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剪力牆分布鋼筋網的定義是什麼
這個分布鋼來筋和構件沒有關系,源剪力牆里的分布鋼筋和板里的分布鋼筋作用是一樣的。
就是垂直於受力方向上的主筋而設置的構造鋼筋,其作用是使荷載更均勻的傳到受力鋼筋。同時在施工中可通過綁扎或點焊固定主鋼筋的位置,並用來抵抗溫度應力和混凝土收縮應力。
剪力牆(shear wall)又稱抗風牆或抗震牆、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㈡ 簡要說明剪力牆的水平分布鋼筋和豎向分布鋼筋的主要受力作用
剪力牆肢的拉筋不是縱向受力鋼筋,是保證內外兩排鋼筋位置的構造鋼筋,內但是容,牆肢都有邊緣構件,特別是約束邊緣構件,lc范圍內的拉鉤筋,不是一般的構造鋼筋,是剪力牆的基本抗震構造措施的鋼筋,它的體積要計算入邊緣構件的體積配箍率中的,它的位置和數量必須按圖施工,不可以間隔跳扎。
㈢ 剪力牆結構中,分布鋼筋的作用是什麼構造要求是哪些
分布鋼筋的作用:
1、使剪力牆有一定的延性,破壞前有明顯的位移和預兆,防止突然內脆性破壞;
2、當混凝土容受剪破壞後,鋼筋仍有足夠的抗剪能力,剪力牆不會突然倒塌;
3、減少和防止產生溫度裂縫;
4、當因施工拆模或其他原因使剪力牆產生裂縫時,能有效地控制裂縫繼續發展。
構造要求:
1、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均不應小於0.25%;四級抗震等級剪力牆不應小於0.2%,分布鋼筋間距不應大於300mm;其直徑不應小於8mm。
2、剪力牆厚度大於140mm時,其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應採用雙排鋼筋;雙排分布鋼筋間拉筋的間距不應大於600mm,且直徑不應小於6mm。

(3)剪力牆分布鋼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結構形式的特點是:
1、結合建築平面,利用間隔牆位置來布置豎向構件,基本上不與建築使用功能發生矛盾;
2、牆的數量可多可少,肢長可長可短,主要視抗側力的需要而定,還可通過不同的尺寸和布置來調整剛度中心的位置;
3、能靈活布置,可選擇的方案較多,樓蓋方案簡單;
4、連接各牆的梁,隨牆肢位置而設於間隔牆豎平面內,可隱蔽;
5、根據建築平面的抗側剛度的需要,利用中心剪力牆,形成主要的抗側力構件,較易滿足剛度和強度要求。
㈣ 剪力牆的分布縱向鋼筋裡面的角筋起什麼作用
【結構設計師】

如圖所示,剪力牆在牆的端頭或者拐彎的地方,要設置「邊緣回構件」。
(可以看看答11G101-1圖集)
「邊緣構件」分為「構造邊緣構件」和「約束邊緣構件」。
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如圖這種配置了較大縱向鋼筋和箍筋的結構。
你可以找找圖紙的詳細配筋,圖上這個地方的實心鋼筋,就算角筋,採用的應該是14或者16的鋼筋,空心鋼筋採用的應該是12或者14的鋼筋。
設置邊緣構件能提高結構的整體安全度,也算抗震計算的需要。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有問題可以追問,一起來討論下。望採納~
㈤ 剪力牆的水平鋼筋作用是什麼
抗剪(防止橫向錯開破壞),連接(把所有鋼筋連成網片形式,加強整體性)。
㈥ 剪力牆里有哪些鋼筋
按照規范叫法應來該是:牆身 橫向分布源筋、縱向分布筋、拉鉤筋;
邊緣部件 縱筋、箍筋、拉鉤筋;
連梁、暗梁 縱筋、箍筋、拉鉤筋、斜向交叉鋼筋。
以上鋼筋都是抗震及水平荷載計算下的「受力筋」。也是抗震構造措施需要的「受力筋」。
㈦ 剪力牆中分布鋼筋的排數是什麼意思
剪力牆分布鋼筋的排數指的是:以一根平行於水平線的剖切線在剪力牆的某一個高度,將剪力牆剖切開,以俯視的視角看到的剖切面上分布鋼筋的排數。
每排豎向鋼筋靠里,橫向鋼筋靠外綁扎、橫向紮成的方格網的片數,一般就是兩排,分別靠近牆的兩邊、橫向鋼筋都稱為分布鋼筋,所以抗震規范上豎向剪力牆中的豎向、橫向鋼筋的配筋率都不是按結構受力分析計算得出的,是抗震構造要求配置的,分布鋼筋的排數就是豎向。
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7)剪力牆分布鋼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高層結構中的連梁是一個耗能構件,在短肢剪力牆結構中,牆肢剛度相對減小,連接各牆肢間的梁已類似普通框架梁,而不同於一般剪力牆間的連梁。
不應在計算的總體信息中將連梁的剛度大幅下調,使其設計內力降低,應按普通框架梁要求,控制砼壓區高度,其梁端負彎矩鋼筋可由塑性調幅70~80%解決。按強剪弱彎、強柱弱梁的延性要求進行計算, 剪力牆的計算。
㈧ 剪力牆水平筋的作用
1.鋼筋混凝土剪力牆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300mm。專
2.厚度大於160mm的剪力牆應配屬置雙排分布鋼筋網;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牆,當其厚度不大於160mm時,也宜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
