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灌注樁施工中豎向鋼筋籠上螺旋箍筋綁扎要求
主筋連接:一般採用雙面/單面搭接焊、直螺紋連接,有時採用邦條焊(如井口搭接是遇到鋼筋甩留長度不足),一般不採用對焊,焊接質量不易保證。
加勁箍筋:一般加勁箍筋自身採用雙面/單面搭接焊,與主筋連接採用雙面點焊。螺旋箍筋:一般與主筋連接採用點焊,隔點梅花分布。也可採用綁扎連接。
規范只規定了與主筋連接牢固,並沒規定是否滿焊或滿扎,一般隔點焊接就足夠了,但大型鋼筋籠、主筋根數很少的鋼筋籠、超長的鋼筋籠還是要滿焊。 不建議綁扎,工效太低了。
(1)灌注樁鋼筋籠為什麼不要滿籠擴展閱讀:
螺旋箍筋具有以下優點:
1、螺旋箍筋每圈按單箍相比,減少了兩個135度彎鉤,累加計算起來可大量節省鋼筋原材;
2、螺旋箍筋是一根料連續彎成取代多個單箍,能減少下料的根數和次斷,且減少成型的彎數,在綁扎時可自動撐起骨架方便定位,由於沒有135度眾多開口彎鉤的勾連,更能加快綁扎速度提高綁扎效率,縮短綁扎作業時間,可大量節省工時及用工;
3、螺旋箍筋是連續整體的鋼筋組件,用螺箍綁紮成型的鋼筋骨架呈眾多三角形緊密結合,其穩定性突顯優異,牢靠堅固,預制綁扎骨架在吊裝運輸過程中,螺箍成品在混凝土澆搗過程中,均能確保鋼筋成品經受劇烈擾動碰撞踩踏而不走樣不變形;
4、國家有關部門已在新規范中做出規定,鼓勵採用螺旋箍筋以發揮其獨特的優越性能。
② 灌注樁鋼筋籠建築工程介紹
談到灌注樁鋼筋籠,常規情況下,為何要設置灌注樁鋼筋籠,設置灌注樁鋼筋籠基本作用情況怎麼樣?以下是中達咨詢小編整理灌注樁鋼筋籠專業建築術語相關內容,基本情況如下:
說到沖擊成孔灌注樁情況,基本灌注樁鋼筋籠基本製作工藝情況如下:
1.鋼筋籠製作
鋼筋籠在現場分節製作,主筋與加強筋全部焊接,螺旋筋與主筋採用隔點焊加固,鋼筋籠製作符合設計要求外,還應符合下表規定。製作好的鋼筋籠,即進行逐節驗收,合格後掛牌存放。
項次 項目 允許偏差(mm) 1 主筋間距 正負10 2 箍筋間距 正負20 3 鋼筋籠直徑 正負10 4 鋼筋籠長度 正負50 2.鋼筋籠孔內安放
鋼筋籠長(超過16m)在孔口焊接,單面焊10d,焊縫高度≥0.3d,焊縫寬度≥0.7d。兩段籠子應保持順直,同截面接頭不得超過配筋的50%,間距錯開,不少於35d。鋼筋焊接完好後,應緩慢下放入孔內,嚴禁砸籠。
灌注樁鋼筋籠主要作用:
跟柱子縱向鋼筋的受力是同理,主要起抗拉作用,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高但抗拉強度是很低。對樁身混凝土起到約束的作用,使之能承受一定的水平力。
灌注樁鋼筋籠安全措施:
1、主筋和盤筋原材料按規范要求抽檢,確保原材料質量。
2、主筋加工,根據鋼筋籠起始節、標准節和末節的節段長度下料,根據鋼筋籠的接長方式進行端頭加工,要確保主筋尺寸、端頭加工質量、主筋順直,加工好的主筋要做好標識。
3、固定操作人員,組織學習培訓。
4、落實首件工程檢查總結,加強質量檢查,在鋼筋籠卸籠時及時驗收並補焊。
5、按規定進行設備的維護保養,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6、加工設備使用前,要檢查相關電源的接通情況;漏電保護器、地線要安裝正確,確保其運行安全。
7、加工設備運行過程中,嚴禁遮蓋電器部分,要保持散熱順暢;要注意檢查馬達是否過熱。
8、定期對各類設備接線端子、螺栓、螺帽進行檢查,在電源切斷的情況下重新緊固;對減速機、液壓站油量進行定期檢查,如有不足,要進行添加,如有漏油現象,要進行及時修理。
9、操作人員要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不能穿過於肥大、有絲帶或易被捲入設備的服裝進行生產作業,防止衣服、手臂被捲入設備中,長發者須把頭發盤起並固定在安全帽內。
中達咨詢提醒:更多關於建築企業施工工藝情況和建築企業施工信息,可以登入中達咨詢建設通進行查詢。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③ 鑽孔灌注樁鋼筋籠的底籠下端為什麼用半籠而不用全籠
受力主要在上部
下部負籠主要為保護聲測管及防治浮籠
很多其實都未設置負籠
不必要了
下部的負籠能很好的抑制浮籠現象發生!
