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屋面鋼筋怎樣綁及做法
鋼筋的連接方式分為綁扎、機械連接(套筒式擠壓機械連接、滾壓直螺紋鋼筋機械連接、錐螺紋內機械連接)、焊接(容閃光對焊、電渣壓力焊、電弧焊等)<br>上下柱的鋼筋宜採用焊接,當鋼筋直徑在22MM以內時,也可以採用搭接。。<br>鋼筋採用焊接可以節約鋼材,改善結構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工藝要求較高。。它的反面應該就是綁扎的優缺點。。<br>鋼筋機械連接的優點 冷擠壓 操作簡單,容易掌握。對中度高,鋼筋連接質量優於母材的力學性能,連接速度快,安全可靠,無明火作業,無著火隱患,不污染環境,實現文明施工等優點。
② 平房凈跨度8米的懸空梁鋼筋怎麼配
頂板用二級Ø12,樑上鐵2c20,下鐵4c25,箍筋a10@100/200,腰筋4b12,梁高>=600,最好不要上反梁,配筋保守,但是可以放心使用
③ 屋面框架梁鋼筋布置。
屋面框架抄梁1 一跨 400寬 900高
箍筋為8個毫的 加密區間距100 非加密區間距200 4支箍
上部貫通筋為2根18的角筋+2根12的貫通筋;底部貫通筋分為兩排 底排鋼筋為6根25的鋼筋 底部二排筋為2根22的鋼筋
8根抗扭鋼筋為12的 這個地方應該注寫有誤 一般的抗扭鋼筋為梁兩側中部各1根或者2根 只有構造鋼筋才會多根布置,一般間距不超過200,代號為G
關鍵的鋼筋代號省略了 所以我也就是根據一般常識進行讀取
另外,這只是一根梁的集中標注,還要看梁平面圖的原位標注,兩部分相加(原位標注比集中標注多出的鋼筋為架力筋或者非貫通筋),才是一根梁的完整配筋
建議細看03G101圖集 裡面詳細解釋了集中標注和原位標注的識別方法,
現在我所看過的就有03G-09G系列平面標注圖集,聽說出了10G但我還沒見過,總之,平面標注系列圖集出來以後,減輕了設計者的工作量,但是增加了施工人員的煩惱,給我的感覺是博大精深,錯綜復雜,前後還有輕微的互相抵觸的地方,常常鬧得人頭昏腦脹
總之一句話 想將這套圖集搞通透 非一日可成
④ 斜屋面斜梁6米長應做多大梁鋼筋如何配
與斜面垂直,30cm高的梁就行
⑤ 請問一下此處的懸梁鋼筋如何布置
這個上面3根18 底部2根14
能不能支起不僅看配筋 還要考慮梁高度的
⑥ 懸挑梁外懸挑板鋼筋應怎麼放
來一、鋼筋如何放置源:
現澆屋面板挑檐轉角處的構造鋼筋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當挑檐寬度l≤5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3根,錨固長度la>500 mm;當500 mm<l≤8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5根,錨固長度la≥800 mm。
二、懸挑梁的名詞解釋:
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築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可為固定、簡支或自由段。 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
三、圖示:
⑦ 屋面框架梁伸入剪力牆部分的鋼筋怎麼配筋
構造一說是柱外側配筋率>1.2%時,柱外側鋼筋要伸到梁內。構造二正相反。
剪跨比短柱不好的理由及設計中應該採取的措施
(1)框架的柱端一般同時存在著彎矩M和剪力V,根據柱的剪跨比λ=M/`Vh_o`來確定柱為長柱、短柱和極短柱`h_o`為與彎矩M平行方向柱截面有效高度。λ>2(當柱反彎點在柱高度`H_o`中部時即`H_o`/`h_O`>4)稱為長柱;1.5<λ≤2稱為短柱;λ≤1.5稱為極短柱。
試驗表明:長柱一般發生彎曲破壞;短柱多數發生剪切破壞;極短柱發生剪切斜拉破
