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綁扎間距過大怎麼預防

鋼筋綁扎間距過大怎麼預防

發布時間:2023-05-16 00:30:20

鋼筋綁扎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6、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

7、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採用1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8、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9、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

Ⅱ 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鋼筋綁扎與安裝: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拿隱行綁扎。採用20#鐵絲綁扎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直徑10以下鋼筋。 (1)牆 ①牆的鋼筋網綁扎同基礎。鋼筋有90°彎鉤時,彎鉤應朝向混凝土內。 ②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兩層鋼筋之間,應設置撐鐵(鉤)以固定鋼筋的間距。 ③牆筋綁扎時應吊線控制垂直度,並嚴格控制主筋間距。剪力牆上下兩邊三道水平處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④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豎向受力筋外綁一道水平筋或箍筋,並將其與豎筋點焊,以固定牆、柱筋的位置,在點焊固定時要用線錘校正。 ⑤外牆澆築後嚴禁開洞,所有洞口預埋件及埋管均應預留,洞邊加筋詳見施工圖。牆、柱內預留鋼筋做防雷接地引線,應焊成通路。其位置、數量及做法詳見安裝施工圖,焊接工作應選派合格的焊工進行,不得損傷結構鋼筋,水電安裝的預埋,土建必須配合,不能錯埋和漏埋。 (2)梁與板 ①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②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③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④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⑤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枝巧特殊註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L-板的中一中跨度)。 ⑥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 ⑦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消搭廳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Ⅲ 鋼筋植筋不牢固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如下:
1、控制鋼筋綁扎不牢實,預防措施:鋼筋綁扎應牢實可靠,鋼筋綁扎完畢和混凝土澆築之前都應該派專人進行檢查,以免漏綁或松動。
2、控制牆柱鋼筋位移,預防措施:在混凝土澆築前檢查鋼筋位置,宜用梯子筋、定位卡或臨時箍筋加以固定;澆築混凝土前再復查一遍,如發生位移,則應校正後再澆築混凝土。
3、控制綁扎接頭、對焊接頭未錯開,預防措施:經對焊加工的鋼筋,在現場進行綁扎時對焊接頭要錯開搭接位置,加工下料時,凡在距鋼筋端頭搭接長度范圍以內不得有對焊接頭。
4、控制板的彎起鋼筋、負彎矩筋被踩到下面,預防措施:板的鋼筋綁好之後禁止人在鋼筋上行走或採取有效措施(如增設馬凳筋)防止負筋被踩到下面,且在混凝土澆築前先整修合格。
5、控制箍筋未加密,預防措施:抗震等級為一級時,加密區長度為2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抗震等級為二~四級時,加密區長度為1、5倍的梁高和500mm取大值。柱子加密區長度一般取1/6每層柱子的高度。但最底層(一層)柱子的根部應取1/3的高度,也不應小於500mm。
6、控制鋼筋分布不均勻,預防措施:鋼筋的分布筋應分布均勻,間距和排列必須符合設計規定。澆築混凝土時注意澆築振搗操作,盡量不碰到鋼筋,澆築過程中派專人隨時檢查,及時修整鋼筋。
7、預防鋼筋接頭位置錯誤,預防措施:梁、柱、牆鋼筋接頭較多時,翻樣配料加工時應根據圖紙預先畫施工簡圖,註明各號鋼筋搭配順序,並避開受力鋼筋的最大彎矩處。

