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樑柱中受力鋼筋非搭接范圍是哪些搭接時有哪些要求
梁中受力鋼筋搭接范圍為梁跨中三分之一區域內,柱受力鋼筋搭接范圍為柱凈高上下三分之一處。原因是梁兩端、梁中部、柱上下端部、柱中部都是剪切力和彎矩最大的部位,不宜採用搭接連接。
鋼筋綁扎搭接原則:
(1)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8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32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2)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模碰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尺碼段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陵譽部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50%;對柱類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❷ 鋼筋接頭的計算方法
總長度L/9-1,就是總長度除以定尺長度9米,再減掉1.
❸ 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未規定搭接長度的,其搭接鋼筋用量怎麼計算
鋼筋算量基本理論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步驟
(1)確定構件砼的強度等級和抗震級別;
(2)確定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3)計算鋼筋的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鋼筋的搭接長度Ll,抗震搭接長度Lle;
(4)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現澆構件鋼筋重量
(6)計算或查用標准圖集確定預制構件鋼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徑和鋼種分別匯總預制構件鋼筋重量
二、鋼筋工程量基本計算規則及公式
(1)計算規則:鋼筋工程量應區分不同鋼筋類別、鋼種和直徑分別以噸(t)計算其重量。
(2)計算公式:鋼筋工程量=鋼筋下料長度(m)×相應鋼筋每米重量(kg/m) 式中:鋼筋下料長度(m) =構件圖示尺寸-砼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增加長度+彎起鋼筋彎起部分的增加長度-量度差(鋼筋彎曲調整值)+圖中已經註明的搭接長度 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3)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搭接長度的,按規定搭接長度計算;自然接頭損耗及下料損耗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得另計。鋼筋的電渣壓力焊、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三、梁的鋼筋計算規則及公式
1、單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直鋼筋凈長=L-2C;彎起鋼筋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彎起鋼筋兩端帶直鉤凈長=L-2C+2×0.414(0.268或0.577)×彎起高度+2×(梁高-保護層厚度×2);
2、多跨梁鋼筋的計算公式
(1)首跨鋼筋的計算:上部貫通筋長度=通跨凈跨長+首尾端支座錨固值
端支座負筋長度=設計構造長度+端支座錨固值; 下部鋼筋長度=凈跨長+左右支座錨固值
(2)中間跨鋼筋的計算: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兩邊跨設計構造長度+中間支座值;
(3)箍筋: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2 d)×2+(梁高-2×保護層+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數=(梁凈長-100mm)/設計間距+1,加密區另計。
(4)腰筋、拉筋、吊筋應按構造要求計算其長度。
四、現澆板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現澆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支座負筋 、分布筋、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撐腳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1)受力筋長度=軸線尺寸+左錨固+右錨固+兩端彎鉤(如果是Ⅰ級筋); 根數=(板凈長-100MM)/布筋間距+1
(2)負筋長度=負筋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4)附加鋼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支撐鋼筋(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根據實際情況直接計算鋼筋的長度、根數。
五、現澆鋼筋混凝土柱鋼筋的計算方法與公式
(一)基礎層:柱主筋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設計構造要求長度
(二)中間層:柱縱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
(三)頂層:頂層KZ因其所處位置不同,分為角柱、邊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種柱縱筋的頂層錨固應根據規范設計要求計算其長度。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四)柱箍筋: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六、建築工程各混凝土結構鋼筋具體計算步驟 (一)柱鋼筋計算