壞,過種破壞屬於脆性破壞。
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柱,柱端的剪力一般較大,從而剪跨比λ較小.易形成短柱或極短柱,產生斜裂縫導致剪切破壞。柱的剪切受拉和剪切斜拉破壞屬於脆性破壞,在設計中應特別注意避免發生進類破壞。
(2)高層建築的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外框架內核心筒結構等結構中.由於
設置設備層.層高矮而柱截面大等原因,某些工程中短柱難以避免。如果同一樓層均為短
柱,各柱之間抗側剛度不很懸殊,這種情況下按有關規定進行內力分析和截面設計構造,結構安全是可以保證的。應避免同一樓層出現少數短柱,因為這少數短柱的抗側剛度遠大
於一般柱的抗側剛度.在水平地震作用或風荷載作用下吸收較大水平剪力,尤其在框架(純框架}結構中的少數短柱,一旦地震超設防烈度的情況下,可能使少數短柱遭受嚴重破壞,同樓層柱各個擊破,這對結構安全將是極大危險。
因此,當剪力牆或核心筒作為主要抗側力結構的框架.剪力牆結構和外框架內核心筒
結構中出現短柱,與純框架結構中出現短柱應有所不同,重視的程度應有所區分。純框架
結構的樓梯問甲台處當設置柱閆梁時常使支承該梁的柱形成短柱,為避免出現短柱可在平
台靠踏步處設粱.而梁兩端設置從樓層框架樑上支承的小柱,平台板外端不再設梁而樓梯跑板外伸懸挑板。
(3)有抗震設計的框架短柱應按下列要求:
1)必須驗算柱的剪壓比,其受剪截面應符合:
V≤`(1)/(r_RE)`(0.15`β_cf_cbh_o`) (5-23)
式中 V 柱計算截面的剪力設計值;
`f_c`一一混凝土軸心受壓強度設計值;
b——矩形截面的寬度;
`h_o`——柱截面計算力向有效高度;
`β_c`——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當不大於c50時取l.O;c80時取O.8;在c50和c80之間時可按線性內插取用;
`γ_RE`------承載力抗震高速系數,取0.85.
2)柱的軸壓比,當剪跨比λ不大於2但不小1.5時,應比《高規》表6.4.2數值減小O.05;剪跨比λ小於1.5時應專門研究並採取特殊構造措施,可採用型鋼混凝土柱或芯柱。
3) 抗震等級為一級和特一級時,其單側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1.2%.
4) 加密區范圍箍筋的何種配箍率應按《高規》第6.4.7條1款規定;且宜採用復合螺旋箍或井字復合箍,其體積配箍率不應小於1.2%,設防烈度為9度時不應小於1.5%.
5) 箍筋應沿柱全高加密,箍盤的直徑不應小於10mm,肢距不大於200mm.間距不應大於100mm.一級時尚不應大於6倍的縱向鋼筋直徑.
6) 短柱尚應滿足《高規》中有關框架柱,框支柱的各項規定.
⑧ 屋面主梁的配筋問題,梁的上排筋規格與底排筋的規格有怎麼要求
梁的縱向受力鋼抄筋按結構計算要求配置,且滿足規范構造最小配筋率0.2%要求;梁的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見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屋面主梁的縱向鋼筋配置,沒有上排與下排、底排筋的規格差別限制。
⑨ 現澆板底下的大梁鋼筋怎麼配
現澆肯定比預制重些,但那是屋面,盡量還是用現澆板。
梁跨度5.5米,上面只擱板,回不做答牆,截面用250*450,下鐵3根18,上鐵2根16,箍圓8間距150mm,加密區就用100mm。
兩條梁將10.5米*5.5米的板相當於分成三塊,板與板之間架設負筋,圓8間距200,兩邊各伸入板內900mm。
大梁兩頭構造柱鋼筋加大,用直徑1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