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剪力牆是怎麼抗剪的混凝土加入鋼筋是不是也是為了抗剪剪力牆的抗剪能力為什麼比鋼筋混凝土強謝謝!
鋼筋混抄凝土加入的箍筋彎起筋是主要抵抗構件內部的剪力,剪力牆是抵抗結構中的剪力。結構中泛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其實磚混結構磚石結構中的牆體均在抵抗剪力,只是它們抗剪剛度很好,抗剪強度不足一遇較大剪力即被剪切破壞退出工作。而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有配備了足夠鋼筋不僅抗剪剛度好強度也很優秀。
2. 鋼筋混凝土 力學性能
第一節 鋼筋
一、鋼筋的化學成分、級別和品種
1.化學成分:鐵碳、錳、硅、硫、磷等元素。
其中碳元素含量越高,鋼筋的強度越高,但塑性和可焊性降低。通常可分為低碳鋼(含碳量少於0.25%)和高碳鋼(含碳量在0.6%~1.4%范圍內)。
錳、硅元素可提高鋼材強度,並保持一定塑性;
磷、硫是有害元素,其含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鋼材塑性明顯降低,磷使鋼材冷脆,硫使鋼材熱脆,且焊接質量也不易保證。
合金元素,如錳、硅、釩、鈦等即製成低合金鋼。
鋼筋的分類:
鋼筋按其生產加工工藝和力學性能分為熱軋鋼筋、冷加工鋼筋、熱處理鋼筋和鋼絲四類,其中應用量最大的是熱軋鋼筋。
熱軋鋼筋按其強度由低到高分成四級:HPB235、HRB335、HRB400、RRB400。鋼筋的肋紋有螺紋和人字紋,近年來為了改進生產工藝並改善使用性能,變形鋼筋的螺紋形式已逐步被月牙紋取代。
冷拉鋼筋和冷拔鋼筋是通過對某些等級的熱軋鋼筋進行冷加工而成。
鋼絲是指直徑小於6mm的鋼筋。品種包括:碳素鋼絲、刻痕鋼絲、鋼絞線及冷拔低碳鋼絲四種。鋼絲的直徑越細,其強度越高。冷拔低碳鋼絲是用直徑較小的HPB235級熱軋鋼筋用冷拔機經過幾次冷拔後成型的。鋼絲主要應用於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預應力鋼筋以鋼絞線及高強鋼筋作為主導鋼筋。
二、鋼筋的強度和變形
1.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
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工程上習慣稱為軟鋼,從加荷到拉斷,可分成四個受力階段。
彈性工作階段;
屈服階段:為屈服強度、屈服台階;
強化階段:抗拉強度或極限強度,
破壞階段。
鋼筋的伸長率,可用下式計算:
(2-1)
式中 ----伸長率;
----鋼筋拉斷後和起來的長度;
----鋼筋拉斷前的長度。
伸長率的大小標志鋼筋的塑性性能。 越大,表示鋼筋的塑性性能好。鋼筋的塑性除用伸長率標志外,還可用冷彎性能試驗來檢驗。鋼筋塑性越好,冷彎角就越大。
屈服強度作為鋼筋強度標准值的取值依據。從屈服強度到極限強度鋼筋還有一定的強度儲備。
2.無明顯屈服點的鋼筋
條件屈服強度: =0.8 ,作為強度標准值的取值。
三、鋼筋的冷加工
1.冷拉
冷拉是將有明顯屈服點的熱軋鋼筋在常溫下把鋼筋應力拉到超過其原有的屈服點,然後再卸載,若鋼筋再次受拉,則能獲得較高屈服強度的一種加工方法。通過冷拉提高了鋼筋的強度,但降低了鋼筋的塑性。對HPB235級盤圓鋼筋通過冷拉還可達到除銹的目的,一般伸長率可達7%~10%,節約了鋼材。
應注意,鋼筋經過冷拉只可提高其抗拉屈服強度,卻不能提高其抗壓屈服強度。
2.冷拔
冷拔是將盤條鋼筋用強力使其通過直徑比其還小的硬質合金拔絲模,經過多次冷拔,盤條鋼筋截面減小而長度增長,其抗拉強度和抗壓強度都得以提高,但降低了鋼筋塑性。
3.冷軋
熱軋鋼筋再經過冷軋,軋製成表面不同的形狀,其內部組織結構更加緊密,使鋼材的強度和粘結性有所提高,但塑性有所降低。冷軋是目前鋼筋冷加工的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主要品種有以下兩種:
(1)冷軋扭鋼筋
冷軋扭鋼筋是以HPB235級盤圓鋼筋為原材料,經冷軋成扁平狀並經扭轉而成的鋼筋(圖2-6),直徑為6.5~14mm,強度比原材料強度可提高近一倍,抗拉設計強度可達360 N/mm2,但延性較差,主要用於鋼筋混凝土板的受力鋼筋。
(2)冷軋帶肋鋼筋
冷軋帶肋鋼筋是採用低碳熱軋盤圓進行減小直徑冷軋,可提高其抗拉強度,表面軋製成帶橫肋的月牙形鋼筋,外形有兩面肋和三面肋兩種,直徑為4~12mm,多用於鋼筋混凝土板的受力鋼筋,也適用於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配筋。
第二節 混凝土
一、混凝土強度