1、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I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筏板基礎〉2000mm時, 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I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2、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I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3、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I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4、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I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5、頂層:
(1)角柱:
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柱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柱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LAE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梁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
❹ 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算
問題一: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是怎麼計算的? 200分 按新規范不可能有具體數值,治學要嚴謹,不可僅憑經驗,要找到經驗的出處
做一個總結性的說明吧:
說明一下,用ll來表示一個搭接長度(含抗震lle),ll及抗震lle計算參見圖集(即附圖)
下面以新版G101圖集從不常用部位向常用部位說明
1、後澆帶,如果採用搭接構造,必須是搭接區段100%,也就是後澆帶寬度且不小於800mm
2、板搭接,取一個ll,抗裂板筋取150mm,
3、剪力牆水平筋通常不搭接,豎向鋼筋錯位搭接一個ll,同部位搭接1.2ll
4、條基底板鋼筋網搭接取150mm
5、主梁一般不採用綁扎搭接鏈接,主梁通長鋼筋不可避免採用綁扎接頭時,按ll搭接,且注意鋼筋錯開(錯開兩個目的,1按混凝土規范省鋼筋,或者鋼筋整根排放容易滿足規范,2澆築振搗混凝土方便),架立筋按150mm搭接
(註:新規范8米凈跨,主梁採用綁扎搭接時,9米計算後通長整根不滿足規范搭接錨固要求,還請注意)
6、混凝土規范8.4章,縱向受拉鋼筋不小於300,縱向受壓鋼筋不小於200
G101圖集給出的錨固數值
問題二:鋼筋的搭接長度怎麼計算 受拉鋼筋搭接長度,圖紙上註明的按標注確定,未註明的:
C20 C25 高於C25
一級鋼筋 35d 30d 25d
二級鋼筋 45d 40d 35d
三級鋼筋 55d 50d 45d
冷拔低碳鋼筋 不小於300mm
在03G101裡面 還有關於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計算=修正系數×錨固長度
修正系數按縱向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確定:≤25%時取1.25 5定% 1.4 100% 1.6
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小於300mm;
而受壓鋼筋搭接長度按0.7倍受拉鋼筋搭接長度計算
問題三:柱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算 是按混凝土設計強度來確定的。搭接長度=鋼筋直徑×混凝土抗壓強度÷混凝土抗拉強度。還要按接頭的百分率乘以一個系數:25%為1.2,50%為1.4,100%為1.6。
問題四: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算 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算
答:在11G10系列圖集,11G101―1、11G101―2、11G101―3中,分別在55、18、56頁上,都有:「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Ll、LlE」 一表。
其中有抗震公式:LlE=ζlLaE和非抗震公式:Ll=ζlLa之分。
公式中
ζl――是表中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取值是按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當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25、50、100,ζl分別取1.2、1.4、1.6。
表中還有註:
1.當直徑不同的鋼筋搭接時,Ll、LlE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
2. 任何情況下不應小於300mm。
3. 式中ζl為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當縱向鋼筋搭接接頭百分率為表的中間值時(≤25、50、100),可按內插取值。但要求LlE=ζlLaE和Ll=ζlLa。必須先求出LaE和La這兩個未知數,才能得到11G101中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 把11G101―1翻到第53頁,在其左下角有個表:「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LlaE」 。該表中計算公式又分了非抗震:La=ζa Lab和抗震LaE=ζaE La。 註:
1. La不應小於200。
2. 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按右表取用,{「受拉鋼筋錨固長度修正系數ζa」 的 取用,(根據錨固條件: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大於25,ζa取1.10;環氧樹脂塗層帶肋鋼筋,ζa取1.25;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的鋼筋,ζa取1.10;錨固區保護層厚度分別為3d、5d時,ζa分別取0.80、0.70。註:當錨固區保護層厚度在兩者中間時按內插值。d為錨固鋼筋直徑。)}當多於一項時,可按連乘計算,但不應小於0.6。
3. ζaE為抗震錨固長度修正系數,對一、二級抗震等級取1.15,對三級抗震等級取1.05,對四級抗震等級取1.00。「受拉鋼筋錨固長度La、抗震錨固長度LaE」中,公式非抗震:La=ζa Lab和抗震LaE=ζaE La中的ζa和ζaE,屬已知條件。計算出la和LaE,必須先算出la。算出La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按公式La=ζa Lab計;
