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縱向受拉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有圖的可以指出來一下嗎謝謝
1、縱向受拉鋼筋:縱向受拉鋼筋類型是工程專業名詞,位置是在混凝土構件的梁、板、牆中。
縱向受拉鋼筋包括:樑上角貫通縱筋,舊時稱架立筋;梁支座上部非貫通縱筋,俗稱扁擔筋:梁支座上部二排非貫通縱筋,俗稱二排扁擔筋;以N打頭引導的受力腰筋;梁下部二排縱筋:以前叫二排主筋;梁底部縱筋,以前叫主筋。
(1)框架縱向受力鋼筋包含哪些擴展閱讀:
縱向受壓鋼筋的相關規定:
1、縱向受力鋼筋直徑d不宜小於12mm,宜選用直徑較粗的鋼筋,以減少縱向彎曲,防止縱筋過早壓屈,一般在12-32mm范圍內選用。
2、縱向受力鋼筋通常採用HRB335、HRB400級或RRB400E級鋼筋,不宜採用高強度鋼筋受壓,因為構件在破壞時,鋼筋應力最多隻能達到400N/m2。
3、鋼筋調直可採用機械調直和冷拉調直。當採用冷拉調直時,必須控制鋼筋的伸長率。對於HPB235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4%;對於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E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1%。
4、全部縱向受壓鋼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過5%,也不應小於0.6%;當採用HRB400級、RRB400E級鋼筋時,全部縱向受壓鋼筋強度的配筋率不應小於0.5%。
5、縱向鋼筋應沿截面四周均勻布置,鋼筋凈距不應小於50mm,其中距亦不應大於300mm;矩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得少於4根,以便與箍筋形成剛性骨架;圓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宜少於8根。
㈡ 框架樑柱的主要內力有哪些相應要配何種鋼筋
框架樑柱的主抄要內力有:拉、壓、剪、彎、扭等幾種;.
框架梁需要配縱向受力鋼筋,主要作用是抗拉、抗剪及抗壓,主要用來抵抗彎矩及剪力;框架柱的縱向鋼筋主要是承受上部壓力和建築物的水平剪力;需要配置箍筋來抵抗剪力及樑柱的溫度(裂縫)應力,梁中還有負彎矩筋,主要作用也是抗拉,就是抵抗負彎矩力。梁中還有抗扭鋼筋,顧名思義也就是抵抗梁高內的扭力,構造鋼筋只是屬於構造需要的主要是抵抗混凝土溫度及收縮變形應力。梁和梁節點處必要時候也得加設彎起鋼筋,主要也是抵抗拉力和剪力的,主要也是用來抵抗彎矩的。
樑柱內的壓力主要是混凝土來承擔的。
㈢ 框架柱中有幾種鋼筋
框架柱中有 縱向鋼筋(通俗叫主筋);橫向鋼筋(通俗叫箍筋)兩種。箍筋包括套箍和拉鉤筋。特殊情況有圓芯柱的螺旋間接受力筋。
㈣ 哪些是屬於 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指的就是構件長度方向受壓或者受拉(大多數情況下),也包括拉壓彎剪扭其他專幾種屬形式。
對於梁、柱、斜撐構件(含梯段),縱向鋼筋是指沿著構件的長度方向的鋼筋。
對於板就沒有縱向鋼筋的說法,平法標的是沿x或y方向的受力鋼筋。
對於剪力牆身也沒有縱向鋼筋的說法,只有豎向和水平向的分布筋.而剪力牆的暗柱、端柱、翼柱、扶壁柱等,其豎向鋼筋就是縱向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簡稱受力鋼筋,是指在構件的長邊方向,通過力學計算在受力部位設置滿足承載力的鋼筋,來滿足結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常見的受彎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鋼筋,柱子中的受壓鋼筋等就是屬於縱向受力鋼筋。
㈤ 什麼是縱向受力鋼筋什麼是縱向受拉鋼筋
簡支梁、連續梁的下部鋼筋一般算作縱向受拉鋼筋。剪力牆、框架柱之中梁的下部主筋是縱向受拉鋼筋。板筋的下部鋼筋是縱向受力鋼筋。縱向受力鋼筋一般指的是水平受力鋼筋。
㈥ 框架縱向鋼筋是什麼
問題一:抗震規范中,框架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是指哪些? 10分 復雜,真是復雜!
你提這個問題一定是想知道哪些地方要用抗震鋼筋或必須檢測鋼筋的抗震性能吧!
