼筋的直徑與邊跨支座的負彎矩筋相同。
4. 廣聯達土建建模算量板受力筋有五層怎麼布置
廣聯達板鋼筋布置方法
現澆板鋼筋是由板受力筋和負筋組成,因其鋼筋種類繁多,故計算起來非常繁瑣,尤其是板負筋在圖紙上布得密密麻麻,長短不一,繪制起來工作量很大,難怪廣聯達第四屆「大華咨詢杯」算量大賽中要求不計算板鋼筋。但是板是我們日常做工程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構件之一,那麼如何在鋼筋軟體GGJ10.0中快速准確布置板鋼筋呢?下面我把我布置板鋼筋的繪圖順序和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在繪制板之前,要先將梁、剪力牆等節點主體的構件繪制
完畢,因為板以梁、牆為支座。
之後,按照這個順序布置板鋼筋:先畫板,再布置板受力筋,最後布置板負筋。下面我們按照以上順序來布筋:
1.繪制板。
按不同板厚度分別定義板,如XB-100,XB-120等,這樣定義方便查看與選擇。
選擇本層通常厚度的板,點擊自動生成最小板,然後將樓梯間位置的板刪除,再分別將不同厚度的板選中,點擊「構件」-「修改圖元名稱」,將其轉換成目標構件。
最後再預留孔洞位置,定義板洞,利用SHIFT+左鍵偏移准確定位,使用菜單欄的「洞口加強筋」布筋。
用這種方法繪制板即可提高效率。在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在廣聯達服務新干線中經常有朋友問到馬凳筋在哪裡定義,告訴大家就在定義板的第5項「馬凳筋參數圖形」點擊「…」三點按鈕,選擇第一種類型:幾字型,然後填寫數值輸入鋼筋信息如B12@1000*1000。如圖所示:
2.板受力筋。
按照不同的級別、直徑、間距建立板受力筋,將名稱與鋼筋信息設成相同,便於選擇;若雙層雙向配筋時,還要註明是底筋或麵筋。
布筋時選擇「單板」或「多板」,「XY方向布筋」,若多塊板布筋
相同時使用「鋼筋復制」(GGJ2009中用「應用同名稱板」)可快速完成。若多塊不規則的板受力筋相同時,利用自定義范圍布筋速度快。
最後,點擊「查看受力筋布筋范圍」,檢查受力筋是否有遺漏。
3.負筋。
用常規方法需要定義許多種不同類型的負筋,而用反建構件速度會很快。
先用軟體默認的負筋,點擊「按梁布置」,再打開屬性編輯器,將負筋名稱和鋼筋信息起同一個名字,如A8@100、A10@200,將每種級別、直徑、間距的負筋只反建一個使用頻率最高的構件,這樣構件列表中就會不斷顯示出反建好的不同類型的負筋。
按照圖紙標注位置繪制完板負筋後,再全屏顯示,拉框選擇,將所有的板負筋全部選中,再統一在圖上修改負筋的左右標注值即可。
若圖紙上樑支座的位置上布置了相同類型的板負筋,我們可以使用「復制」功能,很快將其布置上。若我們做的工程為對稱結構,可以只布置對稱軸一側的構件,然後通過「塊鏡像」,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拿到圖紙,不要急於布筋,要先觀察其配筋規律,正確選擇適當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負筋繪制完畢,檢查鋼筋布置情況,點擊「查看板鋼筋布置范圍」,若發現錯誤,在屬性欄內點擊名稱的下拉箭頭,選擇負筋名稱,回車確認即可。
4.一層的板鋼筋布置好後,切換到下一層,使用「從其他樓層復制構件圖元」將板、板受力筋、板負筋勾選,然後根據圖紙在屬性編輯器里進行部分的修改,這樣很快就將其他層的板鋼筋布置好了。
朋友們,用這種方法布置板鋼筋是不是又快又准啊,大家不妨試一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提高軟體的使用效率,達到快速准確算量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廣聯達板鋼筋布置方法
廣聯達板鋼筋布置方法
現澆板鋼筋是由板受力筋和負筋組成,因其鋼筋種類繁多,故計算起來非常繁瑣,尤其是板負筋在圖紙上布得密密麻麻,長短不一,繪制起來工作量很大,難怪廣聯達第四屆「大華咨詢杯」算量大賽中要求不計算板鋼筋。但是板是我們日常做工程時不可缺少的重要構件之一,那麼如何在鋼筋軟體GGJ10.0中快速准確布置板鋼筋呢?下面我把我布置板鋼筋的繪圖順序和方法與大家共同分享:
首先,在繪制板之前,要先將梁、剪力牆等節點主體的構件繪制
第 1 頁
完畢,因為板以梁、牆為支座。
之後,按照這個順序布置板鋼筋:先畫板,再布置板受力筋,最後布置板負筋。下面我們按照以上順序來布筋:
1.繪制板。
按不同板厚度分別定義板,如XB-100,XB-120等,這樣定義方便查看與選擇。
選擇本層通常厚度的板,點擊自動生成最小板,然後將樓梯間位置的板刪除,再分別將不同厚度的板選中,點擊「構件」-「修改圖元名稱」,將其轉換成目標構件。
第 2 頁
最後再預留孔洞位置,定義板洞,利用SHIFT+左鍵偏移准確定位,使用菜單欄的「洞口加強筋」布筋。
用這種方法繪制板即可提高效率。在這里需要注意一點,在廣聯達服務新干線中經常有朋友問到馬凳筋在哪裡定義,告訴大家就在定義板的第5項「馬凳筋參數圖形」點擊「…」三點按鈕,選擇第一種類型:幾字型,然後填寫數值輸入鋼筋信息如B12@1000*1000。如圖所示:
2.板受力筋。