Ⅳ 鋼筋綁扎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及解決辦法

鋼筋綁扎常見質量問題及處理
工程施工中,常見的鋼筋綁扎質量問題分析如下:
一、樓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夠 1.現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超出規范要求,在上層樓梯梁內主筋錨固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準確,一側梁內長度偏大,一側梁內長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時,施工人員嚴格照圖計算、下料並製作,而鋼筋工在綁扎時,由於主位置放置不準確,造成梯段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有一定的偏差;(2)鋼筋未採取防滑措施或由於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鋼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發現問題未能及時改正、補救。 樓梯梯段主筋下料時,建議鋼筋長度可以比圖紙尺寸稍長一些,以防出現梯段主筋錨固長度不足的現象;或在鋼筋綁扎時,在梯段主筋與樓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將分布筋與梯梁箍筋綁扎連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時也能夠確保此處鋼筋保護層厚度;梯段鋼筋不如現澆板鋼筋位置容易保證,並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應在梯段長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澆築中出現主筋下移,使上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足,應對主筋進行搭接或焊接.這樣,不僅費工費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證工程質量。 二、條形基礎鋼筋墊塊加設不到位 1.現象
(1)基礎構造柱鋼筋上標高標志點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標志點有下降現象;(2)條形基礎厚度不足,實測混凝土條基斷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設計厚度小1-3cm。
2.原因
條形基礎施工時,標高往往標注在構造柱鋼筋上,由於忽視在構造柱鋼筋下加設墊塊或墊塊強度偏低,在混凝土澆築時,由於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墊塊破碎造成鋼筋下移,從而使標志點下降,同時造成基礎鋼筋局部整體下降,使基礎斷面厚度減小,減小的尺寸基本稍低於墊塊的厚度。對這個問題,施工單位應認真製作和加設墊塊,使墊塊厚度偏差、墊塊間距、墊塊強度均符合規范要求。 三、吊筋製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現象
(1)吊筋水平錨固長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長度未達到次梁寬度加100mm,彎起角度不準確;(2)吊筋未正確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側寬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鋼筋製作綁扎不接圖施工,或吊筋製作形狀雖然正確,但各部位長度、角度不符合規范要求,放置位置不準確。

Ⅳ 鋼筋綁扎有哪些注意事項 鋼筋綁扎的注意事項

1、鋼筋在安裝前,首先核對梁鋼筋的鋼號、直徑、形狀、尺寸和數量是否與料單、藍圖相符。

2、梁鋼筋的綁扎應確保主筋、箍筋的綁紮根數及間距,不得漏筋。

3、梁主筋應按規范要求進行錯位焊接,焊接接長應大於10d,焊接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4、在梁側模板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5、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將箍筋按已畫好的間距逐個分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並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次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放在主樑上部縱向鋼筋之上,為了保證次梁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將主樑上部鋼鞘降低一個次粱上部主筋直徑的距離加以解決。

Ⅵ 鋼筋混凝土樓板內鋼筋間距過大如何處理

如果在驗收中發現鋼筋間距過大,要麼進行調整,要麼進行加密加筋處理。如版果在板成權型後,徵求設計意見。採取粘貼碳纖維的手段加固。

《砼規范》有要求:樑上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鋼筋外邊緣之間的最小距離)不應小於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下部縱向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同時還應注意梁下部多於兩排鋼筋時,第三排鋼筋的凈距應為下排鋼筋凈間的兩倍 。

Ⅶ 鋼筋安裝工程質量通病箍筋間距不一致如何預防

一、現象:

按圖來紙上標注的箍筋自間距綁扎梁的鋼筋骨架,最後發現末一個間距與其他間距不一致,或實際所用箍筋數量與鋼筋材料表上的數量不符。

二、預防措施:

根據構件配筋情況,預先算好箍筋實際分布間距,供綁扎鋼筋骨架時作為依據。

Ⅷ 鋼筋驗收常見質量通病

鋼筋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1.箍筋不方正

矩形箍筋成型後,拐角不呈900,或兩對角線長度不相等。鋼筋彎鉤平直長度不夠,箍筋彎鉤角度不符合要求。

原因:箍筋邊長成型尺寸與圖紙要求誤差過大;沒有嚴格控制彎曲角度;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沒有逐根對齊。