混凝土是由水泥、細骨料(如砂子)、粗骨料(如碎石、卵石)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合攪拌,並經一定的條件養護經凝結和硬化後形成的人工石材。
1.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
我國現行《規范》規定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作為衡量混凝土強度的指標。以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塊,在溫度為20℃±3℃,相對濕度不低於90%的環境里養護28天,以標准試驗方法(加荷速度在0.3~0.5 N/mm2/s)測得的具有95%保證率的抗壓強度,用 表示。現行《規范》將混凝土等級分為14個強度等級,以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的大小劃分,即C15、C20、C25、C30、C35、 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各個等級中的數字單位都以N/mm2表示,稱為立方體抗壓強度標准值。一般將強度等級C50以下成為普通混凝土,C60~C80為高強混凝土。
尺寸效應:對100mm的立方體試塊,測得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應乘以換算系數0.95;對於200mm的立方體試塊,測得的立方體抗壓強度應乘以換算系數1.05。
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與試件的齡期和養護條件有關。
混凝土強度等級選用:一般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15,當採用HRB335級鋼筋時,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20;當採用HRB400和RRB400級鋼筋以及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混凝上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2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30,當採用鋼絞線、鋼絲、熱處理鋼筋作預應力鋼筋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40。
2.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稜柱體抗壓強度)
試件有150mm×l50mm×450mm、100mm×100mm×300mm等尺寸。試驗所得到的抗壓強度極限值,即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時稱為抗壓強度標准值,用 表示。
=0.76 (2-2)
考慮到試驗室條件與工程實際情況的差異及構件尺寸的不同等因素,《規范》取
=O.67 (2-3)
3.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
常用的試驗方法有直接軸心受拉試驗、劈裂試驗及彎折試驗三種。
=O.26 (2-4)
現行《規范》考慮到實際構件與試驗的差異,採用:
=O.23 (2-5)
4.復雜應力狀態下混凝土的強度
混凝土雙向受壓時,兩個方向的抗壓強度都有所提高,最大可以達到單向受表壓時的1.2倍左右。
混凝土三向受壓時,各個方向的抗壓強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實際工程中,通過在混凝土構件中配置密排螺旋箍筋及採用鋼管等加強對混凝土的側向約束,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和延性。
剪壓和剪拉:垂直與剪切面的正應力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剪能力,但壓應力過大時又將削弱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垂直與剪切面的拉應力會削弱混凝土的抗剪能力。在計算混凝土構件抗剪能力時要考慮上述這種影響。
二、混凝土變形
混凝土的變形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由荷載作用下產生的變形;另一類為混凝土的體積變形,包括混凝土的收縮變形以及溫度、濕度變化產生的變形。
