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材料調差費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在工程實踐中,建設工程材料價差調整通常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按實調整法(即抽樣調整法)
此法是工程項目所在地材料的實際采購價(甲、乙雙方核定後)按相應材料定額 預算價格和定額含量,抽料抽量進行調整計算價差的一種方法。按下列公式進行 :
某種材料單價價差=該種材料實際價格(或加權平均價格)-定額中的該種材料價格
註:工程材料實際價格的確定
①參照當地造價管理部門定期發布的全部材料信息價格
②建設單位指定或施工單位采購經建設單位認可,由材料供應部門提供的實際價格某種材料加權平均價=∑Xi×Ji÷∑Xi (i=1 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購供應的數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購供應的價格
某種材料價差調整額=該種材料在工程中合計耗用量×材料單價價差
按實調差的優點是補差准確,計算合理,實事求是。由於建築工程材料存在品種多、渠道廣、規格全、數量大的特點,若全部採用抽量調差,則費時費力,繁瑣復雜。
2.綜合系數調差法:此法是直接採用當地工程造價管理部門測算的綜合調差系數 調整工程材料價差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為:
某種材料調差系數=∑×K1(各種材料價差)K2
式中:K1——各種材料費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類工程材料占直接費的比重
單位工程材料價差調整金額=綜合價差系數×預算定額直接費
綜合系數調差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快速易行。但這種方法過於依賴造價管理部門對綜合系數的測量工作。實際中,常常會因項目選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種價格 的真實性、准確性和短期價格波動的關系導致工程造價計算誤差。
3.按實調整與綜合系數相結合。
據統計,在材料費中三材價值佔68%左右,而數目眾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僅占 材料費32%。而事實上,對子目中分布面廣的材料全面抽量,也無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據數理統計的A、B、C分類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對A類材料重點控制, 對B、C類材料作次要處理,即對三材或主材(即A類材料)進行抽量調整,其他材 料(即B、C類材料)用輔材系數進行調整,從而克服了以上兩種方法的缺點,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價准確性,將預算編制人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4.價格指數調整法:它是按照當地造價管理部門公布的當期建築材料價格或價差 指數逐一調整工程材料價差的方法。這種方法屬於抽量補差,計算量大且復雜, 常需造價管理部門付出較多的人力和時間。具體做法是先測算當地各種建材的預 算價格和市場價格,然後進行綜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種建材的價格指數和價差指數 。
計算公式為:某種材料的價格指數=該種材料當期預算價÷該種材料定額中的取定價
某種材料的價差指數=該種材料的價格指數-1
價格指數調整辦法的優點是能及時反映建材價格的變化,准確性好,適應建築工 程動態管理。
上述四種調差辦法,在實際工作運用中經常遇到,這就要求我們預算編制人員能 熟練掌握並運用。在實際工作中,不論是在何處工作,收集哪個地方資料,都應 盡快了解、適應、熟悉當地的編制習慣與方法,堅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② 加權平均值怎麼算
加權平均數是不同比重數據的平均數,加權平均數就是把原始數據按照合理的比例來計算,
若 n個數中, x1出現f1次,x2出現f2次,…,xk出現fk次,那麼(x1f1 + x2f2+ ... xkfk)÷ (f1 + f2 + ... + fk) 叫做x1,x2,…,xk的加權平均數。f1,f2,…,fk是x1,x2,…,xk的權.