防治措施:注意操作,使成型正確;當一次彎曲多個箍筋時,應在彎折處逐根對齊。

2.成型尺寸不準確

已成型的鋼筋尺寸和彎曲角度不符合設計要求。

原因:下料不準確;畫線方法不對或誤差大;用手工彎曲時,扳距選擇不當;角度控制沒有採取保證措施。

防治措施:加強鋼筋配料管理工作,預先確定各種形狀鋼筋下料長度調整值。根據鋼筋彎制角度和鋼筋直徑確定好扳距大小。

為保證彎曲角度符合要求,在設備和工具不能自行達到准確角度的情況下,可在成型案上畫出角度准線或採取釘扒釘做標志的措施。

3.已成型的鋼筋變形

鋼筋成型後外形准確,但在堆放或搬運過程中發現彎曲、歪斜、角度偏差。

原因:成型後,往地面摔得過重,或因地面不平,或與別的物體或鋼筋碰撞成傷;堆放過高或支墊不當被壓彎;搬運頻繁,裝卸「野蠻」。

防治措施:搬運、堆放要輕抬輕放,放置地點要平整,支墊應合理;盡量按施工需要運至現場並按使用先後堆放,以避免不必要的翻垛。

4.圓形鋼筋直徑不準

原因:圓形螺旋筋成型所得的直徑尺寸與綁扎時拉開的螺距和鋼筋原材料彈性性能有關,直徑不準是由於沒有很好的考慮這兩點因素。

防治措施:應根據鋼筋原材料實際性能和構件所要求的螺距大小預先確定捲筒的直徑。當盤纏在圓筒上的鋼筋放鬆時,螺旋筋就會往外彈岀一些,拉開螺距後又會使直徑略微縮小,其間差值應有計算確定。

5.鋼筋代換後根數不能均分

同一編號的鋼筋分幾處配置,配料時進行規格代換後因根數變動,不能均分於幾處。

原因:在鋼筋材料表中,該號鋼筋只寫總根數,在鋼筋進行代換時忽略了鋼筋分幾處布置的情況。

防治措施:在配料加工鋼筋前進行鋼筋代換計算時要預先參看施工圖,看該號鋼筋是否分幾處布置,如果是應按分根數考慮代換方案。

6.箍筋彎鉤形式不對

箍筋末端未按規定不同的使用條件製成相應的彎鉤形式。

原因:不熟悉箍筋使用條件,忽視規范規定的彎鉤形式使用范圍;配料任務多各種彎鉤形式取樣混亂。

防治措施:熟悉各種彎鉤的應用范圍和相關規定,特別是對於斜彎鉤,是用於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結構,在鋼筋加工的配料

閱讀全文

與鋼筋綁扎間距過大怎麼預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瓷牙和不銹鋼牙哪個好用 瀏覽:215
325管焊法蘭 瀏覽:306
模具是什麼部件組成的 瀏覽:347
樓梯鋼梁鋼板怎麼套定額 瀏覽:490
不銹鋼管膠水哪裡買 瀏覽:397
鈦鎂和鋁合金的窗哪個更貴 瀏覽:563
存水彎彎頭怎麼拆開 瀏覽:296
製作一套一次性模具多少錢 瀏覽:147
航母的鋼板有什麼要求 瀏覽:976
l415m鋼管用什麼焊絲和焊條 瀏覽:728
哪裡有好的鋼材國標 瀏覽:771
不銹鋼方管拉絲機圖片 瀏覽:300
什麼材質比硬質合金鑽頭還硬 瀏覽:833
不銹鋼管內拋光怎麼弄 瀏覽:634
鍋爐鋼材質用什麼焊條 瀏覽:152
鋼構線管預埋怎麼做彎 瀏覽:115
不銹鋼鍋上面的污漬怎麼去除 瀏覽:971
鋼鐵俠是什麼作家 瀏覽:654
鋼板刷漆多少錢一平米 瀏覽:194
彩色壓型鋼板每平米多少錢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