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剪力牆圖怎樣布置水平筋和垂直筋
因為是地下室,所以綁扎時是豎直筋在外,水平筋在內側
B. 剪力牆與框架梁鋼筋如何布置鋼筋
《高層建築混復凝土結制構技術規程》第8.2.2條規定:
與剪力牆重合的框架梁可保留,
亦可做成寬度與牆厚相同的暗梁,暗梁截面高度可取牆厚的2倍或與該榀框架梁截面等高,暗梁的配筋可按構造配置且應符合一般框架梁相應抗震等級的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是需要拉通的。只是拉通的鋼筋不一樣。方式不同。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本規程主要技術內容是: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4、荷載和地震作用;
5、結構計算分析;
6、框架結構設計;
7、剪力牆結構設計;
8、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
9、筒體結構設計;
10、復雜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11、混合結構設計;
12、地下室和基礎設計;
13、高層建築結構施工。
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原《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同時廢止。最新版本為JGJ3—2010。
C. 剪力牆上面遇到框架梁的時候水平筋是怎麼布置的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第8.2.2條規定:
與剪力牆重合的框架梁可保留,內
亦可做成寬度與牆厚相同的暗梁,容暗梁截面高度可取牆厚的2倍或與該榀框架梁截面等高,暗梁的配筋可按構造配置且應符合一般框架梁相應抗震等級的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是需要拉通的。只是拉通的鋼筋不一樣。方式不同。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本規程主要技術內容是:
1、總則;
2、術語和符號;
3、結構設計基本規定;
4、荷載和地震作用;
5、結構計算分析;
6、框架結構設計;
7、剪力牆結構設計;
8、框架-剪力牆結構設計;
9、筒體結構設計;
10、復雜高層建築結構設計;
11、混合結構設計;
12、地下室和基礎設計;
13、高層建築結構施工。
本規程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2011年10月1日起實施。原《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3-2002同時廢止。最新版本為JGJ3—2010。
D. 這幾面剪力牆的橫向鋼筋和豎向鋼筋間距和大小是多少
這圖不是來正規建築設計院的施工自圖,竟然把一個4米高的什麼窖體的普通混凝土牆叫成剪力牆,以為只要是混凝土牆都是剪力牆!
牆體配筋已註明清楚了的啊,豎向筋、水平筋都是HRB400級的直徑10mm,間距150mm,拉鉤HRB400級的直徑6mm,間距400mm ;
圖紙竟然標注得像標注板一樣,採用x&y(兩個方向)!接著還用括弧(2),不知道他是在哪裡抄襲來的!真好笑。
拉鉤間距400與豎向筋、水平筋間距150如何配?難道掛拉鉤還要用尺來畫線不成!
不倫不類,不像建施圖、又不像是結施圖,害人咯!
E. 剪力牆拉鉤梅花形布置是如何布置的
剪力牆拉鉤的設置為鋼筋梁、牆分布筋的倍數,隔一布一。
剪力牆拉鉤的彎鉤長度是15d,梅花型布置間距為300、400、450為模數。
剪力牆(shear wall)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又稱抗震牆,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牆根據受力特點可以分為承重牆和剪力牆,前者以承受豎向荷載為主,如砌體牆;後者以承受水平荷載為主。在抗震設防區,水平荷載主要由水平地震作用產生,因此剪力牆有時也稱為抗震牆。
剪力牆按結構材料可以分為鋼板剪力牆、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和配筋砌塊剪力牆。其中以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最為常用。
F. 剪力牆柱有兩種縱向鋼筋怎麼布置
柱集中標注中一般都採用這種標注方式,即角筋加中部筋,在這個圖形里專面的剪力牆柱的縱筋標注屬中,8條16就是角筋,分布在柱子各個角,即藍色的位置,但凹角那裡還有一條,4條14就對應中部黑色的位置。如果是標準的矩形柱,這種標注就更加容易理解了。
G. 剪力牆鋼筋縱向隔二布一用廣聯達軟體如何布置
外牆(1)C8@400/C10@400+內牆(1)C10@200用「+」連接時表示垂直鋼筋從左側到右側(畫牆的方向的版左側和右側)的順序布權置,比如在畫剪力牆時按照順時針方向畫,則加號前的為外側鋼筋,加號後的為內側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