強度方面其實作用不大!
④ 鑽孔灌注樁設計樁長有46m,為什麼鋼筋籠只有31m,那樁底15m是沒有設置鋼筋籠嗎還有怎樣控制鋼筋籠的標高
太正來常了,灌注樁一半源只設計1/3樁長的鋼筋籠,鋼筋籠主要是承受剪切力,樁下部可以不要。
一般設計鋼筋籠上都有4根16的鋼筋掛鉤,鋼筋掛鉤的長度就是鋼筋籠頂標高(注意不是樁頂標高)和自然地面標高的高差,只要掛鉤不上浮,鋼筋籠就不會上浮,要記住,鋼筋籠主要是控制它上浮,不是下沉。
⑤ 沖孔灌注樁鋼筋籠下一半沒有下全長會出現什麼問題會影響質量嗎
有可能造成樁在使用過程中斷裂!從而引起地基不穩,甚至造成整個樓的傾斜或是倒塌!
⑥ 鑽孔灌注樁鋼筋籠螺旋筋的綁扎要求滿扎嗎
樁頂需嵌入承台或系梁那部分不用綁扎。那部分要在施工承台或系梁時再綁的。規范上沒有這方面的特別要求!
⑦ 鑽孔灌注樁的鋼筋籠,規范有要求箍筋要滿扎麽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及專JGJ94-2008《建築樁基技術規范》上都沒屬有關於這點的詳細條文。但是,在《建築樁基技術規范》的6.2節里提及到了鑽孔灌注樁的工藝有注漿導管在鋼筋籠里上下活動,可知,會對鋼筋籠擾動,這就很有必要箍筋滿扎!
⑧ 基礎施工中灌注樁的鋼筋籠(帶長縱筋的)一般都有按設計全樁長設置嗎還是只放上半段而下半段沒放
在施工中一般都是按照設計圖紙施工 所以沒有說只放上半段而下半段不放的道理
在安置灌注樁鋼筋時 一定要按設計圖紙的長度來安置 因為地基是在地底的 鋼筋如果上半段安置了 下半段沒放 砼打下去就像筷子一樣 斷開了 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受力點也就開始不同.....
還有就是 為了省點點錢而出的事故 施工方是承擔不起的 或者是得不償失
如果有用 請給分
⑨ 基礎施工中灌注樁的鋼筋籠(帶長縱筋的)一般都有按設計全樁長設置嗎還是只放上半段而下半段沒放
你好
樁鋼筋籠的縱筋一般不採用搭接
防止受力不均勻
工地上一般採用機械連接也就是
電渣壓力焊或者直螺紋套筒連接
至於焊接的長度看03g101-1規范有
別聽3樓的
他是個籃子
⑩ 鋼筋籠箍筋必須是滿扎嗎有沒有規范要求
是的,-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第5.4.7-2條規定有寫。
在橋涵或者高層建築施工時,根據要求可能要求基礎進行打樁,方法是用利用機器沖孔和水磨鑽孔,並且孔深達到設計要求,然後向樁孔下放鋼筋籠,再插入導管進行混凝土澆注。
當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底時,由於澆注的混凝土自導管翻出由下而上的壓力較大,托動了鋼筋籠上浮; 或由於混凝土因澆注時間較長,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殼,砼與鋼筋籠有一定握裹力,混凝土在導管翻出後將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頂升,同時也帶動鋼筋籠上移。
(10)灌注樁鋼筋籠為什麼不要滿籠擴展閱讀:
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
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