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工程中的梁鋼筋綁扎方式
鋼筋綁扎時,採用八字扣綁扎,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
劃鋼筋位置線→搭支架→樑上鐵鋪設、連接→套箍筋→在梁主筋上畫箍筋分檔標記→綁扎梁鋼筋→安裝保護層墊塊→驗收→板下鐵鋪設→安裝保護層墊塊→擺放馬凳→綁扎板上鐵鋼筋→調整柱、牆鋼筋→檢查驗收
梁筋入模前,把雜物清理干凈,用氣泵將模板內的木屑吹出,然後將梁鋼筋放入梁模內。
梁主筋與箍筋交點處採用套扣綁扎方法逐點綁扎。
綁扎完畢後,用撬棍將梁位置挑直,並每隔800mm交錯安裝塑料墊塊。
鋼筋上樓前,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及加工配料單相同;
頂板梁綁扎時,受力鋼筋要求順直,箍筋平面垂直於主筋,間距均勻;
依據設計圖紙中梁筋、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綁扎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板筋要錨固到梁內,然後綁扎主筋再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休息平台施工縫處必須加馬凳;
擺放頂板塑料墊塊,厚度見鋼筋保護層厚度表,按每800mm距離呈梅花型擺放,墊塊擺放好後應保證橫、豎、斜一條線;馬凳鋼筋900mm間距一道,要求擺放均勻,整齊;
附加筋間距均勻,長度滿足圖紙要求;
頂板鋼筋綁扎完畢後,調整豎向鋼筋,並用水平定位框定位,確保鋼筋保護層正確,鋼筋不位移、不超高;
由施工隊自檢合格後,報項目部驗收,合格後再報監理驗收。驗收要求一次通過。
『貳』 建築工程基礎鋼筋綁扎施工一般要求有哪些
1、鋼筋綁扎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基礎梁箍筋採用纏扣綁扎,板鋼筋綁版扎採用八字扣滿綁,權且必須保證鋼筋不移位。底板鋼筋網片下鐵的扎絲頭一律朝上,上鐵扎絲頭一律朝下。
2、基礎底板綁完下層鋼筋後,擺放鋼筋馬凳,馬凳應擺放在下層鋼筋上面,不應直接放在防水保護層上面。在馬凳上擺放定位鋼筋,在定位鋼筋上按鋼筋間距劃線,擺另一方向上鐵,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
3、根據彈好的柱、暗柱、牆體位置線,插柱、暗柱、牆體插筋,牆體插筋從距框架柱、暗柱鋼筋一個牆豎筋間距插第一根牆體豎筋,柱、暗柱、牆體插筋全部插至板底。綁扎柱、暗柱箍筋及牆體水平筋,為防止牆柱插筋在澆築底板混凝土時移位,牆柱插筋在梁板范圍內綁扎牆體水平筋及箍筋、拉筋,要求間距≤500且不少於兩道。
『叄』 請問道路橋梁的鋼筋綁扎常用方法有哪些
鋼筋為雙排雙向鋼筋,水平筋在外,豎向筋在內且綁扎搭接;雙排筋之間,梅花布置拉筋。
雙層筋綁扎時先綁一側鋼筋,再綁另一側鋼筋,同時綁扎牆體拉結筋,且梅花形布置。
牆體鋼筋綁扎絲採用八字扣。柱、梁筋綁扎採用兜扣。樓板鋼筋綁扎採用滿扣綁扎。牆體綁扎絲頭都應朝向牆內。
『肆』 鋼筋綁扎的幾種綁法
主要有五種,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樓梯鋼筋綁扎、柱箍筋綁扎。
1、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鋼筋綁扎: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3、板鋼筋綁扎:綁扎板筋時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4、樓梯鋼筋綁扎: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5、柱箍筋綁扎: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4)鋼筋八字扣怎麼綁扎擴展閱讀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
5.4.9 鋼筋綁扎的細部構造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應在接頭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2 牆、柱、梁鋼筋骨架中各垂直面鋼筋網交叉點應全部扎牢;板上部鋼筋網的交叉點應全部扎牢,底部鋼筋網除邊緣部分外可間隔交錯扎牢;
3 梁、柱的箍筋彎鉤及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點應沿縱向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構件同一表面,焊接封閉箍筋的對焊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4 填充牆構造柱縱向鋼筋宜與框架梁鋼筋共同綁扎;
5 梁及柱中箍筋、牆中水平分布鋼筋及暗柱箍筋、板中鋼筋距構件邊緣的距離宜為50mm。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5、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鋼筋的工藝性能:
1、彎曲性能:
按下表規定的彎心直徑彎曲180度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牌號公稱直徑a
2、反向彎曲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鋼筋可進行反向彎曲性能試驗。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心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直徑。先正向彎曲45度,後反向彎曲23度,後反向彎曲23度。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受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產生裂紋。
『伍』 板鋼筋綁扎施工工藝流程有哪些
1、基礎底板鋼筋工藝流程: 基礎墊層完成→彈底板鋼筋位置線→版鋼筋半成品運輸到位→按權線布設鋼筋→綁扎→隱蔽驗收; 2、 現澆框架鋼筋工藝流程: (1) 柱鋼筋綁扎 套柱箍筋→搭接綁扎(焊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陸』 鋼筋綁扎有幾種綁法
主要有五種類型:支柱鋼筋綁扎工藝,梁加固綁扎,板加固綁帶,樓梯加固綁帶和柱環綁扎。
1.柱鋼筋綁扎過程:根據圖紙所需的間距計算每根鋼筋繩圈的數量。環形肋條放置在下層的搭接接頭上,並且柱形桿被加強。在搭接長度內,搭扣不小於3搭扣應以立柱為中心。如果立柱的主肋與輕圓棒重疊,則角鉤應與模板成45°角,中間桿的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加固:框架樑上部的縱向加固應穿透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的長度延伸到中間節點,通過中心線的延伸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應使用樑上部縱肋的箍筋。捆綁。重疊處的箍筋鉤應在梁中交錯排列。環鉤為135°,直線部分為10d。如果製作箍,則單個焊縫的長度為5d。
