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框架柱鋼筋搭接長度是多少,如何計算
柱子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計算要根據抗震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根據級別。
柱子的搭接要在非加密區范圍內,及避開加密區樓板面以上(500mm;1/6凈高;柱的最長邊)Max,搭接長度為LL。
框架柱鋼筋一般不採用綁扎搭接,因為鋼筋的直徑大於16mm,超過16mm設計要求採用機械連接(或者焊接)。
(1)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應用舉例:
1、【例d2.1】某構件二級抗震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C35,縱向受拉鋼筋採用RRB400(III)級Φ28環氧樹脂塗層鋼筋,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介於40%,試確定其搭接長度。
解: 最小搭接長度=40d×1.4×1.1×1.25×1.15=88.55d=2479.4mm。
鋼筋每個接頭可按增加2150mm長度備料。
2、【例d2.2】某構件無抗震設防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C25,縱向受壓鋼筋採用HRB335(II)級Φ18帶肋鋼筋,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介於60%,試確定其搭接長度。
解: 最小搭接長度=45d×1.6×0.7=50.4d=907.2mm。
鋼筋每個接頭可按增加800mm長度備料。
3、【例d2.3】某無墊層基礎梁構件,最小混凝土保護層厚度70mm,按3級抗震等級要求設防,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縱向受拉鋼筋採用HRB400(III)級Φ22帶肋鋼筋,綁扎接頭面積百分率40%,試確定其搭接長度。
解: 最小搭接長度=40d×1.4×0.8×1.05=47.04d=1034.88mm。
鋼筋每個接頭可按增加900mm長度備料。
㈡ 柱的計算怎麼算!!!假設KZ1為框架柱,混凝土強度等級C30以及抗震
按如下步驟來解決這個問題
畫出這個柱子的圖來,
標上數據,標高,層高什麼的。專
標上鋼筋,接頭位屬置,錨入的長度,鋼筋編號
對某一個號的鋼筋,進行長度計算,
所有號的鋼筋的長度一一計算出來
計算鋼筋的重量。
基本就是這些內容了。
樓主哪步不會問哪步吧。總有幾步會的吧。會的就不要問了。學鋼筋下料,得自己多動動手。知道原理了,就可以什麼鋼筋都會下了。不知道原理,只會看懂一個題,是不能學會鋼筋下料的。因為工程都是K變W化的。只能去知道原理而破題。
㈢ 現澆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柱、梁、牆、板分別如何計算工程量
1、獨立基礎( 砼獨立基礎與柱在基礎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礎: V=長×寬×高
(2)階梯形基礎: V=∑各階(長×寬×高)
(3)截頭方錐形基礎: V=V1+V2=1/6 h1 ×[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礎上部稜台體積,V2——基礎下部長方體體積,h1——稜台高度,A、B——稜台底邊長寬,ab——稜台頂邊長寬,h2——基礎下部長方體高度
2、框架柱
①現澆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
框架柱體積=框架柱截面積*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1
b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如圖2
c 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如圖3
d預制混凝土柱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依附於柱的牛腿,並入相應柱身體積計算。如圖4
3、鋼筋混凝土梁
(1)、梁的一般計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積*梁的長度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所佔體積,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
(2)、梁長的取法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側面,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側面。
4、鋼筋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計算
(1)、一般現澆板計算方法:現澆混凝土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板長×板寬×板厚
(2)、有梁板系指主梁(次梁)與板現澆成一體。其工程量按梁板體積和計算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
