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框架柱鋼筋主筋移位多少是允許范圍內的
根據《GB50204—復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制量驗收規范》中允許偏差(移位規范為±5)的合格點率要求為8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柱箍筋非加密區的體積配箍率不宜小於加密區的50%;箍筋間距,一、二級框架柱不應大於10倍縱向鋼筋直徑,三、四級框架柱不應大於15倍縱向鋼筋直徑。
(1)鋼筋移位都有哪些尺寸范圍擴展閱讀:
施工要求:
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1)截面寬度不宜小於200mm;
(2)截面高寬比不宜大於4;
(3)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於4。
梁的鋼筋配置應符合下列各項要求:
(1)粱端縱向受拉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2.5%。且計入受壓鋼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壓區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級不應大於0.25,二、三級不應大於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頂面縱向鋼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級不應小於0.5,二、三級不應小於0.3。
(3)梁端箍筋加密區的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最小直徑應按表12-29採用,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於2%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數值應增大2mm。
2. 澆築混泥土防止鋼筋移位的措施
(1)在鋼筋密集處,可採用細石混凝土澆築,使混凝土充滿模板間隙,並認真振搗密實。機械振搗有困難時,可採用人工搗固配合。
(2)預留孔洞處在兩側同時下料。下部往往澆築不滿,振搗不實,採取在側面開口澆築的措施,振搗密實後再封好模板,然後往上澆築。
(3)採用正確的振搗方法,嚴防漏振。
A插入式振搗器採用垂直振搗方法,即振搗棒與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斜向振搗,即振搗棒與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約40°~45°。
B振搗器插點均勻排列,可採用行列式或交錯式順序移動,不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動距離不大於振搗棒作用半徑(R)的1.5倍。振搗器操作時快插慢拔。
(4)控制好下料。要保證混凝土澆築時不產生離析,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超過2m,大於2m時要用溜槽、串筒等下料。
(5)防止砂、石中混有粘土塊或冰塊等雜物;基礎承台等採用土模施工時,要注意防止土塊掉入混凝土中;發現混凝土中有雜物,及時清除干凈。
(6)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和質量檢查工作。對混凝土孔洞的處理,要經有關單位共同研究,制定補強方案,經批准後方可處理。
4. 露筋
4.1 現象:鋼筋混凝土結構內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露在混凝土表面。
4.2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澆築振搗時,鋼筋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甚至漏放,鋼筋緊貼模板。
(2)鋼筋混凝土結構斷面較小,鋼筋過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鋼筋上,混凝土水泥漿不能充滿鋼筋周圍。
(3)因配合比不當混凝土產生離析,澆搗部位缺漿或模板嚴重漏漿。
(4)混凝土振搗時,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移位。
(5)混凝土保護層振搗不密實,或木模板濕潤不夠,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多,或拆模過早等,拆模時混凝土缺棱掉角。
4.3 預防措施:
(1)澆築混凝土前,檢查鋼筋位置和保護層厚度是否准確。
