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閃光對焊有哪些特點
鋼筋閃光對焊適用范圍廣,原則上能鑄造的金屬材料都可以用閃光對焊焊接,應用十分廣泛,是一種經濟、高效率的焊接方法。
㈡ 鋼筋閃光對焊要求那些
a)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
b)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版於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於2mm;
c)接頭處的彎折權角不得大於3°;
d)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e)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
㈢ 鋼筋閃光對焊適用范圍
鋼筋閃光對焊的焊接工藝可分為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和閃光-預熱閃光焊等,根據鋼筋內品種、直徑、容焊機功率、施焊部位等因素選用。
連續閃光對焊
連續閃光對焊的工藝過程包括:連續閃光和頂鍛過程。施焊時,先閉合一次電路,使兩根鋼筋端面輕微接觸,此時端面的間隙中即噴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屬微粒---閃光,接著徐徐移動鋼筋使兩端面仍保持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當閃光到預定的長度,使鋼筋端頭加熱到將近熔點時,就以一定的壓力迅速進行頂鍛。先帶電頂鍛,再無電頂鍛到一定長度,焊接接頭即告完成。
預熱閃光對焊
預熱閃光對焊是在連續閃光焊前增加一次預熱過程,以擴大焊接熱影響區。其工藝過程包括:預熱、閃光和頂鍛過程。施焊時先閉合電源,然後使兩根鋼筋端面交替地接觸和分開,這時鋼筋端面的間隙中發出斷續的閃光,而形成預熱過程。當鋼筋達到預熱溫度後進入閃光階段,隨後頂鍛而成。
閃光-預熱閃光焊
閃光-預熱閃光焊是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鋼筋端面燒化平整,使預熱均勻。其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鍛過程。施焊時首先連續閃光,使鋼筋端部閃平,然後同預熱閃光焊。
㈣ 鋼筋閃光對焊有哪些要求
a)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
b)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得大於鋼筋直徑的0.1倍,且不得大回於2mm;答
c)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於3°;
d)鋼筋接頭應避開鋼筋彎曲處,距彎曲點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e)與電極接觸處的鋼筋表面不得有明顯燒傷。
㈤ 鋼筋閃光對焊有幾種工藝方式
(復1)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制預熱-閃光焊三種。 (2)連續閃光焊宜用於焊接直徑25mm以內的HPB235、HRB335和HRB400鋼筋。預熱閃光焊適宜焊接直徑大於25mm且端部較平坦的鋼筋。閃光-預熱-閃光焊適宜焊接直徑大於25mm,且端部不平整的鋼筋。
㈥ 鋼筋閃光對焊時鋼筋直徑和電流的參數
一、施工准備
1.機械設備
常用的對焊機有UN1-25、UN1-75、UN1-100、UN1-150、UN17-150-1。
2.材料
各種規格鋼筋級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進場後經物理性能檢驗,對於進口鋼筋須增加化學性能檢驗,符合要求後方能使用。
3.作業條件
⑴設備在操作前檢修完好,保證正常運轉,並符合安全規定,操作人員必須要持證上崗。
⑵鋼筋焊口要平口、清潔、無油污雜質等。對焊機容量、電壓要符合要求。
二、操作工藝
1.對焊工藝
根據鋼筋品種、直徑和所用焊機功率大小選用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對於可焊性差的鋼筋,對焊後宜採用通電熱處理措施,以改善接頭塑性。
⑴連續閃光焊:工藝過程包括連續閃光和頂鍛過程。施焊時,先閉合一次電路,使兩鋼筋端面輕微接觸,此時端面的間隙中即噴射出火花般熔化的金屬微粒一閃光,接著徐徐移動鋼筋使兩端面仍保持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當閃光到預定的長度,使鋼筋端頭加熱到將近熔點時,就以一定的壓力迅速進行頂鍛,再滅電頂鍛到一定長度,焊接接頭即告完成。
⑵預熱閃光焊: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段等過程。一次閃光是將鋼筋端面閃平。