按照不同的級別、直徑、間距建立板受力筋,將名稱與鋼筋信息設成相同,便於選擇;若雙層雙向配筋時,還要註明是底筋或麵筋。
第 3 頁
布筋時選擇「單板」或「多板」,「XY方向布筋」,若多塊板布筋
相同時使用「鋼筋復制」(GGJ2009中用「應用同名稱板」)可快速完成。若多塊不規則的板受力筋相同時,利用自定義范圍布筋速度快。
最後,點擊「查看受力筋布筋范圍」,檢查受力筋是否有遺漏。
3.負筋。
用常規方法需要定義許多種不同類型的負筋,而用反建構件速度會很快。
先用軟體默認的負筋,點擊「按梁布置」,再打開屬性編輯器,將負筋名稱和鋼筋信息起同一個名字,如A8@100、A10@200,將每種級別、直徑、間距的負筋只反建一個使用頻率最高的構件,這樣構件列表中就會不斷顯示出反建好的不同類型的負筋。
第 4 頁
按照圖紙標注位置繪制完板負筋後,再全屏顯示,拉框選擇,將所有的板負筋全部選中,再統一在圖上修改負筋的左右標注值即可。
若圖紙上樑支座的位置上布置了相同類型的板負筋,我們可以使用「復制」功能,很快將其布置上。若我們做的工程為對稱結構,可以只布置對稱軸一側的構件,然後通過「塊鏡像」,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拿到圖紙,不要急於布筋,要先觀察其配筋規律,正確選擇適當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負筋繪制完畢,檢查鋼筋布置情況,點擊「查看板鋼筋布置范圍」,若發現錯誤,在屬性欄內點擊名稱的下拉箭頭,選擇負筋名稱,回車確認即可。
第 5 頁
4.一層的板鋼筋布置好後,切換到下一層,使用「從其他樓層復制構件圖元」將板、板受力筋、板負筋勾選,然後根據圖紙在屬性編輯器里進行部分的修改,這樣很快就將其他層的板鋼筋布置好了。
朋友們,用這種方法布置板鋼筋是不是又快又准啊,大家不妨試一下,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提高軟體的使用效率,達到快速准確算量
5. 廣聯達鋼筋算量里門窗洞精確布置按什麼快捷鍵
事實證明,所按的快捷鍵分別是M(門)、C(窗)和D(洞)。其中的具體步驟如下:
1、廣聯版達鋼筋算量里打開權相關窗口以後,直接在新建那裡選擇新建參數化門。
6. 節點一般都在鋼筋構件的什麼位置節點的作用是什麼
節點一般都在梁和柱的連接部位。
節點的作用是加強柱與梁的連接。
在框架內結構中容,柱和梁的構件節點上,柱是節點主體,梁是節點關聯。在柱和梁的節點鋼筋布置中,柱的縱向鋼筋是貫通整根柱子的,不間斷,不需要錨固,且該位置不是鏈接區,並且在貫穿節點柱子全部要箍筋加密,而對於梁的布置來說,縱筋是要通過節點,貫通整根梁,但是箍筋就不會進入節點,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在這個節點中,柱子是主體,而梁是節點關聯
7. 在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如何定義和繪制飄窗,求詳細步驟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雙擊打開廣聯達軟體。
2、在導航欄內,找到飄窗。或者直接在鍵盤上按X,也可以。
3、然後在構件列表下,點擊新建參數化飄窗。
4、在彈出的對話框內,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圖形。
5、選擇完成後,在右側,圖形詳表內輸入鋼筋。輸入完成後點擊確定即可。
6、此時在繪圖界面,根據圖紙位置,繪制飄窗。
7、滑鼠左鍵確定後,完成飄窗繪制。
8. 。品茗土建算量折板的這個節點鋼筋怎麼布置
底筋詳情點進去螞凳彎蘆,可悶鬧旅以設置
9. 鋼筋的節點大樣圖怎麼製作
鋼筋節點的大樣圖通常是為了更詳細地表達節點的連接方式、鋼筋排布、連接劑的使用等節點細節,可以幫助施工人員更好地理解節點結構和方便施工,製作方法如下:
1. 確定節點結構:根據設計方案確定節點的結構類型、鋼筋配筋方案、連接劑的類型及使用位置。
2. 制定節點圖紙:根據節點結構的要求,製作節點圖紙。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定的設計經驗,包括著眼於實際使用情況、團棚考慮鋼筋的連接方式等。
3. 添加文字說明:在節點圖紙老飢上添加文字說明,解釋節點鋼筋排布、鋼筋連接方式、連接劑的使用位置和形式、相關尺寸等。
4. 完善細節:將節點的相關細節完善,包括加粗和標注尺寸和刻度線等。這有助於施工人員快速准確地理解圖紙。
5. 審查和驗證:在製作完節點圖紙後,務必仔細審核驗證,以避免因為不齊全或遺漏等問題導致的施工風險。
總之,鋼筋節點的大樣圖需要細致嚴謹地製作,需要考慮到完整的設計方案以及具體的施工細節,保證節點的結構和施工技術達到安全穩侍或返定的標准。
10. 建築工程板柱節點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程柱縱向受力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1.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圓柱中縱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數不宜少於8根,且不應少於6根。
