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直徑總共有多少規格
Ⅰ級鋼(光圓)- 6.5、8、10、12、內14、16、18、20、22、25、28、32等。
Ⅱ級鋼(容帶肋)-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Ⅲ級鋼(帶肋)- - 6、8、10、12、14、16、18、20、22、25、28、32等。
鋼筋常見直徑6、6.5、8、12、14、16、18、20、22、25、28、32 。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
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
❷ 鋼筋最小直徑是多少急
用於鋼筋混凝抄土結構的熱軋鋼筋,分為HPB235級、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其中HPB235級鋼筋(熱軋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8--20MM,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熱軋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均為6--50MM,RRB400級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40MM。
所以二級鋼筋有6mm,8mm的
❸ 各規格鋼筋直徑達到多少為合格
中熱軋光圓鋼筋允許偏差
公稱直徑(mm)
允許偏差(mm)
6(6.5)
8
10
12
±0.3
14
16
18
20
22
±0.4
中熱軋帶肋鋼筋允許偏差
公稱直徑
d
內徑d1
橫肋高h
公稱尺寸
允許偏差
公稱尺寸
允許偏差
6
5.8
±0.3
0.6
±0.3
8
7.7
±0.4
0.8
+0.4,-0.3
10
9.6
1.0
±0.4
12
11.5
1.2
+0.4
-0.5
14
13.4
1.4
16
15.4
1.5
18
17.3
1.6
±0.5
20
19.3
±0.5
1.7
22
21.3
1.9
±0.6
25
24.2
2.1
28
27.2
±0.6
2.2
32
31.0
2.4
+0.8,-0.7
36
35.0
2.6
+1.0,-0.8
40
38.7
±0.7
2.9
±1.1
50
48.5
±0.8
3.2
±1.2
附:
螺紋鋼公稱直徑、公稱尺寸、允許誤差標准如何理解?
公稱直徑:
與鋼筋的橫截面積相等對應的圓鋼直徑,簡單的說就是鋼筋的橫截面積換算出圓形面積對應的直徑)。
公稱尺寸就是指產品的具體標准尺寸(就是具體的能夠測量的尺寸,帶肋鋼筋的內徑、肋高、肋距等)。
允許誤差正規叫做:允許偏差,是指在公稱尺寸的基礎上的尺寸波動范圍(標准中有規定)。
舉例:公稱直徑的為φ10mm的鋼筋。內徑公稱尺寸就是9.6mm,允許偏差為正負0.4mm;橫肋高公稱尺寸1.0mm,允許偏差正負0.4mm;間距公稱尺寸7.0mm,允許偏差為正負0.5mm。
❹ 鋼筋標距是5倍直徑還是10倍直徑,在哪本規范上有。
親,具體規范《GBT2975-1998鋼及鋼產品力學性能試驗取樣位置及試樣制備》。專
鋼筋標距請參考屬下面:
1.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熱軋帶肋、余熱處理鋼筋
標距=5×公稱直徑
2.冷軋扭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
3.冷軋帶肋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或100mm
4.預應力混凝土用熱處理鋼筋
標距=10×公稱直徑
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
標距=100mm
6.絞線(1×7)標距不小於500mm,(1×2、1×3)標距不小於400mm
7.預應力混凝土用鋼棒
標距=8×公稱直徑
8.中強度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
標距=100mm
9.一般用途低碳鋼絲
標距=100mm
10.預應力混凝土用低合金鋼絲
標距不小於60×公稱直徑
❺ 鋼筋都有多大的
鋼筋型號: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專式、直徑大小,以及屬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1)按軋制外形分
①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②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③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④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2)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3)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4) 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5)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鋼筋先如今被廣泛應用於任何建築上,為人類的進步取得了更好的證據,也是現如今對鋼筋的質量的考察
❻ 直徑二點五厘米的鋼筋換算成鋼筋直徑是多少mm
直徑2.5厘米的鋼筋,也就是鋼筋直徑是:25mm,可表示為:Φ25
❼ 不同規格鋼筋的彎曲直徑是多少
鋼筋彎曲直徑抄就是鋼筋彎曲的襲內圓直徑。
❽ 25的鋼筋半直徑是多少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附錄A的規定,25的鋼筋直徑是25mm,因此,25的鋼筋半直徑是12.5mm。鋼筋直徑及規格詳見下表:
❾ 一般直徑多少以上的鋼筋為螺紋鋼
「螺紋鋼」是建抄材商業推銷員的庸俗稱襲呼,建築行業人員不宜跟著行外人稱呼。多少年來沒有生產過這種鋼筋。1989規范以來行業內沒有「螺紋鋼」,2002年規范以來至今,只有熱軋帶肋和冷軋帶肋鋼筋。國家沒有規定直徑多少以上才能熱軋帶肋和冷軋帶肋,不限制鋼廠生產,因鋼廠設備、習慣生產的直徑不同。常見的熱軋帶肋鋼筋有8、10、12、及以上直徑各種;常見的冷軋帶肋鋼筋有5、7、9mm直徑幾種。
❿ 鋼筋大小一共有幾種
鋼筋的分類和用途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1.按化學成分分
碳素鋼鋼筋和普通低合金鋼筋。碳素鋼鋼筋按碳量多少,又分為低碳鋼鋼筋(含碳量低於0.25%,如I級鋼筋),中碳鋼鋼筋(含碳量0.25%~0.7%,如IV級鋼筋),高碳鋼鋼筋(含碳量0.70%~1.4%,如碳素鋼絲),碳素鋼中除含有鐵和碳元素外,還有少量在冶煉過程中帶有的硅、錳、磷、硫等雜質。普通低合金鋼鋼筋是在低碳鋼和中碳鋼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獲得強度高和綜合性能好的鋼種,在鋼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錳、釩、鈦等,普通低合金鋼鋼筋主要品種有:20MnSi、40Si2MnV、45SiMnTi等。
各種化學成分含量的多少,對鋼筋機械性能和可焊性的影響極大。一般建築用鋼筋在正常情況下不作化學成分的檢驗,但在選用鋼筋時,仍需注意鋼筋的化學成分。下面介紹鋼筋中主要的五種元素對其性能的影響。
碳(C):碳與鐵形成化合物滲碳體(Fe3C),材性硬且脆,鋼中含碳量增加滲碳體量就大,鋼的硬度和強度也提高,而塑性和韌性則下降,材性變脆,其焊接性也隨之變差。
錳(Mn):它是煉鋼時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可使鋼的塑性及韌性下降,因此含量要合適,一般含量在1.5%以下。
硅(Si):它也是作為脫氧劑加入鋼中的,可使鋼的強度和硬度增加。有時特意加入一些使其含量大於0.4%,但不能超過0.6%,因為它含量大時與碳(C)含量大時的作用一樣。
硫(S):它是一種導致鋼熱脆性、使鋼在焊接時出現熱裂紋的有害雜質。它在鋼中的存在使鋼的塑性和韌性下降。一般要求其含量不得超過0.045%。
磷(P):它也是一種有害物質。磷使鋼容易發生冷脆並惡化鋼的焊接性能,尤其在200℃時,它可使鋼材或焊縫出現冷裂紋。一般要求其含量低於0.045%,即使有些低合金鋼也必須控制在0.050%~0.120%之間。
2.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3.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4.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5.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6.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