第二種情:當公式La=ζa Lab中,假設:ζa什麼也不發生,即La= Lab=(Lab)。
(Lab)在表「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Lab、LabE」中可以查到。順便帶一句:表中的抗震等級,一、二級(labE)是通過(lab)×1.15得到;
抗震等級,三級 (LabE)是通過(Lab)×1.05得到;
抗震等級,四級(LabE)是通過(Lab)×1.00得到,同時非抗震的(Lab)=(LabE)。
表中的Lab),是通過《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筋的錨固一節中,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公式計算:Lab=α×(?y/?t)×d計算得到。
使用本頁各表時,還應注意本頁上的註:
1、HPB300級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光面鋼筋)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
2、當錨固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大於5d時,錨固鋼筋長度圍范內應設置橫向構造鋼筋,其直徑不應小於d/4(d為錨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梁、柱等構件間距不應大於5d,對板、牆等構件間距不應大於10d,且均不應大於100(d為錨固鋼筋的最小直徑)。
到此能把: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長度Ll、LlE求得了。過程解答到此,不知能否滿足您......>>
問題五:鋼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怎麼計算?或查找? 先看懂平法標注 然後再知道錨固 搭接方面的知識 具體詳見03g101 網上下個PDF的電子版看 一般是多少倍的D d是直徑
祝好運
問題六:鋼筋搭接長度怎麼算 工程計算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註: (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問題七:梁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怎樣計算 - 網路 11G101-1裡面有一個規定是LlE,通過設計總說明可以查到具體是多少倍的D
問題八:柱子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計算 根據抗震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根據級別,按下列數據計算
❺ 柱主筋非連接區段一般地哪裡 如何計算為什麼設置非連接區段
鋼筋非連接區段,不毀梁是『鏈接』。柱鋼筋非連接區:樑柱節點內,柱上,下箍筋加密區內。加密區的長度隨各種情況不同,施工圖上應有說明
不允許搭接的區域為,樓板以上和以下的區域,X取值為500,Hc(柱子長邊尺簡清寸),Hn/6(樓攔余前層凈高),三者的最大值,
❻ 鋼筋搭接長度如何計算
如圖所示:
(6)鋼筋非搭接區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筋撘接方式:
機械連接、焊接連接、綁扎連接,共三帆滾戚種。
1、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根縱向受力鋼筋上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宜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2、若採用綁扎接頭,則接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綁扎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的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態陵心點位於該區段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位於同一連接區段的受拉鋼筋的接頭百分率為25%。
3、當受拉鋼筋直徑大於28mm,受壓鋼筋直徑大於32直徑mm,不宜採用綁扎接頭,宜採用焊接或機械連接。
❼ 樑柱中受力鋼筋非搭接范圍是哪些搭接時有哪些要求
樑柱中受力鋼筋非搭接范圍:
基礎樑上部鋼筋在兩個支柱之間的跨中 1/2 范圍內不得搭接, 基礎梁下部鋼筋在每個支柱左右各 1/3 跨長范圍內不得搭接; 上部主體結構的梁,上部鋼筋在每個支柱左右各 1/3 跨長范 圍內不得搭接,上部主體結構梁的下部鋼筋在兩個支柱之間 的跨中不得搭接; 抗震圈樑外牆轉角 1m 范圍內應當連續,接頭應當在距外牆轉角 1m 以外; 鋼筋直徑Φ >22 mm 時,不得採用非焊接的搭接接頭。
搭接要求:
在可以搭接的縱向鋼筋搭接范圍內,有兩點必須注意: 縱向鋼筋搭接接頭數量在同一截面有限制: 受拉鋼筋≤1/4, 受壓鋼筋≤1/2。
❽ 鋼筋綁扎搭接是怎麼計算的
鋼筋搭接長度計算是鋼筋直徑乘以一個,這個倍數與砼的標號有關,標號越大這個倍數越小,反之則越大,還與鋼筋的級別的關,級別不同也會不一樣,還與設計抗震級別有關。
舉個例子,假設七度抗震,二級框架的學校,地上樑構件,混凝土C30,鋼筋級別HRB400採用環氧,樹脂的鋼筋,接頭錯開隔一布一即 50%,綁扎搭接計算為:搭接修正系數x基本錨固x抗震錨固系數x修正系數1.4X40dX1.15X1.25,直徑20鋼筋搭接長度就是1610mm
❾ 鋼筋的計算詳細規則
1,地下室: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首層樓層凈高HN/3+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2,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3,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4,頂層:角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9)鋼筋非搭接區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1,按順時針順序計算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各種帶形基礎、牆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
2,按編號順序計算
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
3,按軸線編號計算
對於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