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誰知道鋼筋的綁扎檢驗方法是什麼啊
給你點資料 希望能給你帶來點幫助鋼筋的連接方式分為綁扎、機械連接(套筒式擠壓機械連接、滾壓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錐螺紋機械連接)、焊接(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電弧焊等) 上下柱的鋼筋宜採用焊接,當鋼筋直徑在22MM以內時,也可以採用搭接。。 鋼筋採用焊接可以節約鋼材,改善結構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工藝要求較高。。它的反面應該就是綁扎的優缺點。。 鋼筋機械連接的優點 冷擠壓 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對中度高,鋼筋連接質量優於母材的力學性能,連接速度快,安全可靠,無明火作業,無著火隱患,不污染環境,實現文明施工等優點。
1 現場焊接或綁扎的鋼筋網,其鋼筋交叉點的連接按 50%的間隔綁扎,但鋼筋直徑小於25MM時,樓板和牆體的外圍層鋼筋網交叉點應逐點綁扎。設計有規定時應按設計規定進行。2 板內雙向受力鋼筋網,應將鋼筋全部交叉點綁扎。梁與柱的鋼筋,其主筋與箍筋的交叉點,在拐角處應全部綁扎,其中間部分可間隔綁扎。3 鋼筋安裝中交叉點的綁扎,對於1、11級直徑大於等於16MM的鋼筋,在不損傷鋼筋截面的情況下,可採用手工電弧焊來代替綁扎,但應採用細焊條、小電流進行焊接,焊後鋼筋不應有明顯的咬邊出現。4 柱中箍筋的彎鉤,應設置在柱角處,且須按垂直方向交錯布置。除特殊情況外,所有箍筋應與主筋垂直。若箍筋端頭加工為如圖5.3.4所示彎鉤時,安裝好的箍筋應將彎鉤處點焊牢固。5 鋼筋綁扎用鐵絲宜按鋼筋綁扎用鐵絲規格表選擇表。
Ⅱ 怎樣辨別鋼筋的質量
辨別鋼材好抄壞的方法襲:
方法一:
1.若買鋼材,則買唐鋼、鞍鋼、太鋼、寶鋼等大公司的產品。質量一定會好。
2.購買前要取樣檢驗。到建築材料質量監督檢驗站檢驗。
3.索要材質單。
4.看規格尺寸和外觀色澤。規格工整,尺寸規范的,一般質量穩定。色澤正多為大廠產品。
5.對鋼板,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隨身帶一個小鑿子,用鑿子鑿一下,硬度大的則質量好。
方法二:
鋁合金是在鋁金屬內加入少量的合金元素,如:銅、鎂、錳....目的:使材質變硬,因為鋁太軟,鋁和鋁合金都容易氧化,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生銹,生銹後會變成不同的顏色,由白到黑。鋼一般指碳素鋼,就是普通鋼材,是鐵與碳的合金,所以表面一般都是黑的或者灰色,含碳量高的就硬度大,含碳量低的就韌性強;抗腐蝕能力差,容易生銹,不銹鋼
實際就是合金鋼,在碳素鋼中加入鉻和鎳,不容易生銹,所以表面一般都是白的或者灰白色,有很強的抗腐蝕能力,不容易生銹。
方法三:
用磁鐵,吸力強的是鋼;擊打,聽聲音,有迴音的是鋼。
Ⅲ 鋼筋綁扎安裝後檢查哪幾個方面
一、鋼筋級別、直徑、根數、位置、間距是否與圖紙設計相符。
二、內鋼筋接頭位置及搭接長度容是否符合規定。
三、鋼筋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
四、鋼筋表面是否清潔。
五、鋼筋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現象。
Ⅳ 鋼筋綁扎如何驗收
鋼筋綁扎質量要求及驗收標准
(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准規定。 (2)鋼筋綁扎允許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 90%以上。預 埋管、預埋線應先埋置正確、固定牢靠。
(3)鋼筋工程施工前須按設計圖紙提出配料清單,同時滿足設計 要求。搭設長度、彎鉤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的規定,品種、規 格需要代換時,徵得設計單位同意,並辦妥手續。
(4)所用鋼筋具有出廠質量證明,對各鋼廠的材料均進行抽樣檢 查,並附有復試報告,未經驗收不得使用,並且做好鋼筋的待 檢、已檢待處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標識。
(5)注意滿足砼澆築時的保護層要求(可採用塑料墊塊)。砼墊 塊按設計的保護層厚度事先做好帶鐵絲預制砼墊塊。砼墊塊用普通 425#水泥按 1:1-1:2 的比例砂漿製作,墊塊設置的間距宜控制 在 1 米左右,在園砼柱中,採用圓形砂漿塊中間設洞套在鋼筋 上。
(6)鋼筋成品與半成品進場必須附有出廠合格證及物理試驗報 告,進場後必須掛牌,按規格分別堆放,並做標牌標識。 (7)施工時要對鋼筋進行復試,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8)對鋼筋要重點驗收,柱的插筋要採用加強箍電焊固定,防止 澆混凝土時移位。