∴題目中的高度的加權平均值為:(3*1+3*1+…+3.*1)/12=3
③ 請問材料核算用加權平均法怎麼算公式是什麼樣的
加權平均就是以數量做為權數
公式為:各項材料的單價*數量/(各項材料數量之和)
推出材料整體的單位價格
④ 造價鋼筋加權平均計算公式
鋼筋加權平均計算
=直徑6單重/鋼筋總重*直徑6的單價+直徑8單重/鋼筋總重*直徑8的單價+直徑10單重/鋼筋總重*直徑10的單價
=(100/(100+110+120)*5300)+(110/(100+110+120)*5200)+(120/(100+110+120)*5100)
=10/33*5300+11/33*5200+12/33*5100
=5193.94(保留兩位小數)
鋼筋的加權平均單價為5193.94t/元
⑤ 材料價差調整周期信息價平均值怎麼計算
材料價差調整費用系指材料價格(包含材料采購增值稅)變化產生的綜合調整費用,不再計算材料運費、采購及保管費、管理費等費用。計算方法分為2種:信息價格法、實際采購價格法。
按照客觀合理公正的原則,可合理選定其中任一種計算方法或不同情況下採用價差計算方法的優先順序進行價差計算。實際結算時材料價差調整費用應小於或等於計算的價差調整費用(ΔC)。
01
信息價格法
其中|ΔP|>|P0×r|
,當P0<P0』
時取P0=P0',i指采購(施工)時間。
式中:
ΔC—價差調整費用,系按調價周期計算的當次費用。
ΔP—材料價格差。
P0—基準價,指項目招標時,建設單位(項目法人)編制招標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時採用的材料原價。
P0'—基準信息價,指編制招標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同期,該高速公路項目所在地地級市及以上工程造價專業機構發布的當季(月)度信息價(如果編制招標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有明確採用信息價期數為同期信息價;未明確信息價期數的採用招標公告發布當月信息價);如項目或合同段跨兩個以上地級市的,按權重取平均值計算。
Pi—施工期信息價,指采購材料時高速公路項目所在地級市及以上工程造價專業機構發布的當季(月)度信息價(調差周期內平均值或加權平均值),或同類項目、同期(前1個月內)同條件、地級市以上交易中心公布的招標中標價;如項目或合同段跨兩個以上地級市的,按權重取平均值計算。
Q —調整材料數量,指工程實際使用的可調差的材料數量。高速公路項目具體可調差材料數量的計算方法應在招標文件和合同專用條款中細化明確(當可調差材料數量的計算值小於本調差周期內預付材料款材料數量時可調差材料數量取預付材料款數量,差值部分在下一調差周期內的可調差材料數量計算值中扣除,但總調整材料數量Q不得超過工程預算材料總數量)。
r —合同中約定的風險幅度系數,合同中未約定的由建設單位與中標單位在補充合同中協商確定。以百分比表示,當價格上漲時為正值,價格下跌時為負值。
本次測算風險幅度范圍:
(1)砂石料,r=(-10~+10)%;
(2)水泥、半成品,r=(-4~+4)%;
(3)鋼材、油料,r=(-3~+3)%。
K—風險承擔系數,0≤K≤1,如:業主承擔風險的80%,則K=0.8,由項目業主與材料供應商或承包商協商確定,並簽訂相關補充合同。
t—材料增值稅率。
02
實際采購價法
其中|ΔP|>|P0×r|
,i
指采購時間。
式中:ΔC、ΔP、Q、r、K同方法一。
P0—基準價,指項目招標時,建設單位(項目法人)確定招標標底或者最高投標限價時採用的材料單價。
Pi—采購價,經建設單位(項目法人)、監理核實的,有相應的合法支撐依據的實際采購材料價格,分批采購時按數量權重取平均值計算。
⑥ 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是什麼
如下圖:
加權平均值即將各數值乘以相應的權數,然後加總求和得到總體值,再除以總的單位數。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相關信息:
加權平均值的大小不僅取決於總體中各單位的數值(變數值)的大小,而且取決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頻數),由於各數值出現的次數對其在平均數中的影響起著權衡輕重的作用,因此叫做權數。
因為加權平均值是根據權數的不同進行的平均數的計算,所以又叫加權平均數。
⑦ 在建築工程預算加權平均法怎麼用