雙排分布鋼筋網應沿牆的兩個側面布置,且應採用拉筋連系;拉筋直徑不宜小於6mm,間距不宜大於600mm。
3.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同排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以及上、下相鄰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沿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宜小於500mm。
剪力牆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1.2la。
4.剪力牆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彎折10d後截斷(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
當剪力牆端部有翼牆或轉角牆時,內牆兩側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牆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牆或轉角牆外邊,並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15d後截斷。在轉角牆處,外牆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牆端外角處彎入翼牆,並與翼牆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
帶邊框的剪力牆,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宜分別貫穿柱、梁或錨固在柱、梁內。
5.剪力牆牆肢兩端的豎向受力鋼筋不宜少於4φ12的鋼筋或2φ16的鋼筋
㈨ 建築結構,剪力牆結構中,分布鋼筋作用
您好:
剪力牆中的分布鋼筋的作用:防止牆體斜裂縫出現後發生脆性剪拉破壞.
剪力牆中的豎向鋼筋的作用:防止牆體受彎裂縫出現後立刻達到極限抗彎承載力.
-------參見《高規》7.2.18條的條文說明(212頁)
附註:《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
7.2.18 剪力牆分布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一般剪力牆豎向和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一、二、三級抗震設計時均不應小於0.25%,四級抗震設計和非抗震設計時均不應小於0.20%;
2. 一般剪力牆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間距均不應大於300mm;分布鋼筋直徑均不應小於8mm。
分布筋作用是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並將牆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分布鋼筋的作用:
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是有"剪力牆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
偏心受拉剪力牆的正截面承載力有"Aw"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有:Aw,以及Ash
分布鋼筋是要參與計算的,在SATWE計算程序立面也有這一項的修改內容,具體到工程計算的時候就是分布鋼筋和約束構件之間的分配了.分布鋼筋多了,承擔多點,這樣約束構件的配筋小點,反之亦然,可通過程序實現以增加感官認識.
㈩ 剪力牆分布鋼筋配置原則有哪些
對剪力牆來說,來影響延性和承載力的源主要因素是邊緣構件,牆身配筋率ρ在0.1%~0.28%范圍內時牆為延性坡壞,因此對於牆身鋼筋,在非計算控制的情況下,除底部加強區可適當加強外,其他部位都可以按構造配置。
非計算控制時,剪力牆分布鋼筋可按規范構造要求配置,如200mm 厚的普通剪力牆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均可選用2× 8@200(ρ=0.251%)。但當採用HPB235級鋼筋時,因其硬度較軟,由於施工時鋼筋網自身的穩定要求,豎向分布鋼筋一般不小於2×10@200;另外當某層牆體高度較高時,出於施工的要求,也應適當提高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採取加大直徑或減少間距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