(2)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對水平澆築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梁的有關規定取用。
(3)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4)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2.現澆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應優先採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頭宜設置在柱的彎矩較小區段,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
(a)上下柱鋼筋搭接;(b)下柱鋼筋彎折伸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d)上柱鋼筋伸入下柱
(1)柱每邊鋼筋不多於4根時,可在一個水平面上連接;柱每邊鋼筋5~8根時,可在二個水平面上連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鋼筋的根數及直徑,應滿足上柱受力的要求;當上下柱內鋼筋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應按上柱內鋼筋直徑計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鋼筋折角不大於1:6時,下柱鋼筋可不切斷而彎伸至上柱;當折角大於1:6時,應設置插筋或將上柱鋼筋錨在下柱內。
3.頂層柱中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規定:
(1)頂層中間節點的柱縱向鋼筋及頂層端節點的內側柱縱向鋼筋可用直線方式錨入頂層節點,其自梁底標高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la,且柱縱向鋼筋必須伸至柱頂。當頂層節點處梁截面高度不足時,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並向節點內水平彎折;當柱頂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於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後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d為縱向鋼筋直徑)。
圖9-25
頂層柱中間節點縱向鋼筋的錨固
(a)柱縱向鋼筋向內彎折;(b)柱縱向鋼筋向外彎折
(2)框架頂層端節點處,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入梁內作樑上部縱向鋼筋使用,其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51a;其中,伸入梁內的外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外側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宜沿節點頂部伸至柱內邊,並向下彎折不小於8d後截斷;當柱縱向鋼筋位於柱頂第二層時,可不向下彎折。當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於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於c20時,梁寬范圍以外的縱向鋼筋可伸人現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的柱縱向鋼筋相同。
(3)框架梁頂節點處,也可將樑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其搭接長度豎直段不應小於1.7la。當樑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於1.2%時,彎入柱外側的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滿足以上規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於20d(d為樑上部縱向鋼筋直徑)。柱外側縱向鋼筋伸至柱頂後宜向節點內水平彎折,彎折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於12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直徑)。
圖9-26
頂層端節點樑柱縱向鋼筋的搭接
(a)柱外側縱向鋼筋彎入梁內作樑上部縱向鋼筋用;
(b)樑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