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算量彎折部分是144,怎麼在鋼筋算量里設置
鋼筋計算公式 鋼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結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算
梁的支座不計算箍筋
計算通長鋼(貫通筋)的時候梁的一端有柱那還有一端是牆的話鋼筋需要錨固
錨固的長度與支座的寬度有關系,兩端不一定長度相等
箍筋計算按照凈跨-50*2計算
中間有柱時扣柱,計算方法同上一條
結構各類構件的連接關系問題,也就是誰時誰的支座的問題
基礎是柱、牆的支座,柱是梁的支座,梁是板的支座、次梁以主梁為支座。
縱向鋼筋錨入支座;橫向鋼筋(箍筋)不進支座,進入支座也是構造要求不是受力要求。柱、牆進入支座的插筋之箍筋不起箍筋作用,只起穩定作用,只要一個大的方框箍就行,真正上面柱中起箍筋作用時需要隔一拉一。梁進入支座時也是縱筋進入,但連梁到了頂層要求箍筋進入支座,因為頂層連樑上部受力筋在表皮,錨固不可靠,要靠箍筋把它約束住,不崩出去。
梁箍筋的計算長度是每跨的凈跨長減去100MM,也就是說,梁的箍筋是從柱邊50MM開始布置的,柱中不布置梁箍筋,但柱箍筋必須布置且加密; 這一點在中國抗震設計規范中有明確規定;
梁鋼筋的錨固問題只與 梁下部存不存在支座 有關,與支座究竟是 柱還是牆或者是其他主梁 無關;
梁鋼筋在支座內的錨固長度問題與梁的類型(框架梁\次梁)和支座類型(邊支座\中支座)有關;
框架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0.4倍LAE(LAE為一個錨固長度)+彎鉤15D(D為鋼筋直徑);如果邊支座的寬度本身不小於鋼筋的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的鋼筋則可以不必彎鉤進行直錨,但此時直錨長度必須不小於一倍錨固長度;框架梁底筋在中支座的的錨固長度為一倍LAE,面部通長筋在跨中1/3區域內連接(冷接或焊接或機械連接),須滿足連接長度規范;
次梁在邊支座的錨固長度是直段12D+彎鉤15D,在中支座的錨固長度是12D; 記住了,這就是框架梁與次梁的區別;
關於梁中架立筋\構造腰筋\抗扭腰筋的連接長度,是一般人容易出錯的一個問題:梁中架立筋和構造腰筋的連接長度不論什麼梁一律是15D,抗扭腰筋的方式同梁中主筋一樣,遵守受力主筋的連接規范;
主梁箍筋的加密長度問題,一般人只知道是梁高的1.5倍,此識有誤.實際是,一級抗震結構,主梁箍筋加密長度是梁高的2.0倍,二三四級抗震結構,才是梁高的1.5倍.
2. 廣聯達鋼筋算量軟體怎麼修改鋼筋計算式
你好先匯總然後編輯鋼筋點你要修改的鋼筋進行修改,最後鎖定就可以!也可以在計算設置裡面設置!希望可以幫到你!
3. 用廣聯達畫好的鋼筋算量發現計算規則設置錯了 怎麼修改
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雙擊打開廣聯達算量軟體。
4. 畫好廣聯達鋼筋算量怎麼把03G101的計算規則修改成11G101
您好:11G與03G在軟體中是復不支持制互相轉換的。
當你使用2166或2167版本新建工程時,在規則選擇時會給出不可以轉換的提示。原因是:兩者變化太大。轉不了了。變化不僅表現在節點計算上,而且表現在構件上。例如03G是有「地框梁、基礎連梁」,在11G里全沒了。而11G圖集中又新增了「基台梁、基礎聯系梁」 試想如果你用03畫一個地框梁,如果轉到11G里會發生什麼?所以不能轉化。
唯一的辦法,先導入到圖形,再從圖形導鋼筋,但是鋼筋信息,全都沒有了。
5. 09廣聯達鋼筋算量怎麼修改參數圖
箍筋形式改成3*3看看
6. 鋼筋算量軟體,在匯總計算以前,一般都要進行哪些設置調整
現在用鋼筋算量軟體,我習慣是一般是畫完鋼筋以後再對前面的各種設置進行統一調整,所謂的調整就是對各個能修改的地方都看一下,需要調整的就調整一下,但是總是感覺有的地方沒有調整到,擔心影響鋼筋算量的准確度。 高手們能不能給出個比較詳細的調整內容,這樣也能至少保證大體上的准確度。越詳細越好。 閱讀施工圖和編審工程預決算一樣,沒有捷徑可走,必須按部就班,系統閱讀,相互參照,反復熟悉,才不致疏漏。 1、先細閱說明書、首頁圖(目錄),後看建施、結施、設施。 2、每張圖,先圖標、文字,後圖樣。 3、看建施,先建施,後結施、設施。 4、建施先看平、立、剖、後詳圖。 5、結施先看基礎、結構布置平面圖,後看構件詳圖。 6、設施先看平面、後看系統、安裝詳圖。 