(9)驗收重點為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綁扎牢固、搭接長度 等,並認真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交監理驗收。 分項名稱 允許偏差值(mm)鋼筋骨架的寬度、高度 ±5 鋼筋骨架的長寬度 ±10 受力筋間距 ±10 受力筋排距 ±5 箍筋、構造筋間距 ±20 受力筋保護層(梁、拄) ±5 受力筋保護層(牆、板) ±3
Ⅳ 如何檢測鋼筋的強度及合格質量
主控項目: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為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散彎準的規定。
1、力學性能檢驗。
2、抗震用鋼筋強度實測值。
3、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
4、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
5、箍筋彎鉤形式(上述五條為鋼筋加工時的主控項目內容)。
鋼沖悔悶筋的檢驗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前褲批鋼筋中抽取5%,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Ⅵ 怎麼辨別鋼筋的質量好壞
判別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觀察表面,好的鋼筋表面光潔,黝黑發亮。質量不好的鋼筋,表面黑皮容易脫落,表面無光。而且表面有棱。起毛刺。
2 手感,用手摺彎鋼筋,比較柔軟,各段硬度均勻,折彎後無彈性。質量不好的鋼筋,各段硬度不均勻。不宜折彎,折彎後有彈性,反復折易折斷。
3 用砂輪,或切割機判斷。仔細觀察火花,火花小,且分叉少是好鋼筋。火花大,且分叉多是略質鋼筋。這是因為鋼筋是普通底碳鋼,含碳量少所致。質量差的鋼筋含雜質多,火花就大,含碳量高火花分叉就多。
Ⅶ 如何鑒別鋼筋的質量
鑒別鋼筋的質量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
1、外觀。
合格的鋼筋紋理應該清晰、一致,顏色隱藍,很少斑點、氣孔,整根的鋼筋有鋼筋強度等級和生產廠家的代號,這個代號的意義可以從網上查到,合格的鋼筋長短一致,長度偏差很小,很直。如果是盤圓,粗細應一致,圓度很好,有出廠標牌。
2、物理檢測。
合格的鋼筋單位重量應符合國家標准,一般的標准秤去測量他的重量,負偏差很小,在萬能試驗機上檢測抗拉強度、抗彎強度符合國家標准。
3、化學檢測。
鋼筋的有害元素含量符合國家標准,尤其是含硫、磷不應超標,含碳量也應在國家標准內,否則很容易斷,含碳量高的鋼筋在冬天從樓上扔下來掉地上都會斷。
4、此外,建築用鋼必須有合格證,進入現場的鋼筋應該抽樣送權威部門檢驗。
(7)如何評判鋼筋綁扎質量擴展閱讀:
1、質量標准:
鋼筋工程施工應執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中有關鋼筋部分規定
的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
保證項目:
(1)、鋼筋的材質、規格及焊條類型應符合鋼筋工程的設計施工規范,有材質及產品合格證書和物理性能檢驗,對於進口鋼材需增加化學性能檢定,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2)、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位置、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
(3)、焊工必須持相應等級焊工證才允許上崗操作。
(4)、在焊接前應預先用相同的材料、焊接條件及參數,製作二個抗拉試件,其試驗結果大於該類別鋼筋的抗拉強度時,才允許正式施焊,此時不可再從成品抽樣取試件。
2、鋼筋的分類:
(1)、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2)、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
Ⅲ級鋼筋(400/540級);Ⅳ級鋼筋(500/630級)。
(3)、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4)、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鋼筋
網路-鋼筋施工質量標准
Ⅷ 鋼筋質量驗收規范及標准
鋼筋質量驗收標准
鋼筋綁扎、安裝完畢後,應進行自檢,重點檢查以下幾方面: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鋼筋的型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
2、檢查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3、檢查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4、鋼筋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變形現象。
5、鋼筋表面不允許有油漬、漆污。
6、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不得大於以下表規定。
