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直徑2米的混凝土管施工墊層是多少
70毫米。直徑2米的混凝土是由粘結材料、粒狀材料及其它外加材料按恰當的比例混合而成,其管施工墊層是70毫米。墊層是在基礎下承托基礎的隔層,一般為三合土或其他灰土墊層。
Ⅱ 鋼筋砼管頂管施工,遇到砂層,應注意什麼問題
鋼筋砼管頂管施工,遇到砂層,應注意管底要做墊層,周圍要有級配較好的混砂圍護,管頂到地面根據深度分別填混砂和原狀土,填築時根據規范管頂以上填料滿足要求達到的壓實度。
鋼筋混凝土頂管是以水泥、鋼筋、沙、石子等做原材料以離心機攪拌成型的一種排污管,主要用於城市雨水、污水或農田排灌等排水的任務,它是一項用於市政施工的非開挖掘進式頂管技術。優點在於不影響周圍環境或者影響較小,施工場地小,噪音小。而且能夠深入地下作業,這是開挖埋管無法比擬的優點。但是頂管技術也有缺點,施工時間較長,工程造價高等。
Ⅲ 埋地排水混凝土管一般採用什麼基礎
管道要鋪設在未擾動的原狀土上,對於槽底為堅硬地基處應根據設計要求作砂墊層。管回道砂基礎,需採用答不含有草根等有機質雜物的砂,並灑水撼實。混凝土管道的管基,須達到設計要求的尺寸和強度。管道的支墩與錨定結構,要在管道鋪設後試壓前施工;管道支墩、管枕,不得直接鋪設在未經處理的鬆土上,且管墩同原狀土緊密接觸。如設計無要求,且地基礎為非特殊性質的土質(一般特殊地基設計都會做要求的),地基做一些簡單常規的處理即可。
Ⅳ 水泥涵管墊層需要墊什麼
混凝土墊層是鋼筋混凝土基礎與地基土的中間層,作用是使其表面平整便於在上面綁扎鋼筋,也起到保護基礎的作用,都是素混凝土的,無需加鋼筋。如有鋼筋則不能稱其為墊層,應視為基礎底板。
鋼筋混凝土基礎受力鋼筋的保護層:當有墊層時為40mm;無墊層時為70mm。
關於墊層的厚度在《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中第8.2節中規定:
擴展基礎的墊層的厚度不宜小於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10。
擴展基礎系指柱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和牆下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
在無筋擴展基礎中不必使用墊層。無筋擴展基礎系指由磚、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組成的牆下條形基礎或柱下獨立基礎。
Ⅳ 請問地埋排水管線需要做墊層么
要做墊層,上面再鋪一層厚度不小於0.05m的砂墊層,排水管道系統氣壓穩定。參照《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42-2002)及03SS408。
墊層(bed course)指的是設於基層以下的結構層。其主要作用是隔水、排水、防凍以改善基層和土基的工作條件,其水穩定性要求較好。
墊層為介於基層與土基之間的結構層,在土基水穩狀況不良時,用以改善土基的水穩狀況,水穩性和抗凍脹能力,並可擴散荷載,以減少土基變形。因此,通常在土基濕,溫狀況不良時設置。墊層材料的強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是其水穩定性必須要好。
Ⅵ 鋼筋混凝土管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藝
測量放線→開槽、驗槽→管道基礎→下管、穩管→挖接頭工作坑→對口→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回填土方。
二、施工准備
1.施工前做好施工圖紙的會審,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施工前對現況管線構築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與施工管線的關系,經核實後,將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標注在圖紙上。
3.管節的水壓試驗、砂漿配合比、回填土的最佳密實度試驗已完成。
三、測量施工
1、測量控制與管理
1)測量平面控制
①用DC2-J激光測距儀將平面方格網對現場各建築物的擬定控制點進行測設。
②測量控制網點的布設必合理,且要穩定牢固。
③測量控制點要定期進行復核檢查並修正其偏差值。
2)測量的高程式控制制
為了保證水準網能得到可靠的起算依據,為了檢查水準點的穩定性,應在施工現場的安全地帶建立水準基點組,水準基點組應採用深埋水準標樁,埋深不得小於2m,上述水準基點也作為沉降觀測的水準基點。
四、土方施工
1、土方開挖
1)在條件允許的地方,採用小型液壓反鏟反掘機開挖,人工配合清底;在條件不允許的地方採用人工進行開挖。挖出的土方隨時進行清理,用自卸汽車外運至指定棄土點。
2)土方開挖過程中測量人員應及時進行跟蹤測量,保證開挖幾何尺寸、位置、標高的准確,必要時採用人工輔助開挖,同時還要注意對坐標控制點加以保護。
3)機械施工不到的地方可配合人工修整。基坑開挖完後應及時將測量資料按程序報給監理部門,並及時通知監理部門組織驗槽,並做好相應的驗槽記錄。
4)如果在開挖過程中需停挖,則在已挖完的表面覆蓋一層碎土,以免擾動待挖土層。
