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個是什麼意思。上部鋼筋加括弧
這個符號代表是架立筋。也就是說WKL2上部的主筋不是貫通筋,具體的做法你參考鋼筋圖集11G101-1 第八十頁的做法。
B. 梁平法集中標注中上部鋼筋打括弧是什麼意思
是貫通筋後面加括弧如4 ?25+(4 ?20)括弧里表示架立筋.跨中的鋼筋與兩邊支座鋼筋相連接
C. kl上部筋原為標注用加了個括弧是什麼意思如(4*20)集中標注是2*20
集中標注2*20.,即是2根20筋通長,
原位標注4*20,表在該支座共4根20筋.(除去通長筋2根,另加2根筋,此筋按規范設置,一般上鐵為1/3Ln)
D. 梁集中標注打括弧是什麼意思
梁集中標注,上部縱筋加括弧是架立筋的意思,就是說明這個梁的上部兩個角筋,只有支座部位有或者沒有,箍筋就需要採用架立筋來固定,它是不需要錨入兩端支座的。
集中標註:在梁平面布置圖上,分別在不同編號的梁中各選一根梁,在其上注寫截面尺寸和配筋具體數值的方式來表達梁平法施工圖。
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當集中標注中的某項數值不適用於梁的某部位時,則將該項數值原位標注,施工時,原位標注取值優先。
(4)上部鋼筋加了括弧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梁鋼筋標注方法:
1、樑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時表示方法 :
(1)3Φ22,3Φ20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2, 下部鋼筋為3Φ20。
(2)2φ12,3Φ18 表示上部鋼筋為2φ12, 下部鋼筋為3Φ18。
(3)4Φ25,4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4Φ25, 下部鋼筋為4Φ25。
(4)3Φ25,5Φ25 表示上部鋼筋為3Φ25, 下部鋼筋為5Φ25。
2、樑上部鋼筋表示方法:
(1)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2)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3)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4)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3、梁腰中鋼筋表示方法:
(1)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2)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3)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4)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4、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
(1)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內。
(2)6Φ25 2/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下排筋4Φ25。
(3)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4)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兩排筋,上排筋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Φ25,通長布置。
二、標注規定:
1、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的所有縱筋。
2、梁下部縱筋多於一排時,用斜線『/』將各排縱筋自上而下分開。
3、附加箍筋或吊筋,將其直接畫在平面圖中的主樑上,用線引注總配筋值,當多數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時,可在梁平面法施工圖上統一註明,少數與統一註明值不同時,再原位引注。
原位標注包括在梁的上部標明支座筋和架立筋;在梁的下部標明下部筋、箍筋、拉筋、腰筋、梁跨截面變化、位置變化、標高變化;還包含其它特殊改變的數值及文字說明。
三、鋼筋製作:
對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E. 配筋圖上鋼筋帶括弧是什麼意思
含義:架立筋。
例如:(標在樑上支座處)2Φ22+(4Φ12) 表示2Φ22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其他含義:
一、箍筋表示方法: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二、梁下部鋼筋表示方法: 6Φ25 (-2 )/4 表示有兩排鋼筋,上排筋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5)上部鋼筋加了括弧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加工注意事項:
對鋼筋加工製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後,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後方可成批製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施工中如需要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嚴格遵守現行鋼筋砼設計規范的各種規定,並不得以等面積的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的鋼筋。凡重要部位的鋼筋代換,須徵得甲方、設計單位同意,並有書面通知時方可代換。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結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後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後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
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後,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後尺寸不大於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D,不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箍筋。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箍筋調整,即為彎鉤增加長度和彎曲調整值兩項之差或和,根據箍筋量外包尺寸或內包尺寸而定。
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a.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b.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彎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c.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內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鋼筋綁扎與安裝:
鋼筋綁扎前先認真熟悉圖紙,檢查配料表與圖紙、設計是否有出入,仔細檢查成品尺寸、心頭是否與下料表相符。核對無誤後方可進行綁扎。
採用20#鐵絲綁扎直徑12以上鋼筋,22#鐵絲綁扎直徑10以下鋼筋。
F. 標注中上部鋼筋用括弧表示指的是什麼鋼筋,怎麼輸入
梁平法集中標注中,用括弧表達的是上部的架立筋。其直徑、等級、根數、長度按架立筋輸入。
G. 梁配筋圖原位標註上部筋、括弧裡面的符號是什麼意思
題主你好。梁配筋圖原位標註上部鋼筋,分為支座負筋,跨中通長筋兩種。
其中題主截回圖上鋼筋答後面括弧里應該是字母t,表示的是結構梁通長鋼筋。
這種表示方法應該在結構施工圖中有說明,題主可以在圖紙中找下,或者看下結構總說明。
H. 樑上上部通長筋加括弧表示什麼意思
括弧內鋼筋是架立筋,一般是梁箍筋為四肢箍以上,且貫通筋不夠時,須加架立筋。若貫通筋時,無須架立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