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底受力筋彎鉤為什麼要朝上錨固而不朝下朝下不是錨固的空間更大嗎
這個你不要太糾結,施工圖上鋼筋錨固朝上朝下這樣設計都是經過計算的,你也可版以去使用建築力權學中的內容去計算一下到底那個受力能夠大一點。我自己感覺,上部筋是直接受力的,而下部筋在底部,應該是有一定持力的作用,相互受力後將力傳導到支座上,支座在將力傳導到基礎,這是兩個構件,梁應該是整體綁扎在一起才會有更好效果
2. 鋼筋在什麼時候要錨固
所有的受力鋼筋都需要錨固!只是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需要選擇不同的『錨固』長版度——比如受拉區、受壓權、支座等(當然還和砼的標號、環境、鋼筋的強度及外觀形狀等有關)。
鋼筋的錨固要求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要求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筋錨固計算
鋼筋的錨固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ƒy/ƒt)×d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ƒ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鋼筋錨固長度(anchorage length of steel bar)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用來承載上部所受的荷載。
3. 為什麼圖集上折板、折梁的內側鋼筋要斷開錨固是不是一定要斷開錨固
折板、折梁的內側鋼筋要斷開錨固的原因如下:
1、根據鋼筋力學性能分析,鋼筋的軸心抗專拉能力屬、抗壓能力是最強的優勢。所以鋼結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都是首先考慮使用的是他的直線方向的抗壓、抗拉能力。
2、鋼筋混凝土結構折板、折梁,從受力到破壞,都是從折角的內側開始。如果,受力鋼筋在這里形成內折角,當鋼筋混凝土結構折板、折梁,破壞時,鋼筋只是隨著混凝土變形,在其變成直線前,不能發揮作用(或作用很小),不能控制混凝土的破壞。所以,除了樑柱箍筋之外的內折角受力鋼筋,一定要斷開錨固。
4. 受力鋼筋錨固長度時,要考慮幾個方面
鋼筋級別,鋼筋規格;
混凝土強度;
抗震或是非抗震,抗震等級。
5. 為什麼鋼筋要有一定的錨固長度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兩種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夠共同受力是由於它們之間存在著粘結錨專固作用,這種屬作用使接觸界面兩邊的鋼筋與混凝土之間能夠實現應力傳遞,從而在鋼筋與混凝土中建立起結構承載所必須的工作應力。鋼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結錨固作用有:膠結力——即接觸面上的化學吸附作用,但其影響力不大;摩阻力——它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側壓力有關,且隨滑移發展,其作用逐漸減小;咬合力——這是帶肋鋼筋橫肋對肋前混凝土擠壓而產生的,為帶肋鋼筋錨固力的主要來源;機械錨固力——這是指彎鉤、彎折及附加錨固等措施(如焊鋼筋、焊鋼板等)提供的錨固作用。
6. 鋼筋錨固是什麼意思
鋼筋錨固
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
拓展資料;
相關選用
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鋼筋錨固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
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Ⅳ級鋼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級鋼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並不合適,也不經濟。
7. 承台受力鋼筋都需錨固嗎
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建築物更牢固,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所以,通長筋伸入承台部分是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