(3)、無梁板系指不帶梁直接用柱帽支撐的板。其體積按板與柱帽體積和計算
(4)、平板指無柱、梁而直接由牆支撐的板。其工程量按板實體積計算。
5、現澆砼牆的工程量計算規則及公式
(1)、現澆框架結構的剪力牆計算方法:按圖示尺寸以m3計算。應扣除門窗洞口及0.3m2以外孔洞所佔體積。計算公式:V=牆長×牆高×牆厚-0.3m2以外的門窗洞口面積×牆厚
式中:牆長——外牆按L中,內牆按L內(有柱者均算至柱側); 牆高——自基礎上表面算至牆頂。牆厚——按圖紙規定。
㈣ 某現澆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底層中柱按軸心受壓構件計算,柱高H=6.4 m,柱的截面尺寸為4
因為是底層中柱,抄柱高H=l=6400mm,襲h=b=400mm,按照普通軸心受壓構件計算的話,
l/b=16,穩定系數=0.841,先不考慮配筋率會不會大於3%,公式計算得As=2436mm2,配筋率不大於3%,計算滿足要求,配置鋼筋為2 28即可,As=2463mm2
㈤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子的間距
柱子的間距就是柱網尺寸。推行標准化、工業化的年代很講究模數,100mm是基本模數,版300mm是擴大模數。在建築構造里權,300模數很重要,確實對砌體結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和施工構造帶來方便。但是現代民用建築里已經不需要死摳300mm,而工業建築里多半採用標准圖、標准件、通用件,製作、安裝方便快捷,需要盡量靠300模數。
就副題回答,民用房屋框架的間距,能照應到300mm更好,砌體結構軸線盡量用300的倍數,不能做到也不礙事。
㈥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怎樣劃分梁、板、柱的工程量
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樓層或柱頂面版高度計算,樓層間的柱高權應按樓層面至上一樓層面或柱頂面計算,即框架柱與框架 梁相交的節點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並入框架柱中計算。框架梁的長度,按照梁的凈長計算,梁的高度按照梁底至梁頂面全高計算,即 梁和板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並入梁的工程量之中。板的工程量計算,按照板的凈長乘以板的凈寬乘以板的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㈦ 柱的配筋如何計算 如圖
給個例題給你:
柱正截面單向偏心受力承載力計算書
1 已知條件
柱截面寬度b=600mm,截面高度h=600mm,縱向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彎矩平面內計算長度l0x=4000mm,彎矩平面外計算長度l0y=40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縱向鋼筋強度設計值fy=360MPa,非抗震設計,截面設計壓力N=500kN,設計彎矩M=300kN·m,截面下部受拉,計算配筋面積。
2 配筋計算
構件截面特性計算
A=360000mm2, Ix=10800000000.0mm4, Iy=10800000000.0mm4
ix=173.2mm, iy=173.2mm
查混凝土規范表4.1.4可知
fc=14.3MPa
由混凝土規范6.2.6條可知
α1=1.00
β1=0.80
由混凝土規范公式(6.2.1-5)可知混凝土極限壓應變
εcu=0.0033
由混凝土規范表4.2.5可得鋼筋彈性模量
Es=200000MPa
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0.518
截面面積
A=bh
=600×600
=360000mm2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600-35=565mm
根據混凝土規范表6.2.15可得軸心受壓穩定系數
φ=1.000
軸心受壓全截面鋼筋面積
A's=0.00mm2
根據混凝土規范6.2.3條,判斷是否需要考慮軸壓力在撓曲桿件中產生的附加彎矩
N/(fcA)=500000/(14.3×360000)=0.10 ≤ 0.9
M1/M2=0.00/300=0.00 ≤ 0.9
lc/i=4000/173.2=23.1 ≤ 34-12(M1/M2)=34-12×(0/300)=34
不需要考慮軸壓力在撓曲桿件中產生的附加彎矩影響
偏心距
e0=300000000/500000=600mm
根據混凝土規范6.2.5條可知附加偏心距
ea=20mm
初始偏心距
ei=e0+ea=600+20=620mm
軸向壓力作用點至遠離壓力一側鋼筋的距離
e=ei+0.5h-as=620+0.5×600-35=885mm
假定截面為大偏心受壓,則截面相對受壓區高度
ξ=N/(α1fcbh0)
=500000/(1.0×14.3×600×565)
=0.103
ξ<ξb,截面為大偏心受壓。
截面受壓區高度
x=ξh0=0.103×565=58.15mm
x<2as,根據混凝土規范6.2.17-2可得單側鋼筋面積
As=N(ei-0.5h+as)/fy/(h0-as)
=500000×(620-0.5×600+35)/360/(565-35)