3.板坯鋼筋綁扎:綁扎肋條時,使用卸扣或八字扣。除了兩個外肋的交叉點應該全部綁定之外,其他點可以交錯(雙向板交叉點必須全部綁定)。如果板是雙層鋼筋,則在兩層肋條之間應加鋼馬凳,以確保上鋼筋的位置。每個交叉點處都有負彎矩桿。
4,樓梯加固結扎線:根據主肋條的方向和分布肋條在設計圖紙上,繫上主肋條並繫上分布肋條,每個交叉處應綁扎。如果有樓梯梁,則系梁並首先系住肋骨。肋骨錨固在梁中。固定底板後,將梯子系在負鋼筋上。主肋,負肋的數量和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5,柱箍筋結扎:根據鐙骨的位置線已經拉出,嵌套的箍筋向上移動,從上到下捆綁,應繫上帶鉤環。箍筋垂直於主筋腱,箍筋和主筋腱的交叉點系在一起,主筋腱和鐙骨的非角部分的交叉點與梅花交織。箍筋的鉤子應沿著立柱的垂直條交錯排列並緊緊系在一起。
『柒』 八字扣的綁法圖解
八字液局答扣的綁法圖解如下:
系八字扣有六個步驟:
第一步先打個紐扣結,注意一條線長一條線短。
第四步開始編另一邊,也是一個紐扣結一條線長一條線短,注意上面留一個小圈,可以圈住紐扣結的大小。
第五步接著繼續在紐扣結下面走八字,編八字扣。
第六步重復步驟3,八字扣就完成了臘遲。
『捌』 鋼筋綁扎反十字扣,繞扣,如何綁扎 最好有示意圖
主要有五種,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梁鋼筋綁扎、板鋼筋綁扎、樓梯鋼筋內綁扎、柱箍筋綁扎。容
1、柱子鋼筋綁扎工藝: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2、梁鋼筋綁扎: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5d。
(8)鋼筋八字扣怎麼綁扎擴展閱讀:
(1)按已劃好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宜採用纏扣綁扎。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並綁扎牢固。
(4)有抗震要求的地區,柱箍筋端頭應彎成135°,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d為箍筋直徑)。如箍筋採用90°搭接,搭接處應焊接,焊縫長度單面焊縫不小於5d。
『玖』 鋼筋的綁扎有幾種方法分別是怎樣的
鋼筋綁扎有4種方法,具體如下:
一、板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彎矩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後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雙向受力板,短方向鋼筋在下,長方向鋼筋在上。
4、在現澆板中有板帶梁時,應先綁板帶梁鋼筋,再擺放板鋼筋。
5、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餘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
6、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於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鋼筋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的要求與前面所述梁相同。
二、樓梯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劃位置線→ 綁梯板底主筋→綁梯板負筋筋
2、在樓梯底板上劃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線。
3、根據設計圖紙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綁扎主筋後綁扎分布筋,每個交點均應綁扎。如有樓梯梁時,先綁梁後綁板筋。板筋要錨固到梁內。
4、底板筋綁完,再綁扎梯板負筋鋼筋。主筋、負筋數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設計要求。
三、柱子鋼筋綁扎工藝
1、 工藝流程:豎向受力筋連接→畫箍筋間距線→套柱箍筋→綁箍筋
2、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4、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四、梁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模內綁扎:畫主次梁箍筋間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層縱筋→穿次梁底層縱筋並與箍筋固定→穿主樑上層縱向架立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向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
模外綁扎:畫箍筋間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鋪橫桿數根→穿主梁下層縱筋→穿次梁下層鋼筋→穿主樑上層鋼筋→按箍筋間距綁扎→穿次樑上層縱筋→按箍筋間距綁扎→抽出橫桿落骨架於模板內。
2、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梁同時配合進行。
4、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5、綁樑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
(9)鋼筋八字扣怎麼綁扎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前的質量驗收:
1、按設計要求和規范檢查已加工好的鋼筋規格、形狀尺寸、數量是否正確。
2、檢查牆柱鋼筋上的混凝土浮漿或其他污染是否清理干凈。
3、做好抄平放線工作,註明水平標高,彈出柱(暗柱)、門窗洞口、地梁、牆的外皮尺寸線及軸線控制線。
4、根據彈線,檢查鋼筋是否有偏位現象,若有偏位距離小於鋼筋直徑d,將偏位鋼筋按圖所示調整到正確位置,若偏位大於鋼精直徑d,則需報設計處理。
5、檢查牆柱豎向鋼筋露出部分接頭相錯距離是否滿足要求。
6、逐個檢查鋼筋電渣壓力焊和鋼筋直螺紋的接頭質量,若發現有不合格接頭,切掉重焊。
『拾』 鋼筋綁扎什麼叫八字扣
如圖,黑色為縱橫向鋼筋,紅色為綁絲扣,是不是一目瞭然啊?採用這種綁扎方法,鋼筋比較緊固,不容易移位和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