我是這么理解的:抗震性是鋼筋拉伸性能的一部分,也就是說,為防止構件被拉斷而布置的鋼筋(有點縱向的意思了)就是。
對於梁構件,無論大小,架力筋沒有受拉,無需考慮抗震性;
柱構件,如果發生地震,房屋傾斜,柱之主筋肯定受拉,必須是;
對於牆和板,如果構件高寬比(長寬比)較小,分布筋在抗震中也可能受拉斷裂,也應算作「縱向受力筋」。
一個項目工程中,也就除了箍筋或較小構件配筋如返可以明顯算不上「縱向受力筋」外,其它的都是,正常使用狀態下,某些鋼筋可能並不受拉,一旦發生地震,情況就有所不同了,比如梁的通長筋。再說施工中如果把抗震不抗震的鋼筋分別使用,那管理、施工都相當麻煩了,現在的情況是:只要是抗震設計的工程,除光圓筋外,大家都使用抗震鋼筋或檢驗其抗震性能。
根據設計規范,只需要對主要受力構件使用抗震鋼筋或檢驗其抗震性,你可依據規范選擇!
問題二:框架柱的縱向鋼筋配置有哪些 這個問題,在03G101-1里的用語是「不宜」,關於此點,專門有人問了陳青來教授(03G101的編者),現在把問題和回答復制如下: 問題(4):柱上早脊端「非連接區」? 《03G101圖集》規定,柱的下部,即在樓板梁的上方有一個「非連接區」(是個箍筋加密區),縱筋的接頭只能在「非連接區」以上部位(也就是柱的中部)進行。然而,圖集沒有規定在柱的上部有沒有「非連接區」?例如,在柱上部的箍筋加密區或者在柱樑的交叉部位允許不允許縱筋連接? 事實上,有的施工人員在上述的柱上述區域進行了鋼筋接頭。這樣,他在柱中部有一個鋼筋接頭,在柱上部又有一個鋼筋接頭,違背了「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的規定。(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不過,上述規范的用語是「不宜」,並沒有強制規定。因此,請教一下上述柱縱筋的接頭問題如何解釋?如何執行?其中有什麼理論根據? 提問者可能是指00G101,03G101-1中從下層柱的上部到上層柱的下部形成的非連接區是連續的。規范對此規定是「不宜」,未做陸橡滲強制規定,國家建築標准設計的規定偏嚴,對保證質量有好處。如果難以做到,結構設計師可以對此規定進行變更。規范用語「不宜」,反映了中國人的辨證思維。 由此看來,你們目前所能做的,就是跟設計溝通了。在保證機械連接質量的前提下,請設計給出個設計變更(或說明),現場的實際情況可以跟設計如實交代,有必要的話可以把設計請到現場,我想如果設計院比較通情達理,這個做法應該是可行的。
問題三:柱子里的縱向鋼筋是豎著的嗎?那水平的長邊鋼筋叫什麼? 柱子里的縱向鋼筋是豎直的,是柱子的縱筋,柱子水平的橫向鋼筋就是柱子的箍筋,箍筋分為單肢箍、雙肢箍、三肢箍等,單肢箍也叫拉鉤;我想你說的水平的長邊鋼筋是指剪力牆或者筒體吧,長邊鋼筋就是水平筋,短邊就是拉結筋(拉鉤)
問題四:什麼叫做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簡稱受力鋼筋,是指在構件的長邊方向,通過力學計算在受力部位設置滿足承載力的鋼筋,來滿足結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常見的受彎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鋼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鋼筋是受拉力;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上方及梁的支坐的下方的鋼筋是受壓力。柱子中的受壓鋼筋等就是屬於縱向受力鋼筋。
縱向受力鋼筋確定原則有三:
1) 根據構件在承受荷載作用及地震等其他因素作用下,在結構中產生的效應(強度、剛度、抗裂度)的計算結果;
2) 應≥該類構貳最小配筋率;
3) 滿足最小配筋要求來配置的鋼筋,比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02)第10.2.1條的規定:鋼筋混凝土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 問題五:框架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 這是邊柱,只有一邊是外側,其餘三邊的鋼筋是內側鋼筋
也就是說5.6.7.8.9.10.11.12都是內側鋼筋,按11G101-1第60頁的構造施工(彎折12d)
柱子的1.2.3.4鋼筋是外側鋼筋,彎錨1.5LabE
問題六: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中的lle是什麼意思 框架柱縱向鋼筋連接中的lle是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抗震)。LlE=ζlLaE。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ζl乘抗震錨固長度LaE。
?