=930.29mm2
取全截面縱向鋼筋最小配筋率
ρ'smin=0.55%
全截面縱向鋼筋最小配筋面積
A'smin=1980mm2
As<A'smin/2,取單側鋼筋面積
As=990mm2
框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書
1 已知條件
柱截面寬度b=600mm,高度h=600mm,縱向鋼筋合力點至截面近邊緣距離as=35mm,箍筋間距s=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箍筋設計強度fyv=300MPa,非抗震設計,豎向剪力設計值V=200kN,軸壓力設計值N=500kN,求所需鋼筋面積。
2 配筋計算
查混凝土規范表4.1.4可知
fc=14.3MPa ft=1.43MPa
由混凝土規范6.3.1條可得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
βc=1.0
截面面積
A=bh
=600×600
=360000mm2
截面有效高度
h0=h-as=600-35=565mm
截面腹板高度
hw=565mm
由混凝土規范6.3.1條可知截面允許的最大剪應力
τmax=0.25βcfc=0.25×1.0×14.3=3.58MPa
剪力產生的剪應力
τV=V/b/h0
=200000/600/565
=0.59MPa
剪應力τV<τmax,截面尺寸滿足條件。
由於λ<1,根據混凝土規范,取λ=1。
由混凝土規范可知混凝土的抗剪承載力
Vc=1.75/(λ+1)ftbh0
=1.75/(1.0+1)×1.43×600×565
=425031.31N
由混凝土規范6.3.12可知軸力抗剪承載力
VN=0.07N=0.07×500000=35000N
由混凝土規范6.3.13可知
V/b/h0=0.59MPa
(Vc+VN)/b/h0=1.36MPa
則可不進行承載力計算,取
Asv=0
同一截面最小箍筋面積
Asvmin=25mm2 >Asv
取箍筋面積
Asv=25mm2
㈧ 柱子鋼筋怎麼算
不同的柱子鋼筋有不同的演算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柱主筋 :基礎插筋=基礎底板厚度-保護層+伸入上層的鋼筋長度+Max{10D,200mm}
柱縱筋 :KZ中間層的縱向鋼筋=層高-當前層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層伸出樓地面的高度
柱箍筋 :KZ中間層的箍筋根數=N個加密區/加密區間距+N+非加密區/非加密區間距-1
角柱 :角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柱頂部第一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8d
柱頂部第二層≧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內側鋼筋錨固長度為: 彎錨(≦Lae):梁高-保護層+12d
外側鋼筋錨固長度:=Max{1.5Lae ,梁高-保護層+柱寬-保護層}
柱頂層縱筋長度:=層凈高Hn+頂層鋼筋錨固值
(8)鋼筋混凝土框架柱如何計算擴展閱讀
柱子定義1
工程結構中主要承受壓力,有時也同時承受彎矩的豎向桿件,用以支承梁、桁架、樓板等。
分類:柱按截面形式分為方柱、圓柱、管柱、矩形柱、工字形柱、H形柱、T形柱、 L形柱、十字形柱、雙肢柱、格構柱;按所用材料分為石柱、磚柱、砌塊柱、木柱、鋼柱、鋼筋混凝土柱、勁性鋼筋混凝土柱、鋼管混凝土柱和各種組合柱;按柱的破壞特徵或長細比分為短柱、長柱及中長柱。
柱子定義2
柱——日本琵琶的弦馬稱為柱。用朴木作成。但築前琵琶的柱是與背板用同種木料製成,表面貼有竹片。保留中國唐風的雅樂琵琶,因為把弦按在柱上發音的緣故,柱比較低;借鑒了印度弦樂器風格的盲僧琵琶,通過把柱與柱之間的弦縱向按入,有時候會高純四度,為了小幅度作出微妙的高音,所以柱被做得很高。日本琵琶不象琉特琴、吉他或中國琵琶那樣,設每半音進行調整的眾多的柱,而是只設置四~五根的柱。現代合奏中用的琵琶大部分為五根柱。
柱子定義3
明清傢具部件名稱。主要承受軸向壓力的長條形木條,一般為豎立式,用以支承框面,如腿柱、矮柱等。
㈨ 鋼筋混凝土框架柱、梁、板進行工程量計算是的劃分界限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中,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樓層或柱頂面高度計算,樓版層間的柱高應按權樓層面至上一樓層面或柱頂面計算,即框架柱與框架梁相交的節點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並入框架柱中計算。
框架梁的長度,按照梁的凈長計算,梁的高度按照梁底至梁頂面全高計算,即梁和板相交部分的混凝土工程量並入梁的工程量之中。
板的工程量計算,按照板的凈長乘以板的凈寬乘以板的厚度,以立方米計算。
㈩ 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計算長度與什麼有關
鋼結構框架鋼柱抄的計算長度系數與框架類型、相交於柱上端節點的橫梁線剛度之和與柱線剛度之和的比值K1、相交於柱下端節點的橫梁線剛度之和與柱線剛度之和的比值K2、柱與基礎的連接方式、橫梁遠端連接方式、橫梁軸力大小以及柱的形式等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