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pkpm梁超筋怎麼辦
怎麼個超法,發個圖片看看
連梁超-----減小梁高或者縮減兩端的剪力牆以減小剛度或者加大連梁截面高度
KL
支座筋,底筋超----加大截面,加高混凝土強度等級,減小荷載
箍筋超----加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加大梁寬
L
支座筋箍筋超-----加大截面,加高混凝土強度等級,絕招就是梁兩端點膠
底筋超----同KL處理方法
② 連梁超筋怎麼辦
連梁超筋解決措施:
1、減小連梁截面高度或採取其他減小連梁剛度的措施。
2、抗震設計剪力牆連梁的彎矩可塑性調幅;內力計算時已經按本規程第5.2.1條的規定降低了剛度的連梁,其彎矩值不宜再調幅,或限制再調幅范圍。此時,應取彎矩調幅後相應的剪力設計值校核其是否滿足本規程第7.2.22條的規定;剪力牆中其他連梁和牆肢的彎矩設計值宜視調幅連梁數量的多少而相應適當增大。
3、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可按獨立牆肢的計算簡圖進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析,牆肢截面應按兩次計算的較大值計算配筋。
連梁是指在剪力牆結構和框架—剪力牆結構中 ,連接牆肢與牆肢 ,連梁是指兩端與剪力牆在平面內相連的梁。連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 ,與連梁相連的牆體剛度又很大等特點。一般在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作用下 ,連梁的內力往往很大。在內力計算中一般對連梁進行剛度折減,但是進行位移計算時一般不做折減。
超筋破壞:當構件受拉區配筋量很高時,則破壞時受拉鋼筋不會屈服,破壞是因混凝土受壓邊緣達到極限壓應變、混凝土被壓碎而引起的。發生這種破壞時,受拉區混凝土裂縫不明顯,破壞前無明顯預兆,是一種脆性破壞。由於超筋梁的破壞屬於脆性破壞,破壞前無警告,並且受拉鋼筋的強度未被充分利用而不經濟,故不應採用。
③ 連梁超筋處理方法
1、連梁受力分析 當剪力牆在水平力作用下產生側移時,連梁由於受到兩端牆的約束而產生相應約束彎矩,在剪力牆的轉角不變情況下,連梁的線剛度越大則約束作用越強,相應產生的約束彎矩也越大。對於各層平面基本相同的結構,連梁的最大彎矩(剪力)一般出現在最大層間位移角所在層及附近樓層,當連梁剛度相對較大時,其最大內力層會有所下移動。
2、連梁超筋解決措施剪力牆連梁對剪切變形十分敏感,其名義剪應力限制比較嚴,在很多情況下設計計算會出現「超限」情況,高規 7.2.26 給出了一些處理方法。
1 減小連梁截面高度或採取其他減小連梁剛度的措施。2 抗震設計剪力牆連梁的彎矩可塑性調幅;內力計算時已經按本規程第5.2.1條的規定降低了剛度的連梁,其彎矩值不宜再調幅,或限制再調幅范圍。此時,應取彎矩調幅後相應的剪力設計值校核其是否滿足本規程第7.2.22條的規定;剪力牆中其他連梁和牆肢的彎矩設計值宜視調幅連梁數量的多少而相應適當增大。3 當連梁破壞對承受豎向荷載無明顯影響時,可按獨立牆肢的計算簡圖進行第二次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內力分析,牆肢截面應按兩次計算的較大值計算配筋。1)其中,降低梁高最為有效,因連梁對剪力牆的約束能力隨連梁的線剛度的減小而減小,梁高h對梁線剛度的影響是三次方的關系,而對受剪承載力是一次方的關系;降低梁高的另外一種方式是連梁中間設水平縫,具體見抗規2010版6.4.7條。2) 當降低梁高還不能解決超筋問題時,還可以通過減短牆長增加梁長的方式降低連梁線剛度;3)此外,應避免豎向荷載下連梁承受剪力過大,如連樑上最好不要搭設樓面主梁。4)還有避免連梁兩側的剪力牆軸壓比相差過大,軸壓比相差較大會造成剪力牆的附加剪力,在連梁兩側牆長相差懸殊時很容易出現。5)還可在連梁兩端點鉸。6)虛梁做法之前做一個項目.與電梯間井筒相連的一根連梁超筋很厲害.由700高做到20000都無濟於事.聽說北京院有一種做法.就是把超筋的連梁設成100x100的虛梁. 剪力牆按此計算配筋.保證牆有足夠的安全儲備. 然後連梁還是按原來做成200x400.在配箍率有一定保證的前提下給此連梁配筋..條件是此連梁主要用於耗能不太用於承重.無次梁搭接.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④ 連梁超筋的解決措施
在框剪結構或剪力牆結構中,要做到連梁一根也不超筋,這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
的任務。在計算中,由於考慮構件是按彈性考慮的,牆的剛度遠大於連梁的剛
度,在牆稍有變形的情況下,連梁會承擔極大的彎矩和剪力。此時連梁會先開
裂,這正是抗震所要求的連梁成為抗震的第一道防線,也是計算中允許對連梁剛
度折減的原因。
根據計算,我們可以得知,連梁截面越大,剛度越好,其越容易超筋。因此,在
計算時出現連梁超筋,不要一味地調大連梁高度。對洞口高度較小,上部有較大
高度時,可以考慮設成兩根連梁,避免出現一根高度很大的連梁。在此情況下,
計算時可以假定一根寬度為實際寬度的兩倍,高度等同於實際連梁高度的一根連
梁,來取代每層有兩根連梁。
連梁其跨度往往較小,因此受彎並不是其主要作用,而連梁要保證剪力的傳遞,
這也是規范中對強剪弱彎的一個體現。連梁在開裂後,根部形成一個塑性鉸,能
承擔部分彎矩(這個彎矩往往是足承擔連梁跨度內的荷載),因此對連梁的受彎
超筋,可不必過分在意。而連梁的抗剪能力是應當予以保證的,規范中給出了加
交叉暗筋和交叉暗撐的做法
方法:
首先超筋的連梁要把鋼筋配滿;其次如果只有一兩層超筋,就可以把其上下各若干層的鋼筋放大;如果超筋的連梁層數過多,也可以把兩側暗柱鋼筋放大。以上均是經驗的補償方法,也可以通過精確計算得出結果,那就是上面提到的高規7.2.25條
⑤ 剪力牆結構連梁超筋時如何處理
一、減小連梁截面剛度;
二、抗震設計中連梁內力進行調幅;
三、將連梁進行鉸接處理或考慮在大震中該連梁不參與工作,將牆肢分開計算;
應注意經過上述調整後的計算結果和結構層間位移應滿足規范要求,或相差不應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