問題七:鋼筋混凝土結構,框架結構如何布置主次梁?主要縱向橫向如何如何布置,要詳細,舉例要說明要有為什麼。 框架結構主次梁布置規律:
所有柱子原則上都應該有兩個方向的主梁與之相連,主梁宜直接連接兩根柱子。
在上部有較重牆體的位置,應該布置梁;在樓板高度變化處,應該布置梁。
框架結構的承重方案分為以下幾種:
1.橫向框架承重方案
橫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橫向上設置主梁,在縱向上設置連系梁。樓板支承在橫向框架上,樓面豎向荷載傳給橫向框架主梁。由於橫向框架跨數較少,主梁沿橫向布置有利於增加房屋橫向抗側移剛度。由於豎向荷載主要沿橫向傳遞,所以縱向連系梁截面尺寸較小,這樣有利於建築物的通風和採光。其不利的一面是由於主梁截面尺寸較大,當房屋需要大空間時,其凈空較小。
2.縱向框架承重方案
縱向框架承重方案是在縱向上布置框架主梁,在橫向布置連系梁。樓面的豎向荷載主要沿縱向傳遞。橫向連系粱尺寸較小,對大空間房屋,其凈空較大,房間布置靈活。其不利的方面是房屋的橫向剛度較小,同時進深尺寸受到長度的限制。
3.縱橫向荷載承重方案
框架在縱橫向均布置主梁。樓板的豎向荷載沿兩個方向傳遞。柱網較大的現澆樓蓋,通常布置成圖7-2(d)形式,柱網較小的現澆樓蓋,樓板可以不設井字梁直接支承在框架樑上。
問題八:梁縱向構造鋼筋有何構造要求 現在答辯可以回去慢慢查資料再來回答的么?也太幸福了。我當年都是要當場回答的……
例如這種問題,一查規范就全出來了。
大約意思就是梁的腹板有效高度(梁高去除板厚和鋼筋保護層厚)超過450mm,就需要在兩側布置構造筋,構造筋要滿足配筋率要求和不大於200mm的間距。
詳見混凝土規范GB50010-2010第9.2.13條。網上的電子版都不全,建議自己去搞本實體書,反正遲早要買的。
問題九:框架樑柱柱的縱向鋼筋與箍筋應滿足那些構造要求? 見GB50011-2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 3 框架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
6.3.7 柱的鋼筋配置,應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1 柱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總配筋率應按表6.3.7-1採用,......。
6.3.8 柱的縱向鋼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柱的縱向鋼筋宜對稱配置。
2 截面邊長大於400mm的柱,縱向鋼筋間距不宜大於200mm。
3 柱總配筋率不應大於5%;剪跨比不大於2的一級框架的柱,每側縱向鋼筋配筋率不宜大於1.2%。
4 邊柱、角柱及抗震牆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時,柱內,縱筋總截面面積應比計算值增加25%。
5 柱縱向鋼筋的綁扎接頭應避開柱端的箍筋加密區。
6.3.9 柱的箍筋配置,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 柱的箍筋加密范圍,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圓柱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三者的最大值;
2)底層柱的下端不小於柱凈高的1/3;
3)剛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於2的柱、因設置填充牆等形成的柱凈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於4的柱、框支柱、一級和二級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2 柱箍筋加密區的箍筋肢距,一級不宜大於200mm,二、三級不宜大於250mm,四級不宜大於300mm。至少每隔一根縱向鋼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約束;採用拉筋復合箍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並鉤住箍筋。
3 柱箍筋加密區的體積配箍率,應按下列規定採用:
問題十:下圖柱子縱向鋼筋標注的含義表示為什麼 框架柱編號1,截面350*350
角筋4根20, b邊一根18h邊1根16
箍筋8的間距200,加密區間距100,箍筋類型3*3
㈦ 什麼是縱向受壓鋼筋
問題一:縱向受壓鋼筋。 簡單說,還真不好說:就是沿著構件方向(比如梁錠方向、柱長度方向,縱向的意思就是沿著構件方向,相反,橫向就是垂直與構件方向,比如說箍筋就是垂直於構件方向)內處於受壓區內的鋼筋,通俗易懂就是鋼筋所受力為壓應力。
怎麼區分受壓區呢,最科學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彎矩圖祥鄭。這里就不不多說,看看結構力學吧
舉例:梁跨中下部鋼筋處於受拉區,為受拉鋼筋,上部鋼筋處於受壓區,為受壓鋼筋。
梁支座下部鋼筋處於受壓區,為受壓鋼筋,上部鋼筋處於受拉區,為受壓鋼筋。
框架結構中立柱主筋一般均為受壓鋼筋
我覺得這樣說應該能理解了,只是實際區分時需要你從力學上和經驗上進行判斷。
問題二:縱向受力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如何區分 先說什麼是「縱向」, 這一般指構件方向。「橫向」指垂直構件方向。
再說什麼是「縱向受力鋼筋」的受力情況:只有受拉、受壓兩種情況。
縱向受力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的關系是:包含關系。
另外還有橫向咐宴鍵鋼筋,比如抗彎、剪、扭矩的箍筋;抗純剪的抗剪件===
你這個問題回答起來真饒頭哦^^
-------------------
縱向受拉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如何區分?