還有我給您列出了通用設置需要注意的事項:請笑納通用設置項一、 結構類型、設防烈度、檐高、抗震等級 會影響計算結果 二、 匯總方式-當選擇「按中心線計算」時,編輯鋼筋與報表預覽里的計算結果不一樣。 三、 為方便鋼筋導入算量,在建立樓層時應統籌考慮,將建施和結施圖紙對應,對鋼筋變化、抗震等級及砼標號變化的樓層分開建立,從而避免二次調整。 四、 彎鉤設置-箍筋彎鉤平直段計算按構件抗震考慮 此設置需注意 勾選後圖形中非抗震構件軟體會按非抗震的彎鉤計算。 五、 整個建築物在分開建立兩個或兩個以上GCL文件時(如車庫和住宅分開建立),底層GCL文件中向上延續的所有豎向構件少一搭接量,多一錨固量。在底層GCL文件中多建一層,且此層豎向構件不輸入鋼筋信息,可避免此問題。 六、 計算設置 板-公共屬性中的「分布鋼筋根數計算」軟體提供三種設置 向下取整+1 向上取整+1 四捨五入+1 應按是否含支座寬慎重選擇 七、 各構件設置中為「0」的地方應根據圖紙設計情況調整 八、 如果在構件計算完後發現某一構件計算有誤的快速處理辦法: 如:JLQ1[315]有誤,點擊「工具」下「選項—其它--」將「顯示圖元名稱帶ID」 打上對勾。再按F3鍵選擇即可。 九、 「.GGJ」為工程原文件,「.~GJ」為工程原文件的備份文件,在原文件丟失後將「~」改為「G」即可打開該文件。 「.GJL」為計算後的報表數據文件,將該文件刪除後,打開原文件需查看報表時必須重新計算,故不應刪除該文件。「.~JL」為計算後的報表數據文件的備份文件, 十、 在出現「數據無法更新當前層被鎖定」時,刪除保存自動生成的後綴為「.GJL」文件刪除再進行計算就可以了。
7. 魯班算量圖比例不一樣怎麼改
如果是鋼筋預算軟體那麼在導入圖紙的時候可以直接調整cad比例,如果已經導入了,可以在cad轉化命令里有比例調整。如果是在土建預算軟體里,直接可以用cad的縮放命令,好像是sc進行調整。
8. 廣聯達鋼筋算量計算設置里要改哪些
你好,一般的是根據圖紙說明要求來修改,例如:鋼筋的保護層,節點要求,板的受力鋼筋的起步尺寸,梁的加筋(次梁兩側增加的箍筋),鋼筋計算是四捨五入還是取整加一,等等吧
9. 廣聯達鋼筋算量里的鋼筋根數應該如何設置
軟體中的默認設置基本上符合規范的
如果你對結果有特殊要求可以自己改
10. 如何改變圖紙比例
設置成297*210,我一般在模塊下列印,列印時選擇「窗口」,將圖框4個角選好(選角就是確定窗口的范圍)就可以了,你聽說的200.26x283.99mm是因為它擔心圖框尺寸跟A4紙張尺寸大小一樣會導致邊框列印不出來,其實是沒關系的。哪怕你的圖框是A2的參數,只要列印時選擇「窗口」,列印在A4紙上也可以,因為CAD會自動進行縮放的,比如你的A2標題框原長180mm,縮小到A4紙上列印,標題框顯示的長度就小了4倍,相反A4的列印到A2紙上就放大了4倍(可以在列印預覽里看到);。
2、按照我上面的說法,你畫圖時候用的比例跟列印的比例是沒有太大關系的。你可以試著畫一條長500的線,改變比例後再畫一條長500的線,比較一下可以看到線實際長度是一樣的。
你的1:10的圖在列印出來還是1:10,打個比方,你用筆在A4紙上畫一條長5cm的直線,再用筆在A3紙上畫一條5cm的直線,雖然A4跟A3紙大小不同(想想成不同的圖框比例)直線長度本身沒變,直線本身所表示的比例也沒變。
3、繪圖用1:1跟1:100是沒有區別的,圖形實際長度都沒有改變,不同在於你標注尺寸的時候。如果你要所要繪制圖形實際尺寸為多少你標注就是多少,那麼比例就是1:1。圖框上的比例更多是用在手繪圖或者要標注的尺寸比較大,大尺寸標注會導致圖形上數字過多而在視覺上影響看圖(CAD中可以有很多顏色區分,但列印出來後都是黑色,數據越多越凌亂),。
而必須寫出比例的原因是看圖紙的人不知道你繪圖時候想表達的比例是多少,如果是1:1而你沒有寫,會以為是你漏寫了,他會想萬一是1:10怎麼辦呢?
4、直線實際尺寸是400mm。
5、你的判斷是正確的,CAD圖中實際尺寸為400mm標注為400mm ,圖框上上寫比例1:100 那施工中用的尺寸就是40000mm。1:100表示的意思是你「標注的數字/實物尺寸=1:100」即100米高的樓房CAD中你標注為1,比例該寫(1:100m),或者(1:100000mm)。在一些機械圖紙中一般不列出單位,因為默認單位都是mm。
綜上所述,只要你標注的尺寸跟實物尺寸的數據一樣,那圖框上的比例就是1:1;
列印的尺寸你不要管他,將要列印圖放入圖框內,列印時按照我說的選擇窗口列印再選定圖框4個角就可以了,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