(2)為保證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墊塊。一般每隔1m左右在鋼筋上綁一個水泥砂漿墊塊。
(3)鋼筋較密集時,選配適當的石子。石子最大顆粒尺寸不得超過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時不得大於鋼筋凈距的3/4。結構截面較小,鋼筋較密時,可用細石混凝土澆築。
(4)為防止鋼筋移位,嚴禁振搗棒撞擊鋼筋。在鋼筋密集處,可採用帶刀片的振搗棒進行振搗。保護層混凝土要振搗密實。澆築混凝土前用清水將木模板充分濕潤,並認真堵好縫隙。
(5)混凝土自由順落高度超過2m時,要用串筒或溜槽等進行下料。
(6)拆模時間要根據試塊試驗結果確定,防止過早拆模
設計與經營
設計可以不收費,談不上設計的設計,應該不收費,甚至會造成視覺的惡俗、浪費。設計應該收費,作為個人和企業,一個總不收費的設計師,肯定是一個平庸的設計師,和一個對自己的生存狀態不負責任的人,一個不收費的設計裝潢公司是一個不道德的公司,因為對於企業的發展、抵禦風險、納稅、員工的福利,缺乏負責的態度。聲稱不收設計費的企業和個人,一種是無知,是工匠,不認識設計的重要;一種是環境所迫,大家都不收,你怎麼辦?是你去適應環境,還是你去引導環境?不直接收設計費,但還是要付設計師的報酬,名不正言不順,那麼也只能在材料、人工費上摳出來,以彌補設計費的支出。家裝公司設計人員的直接支出占總營業額的5%左右,一個毛利率為15%-20%的服務性行業,明的不收,只能暗著收,這實在是市場經濟發展到這個歷史階段的特殊時期的悲哀。如此發展下去,設計師還不如通下水的,誰都知道通下水道是要付費的,卻不知道設計是要收費的,問題是通一下20元,通了就認了,設計好不好?不知道。碰上了平庸的,花得有點冤。
規范的市場呼喚秩序,規范的家裝市場呼喚真正的設計師,理直氣壯地收設計費,設計師的資格應該由行業協會來認定(這是美國通行的做法,上海已經實行),設計師應該分資深設計師、設計師和設計助理,根據不同業主要求分別取費。優秀的設計師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必備的基本功和渴望創新的激情,設計師應該讓自己的每一項作品本著對企業、對業主、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在經濟美觀、實用的原則指導下,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項作品。
設計師應該經過系統的訓練,具備室內設計必備的基本功,對空間、材料、色彩、風格、尺度、人體工程學、傢具、照明等學科要熟練掌握,並經過積極實踐和探索,善於同業主溝通,本著高度負責的態度服務業主.
現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有關建築裝飾行業設計費收費標准公布如下:
(1)單層住宅--設計收費:40元/m2
(2)復式住宅--設計收費:50元/m2
(3)別墅--設計收費:60元/m2(
(4)大戶室起點收費--設計收費:80元/m2
(5)首席設計師--設計收費:180元/m2
(6)房產樣板房--設計收費:100元/m2(送效果圖二張)
(7)效果圖收費標准:單層800元/A3; 復式: 別墅1000元/A3(製作費,不含設計)
(8)預算收費--單層600元/套; 復式1000元 /套; 別墅1200元/套
(9)同時兩套以上設計,費用按八折收取
3. 鋼筋移位怎麼處理
如果移位不多,而且沒有偏出構件范圍,可以用一比六彎折回來。或者適當打鑿版砼,讓鋼筋有彎曲空間。
如果鋼權筋太粗,只好割掉,用電渣壓力焊,或者單面搭接焊等等接長。
鋼筋移位,往往砼強度不夠,所以無法植筋。否則,可以考慮植筋。
4. 鋼筋移位,按要求1比6打彎。請問l比6打彎是根據哪個規范
圖集03g101裡面有一個規定,對於構件兩邊高度的差值比上鋼筋在節點里的長度的比值如果小於等於6分之一是可以鋼筋打彎直接通過的,否則要斷開錨固,你按這個發散一個吧。構件變截面時鋼筋的處理方法
5. 鋼筋移位,按要求1比6打彎。請問l比6打彎是根據哪個規范
鋼筋位移1比6打彎,圖集規范沒有明確的整改規定。101圖集中的1比6打彎是變截面的做法。因為鋼筋位移要處理,且處理要有依據,那個方法比較接近,所以大家就按那個做了,擦邊球而已。現在已成常規做法了。
6. 柱鋼筋移位按規范是怎樣的處理方法
1、柱鋼筋移位的處理,鋼筋的偏位在工程施工中應該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通病問題。而且多發生在 牆柱鋼筋。
2、柱子偏移產生的原因:
(1)是因為模板垂直度沒有控制好。
(2)是砼澆築過程對 鋼筋的擾動太大。
(3)是柱子變截面時,鋼筋收時,定位筋沒有做好。
3、要想減少鋼筋的偏移問題,主要還是要注重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主要有以 下幾個方面:
(1)首先定位要准確,很多鋼筋移位是定位不準確造成的。