跟構件的彎曲變形有關。
舉例說明:
一根連續梁來說(只承受豎向向下荷載),跨中部分下半部鋼筋是受拉鋼筋、上部是受壓鋼筋。
支座部分相反。
反彎點處縱向鋼筋沒有拉攻應力、剪力靠箍筋承受。
補充說明:雖然跨中上部縱向鋼筋受壓,但是設計時是否考慮參與工作,還需你自己決定。
打字真累..
問題三:什麼是受拉鋼筋與受壓鋼筋 受拉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起到的作用就是拉力,比如在簡支梁底設置的鋼筋,當樑上面出現荷載時,梁產生向下垂直的內力,這時梁底鋼筋就受到拉作用力,因此該鋼筋卻為受拉鋼筋。受壓鋼筋通常指樑上部鋼筋,柱筋(縱筋即受拉也受壓)。所以受拉鋼筋與受壓鋼筋均是因受力而得名的。
問題四:哪些是屬於 縱向受力鋼筋? 工民建里所有鋼筋都是利用它強大抗拉強度的優勢而設置的,宏觀的說,放置在混凝土中的鋼筋,全部都是受力筋!(而且都是受拉力的),否則,塞在混凝土裡豈不是浪費!
但是,業內所指的「縱向受衡巧力鋼筋」,是僅指經過結構受力計算的、順著構件長向布置的鋼筋。從這個觀點出發, 梁的上部通長筋、支座負筋、抗扭筋、底部鋼筋;柱的 豎向鋼筋; 板的底部縱筋、負筋等是「縱向受力鋼筋」。箍筋、吊筋、附加箍筋、挑檐及溝橫向鋼筋等是「橫向受力鋼筋」;其它如分布筋、架立筋、溫度筋、拉結筋、構造柱和圈樑的鋼筋等都是構造鋼筋。
問題五:什麼是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 很多梁的受壓區是不用配受壓鋼筋的,由混凝土受壓就夠了,也就是所說的單筋截面梁。
但也有些梁當彎矩很大截面較小時,僅混凝土受壓還不夠,還需要配受壓鋼筋,這就是所說的雙筋截面梁。
問題六:受壓構件中縱向鋼筋和箍筋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在普遍的房屋框架結構中,混凝土柱是唯有的受壓構件。
柱內縱向鋼筋作用:1、與箍筋共同組成鋼筋籠,達到規范的構造要求,只有滿足了這個條件,按規范公式對柱子截面受壓承載能力計算的結果才是正確和有依據的;否則,結果不可信;2、承擔柱截面彎矩效應產生的拉力;3、承擔結構在水平荷載及地震水平作用的傾覆力矩效應在柱截面中產生的拉力。
箍筋作用:1、與縱筋共同組成鋼筋籠,滿足規范的構造要求,符合結構計算基本假定;2、約束混凝土,使當遭遇罕見地震而破壞時,有足夠延性,不致發生脆性破壞;3、幫助混凝土抵抗水平荷載產生的剪力。
問題七:什麼是縱向受拉鋼筋和縱向受壓鋼筋。。。有圖的可以指出來一下嗎?謝謝 給你說哈,首先您要明白一點什麼是縱向?,縱向一般是長度較長的哪個方向,知道這個問題就解決一大半了,因為平法圖集上橫縱向說的不明白。對於梁丹說上部鋼筋是縱向受壓鋼筋,下部鋼筋是縱向受拉鋼筋,建議您看一下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很實用。手打的,謝謝採納。
