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配筋圖如何繪制以及識別
看抄圖紙下方的說襲明,或原位標注通長的一條線。
如果做結構設計,那就首先依據建築圖在PKPM建模型,然後輸入荷載等相關內容,最後對相關計算參數進行設置後,就可以計算出所有構件的配筋及各種情況下分析。
如果單單只是繪制鋼筋圖,那就是用pkpm計算出的結果,利用相關結構繪圖軟體(如探索者、天正等)進行施工圖繪制。AUTOcad也可以繪制,但效率低。
至於鋼筋圖的識別,那就是看你的專用知識了,一般設計院出的圖紙都是按照G101平法標注系列圖集來繪制施工圖,所以得多看這個圖集。
建築中房屋等的鋼筋配製情況,一般用圖形表示。根據配筋圖確定建築中鋼筋使用的位置、形狀以及鋼筋的型號等。
2. 框架梁鋼筋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如何識圖
樑上面和復下面的數字表示制上下層配筋,240*400表示尺寸, Φ8@100/200(2)表示間距200,加密區為100,(2)表示。
這個要按照原位標注優先於集中標注的原則參見03G101-1圖集第22頁說明(下圖):
框架梁(K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牆相連但跨高比不小於5的梁。現在結構設計中,對於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層建築的興起而越來越少見,而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主要則是參與抗震的梁。
3. 結構平面圖中,鋼筋集中標注原位標注是用什麼軟體繪制出來的
如你所說,如果梁編號相同,就是此梁的整個復制。 在相同的部位仍應按有原位標注的鋼筋施工。 這個非常明確,不要懷疑
4. 板筋在圖紙上怎麼標的
通常有2種標注方式,1是原位標注,比如在一張樓板配筋圖紙中的某一塊板回上劃出十字交答叉線,然後在縱線上標注①Φ8@150,在橫軸方向標注②Φ10@180,然後在另塊板上是③、④等,然後在另外的板中如果有以前出現的鋼筋型號同間距的配筋,那麼十字線上只標配筋序號就是①、②、③等。負彎矩筋也是同樣的,在相鄰的2塊板中交接的地方畫一道橫線,橫線兩端有向下的短豎線,然後在此橫線上有類似①Φ8@150的標注,與板筋不同的是,通常橫線的左右兩邊在不同的板上有類似1500
1200
的數字,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負彎矩筋扣在此2板上的時候需要的長度。
2是圖表標注,同原位標注類似,但原位上只標鋼筋序號而鋼筋的型號與間距是在圖紙中單獨列出一個配筋表的形式。
板的配筋圖是鋼筋圖紙中最容易看懂的,結合實際的圖紙,幾乎稍微有點土建知識的就能看懂。
5. 框架梁鋼筋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如何識圖
1、應該看一下03G101圖集。集中標注的鋼筋根數,就是麵筋根數,在端支座原位標注的鋼筋根數,減去集中標注的鋼筋根數,就是負加筋的根數。注;負加筋分一排、兩排、三排,它們之間的長度取值不一樣。
2、這個要按照原位標注優先於集中標注的原則參見03G101-1圖集第22頁說明(下圖)
6. cad 鋼筋怎麼標注
1、首先抄在電腦中找到並打開cad軟體,然後用L命令畫一條直線。
7. 鋼筋詳圖怎麼畫的,用什麼畫,如圖
鋼筋可以用plINE(pl)畫(即多段線),建議先畫普通線,然後用PEDIT(PE)命令轉化為plINE線。1:25的詳圖上,線寬我通常用40。
點一般採用doNUT(DO)命令,這個命令本來是畫圓環的,只要把內徑設為0,外徑設為之前說的PL線寬的一倍,就可以畫出大小合適的點了。
可以用廣聯達制圖軟體。
廣聯達圖形算量軟體基於各地計算規則與全統清單計算規則,採用建模方式,整體考慮各類構件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直接輸入為補充,軟體主要解決工程造價人員在招投標過程中的算量、過程提量、結算階段構件工程量計算的業務問題,不僅將使用者從繁雜的手工算量工作中解放出來,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算量工作效率和精度。
8. 梁鋼筋原位標注圖解
集中標註:源
編號1的框架梁,共3跨代兩端懸挑,梁截面寬300mm、截面高400mm,Φ8直徑的四肢箍、加密區間距100mm、非加密區間距200mm,上部通長筋2Φ16(角部)及架立筋2Φ12,梁底部4Φ16mm。
支座原位標註:(上部)
第一支座5Φ16;第二及第三支座4Φ16(上排)+1Φ14;右支座6Φ16;
跨中原位標註:(下部)
第一跨4Φ16;第二跨及第三跨4Φ14;
兩端懸挑下部4Φ14。
原位之處應以原位標注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