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板構造鋼筋是底筋還是麵筋
板構造鋼筋也可能在板底,也可能在板面;就是說:板構造鋼筋也可能是底筋回也可能是麵筋。但板的底筋和答麵筋更有可能是受力筋居多。
構造筋即為鋼筋混凝土構件內考慮各種難以計量的因素而設置的鋼筋。就是按國家建築結構設計規范的強制要求布設、不用經設計人員重新計算的配筋,就是構造配筋,如單向受力板中長向配筋、柱子核心區加密等 。
板端有磚牆壓住或與另一梁(柱)整體相連,則該處就需設置承受負彎矩的構造鋼筋,其他的如T型、L型、倒L型的獨立梁以及花籃梁等構件,在翼緣和梁肩部分也均設置構造鋼筋,以防止翼緣、梁肩與肋部交接處產生裂縫。
一般分布筋的分類;
1分布鋼筋
2嵌入在牆內板的附加鋼筋
3周邊支撐在鋼筋混凝土樑上,牆上,板邊的構造鋼筋
B. 樓板的鋼筋怎麼辨別什麼是支座筋什麼是受力筋什麼是負筋
貫穿整塊板或多塊板的板鋼筋稱為受力筋,底層的稱底筋,面層的稱麵筋。貫穿一塊或多塊板並伸入相鄰板內一部分的面層板鋼筋稱為跨板受力筋。板負筋則為板支座筋,其中,一端錨入支座(即梁或砼牆),另一端伸入板內一定長度的面層板筋稱單邊板負筋。
板受力筋有如下幾種:麵筋(上部貫通筋)、溫度筋(上部非貫通筋)、底筋(下部貫通筋)、中間層筋等。 跨板受力筋,屬於上部貫通筋中的一種,當該上部貫通筋兩端都不超過最外側支座外邊線時,可視為麵筋。若兩端或一端超出最外側支座外邊線而伸入另一塊板內一定的長度時,就是廣聯達軟體所說的「跨板受力筋」了。
用筋線兩端的彎折方向(或彎勾方向、或打斷線方向)的朝向來表示或區分板頂部鋼筋與板底部鋼筋。 板底部鋼筋(指下部貫通筋),其筋線兩端彎折(或彎勾、或打斷線)的方向朝向上及朝向左。板頂部鋼筋(指麵筋、板負筋、跨板受力筋等),其筋線兩端彎折(或彎勾、或打斷線)的方向是朝向下及朝向右的。
(2)板下部鋼筋是什麼筋擴展閱讀
分布筋出現在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與受力鋼筋垂直。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C. 在圖紙上怎麼樣區分板的鋼筋是上部還是下部鋼筋
用想像,把圖紙上板水平放置,板的上部的鋼筋叫上部鋼筋,板下部分的鋼筋叫下部鋼筋。
在板里,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受力不同;
板上部的鋼筋起抗壓、抗剪和構造作用;
板下部的鋼筋是主筋,起抗和抗剪拉作用;
板除了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外,還有與其垂直的構造鋼筋和架立筋。
(架立筋起把兩層鋼筋支起來的作用)
(3)板下部鋼筋是什麼筋擴展閱讀:
梁與板的鋼筋布置: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並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餘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餘可梅花點綁扎。
3、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蓬、挑檐、陽台等懸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及高度。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
5、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特殊註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
6、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築混凝土之需要。
7、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7.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7.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7.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7.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7.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
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
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按力學性能分:Ⅰ級鋼筋(300/420級);Ⅱ級鋼筋(335/455級);Ⅲ級鋼筋(400/540)和Ⅳ級鋼筋(500/630)。
鋼筋按生產工藝分: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D. 建築中板有底筋,蓋筋,請問板的分布筋是指什麼樣的鋼筋,這么配置
板筋分布筋有兩種,一種是在板底鋼筋為單向板時,板的長向鋼筋就是分布筋, 另一種就是蓋筋的下面這層也是分布筋,它是跟蓋筋為90度相交的,起固定蓋筋作用
E. 什麼是通長筋什麼是底板筋什麼是上部筋什麼是下部筋
通長鋼筋就是指在所標的區段內通長設置,直徑可以不相同,可以採用搭接連接形式,回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個答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抗拉強度,而且兩端應按受拉錨固的鋼筋。
底板筋通常就是獨立基礎的板底或基礎梁,基礎承台等處的鋼筋。
上部鋼筋下部鋼筋就是建築構件上部或下部配置的鋼筋。
架立筋主要是固定間距和受力筋位置所配置的構造鋼筋。
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貫通筋就是 putao408 - 助理 二級 回答的通長筋的概念,正確的但是用錯地方了。
元寶筋就是當梁承受集中力,抗剪不夠,為了防止梁開裂,在集中力處設置附加吊筋,樣子就象個元寶,所以就叫元寶筋。
元寶梁沒聽說過!!