鋼筋綁扎允許偏差表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
檢驗方法
1
網眼尺寸
綁扎
±20
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2
骨架的寬度、高度
±5
尺量檢查
3
骨架的長度
±10
4
箍筋、構造筋間距
綁扎
±20
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
5
受力鋼筋
間距
±10
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取其最大值
排距
±5
6
鋼筋起彎點位移
20
尺量檢查
7
受力鋼筋保護層
基礎
±10
牆板
±3
7、鋼筋保護層的允許偏差,不得超出以下表規定。
鋼筋保護層厚度表
牆水平筋
其他牆體
15mm 並不小鋼筋直徑
樓板
10mm 並不小於鋼筋直徑
梁
25mm 並不小於鋼筋直徑
柱子
30mm 並不小於主筋直徑
鋼筋工程屬於隱蔽工程,在澆築砼前應對鋼筋及預埋件進行驗收,及時辦理隱蔽工程記錄。鋼筋加工均在現場加工成型,鋼筋工程的重點是粗鋼筋的定位和連接以及主次梁的下料、綁扎,鋼筋綁扎,以上工序均嚴格按照相關規范要求進行施工。
Ⅸ 檢查鋼筋綁扎都檢查那些方面
建築工程施工中,常見的鋼筋綁扎質量問題分析如下:
一、樓梯梯段部位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夠
1.現象
梯段主筋下滑,在下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超出規范要求,在上層樓梯梁內主筋錨固長度達不到規范要求,或主筋放置位置不準確,一側梁內長度偏大,一側梁內長度偏小。
2.原因
(1)下料時,施工人員嚴格照圖計算、下料並製作,而鋼筋工在綁扎時,由於主位置放置不準確,造成梯段主筋在樓梯梁內錨固長度有一定的偏差;(2)鋼筋未採取防滑措施或由於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使鋼筋向下位移;(3)混凝土澆築過程中,看筋工作不到位,發現問題未能及時改正、補救。
樓梯梯段主筋下料時,建議鋼筋長度可以比圖紙尺寸稍長一些,以防出現梯段主筋錨固長度不足的現象;或在鋼筋綁扎時,在梯段主筋與樓梁箍筋相交部位附加一根分布筋,將分布筋與梯梁箍筋綁扎連接,以防止主筋下移,同時也能夠確保此處鋼筋保護層厚度;梯段鋼筋不如現澆板鋼筋位置容易保證,並且梯段部位混凝土留槎應在梯段長度1/3部位,如果混凝土澆築中出現主筋下移,使上層樓梯梁內錨固長度不足,應對主筋進行搭接或焊接.這樣,不僅費工費料,而且施工也不方便,不易保證工程質量。
二、條形基礎鋼筋墊塊加設不到位
1.現象
(1)基礎構造柱鋼筋上標高標志點不在同一水平面上,部分標志點有下降現象;(2)條形基礎厚度不足,實測混凝土條基斷面厚度,局部厚度比設計厚度小1-3cm。
2.原因
條形基礎施工時,標高往往標注在構造柱鋼筋上,由於忽視在構造柱鋼筋下加設墊塊或墊塊強度偏低,在混凝土澆築時,由於混凝土重量作用使墊塊破碎造成鋼筋下移,從而使標志點下降,同時造成基礎鋼筋局部整體下降,使基礎斷面厚度減小,減小的尺寸基本稍低於墊塊的厚度。對這個問題,施工單位應認真製作和加設墊塊,使墊塊厚度偏差、墊塊間距、墊塊強度均符合規范要求。
三、吊筋製作、放置位置不符合要求
1.現象
(1)吊筋水平錨固長度不足,底部水平段長度未達到次梁寬度加100mm,彎起角度不準確;(2)吊筋未正確放在次粱正下方,且每側寬出次粱50mm,或吊筋未放至主梁底部。而放至次粱底部。
2.原因:
鋼筋製作綁扎不接圖施工,或吊筋製作形狀雖然正確,但各部位長度、角度不符合規范要求,放置位置不準確。
四、混凝土二次澆築部位鋼筋綁扎質量差
1.現象
(1)鋼筋順直度羞;變形現象存在,漏綁鋼筋或錨固長度不足;(2)混凝土小構件成型基且出現裂紋;(3)混凝土接槎粗糙、不密實。
2.原因
此部位鋼筋往往是預留鋼筋(一部分為混凝土澆築前綁扎),由於施工或保護措施不到血,造成鋼筋變形現象嚴重,且鋼筋修整不到垃,鋼筋保護層厚度控制不均勻;混凝土澆築時接槎部位清理不幹凈,不注意混凝土成品養護;再加上施工、監理單位可能對小構件鋼筋疏於管理,檢查不到位、不細致。
五、現澆梁在支座內箍筋加設不到位
1.現象
(1)現澆粱在支座范圍內僅加設一個箍筋或沒有箍筋;(2)現澆梁作法不正確,遇圈樑處穿過支座與圈樑主筋綁扎搭接,未按要求錨固到支座內。
2.原因 (1)有部分設計單位在結構說明中註明:現澆梁在支座范圍內加設兩根箍筋,有的設計單位未註明,施工人員未認真閱讀圖紙;(2)項目部技術人員的技術交底不全面、不細致,對有特殊要求的內容未加明確。
六、挑梁彎起鋼筋不符合要求
1.現象
(1)挑梁
彎起鋼筋起角度不準確。彎起角一般為45°,當梁高大於800mm時,角度宜取60°;(2)彎終點位置不正確,按規范要求,彎終點距支座邊緣的距離不應大於 50mm;(3)水平段錨固長度不足;(4)附加斜筋(鴨筋)放置位置不準確。
2.原因
(1)技術交底不認真、不細致,施工人員對規范理解不透;(2)質檢人員對鋼筋細部作法檢查不到位。
就結構來說,懸挑構件的施工非常重要,技術、質檢、監理部門應該認真對待,高度重視,以免施工失誤,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