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筏板基礎的鋼筋排布
根據《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圖解》介紹: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
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這樣操作的優點:
1、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於抗震,節省材料;
2、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布置的優點,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
3、 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於標准化、定型化,便於採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
4、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 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1)筏板基礎鋼筋布置xy如何定義擴展閱讀:
鋼筋排布時的注意事項:
1、綁扎前應用粉筆畫好底板鋼筋的分檔標點線和鋼筋位置線,並擺放下層鋼筋。
2、鋼筋的擺放順序:底板底層鋼筋:長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底板面層鋼筋:短向筋在下,長向筋在上,所有交點均應綁扎。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
3、筏板底部與頂部縱筋彎鉤交錯12d,側面構造封邊鋼筋為12@200,綁扎在筏板主筋內側,至少有一根側面構造縱筋與兩交錯彎鉤綁扎。
4、受力鋼筋焊接或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在連接區內,縱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得大於50%。
5、基礎鋼筋保護層厚度:筏板底面和側面:50mm;筏板頂面25mm;柱35mm,外牆外側:50mm;外牆內側及內牆:25㎜,保護層墊塊間隔0.6-0.8m,應與鋼筋綁牢,不應漏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基礎
❷ 筏板基礎下鐵鋼筋X方向與Y方向誰在上誰在下
正常都是短的在下,長的在上。受力角度,越短,剛度越高。但是某些反梁、懸臂梁,又有所不同,得結合現場結構。
❸ 圖紙中X\Y向 和雙向板,蓋板,筏板基礎等鋼筋布置問題。
對於筏板鋼筋布置,對下層鋼筋,若是雙向板,一般哪根鋼筋在下,專哪根在下,不特別受限屬制。對於單向板,受力筋在下,附筋在上。對於上層鋼筋,跟下層相反。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
最簡單的就是鋼筋的布置和樓面結平板(現澆樓板)的鋼筋布置方式剛好上下顛倒。
❹ 鋼筋xy代表什麼方向
鋼筋圖紙上一般從左抄至右為X向,從下至上為Y向。
5.1.2 為方便設計表達和施工識圖,規定結構平面的座標方向為:
1.當兩向軸網正交布置時,圖面從左至右為X向,從下至上為Y向;
2.當軸網轉折時,局部座標方向順軸網轉折角度做相應轉折;
3.當軸網向心布置時,切向為X向,徑向為Y向。
❺ 樁基承台中,x向鋼筋和y向鋼筋如何布置,哪個在上,哪個在下面,有什麼依據
x向鋼筋在上;向鋼筋在下。
依據:長方向上,底板受到的基礎反力引起的彎矩大,故把長向鋼筋放在下面,獲得較大的力臂。
樁基:由樁和連接樁頂的樁承台(簡稱承台)組成的深基礎或由柱與樁基連接的單樁基礎,簡稱樁基。
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若樁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於地面以上,則稱為高承台樁基。建築樁基通常為低承台樁基礎。高層建築中,樁基礎應用廣泛。
(5)筏板基礎鋼筋布置xy如何定義擴展閱讀:
技術特點
樁基是一種古老的基礎型式。樁工技術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無論是樁基材料和樁類型,或者是樁工機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現代化基礎工程體系。在某些情況下,採用樁基可以大量減少施工現場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
70年代,中國曾發生了幾次大地震。以其中的唐山大地震為例,凡採用樁基的建築物一般受害輕微。這說明樁基在地震力作用下的變形小,穩定性好,是解決地震區軟弱地基和地震液化地基抗震問題的一種有效措施。
樁基中樁的數量和排列應根據上部結構和荷載情況確定。柱下樁基可以用一根也可用一群樁並排列成多邊形;牆下樁基常成排布置,當建築物荷載大和佔地面積小時,則要成片布置成滿堂樁。
