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梁配筋平面圖怎麼看
以圖最上面的梁標注為例:
一、集中標注第一行
JKL4:為梁編內號表示基礎框架容梁,數字編號為4;
(2):表示該條梁為2跨;
250*600:表示梁寬250mm、高600mm;
二、集中標注第二行
$8@100/200:表示箍筋採用三級鋼、直徑8、間距100/200(非加密處200,加密處100);
(2):表示2肢箍,即常規的每個斷面中單個箍筋;
三、集中標注第三行
2$20:表示上部通長主筋為2根三級鋼筋直徑20。
梁下方中間標4$20:表示梁底部主筋為4根三級鋼直徑20.
梁兩端支座處標註:表示梁近支座處的上部負筋(非通長筋)。
⑵ 建築圖紙的梁鋼筋圖怎麼看 需要有圖解
第一排是基礎梁的編號 JL03(1B)和基礎梁的尺寸600x1200 意思是基礎梁寬600mm,高1200mm
第二排是梁的箍筋型號 14的二級鋼筋間距100 是四肢箍版
第三排是梁的縱筋排列 B的意思是底部鋼筋(botton) 是4跟20的二級鋼筋 T的意思是頂部鋼筋(top)是7跟25的二級鋼筋
第四排有6根14的抗扭鋼筋,後面的8@300 應該是長跨方向的箍筋還有8的一級鋼,間距300
第五排的意思就是基礎底標高在0標高一下2.5m
這些在標准圖集裡面都可以看到解釋的
⑶ 梁的鋼筋圖紙怎麼看
想要很快的了解梁的鋼筋圖紙,就是要知道圖紙上面標示所表達的意思,知道了圖紙上標示所表達的意思後,那麼想要看懂梁的鋼筋圖紙就不是難事了。
一、箍筋表示方法及含義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⑷ 如何看梁配筋圖
現在是平來法原位標源注,祥見11g101-1鋼筋圖集。你發的藍圖:
上圖,編號l7(次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6,箍筋間距@(等距離)200mm,2肢箍,麵筋2根hrb335(二級鋼)直徑14,底筋3根14的。
下圖:編號kl35(框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6跨,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8,箍筋間距@(等距離)90/180mm,2肢箍,其中90是箍筋加密區間距。
中圖:n4,是梁側抗扭筋,3根22是底筋,主次梁位置在主樑上設置3肢吊箍,間距50mm。
⑸ 看梁配筋圖怎麼看啊
現在是平法原位標注,祥見11G101-1鋼筋圖集。你發的藍圖:上圖,編號L7(次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6,箍筋間距@(等距離)200mm,2肢箍,麵筋2根HRB335(二級鋼)直徑14,底筋3根14的。下圖:編號KL35(框梁),梁截面寬240mm*高370mm,6跨,箍筋HPB235圓鋼(一級鋼)直徑8,箍筋間距@(等距離)90/180mm,2肢箍,其中90是箍筋加密區間距。中圖:N4,是梁側抗扭筋,3根22是底筋,主次梁位置在主樑上設置3肢吊箍,間距50mm。
⑹ 建築梁的鋼筋配筋圖怎麼看詳細說明
集中標註:
48#框架梁,共1跨,梁截面寬200mm,截面高500mm。
HPB300級箍筋直徑8mm,加密區間距,非加密區間距200mm,兩肢箍。
上部通長筋HRB400級2根直徑14mm,底筋3根HRB400級直徑14mm。
原位標註:支座上部3根HRB400級直徑16mm。
原位標注必須優先,所以只有凈跨三分段的中段上部是2Φ14。(也就兼為架立筋)
梁承托著建築物上部構架中的構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築上部構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依據梁的具體位置、詳細形狀、具體作用等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大多數梁的方向,都與建築物的橫斷面一致。
(6)怎麼看梁的鋼筋圖擴展閱讀:
在框架結構中,梁把各個方向的柱連接成整體;在牆結構中,洞口上方的連梁,將兩個牆肢連接起來,使之共同工作。作為抗震設計的重要構件,起著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梁既有框架結構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剪力牆結構中的作用。
通過對配筋混凝土的有限元分析以及和試驗結果的對比可以得出,配筋混凝土的收縮應變分析中應考慮徐變的作用,忽略徐變的作用將對收縮應變產生較大的誤差;配筋率的大小對徐變的影響也不同,配筋率越高,徐變越小,相同配筋條件下,不同載入齡期下混凝土徐變相近。
⑺ 如何看梁的配筋圖
首先,對於首看結構施工圖的人可以買一套11G101系列圖集,看一下圖集中的各種標注方法說明。同時找一本施工手冊查一查鋼筋代號。或者在看結構施工圖時備查。
第二,把建築施工圖中的標准層平面圖找出來,看一看建築平面布局。
第三,看結構施工圖中的標准層梁配筋圖。在梁配筋圖中可以看到梁的分布,梁一般都是依軸線來布置的。在每一根梁處都有標注梁的代號。按梁的不同代號從1找到最後的或者說最大的編號。每一個梁的代號都能找到相同的標注的一根梁其配有詳細的配筋、梁斷面尺寸標注,有的還有跨數和懸挑的標注。通過把所有的代號的梁找出來,基本上就能看明白梁配筋圖了。
第四,梁是分框架梁、梁、聯系梁的,因此要留意其區別,梁的腰筋有時是要抗扭的,也應特別注意。梁筋標注一般採用的是原位標注,很容易看懂。
第五,看完標准層梁配筋圖後,看牆柱標准層位置圖。注意有些連系梁的配筋是標注在牆柱布置圖上的。並將柱布置圖與梁圖結合看。完成這幾步後,基本上能清楚標准層的結構了。在看柱位置圖時,可以同時看一看柱子配筋。
巧記看圖口訣
當拿到一份施工圖紙後,不要盲目的看圖。因為看圖紙要循序漸進,按照步驟來,還不懂怎麼看圖紙,就來巧記看圖口訣吧:
1、從上往下看,從左往右看。
2、由外向里看,由大向小看,由粗向細看。
3、圖樣說明對照看,建施結施結合看,設備圖紙參照看。
4、先看全局性基本圖,後看局部性詳圖。
⑻ 怎麼看結構鋼筋圖
根據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進行查看。
平面注寫方式為在梁的平面布置圖上,將不同編號的梁各選一根,在其上直接註明梁代號、斷面尺寸B×H(寬×高)和配筋數值。
梁平法施工圖為在梁的結構平面布置圖上,採用平面注寫方式或截面注寫方式表達的梁配筋圖;施工人員依據平法施工圖及相應的標准構造詳圖進行施工,為梁平法施工圖。
(8)怎麼看梁的鋼筋圖擴展閱讀:
樓板鋼筋設置要求規定:
1、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
2、柱網布置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較為經濟。為減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條件和加強柱對板的支承作用,在柱的頂部設柱帽或托板。
3、跨度在8米以上的混凝土強度為≥100%,8米及8米以下≥75%方可拆模;砼強度≥1.2MPa時樓面方可上人及施工。
⑼ 梁配筋圖怎麼看,求知識
框架梁1有四跨,截面200*500,2根18通長筋,下面的表示具體要求
G4O12表示梁中部有4根構造鋼筋
Ф8@100/200(2)
箍筋為8,加密間距100,非加密間距200,均為兩支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