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大小一共有幾種
鋼筋的分類和用途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1.按化學成分分
碳素鋼鋼筋和普通低合金鋼筋。碳素鋼鋼筋按碳量多少,又分為低碳鋼鋼筋(含碳量低於0.25%,如I級鋼筋),中碳鋼鋼筋(含碳量0.25%~0.7%,如IV級鋼筋),高碳鋼鋼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鋼絲),碳素鋼中除含有鐵和碳元素外,還有少量在冶煉過程中帶有的硅、錳、磷、硫等雜質。普通低合金鋼鋼筋是在低碳鋼和中碳鋼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獲得強度高和綜合性能好的鋼種,在鋼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錳、釩、鈦等,普通低合金鋼鋼筋主要品種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種化學成分含量的多少,對鋼筋機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響極大。一般建築用鋼筋在正常情況下不作化學成分的檢驗,但在選用鋼筋時,仍需注意鋼筋的化學成分。下面介紹鋼筋中主要的五種元素對其性能的影響。
碳(C):碳與鐵形成化合物滲碳體(Fe3C),材性硬且脆,鋼中含碳量增加滲碳體量就大,鋼的硬度和強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韌性則下降,材性變脆,其焊接性也隨之變差。
錳(Mn):它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可使鋼的塑性及韌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適,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可使鋼的強度和硬度增加。有時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於0.4%,但不能超過0.6%,因為它含量大時與碳(C)含量大時的作用一樣。
硫(S):它是一種導致鋼熱脆性、使鋼在焊接時出現熱裂紋的有害雜質。它在鋼中的存在使鋼的塑性和韌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過0.045%。
磷(P):它也是一種有害物質。磷使鋼容易發生冷脆並惡化鋼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時,它可使鋼材或焊縫出現冷裂紋。一般要求其含量低於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鋼也必須控制在0.050%~0.120%之間。
2.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3.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4.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5.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6.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Ⅱ 常用四種熱軋鋼筋的直徑代號
【熱軋鋼筋】是經熱軋成型並自然冷卻的成品鋼筋,由低碳鋼和普通合金鋼在高溫狀態下壓制而成,主要用於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配筋,是土木建築工程中使用量最大的鋼材品種之一。直徑6.5~9毫米的鋼筋,大多數捲成盤條;直徑10~40毫米的一般是 6~12米長的直條。熱軋鋼筋應具備一定的強度,即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它是結構設計的主要依據。分為熱軋光圓鋼筋和熱軋帶肋鋼筋兩種。熱軋鋼筋為軟剛,斷裂時會產生頸縮現象,伸長率較大。
Ⅰ級鋼筋
其強度等級為24/38公斤級,是用鎮靜鋼、半鎮靜鋼或沸騰鋼 3號普通碳素鋼軋制的光圓鋼筋。它屬於低強度鋼筋,具有塑性好、伸長率高(δ5在25%以上)、便於彎折成型、容易焊接等特點。它的使用范圍很廣,可用作中、小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主要受力鋼筋,構件的箍筋,鋼、木結構的拉桿等。盤條鋼筋還可作為冷拔低碳鋼絲和雙鋼筋的原料。
Ⅱ級鋼筋
Ⅱ級鋼筋用低合金鎮靜鋼或半鎮靜鋼軋制,以硅、錳作為固溶強化元素。Ⅱ級鋼筋強度級別為34(32)/52(50)公斤級,其強度較高,塑性較好,焊接性能比較理想。鋼筋表面軋有通長的縱筋和均勻分布的橫肋,從而可加強鋼筋與混凝土間的粘結。用Ⅱ級鋼筋作為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力鋼筋,比使用Ⅰ級鋼筋可節省鋼材40~50%。因此,廣泛用於大、中型鋼筋混凝土結構,如橋梁、水壩、港口工程和房屋建築結構的主筋。Ⅱ級鋼筋經冷拉後,也可用作房屋建築結構的預應力鋼筋。
Ⅲ級鋼筋