一、加權平均法的概念加權平均法是用若干個變數值(x)與一個具·有權衡輕重作用的數值(f為權數)的乘積之和除以權數之和,理論公式為: 要正確計算加權算術平均數,首先確定需要計算平均數的變數值,然後選用對變數值有權衡輕重作用的數值作為權數。 二、加權平均法的計算思路為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投標時間、提高中標率,我們利用加權平均法的概念設計了其在市政預算中的應用。計算溝槽挖土方、管道砼基礎、管道鋪設、溝槽回填夯實、窨井砼基礎、磚砌矩形井、磚砌圓形檢查井、窨井內粉刷、窨井外粉刷、窨井過梁蓋板預制安裝時,如果按表1所示井號分段計算,需分成26段分別計算。如果按管道規格分類如表2示,挖土方按管道長的權數加權求平均深度,這樣表1所示挖土方由以往計算26段,加權合並後,計算6段;砼管道基礎和管道鋪設按相同管徑長度求和分3段計算;3種規格的磚砌溝B ×H=2000mm×l000mm、B×xH=2800mm×1000mm、B×H=800mm×800mm按規格不同分別計算磚砌體數量;溝槽回填夯實按管道長的權數求加權平均深度,分6段計算;窨井砌築、內外粉刷、預制過梁蓋板計算按窨井規格,用井個數作為權數,分9段加權平均計算井深,顯然用加權平均法能夠明顯提高工作效率。 三、具體應用(一)市政排水工程量計算中的應用某工程排水工程量計算按原來的思路計算如表1示: 表一:根據表1井深和窨井個數計算出同一類型窨井的加權深度,也就是用窨井個數作為權數平均計算,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滿足了預算精度要求。例如表2第6項加權井深H計算如下:H二(2x2.53+9x2.29+3x2.09+5 x2.02+4 X1.94十7 X1.82+1X1.89+5x1.9+5x1.83+8X1.82+3X1.81+3X1.74)÷55=1.97m 表二:通過以上對比分析,溝槽挖土方、砼井基礎、磚砌矩形井、磚砌圓形檢查井、窨井內粉刷、窨井外粉刷、窨井過梁蓋板數量等工程量計算時,如果按表1所示井號分段計算,需分成26段分別計算,如果按加權平均法就能簡化計算,如窨井計算按管道相對應的窨井規格,用不同深度的井個數作為權數加權計算,只需分成9段,顯然用加權平均法能夠明顯提高工作效率。二市政道路工程量計算中的應用在道路基層如水泥石灰土調平層計算時,由於調平層厚度不等,如果簡單平均厚度,與實際相差甚遠,但是採用加權平均法這一問題就解決了。如某道路水泥石灰土調平層厚度情況如表3示: 表三:如果簡單平均厚度為10.1cm,乘以總面積12120m2,需水泥石灰土混合料體積為1224.12m3,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加權平均厚度為11.6cm,需水泥石灰土混合料體積為1405.92m3,與實際施工接近。三材料預算價格計算中的應用市政工程預算中材料費占工程造價的50-60%,材料采購因渠道不同、產地不同其價格差異較大,因此材料預算價格計算需要以供貨量作為權數,對不同渠道、產地的材料價格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其預算價格。如水泥32.5級通過市場調查,甲供貨單位到達工地倉庫價格為223元/T,乙供貨單位到達工地倉庫價格為233元/T,簡單平均價格為228元/T,加權平均價格為226.13元/T,與實際一致。由於市政工程具有戰線長,工程量大、投標期間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因此熟練使用加權平均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投標預算的客觀科學性,為企業投標報價提供准確的預算依據。
⑧ 關於加權平均值的計算
什麼是加權平均值?
舉例說明,下面是一個同學的某一科的考試成績:
平時測驗 80, 期中 90, 期末 95
學校規定的科目成績的計算方式是:
平時測驗占 20%;
期中成績占 30%;
期末成績占 50%;
這里,每個成績所佔的比重叫做權數或權重。那麼,
加權平均值 = 80*20% + 90*30% + 95*50% = 90.5
算數平均值 = (80 + 90 + 95)/3 = 88.3
上面的例子是已知權重的情況。下面的例子是未知權重的情況:
股票A,1000股,價格10;
股票B,2000股,價格15;
算數平均 = (10 + 15) / 2 = 12.5;
加權平均 = (10 x 1000 + 15 x 2000) / (1000 + 2000) = 13.33
其實,在每一個數的權數相同的情況下,加權平均值就等於算數平均值。
提示:道瓊斯工業指數就是算數平均值,標准普爾500指數是權重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