樁基上作用的荷載以豎向荷載為主時,樁都是豎直的;如有較大的水平荷載,就要布置斜樁以抵抗水平力。
由於樁基種類繁多,施工工藝差異大,加之地層變化復雜,施工過程中可能會使樁身出現縮徑,擴徑,夾泥,離析,斷樁等缺陷,當然施工後由機械開挖,碰撞也會引起淺部樁身缺陷。
樁身缺陷的存在會改變基樁的正常工作性狀,從而對基礎產生潛在危險。通過驗收檢測評價樁身完整性是保證基礎安全的必然。大量的實踐證明基樁低應變動力試驗技術是判斷樁身完整性十分有效的手段(方便,快速,經濟及測試數量大)。
❻ 鋼筋板筋圖 紙中的xy表示什麼 是軸向還是主筋
鋼筋板筋圖,東西來方自向為X方向。無論是手工計算還是軟體計算多是一個結果,所不同的是軟體計算快,手工計算慢。對於斜交軸網,不能這么說,軟體最好用平行板邊布置,用X方向和Y方向布置容易方向搞反。
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
(6)筏板基礎鋼筋布置xy如何定義擴展閱讀:
板筋的使用在建築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設計經驗,同時也提出一些新問題。以水電機組為例,發電機上、下機架、轉子支架等許多部件屬於板筋結構。為提高電站綜合效益,當前動力設備的發展趨向於大容量、高負載機組。
正在開發的三峽水力機組,單機最大容量達到70 萬kW,下機架負載5500t。容量的增大帶來剛度、強度、穩定性、絕緣等方面一系列問題。結構方面,為保障安全,採取的辦法往往是按比例增加板筋件尺寸,結果造成板筋件尺寸越做越大,佔用的空間隨之增加。
❼ 承台鋼筋X軸和Y軸怎麼理解,常規鋼筋布設是不是長的在下
這個不管按圖看還按常規,都是短的在下,長的在上。承台鋼筋一般都只配下部筋,主受力筋是最下部筋,所以短的在下。一般情況下,樓板筋、基礎板筋、承台基礎筋、條形基礎筋,都是:近中間的為長,靠中間外側的為短,也就是:下部鋼筋:是短的在下,長的在上。
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
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7)筏板基礎鋼筋布置xy如何定義擴展閱讀:
鑿除超灌樁頭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鑿除應自上而下順序進行。兩人作業時,應相互呼應,協調配合,多人作業時應設專人指揮。
使用風動工具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並佩戴防護用品。手工鑿除時,大錘必須安裝牢固,扶釺人應使用夾具,不得徒手扶釺,使錘人不得戴手套,不得與扶釺人面對面操作。應及時清除拆除的碎塊。
低樁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進土中,高樁承台一般露出地面或水面。高樁承台由於具有一段自由長度,其周圍無支撐體共同承受水平外力。基樁的受力情況極為不利。樁身內力和位移都比同樣水平外力作用下低樁承台要大,其穩定性因而比低樁承台差。
❽ 筏板基礎的鋼筋標注中Y是什麼意思
JZL3(3B)500*750Y 的這個Y才是加腋。
JZL3(3B) 500X750Y
基礎主粱3號 3跨 2端有外伸 粱橫截面寬500高750 加腋粱(腋長與腋版高標注中未給出)
Ф權8@200(4)
1級鋼筋 直徑8 區間距200 4肢框
B4Φ25
粱底部貫通縱筋4根 1級鋼筋 直徑25 (T粱頂部標注中未給出)
YΦ12@120;Ф8@250
Y方向(從下至上) 底部貫通縱筋1級鋼筋 直徑12 區間距120 頂部貫通縱筋1級鋼筋 直徑12 區間距120
應該很詳細了!
❾ 筏板基礎鋼筋如何布置
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筏板基礎的鋼筋通常為雙層雙向鋼筋,對於上皮鋼筋,一般長向鋼筋為底筋,短向鋼筋為麵筋;下皮鋼筋則是相反,長向鋼筋在上,短向鋼筋在下。雙層雙向鋼筋交叉垂直擺放底筋和麵筋。
(9)筏板基礎鋼筋布置xy如何定義擴展閱讀:
盡量使建築物重心與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筏基邊緣宜外挑,挑出寬度應由地基條件、建築物場地條件、柱距及柱荷載大小、使地基反力與建築物重心重合或盡量減少偏心等因素綜合確定,一般情況下,挑出寬度為邊跨柱距的1/4~1/3。
筏板基礎的厚度由抗沖切和抗剪強度確定,同時要滿足抗滲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載較大時,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設置暗梁且配置抗沖切箍筋,來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數柱而將整個筏板加厚。除強度驗算控制外,還要求筏板基礎有較強的整體剛度。
一般經驗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樓層數估算,每層約需板厚50mm~80mm。本工程塔樓地上21層,筏板厚度為1100mm;部分軸力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為16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