Ⅲ級鋼筋主要性能與Ⅱ級鋼筋大致相同,強度級別為38/58公斤級。Ⅲ級鋼筋改稱HRB400級鋼筋。簡單的說,這兩種鋼筋的相同點是:都屬於普通低合金熱軋鋼筋;都屬於帶肋鋼筋(即通常說的螺紋鋼筋);都可以用於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中。
Ⅳ級鋼筋
Ⅳ級鋼筋其強度級別為55/85公斤級,用中碳低合金鎮靜鋼軋制,其中除以硅、錳為主要合金元素外,還加入釩或鈦作為固溶和析出強化元素,使之在提高強度的同時保證其塑性和韌性。Ⅳ級鋼筋表面也軋有縱筋和橫肋,它是房屋建築工程的主要預應力鋼筋。Ⅳ級鋼筋在使用前應由施工單位進行冷拉處理,冷拉應力為750兆帕,以提高屈服點,發揮鋼材的內在潛力,達到節約鋼材的目的。經冷拉的鋼筋,其屈服點不明顯,因此設計時以冷拉應力統計值(冷拉設計強度)為依據。但冷拉過的鋼筋經數月自然時效或人工加溫時效後,鋼筋又會出現短小的屈服台階,其值略高於冷拉應力,同時鋼筋有變硬趨勢,此現象稱作「時效硬化」。
Ⅲ 各級鋼筋可以有哪些直徑
有6、6.5、8、10、12、14、16、18、20、22、25、28、32,實際中建築工程用的一般12以下是圓鋼(一級),二三級鋼是後面的那幾種。
Ⅳ 鋼筋的型號有幾種
國家標準的型號有一級鋼筋、二級鋼筋、三級鋼筋等著幾種常見的標准。它專的屈服強度、極限屬強
度、延伸率、冷彎、及可焊性均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級別的鋼筋使用位置也有很大的一同。
一級鋼
屈服強度235MPa,極限強度310MPa,二級鋼屈服強度335MPa,極限強度510MPa,三級鋼屈服
強度400MPa,極限強度600MPa,HRB335是二級鋼,HRB400是三級鋼。
(4)鋼筋常用直徑有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分類:
一、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二、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三、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四、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
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Ⅳ 鋼筋有哪些大小型號
一級、二來級常用規格有直徑6.5(圖紙源一般標為6)、8、10、12、14、16、18、20、22、25、28、32、36等,超過36毫米的就極少用了。
冷拉低碳鋼絲一般常用直徑為4.0、5.0毫米。
實際上廠家也生產除上述規格以外的產品,我在工地就遇到過9毫米直徑的園鋼。
至於圖紙標注的6毫米筋,現在已不生產,但國內早年確實生產的都是6毫米的,現在則只生產6.5毫米的了。設計部門因過去延續下來的習慣,有很多仍將6.5毫米筋標注為6毫米,其實在結構計算及計算工程量時都是按6.5毫米為準的。
Ⅵ 在建築中常用的鋼筋直徑有哪些
6.5、8、10、12、14、16、18、22、25,在粗點直徑28的都不常用了
Ⅶ 鋼筋直徑總共有多少規格
Ⅰ級鋼(光圓)- 6.5、8、10、12、內14、16、18、20、22、25、28、32等。
Ⅱ級鋼(容帶肋)-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Ⅲ級鋼(帶肋)- -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鋼筋常見直徑6、6.5、8、12、14、16、18、20、22、25、28、32 。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
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
Ⅷ 常用的鋼筋直徑有哪些
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附錄B列出的混凝土用鋼筋直徑有15種規格,從6.0~50mm。常見的有6、8、10、12、14、16、18、20、22、25mm.
Ⅸ 鋼筋大小有哪些型號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 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現在鋼筋常用有熱軋光圓鋼筋(俗稱圓鋼)、熱軋帶肋鋼筋(俗稱螺紋鋼)、冷軋扭鋼筋、冷拔低碳鋼絲。其中以前兩者應用最廣泛,後兩者一般用在高強混凝土中。 圓鋼標識為HPB2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6.5、8、10、12,再粗的就不常用了,而且以6.5和8最為常用,一般用做箍筋。
螺紋鋼常見標識是HRB335,一般採用的直徑為12到22的偶數、25、28、32、40、50,再粗的一般出現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中,不常用,一般在25以下的最為常用,而且磚混結構中16以下的常見。至於HRB400、HRB500一般也不常見,至少一般工業、民用建築中不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