1.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時的變形性能
通常採用 =3~4的稜柱體試件來測定。曲線可分為上升段和下降段。
從混凝土的應力-應變曲線可以看出:混凝土的應力-應變關系圖形是一條曲線,這說明混凝土是一種彈塑性材料,只有當壓應力很小時,可將其視為彈性材料。曲線分為上升段和下降段,說明混凝土在破壞過程中承載力有一個從增加到減少的過程,當混凝土的壓應力達到最大時,並不意味著立即破壞。因此,混凝土最大應變對應的不是最大應力,最大應力對應的也不是最大應變。
對於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其相應的應力—應變曲線有著相似的形狀,但也有區別。隨著混凝土強度的提高,曲線上升段和峰值應變的變化不很顯著,而下降段形狀有較大的差異。強度越高,下降段越陡,材料的延性越差。
2.混凝土受約束時的變形特點
三向受壓狀態。當受壓混凝土受到橫向約束時,混凝土的強度不僅提高,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延性。
箍筋越密,強度提高越多。但最多不超過20%,而變形能力卻大幅度增長。
3.混凝土的彈性模量
(1)混凝土的初始彈性模量
= = (2-6)
根據大量的試驗結果,混凝土的彈性模量與混凝土的立方體抗壓強度之間經統計分析有如下關系:
(N/mm2) (2-7)
(2)混凝土的割線模量
(2-8)
式中 = ,表示為混凝土彈性系數。當 =0.5 時, =0.8~0.9;當 =0.9 時,
=0.4~0.7;當 ≤0.3 時, =1.0。
(3)混凝土的切線模量
= (2-10)
由於混凝土塑性變形的發展,混凝土的切線模量也是一個變值,它隨著混凝土的應力增大而減小。
混凝土受拉彈性模量與受壓時基本一致,因此可取相同值。當混凝土達到極限抗拉強度即將開裂時,可取其受拉彈性模量為0.5 。
混凝土橫向壓應變和縱向壓應變之比稱為泊松比。當壓應力較小時,混凝土的泊松比約為0.15~0.18,可近似取0.2;接近破壞時可達0.5以上。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為
(2-11)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可按混凝土彈性模量的0.4倍採用(相當於 )。
4.混凝土在重復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性能
對混凝土稜柱體試件載入,當壓應力達到某一數值時(一般不超過0.5 ),卸載至零,如此重復循環載入卸載,稱為多次重復載入。經過多次重復循環後變形曲線趨於一條傾斜的直線。如果施加的重復應力高於某一應力值,隨著重復次數的增加,其加荷段的應力—應變曲線由凸向應力軸到直線再到凸向應變軸,。當重復到某一次數時,混凝土因嚴重開裂或變形過大而破壞,這一現象稱為「疲勞破壞」。
通常取載入應力0.5 並能使試件循環次數不低於二百萬次時發生破壞的壓應力值作為混凝土疲勞抗壓強度的計算指標,以 表示。
5.混凝土在長期持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徐變
混凝土在長期荷載作用下,應力即使不變,變形也會隨時間增長而增長,這一現象稱為混凝土的徐變。
關於徐變產生的原因:一是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膠體在荷載作用下產生粘性流動,並把它所承受的壓應力逐漸傳遞給骨料顆粒,使骨料壓應力增大,試件變形也隨之增大;二是混凝土內部的微裂縫在荷載長期作用下不斷發展和增加,也使變形增大。當應力不大時,徐變的發展以第一種原因為主;當應力較大時,則以第二種原因為主。
徐變的特點:混凝土的徐變開始增長較快,以後逐漸減慢,通常在最初六個月內可完成最終徐變數的70~80%,第一年內可完成90%左右,其餘部分在以後幾年內逐漸完成,經過2~5年可認為徐變基本結束。
影響混凝土徐變的因素:混凝土的壓應力越大,徐變也越大;加荷時混凝土的齡期越短,徐變也越大。另外,水泥用量越多,徐變越大;水灰比越大,徐變也越大;混凝土養護時相對濕度高,徐變會顯著減少,在載入前混凝土採用低壓蒸汽養護可使徐變減少。
徐變對結構的影響:①使變形增大;②使構件中產生內力重分布現象。如鋼筋混凝土受壓短柱,荷載開始作用時,鋼筋和混凝土的壓應力是按彈性變形分配的,隨著時間的增長,由於徐變的作用,混凝土壓應力減少,鋼筋的壓應力增加,配筋量越大內力重分布現象越明顯。③引起預應力構件中預應力損失。這些影響不可忽略,《規范》中不少規定都考慮了這種影響。
6.混凝土的收縮和膨脹變形
混凝土在空氣中硬結時體積減小的現象稱為收縮。當混凝土在水中硬結時體積略有膨脹。一般來說,混凝土的收縮值比膨脹值大得多。