預法方法有連接閃光預熱和電阻預熱兩種。
連續閃光預熱是使兩鋼筋面交替地輕微接觸和分開,發出斷續閃光來實現預熱。
電阻預熱是在兩鋼筋端面一直緊密接觸用脈交戰電流或交替緊密接觸與分開,產生電阻熱(不閃光)來實現預熱,此法所需功率較大。二次閃與預鍛過程同連續閃光焊。
⑶閃光一預熱一閃光焊:是在預熱閃光焊前加一次閃光過程。
工藝過程包括一次閃光、預熱、二次閃光及頂鍛等過程,施焊時首先連續閃光,使鋼筋端部閃平,然後同預熱閃光焊。焊接鋼筋直徑較粗時,宜用此法。
⑷焊後通電熱處理:方法是焊畢松開夾具,放大鉗口距,再夾緊鋼筋;接頭降溫至暗黑後,即採取低頻脈沖式通電加熱;當加熱至鋼筋表面呈暗紅色或桔紅色時,通電結束;松開夾具,待鋼筋冷後取下鋼筋。
⑸鋼筋閃光對焊工藝過程圖解。
1)對焊參數,根據焊接電流和時間不同,分為強參數(即大電流和短時間)和弱參數(即電流較小和時間較長)兩種。
2)採用強參數可減少接頭過熱並提高焊接效率,但易產生淬硬。
2.閃光對焊參數
為了獲得良好的對焊接頭,應合理選擇對焊參數。
焊接參數包括:調伸長度、閃光留量、閃光速度、頂鍛留量、頂鍛速度、頂鍛壓力及變壓級次。採用預熱閃光焊時,還要有預熱留量與預熱頻率等參數。
對焊操作要求:
⑴Ⅱ、Ⅲ級鋼筋對焊
Ⅱ、Ⅲ級鋼筋的可焊性較好,焊接參數的適應性較寬,只要保證焊縫質量,拉彎時斷裂在熱影響區就較小。因而,其操作關鍵是掌握合適的頂鍛。
採用預熱閃光焊時,其操作要點為:
一次閃光,閃平為准;預熱充分,頻率要高;
二次閃光,短、穩、強烈;頂鍛過程,快速有力。
⑵Ⅳ級鋼筋對焊
在Ⅳ級鋼筋中,由於碳、錳、硅等含量高,焊接性能較差,焊後容易產生淬硬、脆裂、降低接頭塑性性能。
關鍵在於掌握適當的溫度,焊接參數應根據溫度適當調整。
Ⅳ級鋼筋採用預熱閃光時溫度應控制為:預熱溫度約為1450℃,頂鍛前溫度為1350°C,焊後溫度約1050~1100°C,預熱頻率宜用中低2~4次/s。
預熱是控制溫度的關鍵,故需要注意預熱頻率,接觸輕重和接觸長短之間的配合,二次閃光留量應增大。
頂鍛應視溫度高低操作適當,快且用力。其操作要點如下:
一次閃光,閃去壓傷;預熱適中,頻率中低;
二次閃光,穩而靈活;頂鍛過程,快而用力得當。
對焊注意事項
⑴對焊前應清除鋼筋端頭約150mm范圍的鐵銹污泥等,防止夾具和鋼筋間接觸不良而引起「打火」。鋼筋端頭有彎曲應予調直及切除。
⑵當調換焊工或更換焊接鋼筋的規格和品種時,應先製作對焊試件(不小於2個)進行冷彎試驗,合格後,方能成批焊接。
⑶焊接參數應根據鋼種特性、氣溫高低、電壓、焊機性能等情況由操作焊工自行修正。
⑷焊接完成,應保持接頭紅色變為黑色才能松開夾具,平穩地取出鋼筋,以免引起接頭彎曲。當焊接後張預應力鋼筋時,焊後趁熱將焊縫毛刺打掉,利於鋼筋穿入孔道。
⑸不同直徑鋼筋對焊,其兩截面之比不宜大於1.5倍。
⑹焊接揚地應有防風防雨措施。
三、質量標准
鋼筋對焊完畢,應對全部接頭進行外觀檢查,以及機械性能試驗。其檢驗項目、程序、方法按「JGJ18-96」規范中第四章、第三節規定進行。
1.保證項目
⑴對焊所用鋼筋的材質性能和工藝方法必須符合質量檢驗評定標准規定。
⑵對焊鋼筋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
⑶鋼筋焊接時所選用對焊機性能要符合焊接工藝要求。
2.基本項目
⑴鋼筋對焊完畢,應對全部焊接進行外觀檢查,其要求是:
a.對焊接頭,接頭處彎折環大於4°;
b接頭具有適當的鐓粗和均勻的金屬毛刺。
c鋼筋橫向沒有裂縫和燒傷;
d接頭軸線位移不大於0.1d,且不大於2mm。
⑵機械性能試驗、檢查方法
1)按同類型(鋼種直徑相同)分批,每100個為一批,每批取6個試件,3個作抗拉試件、3個作冷彎試驗。
三個試件抗拉強度值不得低於該級別鋼筋的抗拉強度。
冷彎試驗(包括正彎和反彎試驗)彎曲時接頭位置應處於彎曲中心處,冷彎接規定角度進行,接頭處或熱影響區外側橫向裂縫寬度不應大於0.15mm才算合格。
鋼筋冷彎試驗工作可在萬能試驗機或鋼筋彎曲機上進行,鋼筋對接接頭,冷彎試驗指標見表。
2)使用同批材料焊接參數相同,在焊接質量穩定情況下,每批數量擴大至三倍。
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對焊焊接時出現表面燒傷、接頭軸線偏移和彎折,接頭結合不良、接頭氧化缺陷、接頭過燒缺陷、熱影響區淬火脆裂以及接頭區域有裂紋等現象。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⑴對焊前應清理鋼筋與電極表面污泥、鐵銹。使電極接觸良好,以免出現「打火」現象。
⑵對焊完畢不要過早松開夾具,連接頭處高溫時不要拋擲鋼筋接頭,不準往高溫接頭上澆水,較長鋼筋對接應安置台架上。
⑶對焊機選擇參數,包括功率和二次電壓應與對焊鋼筋時相匹配,電極冷卻水的溫度,不超過40°C,機身應接地良好。
⑷閃光火花飛賤的方向要有良好的防護安全設施。
3.產品保護
⑴鋼筋焊接半成品按規格型號分類堆放整齊,堆放場所應有遮蓋,防止日曬雨淋。
⑵轉運鋼筋對焊半成品不能隨意拋擲,以免鋼筋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