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板筋附加鋼筋的問題 板支座負筋處標明附加鋼筋 如圖
請看本張圖下面的說明(要不然就在結構總說明裡面),首先這些板要配一次鋼筋,然後再加個附加筋,所以叫附加。
㈡ 筏板基礎圖下皮附加二排鋼筋怎麼布置
這里的鋼筋可以使用筏板的主筋繪制。這個如果布置范圍是整塊板,直接使用筏板主筋,採用水平或者垂直的方法布置。如果布置范圍只是某一部分,則需要在布置的時候,選擇自定義的形式布置。這里需要選擇自定義,然後根據鋼筋方向選擇水平或者垂直,然後按照圖紙中鋼筋范圍自己繪制鋼筋布置范圍,單擊滑鼠右鍵確認就好。
㈢ 板面附加鋼筋如何放置
看彎鉤的方向,彎鉤向右和向下的為板面附加筋,向左和向上的為板底附加筋,鋼筋間距按說明來,板筋間距190,附加筋間距380
㈣ 板面附加鋼筋如何放置
你沒有相應的圖片,不太好說。
板面附加鋼筋,一般是在雙向鋼筋的情況下,同排或是不同排布置附加鋼筋。
附加鋼筋的長度、范圍見具體的圖紙說明。
㈤ 雙層雙向板筋和雙向附加筋如何擺放
雙向來:就是底筋、麵筋的縱橫方向配筋源,即在底板、面板的X和Y兩個方向來布置鋼筋,每層鋼筋在縱橫兩個方向上都有。雙層雙向:就是指縱橫兩個方向的同時,又是雙層的。布置:在布置雙層雙向鋼筋時,板底部的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下部,長向的放在上面;對於面層鋼筋,短方向鋼筋應該放在最上面,長向鋼筋在短向鋼筋的下面。一般設置了雙層雙向鋼筋就可以不設置板負筋。
㈥ 請教一下,下圖中的「底板鋼筋附加鋼筋」和「附加鋼筋」是怎樣的排列方式
根據圖來可以看出,標注是對源橫向鋼筋和縱向鋼筋均有標注。說明是雙層雙向布置。上面寫的是底板鋼筋附加鋼筋,這應該是板的麵筋,主筋按直徑為14的三級鋼,每200間距布置一根,附加鋼筋按直徑為12的三級鋼,每200間距布置一根.
下面寫的是附加鋼筋(這個地方,個人認為是圖紙標注錯誤),這應該是板的底筋,主筋按直徑為22的三級鋼,每150間距布置一根,附加鋼筋按直徑為14的三級鋼,每150間距布置一根.
㈦ 如何理解樓板附加筋的分布筋怎麼布置
扳負筋的分布筋在來負筋中有,可以源直接在負筋里輸入分布筋的級別及間距1 關於分布筋如何計算,應該先從分布筋在板中所起的作用去理解比較好!分布筋主要是將負筋支撐形成網片的作用,所以分布筋是布置在負筋下面的,根數為(負筋伸出凈長-起始距離)/分布筋間距。 至於長度就要看分布筋的位置了,在負筋L形角部,由於負筋已經形成網片了,所以就不用再布置分布筋了,只要將分布筋同負筋搭接一個長度即可。
㈧ 板底附加麵筋怎麼布置呀
採用受力筋構件,類別改為底筋,然後布置含鋼筋,布置方式選用自定義范圍布置即可。
㈨ 工程中筏板結構附加鋼筋如何布置
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於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採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
當筏板的厚度大於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於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於200mm。
對梁板式筏基,牆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並且應從樑上皮起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
㈩ 筏板基礎的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附加就是筏板按照圖紙要求布置了板底,板面鋼筋後還要按照圖紙要求的范圍布置回附加鋼筋,定義筏板受答力鋼筋,用自定義范圍,水平布置。
底板的上層鋼筋下方附加二皮鋼筋,一般是在紮好底板上層鋼筋網以後,人可以站上去了,再對二皮鋼筋進行定位,二皮鋼筋從下穿進去的,一個人在下面穿鋼筋,一個人在上層鋼筋網上用長扎絲加以固定。
(10)板錯層附加鋼筋怎麼布置擴展閱讀: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作為建築物基礎。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