引起混凝土收縮的原因:一是在硬化初期,水泥與水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種水泥晶體,而這種水泥晶體化合物較原材料的體積小,宏觀上引起混凝土的收縮,我們把這種收縮稱為凝縮;另一原因是後期混凝土內自由水分的蒸發而引起的干縮。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隨時間而增長,初期發展較快,二周可完成全部收縮量的25%,一個月約可完成50%,三個月後增長緩慢,一般兩年後趨於穩定。
收縮對鋼筋混凝土構件的也有不利的影響:對一般構件來說,當混凝土不能自由收縮時,會在混凝土內產生拉應力,甚至產生收縮裂縫。因此,應採取措施減少混凝土的收縮,其辦法有:
(1)加強養護。在養護期內使混凝土保持潮濕環境。
(2)減小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混凝上收縮量也越大。
(3)減小水泥用量。水泥含量減少,骨料含量相對增加,骨料的體積穩定性比水泥漿好 可減少混凝土的收縮。
(4)加強施工振搗,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混凝土內部孔隙愈少,收縮量也就愈小。
第三節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
一、粘結的概念
所謂粘結應力是分布在鋼筋與混凝土接觸面上產生的剪應力,它在鋼筋與周圍混凝土之間起傳遞應力的作用,由於構件內粘結應力的存在,能阻止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相對滑動,使鋼筋與混凝土能共同參與受力工作。
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粘結應力分類:一是錨固粘結應力;二是裂縫附近的局部粘結應力,。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的組成:
(1)化學膠結力:混凝土在結硬過程中因水化作用,在水泥膠體與鋼筋間產生膠結力作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越高,膠結力也越高。
(2)摩擦力:由於混凝土結硬時體積收縮,將鋼筋裹緊,當鋼筋和混凝土之間出現相對滑動的趨勢,則此接觸面上將產生摩擦力。
(3)機械咬合力:由於鋼筋表面粗糙不平所產生的機械咬合作用而形成的擠壓力。
二、粘結破壞的過程
對於光面鋼筋,當外力較小時,鋼筋與混凝土表面的粘結力以化學膠結力為主,兩者接觸面無相對滑移。隨著外力的加大,膠結力被破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明顯的相對滑移,這時粘結力主要是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
對於變形鋼筋來說,粘結力主要是摩擦力和機械咬合力。鋼筋表面凸出的肋與混凝土之間形成楔的作用。其徑向分力使混凝土環向受拉,而水平分力和摩擦力一起構成了粘結力
影響粘結力的主要因素有:
(1)混凝土強度越高,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也越高。
(2)混凝土保護層越薄,相應的粘結力也降低。
(3)鋼筋的外形特徵越粗糙,粘結力越大。
(4)粘結力還與配箍情況、混凝土澆築狀況以及錨固受力情況等有關。
三、粘結的應用
為了保證鋼筋與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兩者之間應有足夠的粘結力。由於粘結破壞機理復雜,影響粘結力的因素很多,工程結構中的粘結受力多樣性,目前尚無比較完整的粘結力計算理論。《規范》採用不計算而用構造措施來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粘結力的方法。
保證粘結的構造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於不同等級的鋼筋和混凝土,要保證最小的搭接長度和錨固長度;
(2)為保證鋼筋與混凝土有足夠的粘結,必須滿足鋼筋最小間距和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的要求;
(3)在鋼筋的搭接范圍內應加密箍筋;
(4)為保證足夠的粘結,在鋼筋末端應設置彎鉤等措施。
3. 素混凝土的抗剪是不是很差
是的。素混凝土抗剪能力較低,受剪強度受砂漿強度影響,一般為5-6MPa;而鋼筋混凝土梁抗剪能力較高,受剪強度主要決定於鋼筋的強度,一般在18-20MPa。
4. 剪力牆是怎麼抗剪的混凝土加入鋼筋是不是也是為了抗剪剪力牆的抗剪能力為什麼比鋼筋混凝土強謝謝!