五、管道施工
(1)管道基礎
1)土弧基礎:採用土弧基礎的排水管道鋪設如圖1所示。開槽後應測放中心線,人工修整土弧,土弧的弧長、弧高應按設計要求放線、施工,以保證土弧包角的角度。
2)砂礫墊層基礎:採用砂礫墊層基礎的排水管道鋪設如圖2所示。在槽底鋪設設計規定厚度的砂礫墊層,並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夯實平整後,測中心線,修整弧形承托面,並應預留沉降量。墊層寬度和深度必須嚴格控制,以保證管道包角的角度。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應密實,管底面必須與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緊密接觸。中粗砂或砂礫墊層與管座施工中不得泡水,槽底不得有軟泥。
3)四點支承法:採用四點支承法的排水管道鋪設見圖3所示。按設計要求在槽底開挖軸向凹槽(窄槽),鋪設砂礫、擺放特製混凝土楔塊,壓實砂礫墊層(壓實度同砂礫墊層基礎),復核砂礫墊層和混凝土楔塊高程。
(2)下管、穩管
1)管道進場檢驗:管節安裝前應進行外觀檢查,檢查管體外觀及管體的承口、插口尺寸,承口、插口工作面的平整度。用專用量徑尺量並記錄每根管的承口內徑、插口外徑及其橢圓度,承插口配合的環向間隙,應能滿足選配的膠圈要求。
2)管道下管:採用專用高強尼龍吊裝帶,以免傷及管身混凝土。吊裝前應找出管體重心,做出標志以滿足管體吊裝要求。下管時應使管節承口迎向流水方向。下管、安管不得擾動管道基礎。
3)穩管:管道就位後,為防止滾管,應在管兩側適當加兩組四個楔形混凝土墊塊。
六、溝槽回填
(1)回填前具備的條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排水管道鋪設後應在混凝土基礎強度、介面抹帶的接縫水泥強度達到5MPa,閉水試驗或閉氣試驗合格後進行。
(2)回填土料的要求:回填土料宜優先利用基槽內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機雜質,不得採用淤泥或淤泥質土作為填料。回填土料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要求,最佳含水率應通過試驗確定。
(3)工作坑回填:管道安裝就位後,應及時對管體兩側同時進行回填,以穩定管身,防止介面回彈,宜用最佳含水率的過篩細土填塞,採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實,當設計另有規定時,按設計要求填實兩側。管道承口部位下的工作坑,應填入中粗砂或砂礫,用人工方式夯打密實。管道基礎為弧土基礎時,管道與基礎之間的三角區應填實。
(4)回填按基底排水方向由高至低管腔兩側同時分層進行,填土不得直接扔在管道上。溝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的范圍均應採用人工還土,超過管頂500mm以上可採用機械還土,還土時分層鋪設夯實。
(5)回填土虛鋪厚度:回填土壓實的每層虛鋪厚度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如設計無要求,可通過試驗段確定。
(6)夯實:回填土的夯實採用人工夯實和機械夯實兩種方法。夯實時,管道兩側同時進行,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損傷。回填壓實應逐層進行,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採用薄鋪輕夯夯實,管道兩側夯實面的高差不大於300mm,管頂500mm以上回填應分層整平和夯實。採用木夯、蛙式夯等壓實工具時,應夯夯相連,採用壓路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不得小於200mm。
Ⅶ 直徑1米鋼筋混凝土圓管涵埋置深度、覆土厚度、砂礫墊層、混凝土基礎,規范要求是多少
您好,直徑1米鋼筋混凝土圓管涵埋置深度、覆土厚度、砂礫墊層、混凝土基礎,規范要求是多少?
這些需要通過前期做好核算,比如混凝土等級,用在哪裡,牆高多少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核算才能得出相關規范,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Ⅷ 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直徑大於2米時,管基墊層可不可以使用砂墊層
鋼筋混凝土排水管直徑大於2米時,承重力很大,就不能用砂墊層,要使用混凝土墊層。
Ⅸ 企口鋼筋混凝土管必須要有墊層嗎
是的,企口鋼筋混凝土管一般需要墊層,這是為了防止管道銹蝕、增加管道的使用壽命以及減少漏水的可能性。
墊層的類型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瀝青氈墊層和玻璃氈墊層。瀝青氈墊層可以防止水的滲漏,玻璃氈墊層可以阻止管道表面的腐蝕。同時,鋼筋混凝土管還需要塗覆防腐塗料,這樣可以更好地防止管道的腐蝕。
此外,還需要給管道加固,以確保管道的牢固性,避免管道變形或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