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板雙層鋼筋表示B和T分別是什麼
英語詞Top——頂部;Bottom——底部。
工程上都喜歡把詞的第一個字母代表縮寫:T——頂部、B——底部。
㈡ 梁鋼筋構件代號G、N、T和B分別代表什麼筋
G表示構造鋼筋,N表示抗扭鋼筋,T表示頂部貫通鋼筋,B表示底部貫通鋼筋
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2)鋼筋頂板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
當梁的支座處上部有負彎矩鋼筋時,架立筋可只布置在樑上的跨中部分,兩端與負彎矩鋼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時也要滿足搭接長度的要求並應綁扎。架立筋也有貫通的,如規范中規定在樑上部兩側的架立筋必須是貫通的,此時的架立筋在支座處也可承擔一部份負彎矩。
如果在梁的上下都有通長的鋼筋,一般在樑上(受壓區)且直徑較小的是架立筋,在梁下的是都受力鋼筋。
㈢ 樓板鋼筋表中B
在樓板鋼筋標注中,
「B」就代錶板的意思。
㈣ 在鋼筋表示符號裡面,Φ右上角有個b什麼意思
在管樁符號標識中,涉及到鋼筋直徑時通常用d或b來進行區別,d代表預應力鋼筋版的直徑,權也就是圖集上設計的鋼棒的理論直徑。b表示某種規格管樁所用螺旋箍筋的直徑,也就是圖集上設計的冷拔絲的理論直徑。
鋼筋特殊符號大全在網路上可以查詢,就不詳述了。
㈤ 板配筋圖中B:x和Y代表什麼
板配筋圖中B表示下部鋼筋,XY分別表示橫向縱向的鋼筋。
舉例:
板配筋圖裡面只標註:T:X&Yφ7@180表示上部鋼筋,X、Y向均為A7間距180,。
布置方式採用「XY向布置」並且是「單板」。
注意事項:支座處的負屈服彎矩要比無翼緣矩形梁的負屈服彎矩提高30%左右。
(5)鋼筋頂板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樓板配筋
(1)當樓板跨度較小時,樓板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樓板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
(2)當樓板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樓板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3)當跨厚比較大時,樓板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樓板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樓板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
梁配筋
(1)當連續梁跨高比≤9時,由於梁承受彎矩較小,配筋基本受最小配筋率控制,裂縫寬度和燒度都較小;
(2)當跨高比≥10時,隨著鋼筋強度的提高,縱筋計算配筋率明顯減小;
(3)當跨高比較大荷載較大時,配筋可能受裂縫寬度和撓度的限制,與釆用HRB400鋼筋相比,不能體現HRB500鋼筋的強度優勢,宜選用鋼筋;
(4)跨高比在10~14之間時,與採用HRB400鋼筋相比,採用HRB500鋼筋節約鋼筋較為明顯,宜採用HRB500鋼筋。
綜合上述,當梁跨高比較小且承受荷載不大時梁縱筋宜選用HRB400鋼筋,避免採用HRB500造成不必要的浪費;當梁跨度或荷載較大時,採用高強鋼筋可能受裂縫和燒度制約,應根據實際情況選取適宜的梁截面高度或跨高比和筋強度等級。
㈥ 板筋標注中,T和B各代表什麼
B=bottom,表示樓板下部鋼筋 。T=top,表示樓板上部鋼筋。
一般是成對出現,B是底部,T是頂部。
X&Y:代表X和Y兩個方向。G6,K8:是設計院的代號,表示鋼筋型號和間距(G,K分別是一種鋼筋間距的代號而已,各個設計院可以代表不同間距,,6和8代表鋼筋的直徑)可以在圖紙說明上找到。
3Φ22,3Φ20,表示梁的底筋是3Φ20全長,麵筋是3Φ22。
6Φ25 4/2 表示支座麵筋,只放在支座長度范圍內,梁的中部用跨中麵筋連接。
(6)鋼筋頂板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鋼筋的表示方法:
樑上部筋:
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
1、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2、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3、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4、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梁腰中筋:
1、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2、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3、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4、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㈦ 鋼筋圖中B和T分別代表什麼
B是表示下皮筋。T是表示上皮筋。鋼筋圖包括立面圖、截面圖和鋼版筋詳圖。立面圖及截面圖相權互對照,可看出整個構件的鋼筋排列情況。鋼筋詳圖則表示單根鋼筋的形狀及尺寸。
鋼筋圖中箍筋表示方法: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7)鋼筋頂板鋼筋B表示什麼擴展閱讀:
鋼筋圖標注示例
1、KL7(3)300×70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2、Y500×25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3、φ10@100/200(2) 2Φ25,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4、N4Φ18,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5、(-0.100)-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㈧ 板筋標注中,T和B各代表什麼
B=bottom,表示樓板下部鋼筋 T=top,表示樓板上部鋼筋。
㈨ 建築圖紙上鋼筋的集中標注中B T是什麼意思謝謝
一般如果是成對出現,那就是底和頂的意思。T表示上部鋼筋,其為英文單內詞Top的簡稱,表示鋼筋容布局在上部,用於建築中的識別與擺放。B表示下部鋼筋,其為英文單次Bottom。
G是構造腰筋的意思,圖中G4Φ12表示構造腰筋4根,兩邊對稱布置,一邊2根。
例如,承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拓展資料: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