(2)首先在鋼筋施工時,鋼筋固定要牢固,一般用點焊與板鋼筋基礎鋼筋焊 牢。保護層常採用的砂漿墊塊必須按要求設置,並綁牢固,確保鋼筋保護層厚 度;要求墊塊要有一定的強度,最好採用塑料墊塊。
(3)在支設牆柱模板時要注意盡量不要把保護層墊塊碰掉或碰壞,要注意保 護;牆柱模板支設完後,要檢查上口的鋼筋是否與模板接觸,如果有,要在牆 柱上口增加墊塊,確保牆柱主鋼筋保護層的厚度。
(4)牆體的水平鋼筋應超出樓板面一到兩道,並要用要用拉筋隔三拉一進行 加固,柱子鋼筋的箍筋同樣要超出層面2 至三個,並加固。
(5)在澆灌混凝土時,注意不要過振。
(6)注意澆築方向和順序,防止澆築時混凝土擠壓造成鋼筋移位。
(7)做好成品保護,防止碰撞造成鋼筋移位。 只要按以上要求施工,基本可以避免鋼筋偏位。如果發生了偏位,要根據 偏移的大小來進行處理。 若混凝土澆築完成後發現鋼筋偏位,則要在底板混凝土上向下鑿一些,盡 可能的使偏位鋼筋在底板混凝土下矯正,矯正完成後還要增加附加筋,使上層 的荷載能垂直的傳入基礎。 針對框架柱鋼筋移位,位移小的可以用1:6 的方法直接矯正,位移較大且 小直徑鋼筋可以用植筋的方法重新生根,但是較大直徑的鋼筋,應該剔 鑿砼至梁主筋,把柱主筋加拐子與梁筋進行焊接,重新生根,這樣才能保證鋼 筋的抗拉強度和質量,而植筋針對較大直徑的鋼筋的抗拉能力和砼的握裹力是 不夠的。
7. 鋼筋移位3公分處理方案
直接順向彎回即可,如果已經澆築可以減少表面的抹灰層進行調整。沒有必要寫方案。
8. 鋼筋位移處理方案要看什麼圖集
要鋼筋位移處理方案參照11G101圖集第60頁柱變截面位置縱向鋼筋構造1∶6原理。
09G901-5.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pdf 詳情 7.6MB
09G901-4.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pdf 詳情 6.1MB
09G901-3.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地下室結構、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台).pdf 詳情 10.4MB
09G901-2.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框支剪力牆結構).pdf 詳情 3.7MB
08G101-5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箱型基礎).pdf 詳情 16.8MB
08G101-11.G101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圖解.PDF 詳情 5.4MB
06G901-1.混凝土結構施工鋼筋排布規則與構造詳圖集(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剪力牆).PDF 詳情 5.3MB
06G101-6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台).PDF 詳情 3.8MB
04G101-4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樓面與屋面板).pdf 詳情 17.1MB
04G101-3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筏形基礎).PDF 詳情 2.2MB
9. 鋼筋移位怎麼回事
鋼筋移位一般都是在澆築混凝土時柱鋼筋未固定好產生的鋼筋偏位,處理方法是按6:1加強,如果偏離線外就要採用植筋處理。
10. 按規范柱子鋼筋移位范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4年月31日發布的編號為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國家標准中規定,鋼筋安裝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表5.5.3的規定,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10)鋼筋移位都有哪些尺寸范圍擴展閱讀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適用於建築工程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驗收,不適用於特種混凝土結構施工質量的驗收。現行編號為GB 50204-2015,此版本於2015年9月1日開始實施。原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同時廢止。
其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原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