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框架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有什麼區別,哪個比抗震能力強
(1)鋼框架結構是以鋼材製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具有以版下特權點:自重較輕,工作的可靠性較高,抗振(震)性、抗沖擊性好,工業化程度較高,容易做成密封結構,易腐蝕,耐火性差等特點。
(2)鋼筋混凝土結構是用鋼筋和混凝土建造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由於鋼材塑性、韌性好,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其次鋼材勻質性和各向同性好,屬理想彈性體,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因此,鋼結構的抗震性能比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性能好。
B. 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框架、框支剪力牆結構及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應採用帶「E」
沒有「框支剪力牆結構」這句話哦!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5.2.2條原文
「內......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容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普通鋼筋應採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以下略)。」
范圍已經很明確:1.僅限於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2.僅限於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斜撐、梯段梁或梯段板等構件;3.僅限於縱向受力普通混凝土用鋼筋。
例如四級抗震或非抗震的框架結構構件;剪力牆或其它非框架結構構件;架立筋、分布筋、箍筋、預應力鋼筋等等不適用本條。
C. 框架結構中梁有哪些抗震構造
通俗地講是:
箍筋加密;
最小配筋率控制;
截面最小高度和寬度控制;
剪力放大
按規范要求:
11.3.1
梁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中,計入縱向受壓鋼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壓區高度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級抗震等級 x≤0.25h0 (11.3.1-1)
二、三級抗震等級 x≤0.35h0 (11.3.1-2)
式中:x——混凝土受壓區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
11.3.2 考慮地震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設計值Vb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D. 8月1日執行的新規范中,要求使用抗震鋼筋的框架和斜撐構件構件包括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嗎
8月1日執行的驗收新規范中,要求使用抗震鋼筋的框架和斜撐構件構件包括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嗎?抗震規范3.9.2條的條文說明中並沒有指明是所有的混凝土結構
您的問題就是:
5.2.2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性能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應采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鋼筋,其強度和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的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0;
3 鋼筋的最大力下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查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條文說明】根據新頒布的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的規定,本條提出了針對部分框架、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縱向受力鋼筋強度、伸長率的規定,其目的是保證重要結構構件的抗震性能。
本條第1款中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強屈比」,
第2款中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超強比」或「超屈比」,
第3款中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習慣稱為「均勻伸長率」。
本條中的框架包括各類混凝土結構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牆的柱等,其抗震等級應根據國家現行相關標准由設計確定;
斜撐構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撐、樓梯的梯段等,相關標准中未對斜撐構件規定抗震等級,所有斜撐構件均應滿足本條規定。
牌號帶「E」的鋼筋是專門為滿足本條性能要求生產的鋼筋,其表面軋有專用標志。
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首先搞清「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再細觀上面條文針對什麼。
1.從技術術語的角度分清什麼是「框架」什麼是「框架結構」。
答:框架: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框架-筒體結構中的框架部分。
框架結構:僅僅由框架組成的結構。(推薦答案)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成承重體系的房屋建築結構(《高層建築結構分析與設計》P44)
框架結構——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規范第3頁)
從以上的答中可看出問題中的「剪力牆結構中的框架梁」叫法是有不妥之處的,弄清了它的歸屬,這道題理解就不難了。這樣已有答案了吧!
E.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是:強柱弱梁,強減弱彎,強節版點弱構件。
強柱弱梁(strong column and weak beam)指的是使權框架結構塑性鉸出現在梁端的設計要求。用以提高結構的變形能力,防止在強烈地震作用下倒塌。
強剪弱彎:使鋼筋混凝土構件中與正截面受彎承載能力對應的剪力低於該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能力的設計要求。使結構構件在發生受彎破壞前不先發生剪切破壞。用以改善構件自身的抗震性能。
強節電弱桿件」:即要滿足規范6.2節的計算調整和其它一些構造措施。
F. 框架結構抗震住下部縱向鋼筋是25,上層鋼筋是18,該在什麼部位連接如何連接根據什麼規定或圖集規范
不能用復電渣壓力焊,只能制採用綁扎,因為直徑級別相差超過兩個級別,綁扎的話搭接長度以18的直徑算,25的鋼筋長度必須達到搭接區域在非加密區內,如果長度不夠的話,只有在澆築砼前插18的鋼筋到下一層裡面,且保證插入的深度與25的鋼筋的搭接區域在下一層的非加密區內。
G. 框架結構三級抗震,鋼筋原材檢測需要做抗震測試么
需要滿足來屈強比要求。
建築抗源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中3.9.2第二條第二款規定,「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其縱向受力鋼筋採用普通鋼筋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實測值不應小於9%。」
若鋼筋為抗震鋼筋(鋼筋代號最後帶字母E),不必進行屈強比檢測。
H. 二級抗震的框架結構從基礎開始就要使用帶e鋼筋嗎
應該是大寫字母 E ,不應該用小寫字母 e !
請認真閱讀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版規范》第5.2.2條。必權須使用帶E 的熱軋帶肋鋼筋的范圍是:「對按一、二、三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和斜撐構件(含梯段)
中的縱向受力鋼筋」。
基礎結構不屬於這個范圍,因為基礎不是框架、不是斜撐構件、不是梯段;設防類別為丙類(即標准設防)的基礎結構沒有抗震措施要求。
當然,你可以用帶E 的鋼筋,因為鋼筋表面不便於辨認,為防止混雜不清,便於質量管理。
I. 抗震規范中,框架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是指哪些
指沿著構件抄的長度方向的鋼筋。常見的受彎梁下部或上部就是受力鋼筋,一般在梁的跨中的下方及梁的支坐的上方的鋼筋是受拉力。
需要滿足最小配筋要求來配置的鋼筋,比如《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第9.2.1條的規定:鋼筋混凝土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於8mm必須滿足。
(9)框架結構哪些構件使用用抗震鋼筋擴展閱讀:
鋼筋調直可採用機械調直和冷拉調直。當採用冷拉調直時,必須控制鋼筋的伸長率。對於HPB235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4%;對於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E級鋼筋的冷拉伸長率不宜大於1%。
全部縱向受壓鋼筋的配筋率p′不宜超過5%,也不應小於0.6%;當採用HRB400級、RRB400E級鋼筋時,全部縱向受壓鋼筋強度的配筋率不應小於0.5%。
應沿截面四周均勻布置,鋼筋凈距不應小於50mm,其中距亦不應大於300mm;矩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得少於4根,以便與箍筋形成剛性骨架;圓形截面鋼筋根數不宜少於8根。
J. 抗震等級為三級的框架結構柱子鋼筋所用的箍筋要採用抗震鋼筋嗎,箍筋是10的三級鋼,市場沒有帶e的
箍筋是抄橫向受力鋼筋,不受抗震等級限制,可以使用不帶E的鋼筋。
根據新頒布的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的規定,本條提出了針對部分框架、斜撐構件(含梯段)中縱向受力鋼筋強度、伸長率的規定,其目的是保證重要結構構件的抗震性能。本條第1款中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強屈比」,第2款中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工程中習慣稱為「超強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最大力下總伸長率習慣稱為「均勻伸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