鋼筋混凝土加入的箍筋彎起筋是主要抵抗構件內部的剪力,剪力牆是抵抗結構中的剪力。結構中泛指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其實磚混結構磚石結構中的牆體均在抵抗剪力,只是它們抗剪剛度很好,抗剪強度不足一遇較大剪力即被剪切破壞退出工作。而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有配備了足夠鋼筋不僅抗剪剛度好強度也很優秀。
5. 鋼筋混凝土優缺點
鋼筋銹蝕與混凝土的凍融循環會對混凝土的結構造成損傷。當鋼筋銹蝕時,銹跡擴展,使混凝土開裂並使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結合力喪失。當水穿透混凝土表面進入內部時,受凍凝結的水分體積膨脹,經過反復的凍融循環作用,在微觀上使混凝土產生裂縫並且不斷加深,從而使混凝土壓碎並對混凝土造成永久性不可逆的損傷。
在潮濕與寒冷氣候條件下,對鋼筋混凝土路面、橋梁、停車場等可能使用除冰鹽的建築結構物,應使用環氧樹脂鋼筋或者熱浸電鍍、不銹鋼鋼筋等材料作為加強筋。環氧樹脂鋼筋可以通過表面的淺綠色塗料輕松識別。更便宜的辦法是使用磷酸鋅作為鋼筋的防銹塗料,磷酸鋅與鈣離子與氫氧根離子反應生成穩定的羥磷灰石。防水材料也用來保護鋼筋混凝土,如夾層填入膨潤土的無紡土工布。亞硝酸鈣Ca(NO2)2作為緩蝕劑,按照相對於水泥重量1-2%的比例添加,可以防護鋼筋的腐蝕。因為亞硝酸根離子是一種溫和的氧化劑,與鋼筋表面的亞鐵離子(Fe)結合沉澱為不可溶的氫氧化鐵(Fe(OH)3).
碳化作用
正確地說應該是叫碳酸化作用,習慣通稱為碳化作用。混凝土中的孔隙水通常是鹼性的,根據Pourx圖,鋼筋在pH值大於11時是惰性的,不會發生銹蝕。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泥中的鹼反應使孔隙水變得更加酸性,從而使pH值降低。從構件製成之時起,二氧化碳便會碳酸化構件表面的混凝土,並且不斷加深。如果構件發生開裂,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將會更容易更容易進入混凝土的內部。通常在結構設計的過程中,會根據建築規范確定最小鋼筋保護層厚度,如果混凝土的碳化削弱了這一數值,便可能會導致因鋼筋銹蝕造成的結構破壞。
6. 鋼筋混凝土的房子去掉所有混凝土只剩鋼筋其強度會如何呢
首先,這些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功能肯定都喪失了。沒有了混凝土,也就沒有了依附其上的瀝青什麼的,我不敢想像汽車直接行駛在鋼筋籠子上面的樣子。沒有了混凝土,建築物的樓板也變成了鋼筋網,隔音、保溫都是空談,防水更是無從談起,連傢具都沒地方放,桌子腿直接就掉進鋼筋網里了。很多時候,混凝土所用到的並不僅僅是結構作用,順帶著還有別的很重要的功能性的作用。其次,如果這些功能性的問題我們都不考慮,只考慮受力性能的話,那麼我們就又得分開來考慮了。比如說,混凝土都沒了,但我鋪上木板代替樓板、鋪上鋼板來代替橋面板,維持功能性的作用。這個時候,這些鋼筋骨架還能維持原來的「強度」嗎?
「強度」這個詞含義很模糊,更多的時候可能是指材料本身的性質。對於結構來說,我們可以用「承載力」來定義,也就是。對於承載力而言,我們既要考慮構件層面的承載力,也要衡量體系層面的承載力。對構件層面而言,混凝土構件的抗拉、抗扭承載能力基本不考慮混凝土的作用,完全由鋼筋承擔,看上去幾乎不受影響。但是要注意的是,雖然計算中不考慮混凝土的作用,但實際上鋼筋的搭接綁扎需要混凝土的握裹,否則不能可靠的傳遞拉力。所以實際上的抗拉能力會大幅下降。但如果鋼筋全部採用機械連接或者焊接,對抗拉能力的影響會小一些。抗扭能力的來源是縱筋和箍筋抗拉、混凝土抗壓組成的立體桁架,失去混凝土,對抗扭的影響可能會比較大。
對於抗壓能力而言,混凝土承擔了大多數份額的壓力,失去混凝土之後,變成只有鋼筋自身的受壓承載力,所以會大幅下降。另外,失去混凝土的約束,受壓鋼筋可能會發生失穩,也就是,受壓承載力會進一步下降。但是,對於一般的建築結構而言,自身重力引起的壓力佔了很大的比例,而混凝土是自身重力的大頭,如果混凝土都沒了,自身重力大幅下降,導致構件里的壓力也會下降。也就是說,抗壓能力變小了,但是需要承擔的壓力也變小了。對於工業建築、橋梁等而言,自身重力占壓力的比例較小,所以對承載力的削弱更明顯,因為能力大幅消減,但是需要承載的壓力減少的並不多。抗剪能力相對要復雜一些。從上圖抗剪承載力的來源來看,看上去鋼筋的承載力Vs佔了一大半,混凝土提供的承載力佔了一小半。如果去掉混凝土,還能剩下占總數一多半的Vs。但事實上,跟抗扭類似,抗剪時鋼筋和混凝土這兩者是共同作用的,類似一個桁架,混凝土是斜向受壓腹桿,上下縱筋是上下弦桿,箍筋是豎向受拉腹桿。如果去掉斜向壓桿,桁架就不復存在了,受剪承載力也劇烈下降。最後是抗彎能力。鋼筋混凝土構件抗彎的極限承載力,靠的是鋼筋受拉和混凝土受壓。如果沒有混凝土,壓力只能由受壓區的鋼筋承擔。對於對稱配筋的柱子可能影響不大,但也存在壓筋屈曲失穩的問題。對於絕大多數梁來說,一般受壓區的鋼筋要遠小於受拉區,所以抗彎能力會下降許多。另外,沒有了混凝土,受壓鋼筋、受拉鋼筋的位置只能靠箍筋來固定,很可能會發生錯位、移動,導致內力臂減小,進一步削弱抗彎承載力。看完了構件層面的承載力,接下來該看體系層面的承載力了。對於大多數現澆混凝土結構而言,失去了混凝土,節點的承載力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形同虛設。框架樑柱節點不能可靠的分配、傳遞彎矩,整個體系的受力性能也會大受影響。
