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梁做錯鋼筋小變大怎麼處理
這種情況不怎麼來多見。你這樣問源,應該上、柱所用的鋼筋規格直徑相同,只不過根數有增加,可按下做:下層的小柱鋼筋在框架梁的高度位置段經過二次彎後變成上層的大柱鋼筋(在梁底面位置向外彎,在梁高度段內呈斜上狀態,斜至梁頂面位置彎直;鋼筋在梁段內的斜度為上、下柱的徑差,但要注意最大斜度不得超過1/6,若超過1/6則此方法不能用);上柱比下柱多出來的鋼筋則採用插筋的方法,插入1.2倍的錨固。
❷ 柱子鋼筋小變大錨固要多少
A,1、例大變小,根數不變,直接上面用小號鋼筋搭接連接或者電渣壓力焊專連接(50%接頭率).如鋼筋屬直徑大於28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應採用機械連接、焊接連接
2、小變大,那隻能插筋了。原鋼筋錨入梁內滿足錨固長度即可。
B,可以直錨也可以彎錨,注意採用搭接還是焊接要看鋼筋的直徑是否大於28。
1、按照03G101圖集上柱變截面縱向鋼筋構造的方法去做將需要變的鋼筋收頭彎錨固到柱頭,例如抗震KZ中主變截面位置縱向鋼筋構造圖集03G101-1 P38頁
2、可以讓多出的鋼筋直錨到上邊的小柱不用跟其他的鋼筋搭接,小柱的四根鋼筋你可以根據需要設置間距預埋或者搭接到大柱的鋼筋,注意搭接時相鄰鋼筋的連接點要交錯
c都不同時結合上兩種情況綜合去錨固
❸ 柱鋼筋小變大,相差3個級別,該如何處理
可以採用插筋的形式處理。詳見國標圖集12G101
❹ 鋼筋大變小2個等級怎麼辦
鋼筋直徑來由大變小二個直徑差源時,對於框架柱,原則上是保證下部粗鋼筋伸到樑柱頂,上部細鋼筋插入到梁板下面的柱內,保證有搭接長度(錨固長度)即可,當然,如果是焊接,可以保證小直接鋼筋的焊接長度即可。對於框架梁原則上不存在此問題,除非上部梁跨中間主筋存在不貫通,採用構造鋼筋為架立鋼筋時,只需與主鋼筋搭接長度為150mm即可。
❺ 柱子鋼筋小變大
16G101一1'67頁圖2做法
❻ 框架柱鋼筋設計截面小變大,實際未變,但是混凝土已經澆築,應該如何處理
驗收柱鋼筋時發現問題
應該口頭通知要求整改
隨後下達書面文件責令施工單回位整改
四層答柱混凝土已澆築完成
如果徹底整改只有拆除混凝土重新澆築
不過這種可能性不大
洽商設計部門或質監站
問題應該能得到解決
提問就有收獲
採納更是美德
❼ 柱子鋼筋下面小上面大怎樣處理
1、一般會用直徑同上層柱的插筋處理,也就是插筋。
2、插筋是指在澆築基礎前,根據內柱子縱向鋼筋的尺寸、數量容將一段鋼筋事先埋入基礎內,插筋的根數、尺寸應與柱子縱向鋼筋保持一致,其長度應=基礎內彎折長度(一般為max{10D,200mm})+(基礎板厚-保護層厚度)+伸出基礎長度。由於插筋需要臨時成形與固定,一般還需要布置箍筋。箍筋布置一般在基礎上表面以下50mm處設置一道,再向上按設計要求設1~2道(如插筋長度太長,可根據需要設置多道)。除基礎上柱需要設置插筋外,樑上柱也需要設置插筋,擋土牆有時也要用到插筋,原理同上。插筋與植筋的區別:插筋是在砼澆築之前將柱的縱筋綁扎在基礎內,植筋是砼已澆築,而鋼筋遺漏,然後鑽孔用結構膠將鋼筋植於孔內。
❽ 柱鋼筋小變大的做法
採取插筋的方式,從變大的樓層往下插,搭接長度1.5倍的錨固長度。
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的成功與否。
❾ 柱子截面不變,但鋼筋小變大,新規范怎麼處理
規格相差不大可以連接時把接頭提前,或者封頭重新插筋。