F. 板受力筋怎麼區分哪個是麵筋哪個是底筋啊直角的是底筋
鋼筋彎鉤朝北、朝西為底筋,鋼筋彎鉤朝南、朝東為麵筋。且直角的是麵筋。專
通常電子版設計標屬注的鋼筋線兩端帶有45彎折的就是板底鋼筋,90度彎折的就是負筋或麵筋。
圖上鋼筋線的兩端沒有45度的彎折,就是板底鋼筋,其它的是負筋。
麵筋和底筋都是主要用來承受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或者壓應力的鋼筋,其作用是使構件的承載力滿足結構功能要求。
板筋的選用:
(1)板有效寬度是一種計算摺合寬度,不是板的實際參與寬度,也不是板參與梁抗彎時所能達到的屈服寬度。
(2)根據按中國規范設計的典型框架所能達到的最大層間位移角,可取梁每側六倍板厚范圍作為板的有效寬度。
(3)對框架端節點來說,當直交邊梁的抗彎和抗扭剛度與縱梁相比不至於相差太多時,在端節點處仍然可以取梁每側六倍板厚作為板的有效寬度。
但如果直交邊梁剛度偏弱,則板的有效寬度取值應相應減少。
(4)在考慮板筋參與梁端抗彎的同時,應注意參與受力板筋的錨固問題和板內與梁垂直方向橫向鋼筋的設置問題,以保證縱向板筋能有效的參與梁端抗彎。
G. 什麼是板的上部鋼筋,板的下部鋼筋
底筋是板下邊的主筋,如果是一級鋼筋會有向上的180的半圓彎鉤,如果是二級或者是三級回的主筋端答部會有45度的小彎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麵筋是板上邊的通長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彎折,在計算時是從支座邊緣伸入支座內一錨固長度。
在配筋圖中B開頭表示底部鋼筋;T開頭表示上部鋼筋。
有時設計就畫了線表示鋼筋大小沒在圖上沒註明哪個方向的鋼筋應放在底部,這種情況很常見。在設計說明裡有特別說明。
結構圖板的鋼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
H. 樓板上部受力筋和樓板下部受力筋指的什麼鋼筋
土建中樓板的配筋是分布筋放在最下面。 樓板的鋼筋分為上層筋與下層筋,通常上層筋的受力專鋼筋在最上面屬,分布筋在受力筋的下面。 受力筋也叫主筋,是指在混凝土結構中,對受彎、壓、拉等基本構件配置的主要用來承受由荷載引起的拉應力或者壓應力
I. 板鋼筋里什麼叫溫度筋,分布筋,麵筋,底筋,負筋
底筋:板鋼筋中最下面的一層鋼筋,是主要受力筋;
麵筋、負筋:基本一樣,版都在板鋼筋的權最上面一層,是抵抗負彎矩力的;
溫度筋:一般設於結構物的最頂層,位置相當於麵筋,但它是抵抗因溫度變化產生的應力的鋼筋;
分布筋:就是起穩定受力鋼筋位置的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