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彎鉤長度怎樣計算
1、180度彎鉤的計算
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AE水平段的長度+CD水平段長度=300+3d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水平長度=300-D/2-d+0.01745*(D/2+d/2)*180+3d=300+6.25d,彎曲調整值=L1-L2=3.25d
2、90度彎鉤的計算
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0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豎直長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彎曲調整值=L1-L2=1.75d
3、135度彎鉤的計算
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
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d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D段弧長+DE段長度=300-D/2-d+0.01745*(D/2+d/2)*135+10d=300+10d+1.9d,彎曲調整值=L1-L2=1.9d
鋼筋彎勾是為了保證構件的牢固 性,增加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程度,從而把鋼筋的尾部做成彎勾型,以達到設計要求。
計算彎鉤時的原則是無論下料長度還是預算長度都按照中軸線計算。可以想一下,我們做預算時直鋼筋180度彎鉤時取的長度是6.25d,歷來我們都是這么做的,沒有人問為什麼,而實際上6.25d取的鋼筋的中軸線長度。其實箍筋、拉筋末端135彎鉤的長度計算也是一個道理,規范規定的長度是10d,而我們計算時取11.9d,同樣也是遵循上面的原則。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箍筋彎鉤還是拉筋彎鉤,彎折角度都是135度,這在03G101-1第35頁有明確的說明。因此如果在計算拉筋彎鉤長度時取12.5d是錯誤的。
❷ 箍筋彎折長度是怎麼計算 不是彎鉤
估計樓主是問的箍筋的下料長度,是吧。一個矩形鋼筋有三個90度彎折及兩個135度彎回折;又因為鋼筋等級不同,規答范要求的彎芯直徑不同;又因下料長度測量的是鋼筋中心線長,而箍筋製作測量的是外包尺寸長度(b、h),這樣就需要不同的公式來計算。
對於HPB300級:下料長度=2(b+h)-1.51d+10d(抗震的為20d)
對於HRB335級、HRB400級:下料長度=2(b+h)-0.44d+10d(抗震的為20d)
❸ 彎折鋼筋長度計算
三級鋼25的吧、如果抄是就襲對了
這個總長是940.8cm
第一次見到㎝為單位的,三級鋼經過彎曲機打彎後長度發生變化
標准圖上規定三級鋼90°角加上1.2D
也就是1.2×25mm=3cm
一共四個彎
也就是12cm
。
12+928=940
和那個尺寸感覺不一樣吧。
這個是圓弧形彎曲的。如果是直角彎就是1.28D
有時取1.3D
1.28×25mm×4+928=940.8啦。希望對你有幫助,沒事多查查標准圖哦!!
❹ 鋼筋折彎演算法
1、半徑為a的鋼筋圍復成邊長為制b的正方形,折彎內徑為c
下料長度:4(b-2c-2a)+2cπ
2、半徑為a的鋼筋圍成邊長為b的三角形。折彎內徑為c
下料長度:3(b-2√3c-2a)+2cπ
3、半徑為a的鋼筋圍成邊長為b的L形。折彎內徑為c
下料長度:2(b-c-a)+cπ/2
註:以上均以外緣尺寸計算。
❺ 鋼筋的彎曲調整值怎麼計算
(1)按照鋼筋圖示尺寸-即外皮匯總
當軟體選擇按照鋼筋圖示尺寸-即外皮匯總時,軟體的計算方式用構件的長度扣除保護層再加上彎折長度。
以下圖為例:
保護層按規范規定: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來源16G101-1 P56 右注 1)
根據上圖計算可以得出:鋼筋長度=L1+L2+L3
L2=構件長度 L-2*保護層
鋼筋計算結果中不考慮兩端彎折的彎曲調整值。
(2)按照鋼筋下料尺寸-即中心線匯總
當軟體選擇按照鋼筋下料尺寸-即中心線匯總時,鋼筋計算長度需要減去鋼筋彎曲調整值。因為鋼筋彎曲過程中外層表面受拉伸長,內側表面受壓縮短,鋼筋的中心線長度保持不變。在鋼筋的彎折點兩側,外包尺寸與中心線弧長之間有一個長度差值,也就是鋼筋彎曲調整值。
鋼筋調整值=鋼筋彎曲范圍內外皮尺寸之和-鋼筋彎曲調整范圍內鋼筋中心線圓弧周長
下面以 90°彎鉤彎曲調整值計算過程為例:
根據中心線不變的原理:
圖示鋼筋的長度=AB+BC 弧長+CD
假設鋼筋的 r=2.5d
AB=L2-(r+d)= L2-3.5d
CD=L1-(r+d)=L1-3.5d
BC 弧長=2×π×(r+d/2)× 90° /360° =4.71d
圖示鋼筋的長度= L2-3.5d+4.71d+L1-3.5d=L1+L2-2.29d
彎曲調整值為 2.29d
具體的 r 取值需要根據規范的規定。
根據上述推導可以得出,「按照鋼筋下料尺寸-即中心線匯總」鋼筋的長度為構件長度扣除保護層再加上規定的彎折長度,並扣減彎曲調整值。
以上圖示為例:
鋼筋長度=L1+L2+L3-2*彎曲調整值
L2=(構件長度 L-2*保護層) -2*彎曲調整值
軟體選擇不同匯總方式的計算結果(d=12mm):
1. 按照鋼筋圖示尺寸-即外皮匯總,計算結果。
2. 按照鋼筋下料尺寸-即中心線匯總,計算結果。
兩種匯總方式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扣除彎曲調整值。
❻ 施工圖紙中鋼筋彎折後彎曲長度怎麼計算
施工圖紙上的箍筋外形尺寸標注長度是實際安裝尺寸,並沒有考慮彎折後的鋼筋的伸長值,鋼筋的伸長值需要在下料時根據彎折的角度和次數扣減
❼ 鋼筋彎折平直段的長度如何算起
平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專度+斜段長度+彎鉤的增屬加長度-彎曲調整值
❽ 鋼筋彎曲支輥間距計算公式
鋼筋彎曲支輥間距計算公式為L等於d加3a加減0點5a。鋼筋彎曲支輥間距是指單根鋼筋與單根鋼筋中心的距離。根據建築豎銷塵實際構造決定,才能發揮鋼筋的余禪作用。若樓面厚度低於150毫米,鋼筋間距小於200毫米。如樓面厚度高斗耐於150毫米,鋼筋距離小於250毫米。
❾ 鋼筋彎折處 如何計算 我是用手算 有什麼公式
算什麼?如果是理論長度,彎折鋼筋總長=水平長度+斜長+La=(A-400-2倍的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400/SINα 其中α=tg-1(400/200)
❿ 梁中彎起鋼筋的彎起點到支座邊緣的距離怎麼計算
靠近支座邊的那個彎點,離支座邊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