問題八:什麼是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二者如何區分 你好:梁、板跨中上部鋼筋,屬受壓鋼筋的;下部鋼筋受拉。柱子的縱向鋼筋基本都是受壓。當多跨連續梁或板跨度很大的兩跨中間被一跨很短的梁或板間隔時,則這跨短梁或短板從受力上分析是全部受壓的,全部在負彎矩區內,不存在受拉區,梁底或板底鋼筋也只是構造配置,不能說屬於受拉縱筋。 柱子一般都是受壓的,但是即使是房屋正中間的柱子也很少有軸心受壓的,一般都會有梁傳來的不平衡彎矩,所以在壓力和彎矩的共同作用下柱子截面實際上是偏心受壓的。偏心力產生的附加彎矩就會使截面一側產生拉應力,如果壓應力較小,當附加彎矩產生的拉應力與之疊加就可能總的表現出拉應力。這就是大偏壓與小偏壓的區別,大偏壓使柱子截面的應力變號,小偏壓則不會。 接頭一般不設在受拉區,在受壓區 。
問題九:筏板基礎中哪些是縱向受壓鋼筋哪些是縱向受拉鋼筋 筏板基礎中沒有縱向受壓鋼筋,所有的受力鋼筋都是受拉的鋼筋。架立筋是計算中不用受力的鋼筋。
鋼筋的利用價值就是它有極高的抗拉強度,只有在不得而已的特殊情況下才用點鋼筋受壓,鋼筋的價格是混凝土的二十多倍,要受壓,有混凝土承擔,混凝土有相當大的能力承擔受壓,體積大,也更加穩定!
問題十:什麼是鋼筋的縱向筋和受力 還有拉筋 10分 縱向受力筋一般是指梁中的受力主筋,比如梁的上部鋼筋叫受壓鋼筋,下部鋼筋叫受拉鋼筋。所謂的拉筋是指,當梁高太大時,要求在梁高中部用拉筋。具體你可以去看看圖集
㈧ 縱向受力鋼筋指的是哪些
什麼是縱向受力鋼筋這個問題,在施工中的確大部的人都分不清!主要是對鋼筋的受力情況不了解。
縱向受力鋼筋,又是分廣義的和相對的兩種說法的。
從廣義上來講,所謂縱向鋼筋,就是構件中的主受力鋼筋,而次受力、抗剪作用的則叫做橫向受力鋼筋。
下面將具體情況都概要的說一下:
1 在基礎中,從廣義的來說,基礎鋼筋都屬於縱向鋼筋。從相對的來說,由於受力情況是受承載基礎的反作用力,受力曲線向上,相對的縱向鋼筋是指較短向的鋼筋(包括上部麵筋和下部底筋),而長向的相對的視為橫向。這就強調基礎底筋長向布下方,而短向布上層的原因所在。要注意的是在整個基礎構件中,嚴格的說,內側是為縱向,外側視為橫向,所以底麵筋及水平筋都要將較長的布置在外側,而把較短的布於內側。
2 在柱結構中,受力情況與方向相同合了,縱向和橫向很容易理解,不再講。
3 在梁結構中,相對的縱向鋼筋是指主筋,包括底筋、麵筋、支座筋,而腰筋、箍筋、拉鉤均視為橫向。
4 在板筋結構中,廣義的來說雙向底板筋均為縱向鋼筋,麵筋為橫向。相對的則是短向板筋為縱向受力鋼筋,長向為橫向。由於樓層上受力曲線向下,所以短向底板布置於下方,而長向置上。麵筋受力為抗裂抗剪,相對於底板筋為橫向,但在麵筋自身來講,也是把短向歸為縱向,而長向歸為橫向。
㈨ 簡述框架柱中有哪些鋼筋 並繪圖表示
框架柱的柱中有縱向受力主筋,有箍筋,還有拉筋,就是平常說的拉勾
㈩ 什麼是縱向受力鋼筋什麼是縱向受拉鋼筋
其實關於縱向受力鋼筋它的簡稱是受力鋼筋,這個是指在構件的長邊方向,然後通過學歷計版算在受力部權位然後設置滿足承載力的鋼筋。這樣來滿足結構強度和剛度的要求。一般咱們常見的受彎梁下部或上部的就是受力鋼筋。而柱子中的受壓鋼筋就是屬於縱向受力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