7. 鋼筋的抗剪強度是多少呢
一般工字鋼抗 剪強度取100MPa,許用抗拉應力200Mpa,許用抗彎曲應力160Mpa,你可看一下《材料力學版》的相關規定。權
8. 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是什麼,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是什麼知識
混凝土的抗剪強度怎麼算?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剪問題十分復雜,相關的理論分析和試驗研究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的課題,只有清晰認識剪切破壞機理的實質,才能有效避免此類破壞的發生。
目前,國內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關於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大多是以試驗數據為依據的半理論半經驗公式,根據現有的鋼筋混凝土梁抗剪承載力計算規范與過往的規范作出對比,現行規范有四點問題:1)縱筋對混凝土有銷栓作用 ,所以縱筋的配筋率對鋼筋混凝土的抗剪是有影響的 ,規范中沒有反映出這一有利因素。當然,對於設計是偏於安全的。2)抗剪強度的增長率是小於截面高度的增長率的 ,規范中沒有考慮尺寸效應。3)支座負彎矩的出現是對抗剪有利的 ,是偏於安全的 ,規范中忽略了這一點。4)規范中考慮剪跨比的影響只針對受集中荷載作用的構件 ,而對受分布荷載的構件卻未考慮剪跨比的影響。
以上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混凝土抗壓強度、 鋼筋屈服強度、截面幾何特徵及荷載類型等主要參數的影響,但該規范只有定量的物理概念,而沒有明確的力學模型。
影響抗剪強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塊體和砂漿的強度
(2)垂直壓應力
(3)砌築質量
(4)試驗方法
9. 鋼筋的抗剪強度是多少呢
一般工字鋼抗 剪強度取100MPa,許用抗拉應力200Mpa,許用抗彎曲應力160Mpa,你可看一下《材料力專學》的相關規定屬。
10. 簡述鋼筋混凝土的優缺點
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主要優點:
1、取材容易:混凝土所用的砂、石一般易於就地取材。另外,還可以有效利用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料。
2、合理用材:鋼筋混凝土結構合理地發揮了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性能,與鋼結構相比,還可以降低造價。
3、耐久性:密實的混凝土有較高的強度,同時由於鋼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銹蝕,維修費用也很少,所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比較好。
4、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鋼筋外面,火災時鋼筋不會很快達到軟化溫度面導致結構整體破壞。與裸露的木結構、鋼結構相比耐火性要好。
5、可模性:根據需要,可以較容易地澆築成各種形狀和尺寸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6、整體性:澆築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有很好的整體性,有利於抗震,抵抗振動和爆炸沖擊波。
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主要缺點:自身重力較大,這對大跨度結構、高層建築結構以及抗震不利,以及運輸和施工吊裝帶來困難。還有,鋼筋混凝土結構抗裂性較差,受拉和受彎等構件在正常使用時往往帶裂縫工作,對一些不允許出現裂縫或對裂縫寬度有嚴格限制的結構,要滿足這些要求就需要提高工程造價。此外,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隔熱隔聲性能也較差。 針對這些缺點,可採用輕質高強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以減輕自重,改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