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這樣的梁算是懸挑梁么鋼筋怎樣搭接
是不是懸臂梁看你怎麼處理受力分析。如果柱間的連系梁看做剛性梁自然可專以作為懸臂梁處屬理。鋼筋自然要和連系梁搭接,具體需要按照鋼筋混領土設計規范進行布筋並做強度校核。如果樓板也是現澆,還需要設置與樓板搭接的剪力筋等。
地系梁的鋼筋工程量的計算採用主筋和箍筋分開計算的方法,根據地系梁鋼筋平面圖查得主筋每根的長度,再根據截面圖查得主筋根數,則主筋工程數量=單根長度*根數*鋼筋單位長度重。
箍筋的重量採用類似的計算方法,根據大樣圖查詢箍筋單股的長度,再根據系梁配置箍筋距離/箍筋間距得出箍筋根數,或者根據施工圖紙可直接查閱,最終用單根長度*根數*鋼筋單位長度重。則系梁鋼筋重就為兩種鋼筋重量之和。
地系梁混凝土的重量則採用水平截面面積乘以系梁高即可。地系梁截面面積可採用CAD按照一定比例繪制直接測量即可,注意地系梁截面面積計算時不要算樁的面積。
『貳』 框架梁一端有懸挑時如何計算鋼筋量,例如圖中所示,在線等
懸挑梁端部從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有框架梁的。
框架梁是二端有柱的,有梁擱置在上面,應該也是次梁,從受力情況看,不會有懸挑梁來挑動框架梁的。
『叄』 懸挑梁怎樣鋼筋算量,有幾種形式
懸挑梁 備注抄 計算公式
上部鋼筋懸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遠端 伸至遠端下彎再回彎5d(hb-2C+5d) C:保護層厚度 長度=懸挑端長度+懸挑遠端下彎+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總根數的1/2不伸至懸挑遠端即下彎 按45度角下彎後平伸至遠端 hb,懸挑遠端高度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10d)+下彎斜長+上平直段+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懸挑梁長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0.75L)+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下部鋼筋 錨固12d 長度=凈長+錨固(12d)
箍筋
長度
懸挑遠端變截面時按平均高度計算
根數 與邊梁垂直相交時,布置至邊梁邊(箍筋距梁邊有50mm的起步距離)
純懸挑樑上部鋼筋錨固
彎錨
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凈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直錨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凈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肆』 懸挑梁這個鋼筋怎麼看
懸挑梁彎起鋼筋是說樑上部的部分鋼筋。需要彎折的規定條件是當凈挑長≧回4hb時下彎根。見11G101-1第89頁大樣答。
懸挑梁:不是兩端都有支撐的,一端埋在或者澆築在支撐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撐物的梁,可為固定、簡支或自由段。長跨麵筋在下,短跨麵筋在上。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伍』 純懸挑梁xl及各種梁的懸挑端配筋構造,c,d,e節點鋼筋是怎麼看的
回答您的問題,首先我倆要統一,按11G101系列圖集,也就是說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內GB50010—2010來理解。
條形基容礎懸挑梁端部上部鋼筋與下部鋼筋必須進行錨固嘛?如果必須錨固,錨固長度怎麼算?錨固長度為多少?
答:必須錨固,錨固長度怎麼算?錨固長度為多少?見11G101—3,基礎梁JL端部與外伸部位鋼筋構造
基礎梁側面構造縱筋和拉筋
第73頁
註:1.端部等(變)截面外伸構造中,當Ln'+hc≤La時,基礎梁下部鋼筋應伸止.端部後彎折,且從柱內邊算起水平段長度≥Lab,彎折段長度15d。
條形基礎中,基礎柱應連接在梁內側還是外側
答:基礎柱應連接在梁內側。見11G101—3,基礎梁JL與柱結合部側腋構造
第75頁
註:1.除基礎梁比柱寬且完全形成梁包柱的情況外,所有基礎梁與柱結合部位均按本圖加側腋。
『陸』 懸挑梁鋼筋布置
這個是可以的,符合懸挑梁受力情況。但是前提是設計圖紙是這樣設計布置的,根據圖紙標注彎起鋼筋的根數和彎起位置製作安裝。不過現在的設計圖紙很少採用這種彎起鋼筋了。
『柒』 一根梁有懸挑,那如果集中標注處有構造鋼筋或者受扭鋼筋,它們要伸入懸挑部分嗎,如果要,有什麼要求
集中標注的鋼筋要伸入懸挑部分。既然是集中標注,那麼就是指的本梁的通長鋼筋,而懸挑部分也是梁的一部分。
『捌』 懸挑梁鋼筋怎麼算
懸挑梁 備注 計算來公式 上部鋼筋源懸挑端 第一排 L<4hb,全部伸至遠端 伸至遠端下彎再回彎5d(hb-2C+5d) C:保護層厚度 長度=懸挑端長度+懸挑遠端下彎+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L>4hb,除角筋外,第一排總根數的1/2不伸至懸挑遠端即下彎 按45度角下彎後平伸至遠端 hb,懸挑遠端高度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10d)+下彎斜長+上平直段+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第二排 伸至0.75L位置 L:懸挑梁長 長度=懸挑端下平直段長度(0.75L)+支座寬度+跨內延伸長度(Ln/3) 下部鋼筋 錨固12d 長度=凈長+錨固(12d) 箍筋 長度 懸挑遠端變截面時按平均高度計算 根數 與邊梁垂直相交時,布置至邊梁邊(箍筋距梁邊有50mm的起步距離) 純懸挑樑上部鋼筋錨固 彎錨 Max(hc-c,0.4Lae)+1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凈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直錨 Max(La,0.5hc+5d)+5d [ La<hc:支座寬度] 長度=凈長+懸挑遠端下彎+端支座錨固
『玖』 懸挑梁鋼筋圖
集中標注裡面是不是這樣的
懸挑樑上部雙排,上排4根25mm的,第二排2根25mm的;下部4根20mm的。
HRB335級的鋼筋。
『拾』 鋼筋原位標注懸挑樑上沒畫支座鋼筋,在相鄰跨有畫支座鋼筋,我如何判斷懸挑樑上有沒有支座鋼筋
這個圖上都有標注了的
相鄰支座鋼筋相同時可以只標注一邊的 另一邊相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